夜深了,北風唿嘯。黃河之上,寒意比別處似乎又濃了幾分。
楊師厚的中軍大帳,還是燈火通明。
一名軍校托著一個木盤匆匆穿過營寨,來到了帳前。
軍校還未出聲,楊師厚也無需開口去問,僅憑腳步,他便能聽出是帳前銀槍效節都校尉楊少傑。潁川楊氏後輩子弟中一名文武雙全的佼佼者,按輩分算是楊師厚的侄孫。
“大帥,宵夜好了。”楊少傑在門前微一停頓,楊師厚“嗯”了一聲,楊少傑才側身走了進來。
楊師厚治軍嚴謹,即便是同宗同族的晚輩,照樣兒依足規矩不敢有半分隨意。
楊少傑將木盤放在楊師厚麵前的桌案上,偷眼看了看這位年紀已然不小但須發依舊烏黑,儀容威嚴的老將軍,輕聲道:“大帥,今日小廚房做的烏雞湯,熬了整整兩個時辰,甚至滋補。”
楊師厚的目光並未離開案上的地圖:“知道了。你下去吧。”
楊少傑“喏”了一聲,緩步向外走去。
楊師厚一皺眉,微微抬起頭:“你還有事?”
楊少傑停下了腳步,猶豫了一下,道:“大帥,少傑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帥賜教。”
楊師厚略微直了直腰,道:“說吧。”
楊少傑道:“段大將軍奉聖命到軍前效力,而且頭上還頂著個監軍的帽子,現下被您軟禁在軍中,兄弟們私底下有些議論···”
楊師厚臉上似乎毫無情緒波動,道:“議論什麽?”
楊少傑道:“有人說,陛下對您起了疑心···”
“還有呢?”
楊少傑想了想,掙紮了一下,又道:“還有人說,您軟禁段大將軍,是向陛下示威···”
楊師厚身子向後仰了仰:“都是誰在傳這些閑話?”
楊少傑臉色微變,意識到自己多嘴了,忙雙膝跪倒:“沒有誰在議論,是屬下自己胡思亂想的!”
楊師厚身子前傾,從嗓子眼深處擠出一個字:“嗯?”
楊少傑重重地將腦袋磕在地上:“大帥恕罪,的確是屬下一個人胡思亂想的,和旁人無關。”
楊師厚沉默了片刻,道:“國家大事,也是你這黃口小兒能胡亂揣測的?念你初犯,權且寄下你這顆腦袋——自己去軍法司領一百軍棍,明日一早,就在轅門前領罰。”
楊少傑又重重扣了三個頭,快步走出了軍帳。
楊師厚輕輕歎了口氣,看了一眼方才楊少傑送進來的木盤,上麵放著一隻瓦煲。揭開蓋,果然香氣撲鼻,但楊師厚已經沒了食欲。
此時他懷中還揣著一封公文,那是外廷監監正朱友文派人快馬送來的,和抓捕段榮的人一起到了軍前。段榮被抓之後,楊師厚也是思索了一晚上,次日才決定將段凝“保護”起來。
朱友文在公文中告訴楊師厚,段凝可能犯的是欺君之罪。這“可能”二字,很堪玩味。若是證據確鑿,那就直接將段凝押解迴京,別無二話。可現在隻是抓走了段凝的一名手下迴去調查,卻把段凝這個燙手的山芋留在了軍中,你讓楊大帥和段凝怎麽相處?
當作沒事發生?開玩笑,段凝的手下被抓了,公文裏白紙黑字寫著段凝“可能”的罪狀,誰會放心讓這樣一名將軍上戰場?
直接將段凝關押起來?也不妥啊,朝廷沒有明發詔令,外廷監也沒有真憑實據,就憑一個“可能”,就關押朝廷的大將軍,這可是大大的擅權之舉啊。即便楊師厚不是個好惹得主兒,也要掂量一下後果才行。
左右為難之下,楊師厚隻得以“保護”得名義,將段凝軟禁了起來。
雖然料想到此舉會招來有些議論,但萬萬沒想到,第一個在自己麵前捅破窗戶紙的,居然是自己心腹的銀槍效節都!
