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俞微微一怔,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在路上隻覺得“雲龍”二字甚是順口,便拿來就用了,卻沒想到是因為雲龍劍派的事糾纏甚久,這才在腦中留下了印象,因此不知不覺就冒了出來。麵不改色道:“張公說笑了,在下的師門,和雲龍劍派可是比不了的。”
張全義道:“你才是說笑了,就鹿清遠那兩下子,可教不出你這樣的弟子。要是有你這樣的人才坐鎮,雲龍劍派焉能有今日之禍?”
肖俞不想在這個話題上耽擱過多,便笑了笑,沒有作聲。
張全義卻沒有要轉移話題的意思:“想必你也知道,雲龍劍派垮掉,不是區區蒙山群盜就能做得到的。門蒙山的背後,站著的是萬劍穀。”
肖俞看了張全義一眼,有些疑惑。
萬劍穀的老祖宗楊師載是楊師厚的親哥哥,楊師厚則是朱溫手下數一數二的名將,因此大梁朝廷中有些人知曉雲龍劍派傾覆的真正原因,並不奇怪。
肖俞奇怪的是,為什麽張全義會在這個場合提及此事。
就因為自己曾經暗助鹿清遠父女擺脫蒙山群盜的追殺?顯擺他河南尹消息靈通,無所不知?
“萬劍穀?在下倒是第一次聽說,雲龍劍派和萬劍穀還有恩怨。”肖俞決定暫時先裝傻:“不過若真是如此,雲龍劍派倒得不冤枉。”
張全義一笑,捋了捋頜下長須:“我既然請你過來,自然事前做了一番功夫,你也不必遮遮掩掩。直說了吧,我知道你不是徐溫的兒子,但你和你那位同伴究竟從何處而來,眼下我還不得而知。你想告訴我的話,我感激不盡;你要是不想說,我也不勉強。我隻在意兩件事:第一,以後的漕幫,還能不能為我大梁所用?第二,你們與萬劍穀作對,是僅僅看不慣楊家老大飛揚跋扈,還是連帶著不給我大梁朝廷麵子?”
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剜心刺骨了。若是老實作答,肖俞肯定會被一路追殺出洛陽。另一方麵,也說明張全義對肖俞和李存勖的追查已經走得很遠了。隻是河東那邊籬笆紮得緊,大梁的探子一時查不到這兩人的來路。所以張全義並不能確定這兩位年輕高手的真實來曆。
不過普天之下,能一下子冒出兩位上品高手的地方,似乎也不多。不是那幾座王府,就是和萬劍穀齊名的幾個大宗門。張全義覺著,似乎不會這麽寸,正好就是晉王府出來的。更何況,那些沙陀蠻子隻知道打打殺殺,何曾有心思幹這種精細的勾當?
肖俞沉吟了一下,瞬間想明白了張全義的心思,便謹慎地說道:“張公明鑒,在下的來曆,此刻的確不便如實相告。但大梁如今已經是天下正統,在下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和朝廷作對。插手漕幫的事,隻是我家那位大少爺一時興之所至,並沒有什麽目的,從前的漕幫如何,以後還如何。要是您看著不順眼,出兵剿滅了,在下保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至於萬劍穀麽···”
“怎麽,萬劍穀這一節,不好解釋了?”張全義似笑非笑地看著肖俞。
肖俞措辭更加小心:“萬劍穀,在下更加惹不起。不過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我們收拾的是蒙山群盜,從來沒敢和萬劍穀正麵衝突,萬劍穀那位老祖宗,似乎也沒有理由對我們出手吧?”
張全義笑道:“你似乎沒有明白,我關心的不是你怕不怕楊師載,而是你們為什麽要和萬劍穀作對。你們對付萬劍穀,是單純的對付楊家,還是連帶著對大梁不滿?”
肖俞心一橫,道:“據在下所知,雖然楊師厚大將軍是咱們大梁朝廷的柱石,但他的兄長,萬劍穀那位老祖宗,對大梁皇帝似乎並無尊崇之意。那麽我們和萬劍穀有些小小衝突,似乎扯不上對朝廷不滿吧?相反,要是打掉了萬劍穀的氣焰,是不是也算為朝廷出力了?”
