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勢力不斷擴張的背景下,士徽的情報範圍也在不斷擴張,遼東之地,早已在他的情報掌控範圍,不足為慮。


    一日,士徽正在營中議事,忽有探子來報,言周瑜與孫策以他的名義行事,不禁讓他感到有些哭笑不得。


    士徽端坐在大殿之上,兩旁是整齊排列的文臣武將,正討論著近日的政務軍情。氣氛莊重而嚴肅,突然,一名探子急匆匆地進入大殿。


    一名斥候匆匆闖入,單膝跪地,氣喘籲籲地報道:“啟稟大王,周瑜與孫策在遼東以我軍的名義行事,民間紛紛傳言,皆以為他們二人為大王麾下先鋒軍。”


    士徽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啞然失笑,搖了搖頭,苦笑道:“周瑜、孫策,果真是兩位妙人。我與此二人並無深交,他們竟敢以我軍名義行事,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趙羽憤慨道“大王,他們分明是借您的威名,謀取私利。此事若不澄清,恐怕會對您的聲譽造成損害。”


    士徽微微點頭,沉思片刻,道:“此事暫且按下,不宜張揚。我自有分寸。傳令下去,密切關注周瑜、孫策動向,待時機成熟,再作計較。”


    黃祖疑惑地問:“大王,難道我們就任由他們這樣利用您的名義行事?”


    士徽淡然一笑,道:“無妨,此事或許能為我們所用。且看他們如何表演,待時機成熟,再將這盤棋局翻過來。”言罷,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令人不容小覷。


    士徽心中明白,此事或許是兩人出於無奈,亦或是權宜之計。他並未因此事而動怒,反而展現出了一代名將的胸懷。他放下過往的種種,決意不予追究。


    此時,他喚來了一員虎將——甘寧。


    士徽命甘寧備好快馬,親自書寫了一封詔書,交予甘寧。詔書中,士徽對周瑜與孫策的行為表示理解,並授權他們繼續以自己的名義行事。


    甘寧率領的船隊在大江之上緩緩行駛,十幾艘樓船一字排開,船頭雕飾著猙獰的龍頭,船身繪有鮮豔的彩繪,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江水波光粼粼,映襯著樓船的雄偉身影,仿佛一條巨龍沿著江麵遊動。


    隨著甘寧的一聲令下,樓船隊徐徐調整方向,向東駛去。船上的水手們齊心協力,槳帆並用,樓船在江麵上劃出一道道優雅的弧線。江風拂麵,樓船乘風破浪,逐漸遠離了繁華的中原地帶。


    不久,樓船隊抵達了江東的盡頭,甘寧指揮船隻毅然北上,駛入了遼闊的海域。


    經過數日的海上航行,樓船隊終於穿越了茫茫海域,來到了遼東的海岸。船隻緩緩靠岸,甘寧站在船頭,眺望著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湧起一股豪情壯誌。他知道,這裏將是他們新的戰場,也是他們展現忠誠與勇武的地方。


    當甘寧率領的十幾艘樓船逐漸靠近岸邊,波光粼粼的水麵上,樓船的龐大身影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周瑜與孫策收到消息後,立刻趕到了岸邊。他們凝望著那些船上飄揚的越國旗號,臉色頓時變得凝重,仿佛烏雲密布的天空。


    孫策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疑惑與憤怒,他無法理解,士徽為何會在這個時候派兵攻打他們。他轉身就要召集兵馬,準備進行抵抗。然而,周瑜卻一把攔住了他。


    孫策疑惑地看著周瑜,語氣中帶著不解:“公瑾,這是何意?難道我們要坐以待斃嗎?”


    周瑜目光深邃,仿佛洞察了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背後的真相。


    他緩緩說道:“伯符,恐怕越王已經察覺到了我們之前的計謀,狐假虎威之事已被識破。如今局勢不明,我們隻能走一步看一步。此時與越國開戰,絕非明智之舉。”


    周瑜站在岸邊,目光深遠地望著一字排開的樓船,語氣沉重地對孫策說道:“伯符,你可想清楚,我們不久前才對外宣稱自己是越國的先鋒軍,以此威懾四方,穩定局勢。若此刻我們與越國兵戈相向,豈不是自食其言,落得個不忠不義的罪名?”


    他轉身,目光掃過四周,繼續說道:“如今,我們的根基未穩,若是在這個時候與越國交惡,無疑是給了地方豪強一個反對我們的理由。他們可以借此在法理上不再支持我們,甚至可能聯合起來,對我們形成夾擊之勢。屆時,我們內外交困,局麵將不堪設想。”


    周瑜的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他的眉頭緊鎖,顯然是在深思熟慮如何才能既保住江東的顏麵,又不至於與越國結下梁子。


    “我們必須慎之又慎,不能讓外界以為我們是在擁兵自重,不顧大局。如今之際,唯有保持克製,尋求和平解決之道,方為上策。”


    周瑜與孫策在岸邊的一處隱蔽之地,緊張地商討著對策。周瑜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對孫策說:“伯符,越國此番前來,或許並非真要與我們刀兵相見。我們可以先派人去探聽一下越國的真正意圖,再做決斷。”


    孫策點頭同意,隨即派遣了一名機敏的斥候,乘小舟悄悄接近甘寧的船隊,探聽消息。


    不久,斥候快馬加鞭迴報消息,氣氛瞬間緊張起來。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越國此次前來,並非為了攻打遼東,而是攜帶著越王的詔書,意欲冊封孫策和周瑜兩位將軍。


    周瑜眉頭一挑,低聲對孫策說:“越王此舉,恐怕別有深意,看來是想與我們結為同盟。”


    孫策聞言,眼神中閃過一絲興奮,他性格豪爽,行事果斷,當即點頭同意了周瑜的建議:“公瑾,所言極是,我們正可借此機會,與越國攜手,共同應對外敵。”


    兩人相視一笑,隨即整理衣冠,迴到岸邊,準備迎接甘寧的船隊。


    周瑜微笑著拱手:“甘將軍,一路辛苦了。久聞甘將軍威名,今日得見,實乃瑜之榮幸。”


    孫策亦拱手行禮:“甘兄,歡迎來到遼東。我兄弟二人早已等候多時,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您盼來了。”


    甘寧露出驚訝之色,迴禮道:“周都督、孫將軍,甘寧何德何能,竟勞煩兩位親自出迎。實在不敢當,實在不敢當。”


    周瑜微笑著擺手:“甘將軍過謙了。您在江東威震四方,此次能前來相助,我等自當以最高禮遇相待。”


    孫策附和道:“正是如此。甘兄,您的大名如雷貫耳,我們兄弟二人早已心儀已久。今日得以相見,實在是三生有幸。”


    在接下來的會麵中,周瑜與孫策坦誠地向甘寧表達了合作的意願,三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最終,在共同的利益和目標驅使下,他們達成了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對抗邊境的威脅。


    越國的樓船並未成為江東的敵人,反而在這片波濤洶湧的江麵上,成為了共同抵禦外患的盟友。從此,遼東與越國攜手共進,共同守護著這片土地的安寧與繁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左牽黃右擎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左牽黃右擎蒼並收藏漢末:從交州開始製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