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趁著月色縱馬奔出百裏,東方已然既白。李存勖見鹿燕兒不耐久奔,便主動停下歇馬。


    肖俞估摸著已經到了林州境內,再往前便是潞州了。時下晉軍梁軍主力都在潞州對峙,若是沿著這條路再走下去,勢必要與大隊梁軍相遇。於是委婉地提示李存勖要不要繞道北上。


    李存勖確實不以為意,見天色微明,指點著遠處的太行山麓,和鹿燕兒講些典故。


    鹿燕兒順著李存勖馬鞭所指放眼望去,見大片的農田幹涸荒蕪,與家鄉大不相同,便問道:“此地百姓都不事稼穡嗎?怎麽這許多農田都荒了?”


    李存勖這才看到目之所及,果然農田中均空無一物。此時已是初夏,按說不管種下什麽作物,都該鬱鬱蔥蔥了才是。自己剛才隻顧指點河山,卻沒留心眼前農田裏的景象。不過他對中原各州的山川地理倒是熟諳,接口解釋道:“林州山多,地勢又高,周邊雖有漳水、淇水環繞,卻引不進水來。加之此地少雨,十年裏倒有三四年是大旱。若在太平年月,地方官兒猶能征發民夫修渠自救。但這幾年嘛,天災不斷,戰事頻仍,也就隻能任由田園荒蕪了。”


    鹿燕兒歎道:“那些王爺們打來打去,老百姓可遭了無妄之災。”


    李存勖看了鹿燕兒一眼。鹿燕兒想起李存勖便是河東將門子弟,自己這麽說無疑是把他也罵了進來。俏臉一紅,道:“燕兒無心之語,李公子莫怪。”


    李存勖卻笑道:“姑娘說的是實情。天下興亡,終歸都是王侯將相的把戲。宮闕萬間,百姓皆苦。不過我河東與朱溫那老賊倒不是私人恩怨,而是要爭一個是非曲直。當今天下之亂,可不是靠仁義道德便能了解的。”心中卻想,這丫頭當真善良得緊,自家大禍還沒解,倒有閑心為一方百姓叫苦。心下不由得對鹿燕兒又多了幾分好感。


    鹿燕兒頷首道:“公子不見怪便好。”


    李存勖又對肖俞道:“繞道而行,雖然能避免與梁軍正麵衝突,但在路上耽擱得久了,鹿姑娘被萬劍穀發現的風險就大了幾分。咱們還是找隻走下去,左右距咱們的潞州大營也不遠了,即便有事,也能接應得到。”


    肖俞隻好點頭。


    鹿燕兒見李存勖輕描淡寫,似乎調動晉軍的邊軍主力接應自己三人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顯然先前說的“父親在晉王手下做事”猶是謙虛了些,隻怕是位大將軍或節度使的子弟。再想到他自稱姓李,不免往晉王帳下幾位年長的太保頭上聯想去。雖然打死也不敢想眼前這位就是晉王世子本尊,但一顆心也頓時火熱起來。雖然鹿燕兒不是攀龍附鳳的勢利小人,但宗門突遭大變的這段時日,讓她迅速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亂世之中,唯有拳頭硬才能活得好。自己若是真能交好眼前這位公子哥兒,不但複仇有望,甚至將來雲龍劍派的再度興盛,也是指日可期。隻是,自己孤身逃亡,身無長物,唯一能讓外人心動的《雲龍劍典》也不在手上,拿什麽能讓這位李公子感興趣呢?


    就在鹿燕兒胡思亂想之際,李存勖已招唿上馬啟程。


    一輪紅日在身後緩緩升起,山川輪廓鮮明起來。鹿燕兒沉鬱的心情略好了些,暗暗下了決心,隻要這位李公子開口,哪怕真要自己為奴為婢,自己也認了。


    林州山多路窄,三人無法並肩驅馳,隻能銜尾而進,速度不免打了折扣。肖俞遠遠在前引路,警惕地觀望是否有梁軍出沒。李存勖也認真起來,不時迴身觀察有無異狀。鹿燕兒是江湖新手,隻知懵懵懂懂夾在兩人之間前行。