張全義道:“你才是說笑了,就鹿清遠那兩下子,可教不出你這樣的弟子。要是有你這樣的人才坐鎮,雲龍劍派焉能有今日之禍?”
肖俞不想在這個話題上耽擱過多,便笑了笑,沒有作聲。
張全義卻沒有要轉移話題的意思:“想必你也知道,雲龍劍派垮掉,不是區區蒙山群盜就能做得到的。門蒙山的背後,站著的是萬劍穀。”
肖俞看了張全義一眼,有些疑惑。
萬劍穀的老祖宗楊師載是楊師厚的親哥哥,楊師厚則是朱溫手下數一數二的名將,因此大梁朝廷中有些人知曉雲龍劍派傾覆的真正原因,並不奇怪。
肖俞奇怪的是,為什麽張全義會在這個場合提及此事。
就因為自己曾經暗助鹿清遠父女擺脫蒙山群盜的追殺?顯擺他河南尹消息靈通,無所不知?
“萬劍穀?在下倒是第一次聽說,雲龍劍派和萬劍穀還有恩怨。”肖俞決定暫時先裝傻:“不過若真是如此,雲龍劍派倒得不冤枉。”
張全義一笑,捋了捋頜下長須:“我既然請你過來,自然事前做了一番功夫,你也不必遮遮掩掩。直說了吧,我知道你不是徐溫的兒子,但你和你那位同伴究竟從何處而來,眼下我還不得而知。你想告訴我的話,我感激不盡;你要是不想說,我也不勉強。我隻在意兩件事:第一,以後的漕幫,還能不能為我大梁所用?第二,你們與萬劍穀作對,是僅僅看不慣楊家老大飛揚跋扈,還是連帶著不給我大梁朝廷麵子?”
這兩個問題,可以說是剜心刺骨了。若是老實作答,肖俞肯定會被一路追殺出洛陽。另一方麵,也說明張全義對肖俞和李存勖的追查已經走得很遠了。隻是河東那邊籬笆紮得緊,大梁的探子一時查不到這兩人的來路。所以張全義並不能確定這兩位年輕高手的真實來曆。
不過普天之下,能一下子冒出兩位上品高手的地方,似乎也不多。不是那幾座王府,就是和萬劍穀齊名的幾個大宗門。張全義覺著,似乎不會這麽寸,正好就是晉王府出來的。更何況,那些沙陀蠻子隻知道打打殺殺,何曾有心思幹這種精細的勾當?
肖俞沉吟了一下,瞬間想明白了張全義的心思,便謹慎地說道:“張公明鑒,在下的來曆,此刻的確不便如實相告。但大梁如今已經是天下正統,在下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和朝廷作對。插手漕幫的事,隻是我家那位大少爺一時興之所至,並沒有什麽目的,從前的漕幫如何,以後還如何。要是您看著不順眼,出兵剿滅了,在下保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至於萬劍穀麽···”
“怎麽,萬劍穀這一節,不好解釋了?”張全義似笑非笑地看著肖俞。
肖俞措辭更加小心:“萬劍穀,在下更加惹不起。不過江湖自有江湖的規矩,我們收拾的是蒙山群盜,從來沒敢和萬劍穀正麵衝突,萬劍穀那位老祖宗,似乎也沒有理由對我們出手吧?”
張全義笑道:“你似乎沒有明白,我關心的不是你怕不怕楊師載,而是你們為什麽要和萬劍穀作對。你們對付萬劍穀,是單純的對付楊家,還是連帶著對大梁不滿?”
肖俞心一橫,道:“據在下所知,雖然楊師厚大將軍是咱們大梁朝廷的柱石,但他的兄長,萬劍穀那位老祖宗,對大梁皇帝似乎並無尊崇之意。那麽我們和萬劍穀有些小小衝突,似乎扯不上對朝廷不滿吧?相反,要是打掉了萬劍穀的氣焰,是不是也算為朝廷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