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片刻,城門下就圍滿了守城的士兵。
那些小商販本來隻是想湊近些看看熱鬧,卻發現兵大爺們刀槍所指,都是自己這些自以為是良民的人,有些腦筋靈光的遍反應過來,這是把自己這些人當作嫌犯了,不禁後悔不該來湊這個熱鬧。隻是後悔也晚了,隻能賠著笑臉解釋這人頭和自己無關。
正喧鬧時,臉色鐵青的城門官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還有些衣甲不整,顯然來得甚是匆忙,這樣難怪,金陵城雖說遠遠沒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界,但人命官司確乎好久沒發生過了。這些可好,在自家守把的地界,血淋淋明晃晃地掛出一顆人頭,這怎能不令承平日久的城門官又驚又怒?
穩了穩心神,城門官搬運出幾分威嚴,先抬頭看了看門洞上方的人頭,低聲罵道:“蠢貨!”轉身對一名哨長喊道:“你們都是死人啊?還不趕緊把人頭弄下來,要在上麵掛到什麽時候?”
哨長臉一紅,趕緊解釋:“方才兄弟們是想弄下來的,可那東西掛得太高,兄弟們輕功又不行···”
城門官一口打斷,又罵了一聲:“蠢貨!你們不會找個梯子過來?”
哨長作恍然大悟狀,忙吩咐兩名兵士到哨樓裏去找梯子。
趁著這個空檔,城門官掃視了一眼那幫小商販,有些不懷好意地問道:“是誰最先看到那顆人頭的啊?”
商販們心頭一緊,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剛才喊“娘哎”的那人。
那人一哆嗦,帶著哭腔分辯道:“大、大、大人啊,小的隻是膽小,先喊了出來,其實不是我先看到的。先看到的、先看到的···”囁嚅半晌,卻想不起方才第一個抬頭看的人是誰。
城門官喝道:“少廢話!”伸出一根手指在身前一劃:“你們這幫刁民,一個個都跑不開嫌疑!”又對哨長說道:“將這些刁民看住,一個不許走。知會一下刑房和捕房,讓他們過來提人。”
商販們頓時慌了手腳,鬧哄哄地喊冤。城門官卻不再理會他們,有些焦急地又抬頭向上看去。
這次不但看到了人頭,似乎還看到門洞的拱頂上寫了一行字。字跡暗紅,顯然是蘸了人血寫的。城門官一個字一個字地念道:“南、漕、胡、長、勝,胡長勝?我的娘哎···”看清楚那行字之後,城門官也如方才那個膽小的漢子一般叫起了娘。胡長勝是誰,金陵城恐怕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小小的城門官自是沒有門路結交這等大人物,但自家上頭好幾位將軍可是和人家稱兄道弟的,城門官也遠遠地看到過這位胡長老好幾次。假如這顆人頭真是那位胡長老的,這幹係可就大了。
這時兩名兵士抬著竹梯跑了迴來,城門官讓趕緊上去將人頭取下。壯著膽子細細分辨,眉眼間果然依稀便是往日見過的那位胡長老。一時間城門官隻覺得嘴裏酸水直冒,氣急敗壞地向哨長喊道:“你們都是肩膀上扛著的都他娘的是夜壺啊,人頭都給掛到門上了,竟然沒有一人發現。昨晚是不是又賭錢來著?”
哨長小聲道:“大人,您也知道,兄弟們就剩這點愛好了。秦淮河也去不起,要是不賭兩把,大長的夜屬實難熬。”
城門官唾沫星子幾乎要濺到哨長臉上:“閉嘴!你知道這腦袋是誰嗎?這幹係你擔得起嗎?告訴你,今日這事,怕是沒法子善了了。最好的結果,就是你我脫下這身皮迴老家種地;要是不好,你就自求多福吧!”
哨長一驚,試探著問道:“大人,這腦袋、是誰啊?”
城門官沒好氣地說道:“你不會自己看啊?”
哨長歪著腦袋向上麵看去,他識字不多,五個血字隻認識一個“長”字,不由得有些慚愧,對城門官說道:“大人,小人委實不認得啊。”
城門官幾乎又要罵人,壓低聲音道:“這是漕幫的胡長勝,胡長老啊,這人的腦袋出現在咱們的地盤上,他那手底下幾百號兄弟能和我們善罷甘休嗎?”忽然又像被馬蜂蟄了一下似的叫了起來:“快,讓人把那幾個字洗掉,趕快趕快!”
