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了穩心神,薛貽矩道:“昨夜,門下省拾遺溫玉郎到臣家裏···”
朱溫忽地打斷:“溫玉郎?朕記得,好像···是你的學生?”
薛貽矩道:“正是。溫玉郎年少時曾受教於微臣,是以昨夜他遇上了難解之事,便找臣求教。”
“哦,”朱溫笑道:“原來他如朕一般,也是遇到了煩心事,請薛先生指點迷津。”
薛貽矩道:“溫玉郎一介書生,如何能與陛下相提並論?臣代他領下萬死之罪。”頓了頓,見朱溫沒有插話,便繼續道:“他遇到的事情,便時與段大將軍有關。前些日子風傳的軍中倒賣軍械案,段大將軍似乎有了線索,但不知為何,大將軍並未直接向陛下稟奏,而是將證據交給了溫玉郎。溫玉郎身為拾遺,職分所在,即便隻是風聞,也有上奏之責。但因事關重大,溫玉郎便去找臣商議···”
“嗯?”朱溫從鼻子裏擠出一絲聲氣。
薛貽矩忙又扣了一下頭,但這迴磕在了按在地上的手背上:“溫玉郎因此事去找微臣商議,便是思慮不純,又有泄密之罪;臣與聞此事,還置喙其中,更是越權擅專。臣與溫玉郎因私誼而亂了公器,其罪百死難贖,請陛下責罰!”
朱溫和顏悅色地問道:“哦?那你說說,溫玉郎給你看的是什麽證據?”
薛貽矩道:“其實,也算不得什麽過硬的證據。據段大將軍所言,那是他無意中發現,城內一家商號牽涉在軍械走私案中。在監視那家商號時,發現有兩名可疑之人,曾到過葛節帥的府上···”
朱溫又“哦”了一聲:“所以,段凝的所謂線索,便是指證葛從周主導了這場軍械走私案?”
薛貽矩沒有猶豫,道:“從眼下的情形來看,正是如此。溫玉郎也正是因為這件事牽涉了兩位大將軍,萬一其中有什麽誤會,貿然上奏,便會有傷陛下寬仁為政之風。這才去找微臣商議。”
朱溫笑了笑:“寬仁也好,苛刻也罷,做事情總要依著法度。葛從周若是犯了這等大錯,朕再怎麽寬仁,也該有個發落。”
薛貽矩道:“正是。溫玉郎雖然也讀了不少書,但在緊關節要的時候,妄自揣測上意,未能盡人臣之道,這一則是他自己功夫沒下到家,二則是臣這個做老師的沒盡到心。臣的罪,聽憑陛下責罰。”說到這裏,薛貽矩似乎觸動了衷腸,言語中帶上了三分哽咽。
朱溫道:“你是你,溫玉郎是溫玉郎,他拿了證據卻不據實上奏,關你何事?朕再怎麽糊塗,這點關節還是想得明白的。若是做過老師便要牽連罪過,天下還有誰願意給人做老師?你且放寬心,此事,與你沒有關礙。”
薛貽矩聽了,隻是低頭不語。
方才朱溫說葛從周“若是犯了這等大錯”,卻不說“犯了這等大罪”,薛貽矩便知道,即便葛從周真的參與了軍械走私案,朱溫也不會認真處置他。有了葛大帥做樣子,朱溫對旁人也就不好將板子打得太重。所以薛貽矩知道自己不妨大包大攬,反正客氣話說多了也不要錢,還顯得自己有情義有擔當。至於溫玉郎,薛貽矩雖然有心再拉他一把,但在這個漩渦之中,朱溫唯一能拿來出氣的,似乎也隻有溫玉郎了。罷了,隻要留得性命,就算是丟官去職,也隻能忍著了。
人家是皇帝,而你又確實犯了錯兒,就拿你做伐,你又能如何?
朱溫忽地打斷:“溫玉郎?朕記得,好像···是你的學生?”
薛貽矩道:“正是。溫玉郎年少時曾受教於微臣,是以昨夜他遇上了難解之事,便找臣求教。”
“哦,”朱溫笑道:“原來他如朕一般,也是遇到了煩心事,請薛先生指點迷津。”
薛貽矩道:“溫玉郎一介書生,如何能與陛下相提並論?臣代他領下萬死之罪。”頓了頓,見朱溫沒有插話,便繼續道:“他遇到的事情,便時與段大將軍有關。前些日子風傳的軍中倒賣軍械案,段大將軍似乎有了線索,但不知為何,大將軍並未直接向陛下稟奏,而是將證據交給了溫玉郎。溫玉郎身為拾遺,職分所在,即便隻是風聞,也有上奏之責。但因事關重大,溫玉郎便去找臣商議···”
“嗯?”朱溫從鼻子裏擠出一絲聲氣。
薛貽矩忙又扣了一下頭,但這迴磕在了按在地上的手背上:“溫玉郎因此事去找微臣商議,便是思慮不純,又有泄密之罪;臣與聞此事,還置喙其中,更是越權擅專。臣與溫玉郎因私誼而亂了公器,其罪百死難贖,請陛下責罰!”
朱溫和顏悅色地問道:“哦?那你說說,溫玉郎給你看的是什麽證據?”
薛貽矩道:“其實,也算不得什麽過硬的證據。據段大將軍所言,那是他無意中發現,城內一家商號牽涉在軍械走私案中。在監視那家商號時,發現有兩名可疑之人,曾到過葛節帥的府上···”
朱溫又“哦”了一聲:“所以,段凝的所謂線索,便是指證葛從周主導了這場軍械走私案?”
薛貽矩沒有猶豫,道:“從眼下的情形來看,正是如此。溫玉郎也正是因為這件事牽涉了兩位大將軍,萬一其中有什麽誤會,貿然上奏,便會有傷陛下寬仁為政之風。這才去找微臣商議。”
朱溫笑了笑:“寬仁也好,苛刻也罷,做事情總要依著法度。葛從周若是犯了這等大錯,朕再怎麽寬仁,也該有個發落。”
薛貽矩道:“正是。溫玉郎雖然也讀了不少書,但在緊關節要的時候,妄自揣測上意,未能盡人臣之道,這一則是他自己功夫沒下到家,二則是臣這個做老師的沒盡到心。臣的罪,聽憑陛下責罰。”說到這裏,薛貽矩似乎觸動了衷腸,言語中帶上了三分哽咽。
朱溫道:“你是你,溫玉郎是溫玉郎,他拿了證據卻不據實上奏,關你何事?朕再怎麽糊塗,這點關節還是想得明白的。若是做過老師便要牽連罪過,天下還有誰願意給人做老師?你且放寬心,此事,與你沒有關礙。”
薛貽矩聽了,隻是低頭不語。
方才朱溫說葛從周“若是犯了這等大錯”,卻不說“犯了這等大罪”,薛貽矩便知道,即便葛從周真的參與了軍械走私案,朱溫也不會認真處置他。有了葛大帥做樣子,朱溫對旁人也就不好將板子打得太重。所以薛貽矩知道自己不妨大包大攬,反正客氣話說多了也不要錢,還顯得自己有情義有擔當。至於溫玉郎,薛貽矩雖然有心再拉他一把,但在這個漩渦之中,朱溫唯一能拿來出氣的,似乎也隻有溫玉郎了。罷了,隻要留得性命,就算是丟官去職,也隻能忍著了。
人家是皇帝,而你又確實犯了錯兒,就拿你做伐,你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