楊師厚的中軍大帳,還是燈火通明。
一名軍校托著一個木盤匆匆穿過營寨,來到了帳前。
軍校還未出聲,楊師厚也無需開口去問,僅憑腳步,他便能聽出是帳前銀槍效節都校尉楊少傑。潁川楊氏後輩子弟中一名文武雙全的佼佼者,按輩分算是楊師厚的侄孫。
“大帥,宵夜好了。”楊少傑在門前微一停頓,楊師厚“嗯”了一聲,楊少傑才側身走了進來。
楊師厚治軍嚴謹,即便是同宗同族的晚輩,照樣兒依足規矩不敢有半分隨意。
楊少傑將木盤放在楊師厚麵前的桌案上,偷眼看了看這位年紀已然不小但須發依舊烏黑,儀容威嚴的老將軍,輕聲道:“大帥,今日小廚房做的烏雞湯,熬了整整兩個時辰,甚至滋補。”
楊師厚的目光並未離開案上的地圖:“知道了。你下去吧。”
楊少傑“喏”了一聲,緩步向外走去。
楊師厚一皺眉,微微抬起頭:“你還有事?”
楊少傑停下了腳步,猶豫了一下,道:“大帥,少傑有一事不明,還請大帥賜教。”
楊師厚略微直了直腰,道:“說吧。”
楊少傑道:“段大將軍奉聖命到軍前效力,而且頭上還頂著個監軍的帽子,現下被您軟禁在軍中,兄弟們私底下有些議論···”
楊師厚臉上似乎毫無情緒波動,道:“議論什麽?”
楊少傑道:“有人說,陛下對您起了疑心···”
“還有呢?”
楊少傑想了想,掙紮了一下,又道:“還有人說,您軟禁段大將軍,是向陛下示威···”
楊師厚身子向後仰了仰:“都是誰在傳這些閑話?”
楊少傑臉色微變,意識到自己多嘴了,忙雙膝跪倒:“沒有誰在議論,是屬下自己胡思亂想的!”
楊師厚身子前傾,從嗓子眼深處擠出一個字:“嗯?”
楊少傑重重地將腦袋磕在地上:“大帥恕罪,的確是屬下一個人胡思亂想的,和旁人無關。”
楊師厚沉默了片刻,道:“國家大事,也是你這黃口小兒能胡亂揣測的?念你初犯,權且寄下你這顆腦袋——自己去軍法司領一百軍棍,明日一早,就在轅門前領罰。”
楊少傑又重重扣了三個頭,快步走出了軍帳。
楊師厚輕輕歎了口氣,看了一眼方才楊少傑送進來的木盤,上麵放著一隻瓦煲。揭開蓋,果然香氣撲鼻,但楊師厚已經沒了食欲。
此時他懷中還揣著一封公文,那是外廷監監正朱友文派人快馬送來的,和抓捕段榮的人一起到了軍前。段榮被抓之後,楊師厚也是思索了一晚上,次日才決定將段凝“保護”起來。
朱友文在公文中告訴楊師厚,段凝可能犯的是欺君之罪。這“可能”二字,很堪玩味。若是證據確鑿,那就直接將段凝押解迴京,別無二話。可現在隻是抓走了段凝的一名手下迴去調查,卻把段凝這個燙手的山芋留在了軍中,你讓楊大帥和段凝怎麽相處?
當作沒事發生?開玩笑,段凝的手下被抓了,公文裏白紙黑字寫著段凝“可能”的罪狀,誰會放心讓這樣一名將軍上戰場?
直接將段凝關押起來?也不妥啊,朝廷沒有明發詔令,外廷監也沒有真憑實據,就憑一個“可能”,就關押朝廷的大將軍,這可是大大的擅權之舉啊。即便楊師厚不是個好惹得主兒,也要掂量一下後果才行。
左右為難之下,楊師厚隻得以“保護”得名義,將段凝軟禁了起來。
雖然料想到此舉會招來有些議論,但萬萬沒想到,第一個在自己麵前捅破窗戶紙的,居然是自己心腹的銀槍效節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