哨長也是吃驚不小,好半晌才迴過神來,吩咐兵士去打水來,自己親自爬上了梯子,使出吃奶的勁兒去清洗那些字跡。
說來也怪,現場看熱鬧的商販被盡數鎖拿,血字也很快被清洗掉,但“漕幫胡長勝被人砍了腦袋掛在城門上示眾”這個消息仍然像長了翅膀一樣,在短短一個清晨傳遍了金陵城的大街小巷。
作為一方父母官,昇州刺史徐溫大人,自然不可能聽不到這個消息。即便這個刺史隻是掛名,但由於死者身份特殊,又是被人以這種形式公開,這就有些挑釁的意味了,萬萬不能當作尋常命案對待。是以徐溫就要問一下智囊嚴可求的意見了。
“以我看來,這事即便有些不尋常處,但說穿了,也就是江湖仇殺。”嚴可求認真地分析道:“前些日子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說北邊的漕幫要南下搶地盤,楚州、揚州南漕的分舵,先後都被挑了。”
這些事情徐溫都是知道的,嚴可求便輕輕帶過,對金陵的這件事說得更詳細些:“金陵的南漕分舵,財雄勢大,據我所知,僅在冊的幫眾就有七八百人,不是能夠輕易招惹的。北漕想要拿下金陵,勢必不能硬碰硬。據說他們那邊新招募了一位年輕的客卿,也就二十出頭的歲數吧,就已經是上品入微境界的高手了。既然有這樣一位強援,他們自然是要多玩幾次擒賊先擒王的把戲。這姓胡的,應該就是這麽送了命。”
徐溫道:“他們的恩怨我倒不關心,但在金陵殺人,還這麽囂張,要是不嚴懲,以後金陵的法紀勢必蕩然無存。隻是,若如你所說,兇手是個入微境界的高手,還真有些棘手。”
嚴可求道:“明公,依在下之見,這事吧,自然是要管,但不宜真管。”
徐溫問道:“你且詳細說說,怎麽個不宜真管?”
那些小商販本來隻是想湊近些看看熱鬧,卻發現兵大爺們刀槍所指,都是自己這些自以為是良民的人,有些腦筋靈光的遍反應過來,這是把自己這些人當作嫌犯了,不禁後悔不該來湊這個熱鬧。隻是後悔也晚了,隻能賠著笑臉解釋這人頭和自己無關。
正喧鬧時,臉色鐵青的城門官氣喘籲籲地跑了過來,還有些衣甲不整,顯然來得甚是匆忙,這樣難怪,金陵城雖說遠遠沒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境界,但人命官司確乎好久沒發生過了。這些可好,在自家守把的地界,血淋淋明晃晃地掛出一顆人頭,這怎能不令承平日久的城門官又驚又怒?
穩了穩心神,城門官搬運出幾分威嚴,先抬頭看了看門洞上方的人頭,低聲罵道:“蠢貨!”轉身對一名哨長喊道:“你們都是死人啊?還不趕緊把人頭弄下來,要在上麵掛到什麽時候?”
哨長臉一紅,趕緊解釋:“方才兄弟們是想弄下來的,可那東西掛得太高,兄弟們輕功又不行···”
城門官一口打斷,又罵了一聲:“蠢貨!你們不會找個梯子過來?”
哨長作恍然大悟狀,忙吩咐兩名兵士到哨樓裏去找梯子。
趁著這個空檔,城門官掃視了一眼那幫小商販,有些不懷好意地問道:“是誰最先看到那顆人頭的啊?”