    行經太行峽穀之時,李存勖與肖俞都慎重得很,肖俞先行入穀探查。隻見山高林密,穀深崖險,卻偏偏沒有一兵一卒把守。三人通過之後,李存勖不免又貶損一通,說楊師厚用兵也不過如此。太行峽穀距潞州不過百裏,算得上是前線梁軍的真正意義上的後背。雖說實在大梁轄內,但如此險地無人把守,真不知是自信還是自大。


    過了太行峽穀便是壺關,這裏離潞州不過咫尺之遙,終於遠遠可見大隊梁軍來往穿梭。


    三人大搖大擺縱馬前行,一路竟然無人阻攔盤問。隻是行至壺關之下,因要出關,便有把守的兵士上前查驗。


    晉梁梁軍在潞州對峙多年,潞州城也是幾易其手。開戰以來,梁軍一度場麵上占優,故而汴梁城中常有將門子弟在家中長輩的授意下來軍前撈取軍功,守關將士早已見怪不怪,見到李存勖三人,便又認為哪家的衙內由來軍中“曆練”。雖然帶女子來軍前的稀罕些,也隻當是公子哥兒的荒唐把戲。隻要驗明身份無誤,便可放過關去。


    可李存勖三人哪裏有大梁的身份文牒,見有人阻攔,李存勖二話不說,夾馬便闖。鹿燕兒、肖俞隨後也都闖入關城。


    守關的營官聽到喧嘩,急忙出來彈壓,攔在道上喝道:“閣下何人,速速報上名來,擅闖關城,可是大罪!就不怕軍法從事嗎?”言語之間還是有些忌憚。


    李存勖哈哈大笑道:“少爺是河東斥候,你家的軍法,還管不到少爺頭上!”


    營官瞠目結舌,這光天化日之下,平白冒出三名晉軍的斥候,要是在自己手底下逃脫了,那自己這身官衣可就穿到頭了。急忙招唿守關軍士上前前後圍堵。


    李存勖一踢馬腹,身前最近的幾名兵士頓時被衝開。鹿燕兒緊跟著李存勖向前衝去。


    肖俞眼尖,見一名隊正模樣的梁軍疾步趕往關城上的烽燧,知道那人是要去點燃烽火。若是烽火一起,百裏之內的梁軍片刻之間就會知道這裏有了敵情,萬一大軍合圍,脫身便有些麻煩。當下躍離馬背,向烽燧掠去,竟然比那隊正還早一步到了烽火台下。那隊正正要去台下取火把,忽然空中黑影一閃,一人落在自己身前,還未反應過來,便隻見一隻黑乎乎的大腳在眼前迅速地由小變大,結結實實地封住自己的麵門,隨即眼前一黑,便人事不省了。


    肖俞搖了搖頭,低聲道:“真不經打。“迴身上了烽火台,雙足連出,將火油、柴草、狼糞等一應點火傳訊之物踢下台去。轉身一看李存勖二人,已經縱馬奔出百丈。肖俞心裏嘀咕了一句”見色忘義“,忙又縱身掠下,迴到馬背上。幾名梁軍舉槍來刺,肖俞信手奪過一支長槍,居高臨下一記橫掃千軍,周圍的梁軍被擊飛一片,肖俞策馬狂追李存勖而去。


    守關的軍士以步卒居多,李存勖三人來勢迅猛,守軍一時來不及結陣,加之沒有高手坐鎮,被李存勖和肖俞輕易衝破圍堵,闖出了關城。待到弓弩手集結完畢,便隻能看到三人遠去的背影,一輪齊射也遠遠落在了三人身後。


    守關的營官帶著幾十名騎兵追出去,剛出關城便發現隻有自己衝鋒在前,原來手下騎兵都看到肖俞出手傷人的場麵,知道闖關的是一流高手,自己即便追上了也討不得好,便有些出工不出力的心思。營官自然心內雪亮,暴跳如雷,趕緊迴到關內吩咐軍士重新把烽燧上點火之物拾撿上來,好容易點燃了烽火,李存勖三人自然早已不見了蹤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盛京滄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盛京滄海並收藏唐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