商販們心頭一緊,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剛才喊“娘哎”的那人。
那人一哆嗦,帶著哭腔分辯道:“大、大、大人啊,小的隻是膽小,先喊了出來,其實不是我先看到的。先看到的、先看到的···”囁嚅半晌,卻想不起方才第一個抬頭看的人是誰。
城門官喝道:“少廢話!”伸出一根手指在身前一劃:“你們這幫刁民,一個個都跑不開嫌疑!”又對哨長說道:“將這些刁民看住,一個不許走。知會一下刑房和捕房,讓他們過來提人。”
商販們頓時慌了手腳,鬧哄哄地喊冤。城門官卻不再理會他們,有些焦急地又抬頭向上看去。
這次不但看到了人頭,似乎還看到門洞的拱頂上寫了一行字。字跡暗紅,顯然是蘸了人血寫的。城門官一個字一個字地念道:“南、漕、胡、長、勝,胡長勝?我的娘哎···”看清楚那行字之後,城門官也如方才那個膽小的漢子一般叫起了娘。胡長勝是誰,金陵城恐怕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小小的城門官自是沒有門路結交這等大人物,但自家上頭好幾位將軍可是和人家稱兄道弟的,城門官也遠遠地看到過這位胡長老好幾次。假如這顆人頭真是那位胡長老的,這幹係可就大了。
這時兩名兵士抬著竹梯跑了迴來,城門官讓趕緊上去將人頭取下。壯著膽子細細分辨,眉眼間果然依稀便是往日見過的那位胡長老。一時間城門官隻覺得嘴裏酸水直冒,氣急敗壞地向哨長喊道:“你們都是肩膀上扛著的都他娘的是夜壺啊,人頭都給掛到門上了,竟然沒有一人發現。昨晚是不是又賭錢來著?”
哨長小聲道:“大人,您也知道,兄弟們就剩這點愛好了。秦淮河也去不起,要是不賭兩把,大長的夜屬實難熬。”
城門官唾沫星子幾乎要濺到哨長臉上:“閉嘴!你知道這腦袋是誰嗎?這幹係你擔得起嗎?告訴你,今日這事,怕是沒法子善了了。最好的結果,就是你我脫下這身皮迴老家種地;要是不好,你就自求多福吧!”
哨長一驚,試探著問道:“大人,這腦袋、是誰啊?”
城門官沒好氣地說道:“你不會自己看啊?”
哨長歪著腦袋向上麵看去,他識字不多,五個血字隻認識一個“長”字,不由得有些慚愧,對城門官說道:“大人,小人委實不認得啊。”
城門官幾乎又要罵人,壓低聲音道:“這是漕幫的胡長勝,胡長老啊,這人的腦袋出現在咱們的地盤上,他那手底下幾百號兄弟能和我們善罷甘休嗎?”忽然又像被馬蜂蟄了一下似的叫了起來:“快,讓人把那幾個字洗掉,趕快趕快!”
哨長也是吃驚不小,好半晌才迴過神來,吩咐兵士去打水來,自己親自爬上了梯子,使出吃奶的勁兒去清洗那些字跡。
說來也怪,現場看熱鬧的商販被盡數鎖拿,血字也很快被清洗掉,但“漕幫胡長勝被人砍了腦袋掛在城門上示眾”這個消息仍然像長了翅膀一樣,在短短一個清晨傳遍了金陵城的大街小巷。
作為一方父母官,昇州刺史徐溫大人,自然不可能聽不到這個消息。即便這個刺史隻是掛名,但由於死者身份特殊,又是被人以這種形式公開,這就有些挑釁的意味了,萬萬不能當作尋常命案對待。是以徐溫就要問一下智囊嚴可求的意見了。
“以我看來,這事即便有些不尋常處,但說穿了,也就是江湖仇殺。”嚴可求認真地分析道:“前些日子江湖上傳得沸沸揚揚,說北邊的漕幫要南下搶地盤,楚州、揚州南漕的分舵,先後都被挑了。”
這些事情徐溫都是知道的,嚴可求便輕輕帶過,對金陵的這件事說得更詳細些:“金陵的南漕分舵,財雄勢大,據我所知,僅在冊的幫眾就有七八百人,不是能夠輕易招惹的。北漕想要拿下金陵,勢必不能硬碰硬。據說他們那邊新招募了一位年輕的客卿,也就二十出頭的歲數吧,就已經是上品入微境界的高手了。既然有這樣一位強援,他們自然是要多玩幾次擒賊先擒王的把戲。這姓胡的,應該就是這麽送了命。”
徐溫道:“他們的恩怨我倒不關心,但在金陵殺人,還這麽囂張,要是不嚴懲,以後金陵的法紀勢必蕩然無存。隻是,若如你所說,兇手是個入微境界的高手,還真有些棘手。”
嚴可求道:“明公,依在下之見,這事吧,自然是要管,但不宜真管。”
徐溫問道:“你且詳細說說,怎麽個不宜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