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吳瑞為王世子,立蕭美娘為王後。


    封王猛為尚書令,敬翔為侍中,狄仁傑為中書令,田豐為禦史大夫,總理軍國重事。


    李泌為吏部尚書,範蠡為戶部尚書,吳玠為兵部尚書,宋慈為刑部尚書,楊洞潛為禮部尚書,陶弘景為工部尚書,朱升為學部尚書,周忠為農部尚書,沈萬三為商部尚書。


    薑尚、李穀二人為黃門侍郎;王樸為中書侍郎;蕭道成為尚書左仆射、周必大為尚書左丞。


    寇準為吏部左侍郎;吳興祚、毛玠為戶部左右侍郎;蕭瑀為農部左侍郎;荀攸、辛棄疾為兵部左右侍郎;蕭雲、邴原為禮部左右侍郎;閻立本為工部左侍郎;管寧為學部左侍郎;周渭、吳育為禦史中丞。


    郭嘉、李左車等人為兵部郎中,兼各衛軍師。


    吳起為左武衛都督;嶽飛為左驍衛都督;冉閔為右驍衛都督;蘇定方為左威衛都督;郭子儀為右威衛都督;張定邊為玄武衛都督。


    呂布、黃忠、武仇為左武衛中郎將;趙雲、張遼、吳璘為左驍衛中郎將;狄青、蒙驁、秦瓊為右驍衛中郎將;關羽、鄧羌、葛從周為左威衛中郎將;周德威、蕭摩訶、單雄信、太史慈、彭布為右威衛中郎將;鄧子龍、甘寧、戚繼光為玄武衛中郎將。


    樊梨花為巾幗衛中郎將,封常清為屯田衛中郎將。


    封郭縕、李泉、丁原、張懿四人為兵部員外郎,賜爵關內侯。


    其餘文武,各擬功勳晉升。


    封賞詔令宣讀完畢之後,自是君民同歡,慶賀趙國的建立。


    按下趙國君臣、君民的歡快宴飲不表,且說此時的豫州,已是戰火滿天飛。


    豫州戰火點燃,皆因袁術不喜徐王這個稱號,便自稱陳王。


    他這自稱陳王不要緊,可把徐州的陳王劉寵給惹惱了。


    陳王原本是想直接提兵,把袁術趕迴南陽去。但在駱浚、陳珪等人的勸阻下,才給袁術修書一封,讓他立即撤掉陳字大旗。


    在信中,劉寵言道。他不會承認黃巢所封的汝南王,即便那聖旨上加蓋了傳國玉璽大印。自己的陳王封號,乃是世襲而來。


    言及袁術若想稱王,那就隨便他稱什麽王都可以,即便是徐王,他劉寵也不懼。


    若袁術不撤掉陳字大旗,他劉寵必將兵進汝南,讓袁術撤掉陳字大旗。


    這邊袁術將劉寵的書信看了一半,頓時氣得火冒三丈。


    袁術立即召集文武商議,要求務必商議出出兵攻打劉寵的方案。


    起先,閻象、伍子胥等人均是勸諫袁術,不必理會劉寵之言。當下應該深根固本,訓練軍士。待時機一到,兵出汝南,直逼下邳,進而拿下徐州全境。


    而後南下九江,攻略淮南。


    袁術直接不聽。


    隨後,袁術麾下眾人進行一番謀劃商議。


    袁術下令,以大將軍伍子胥為主將,率滕戡、俞涉、張從賓、張勳、橋蕤、雷薄、陳蘭、楊大眼八虎將,領五萬大軍,為右路軍,東進收取沛國,而後南下攻打下邳。


    以車騎將軍紀靈為主將,楊弘為軍師,率劉詳、師宜官、萇奴、戚寄、李豐、樂就、梁剛、秦翊八彪將,亦領五萬大軍,出征陳國,而後攻略梁國等地。


    袁術此次出兵的目的很簡單。


    你劉寵不是說你那陳王是祖傳世襲的嘛,老子還就偏偏就要將陳國之地拿下。


    不僅如此,還要將你祖墳都給刨了,將你祖宗的骨灰都要給他揚了。


    袁術的南路大軍這邊,有大將軍伍子胥領兵,兩日功夫便攻下了沛國的靳縣、大澤鄉、符離三地。


    而後,伍子胥向著取慮方向進軍。


    也就在伍子胥拿下符離後,繼續東進時。遠在下邳的劉寵,收到消息後,大罵袁術不為人子。


    劉寵直接沒有與麾下謀臣商議,直接下令。


    他親自領兵,以其弟鎮軍將軍劉宗敏為副將,陳登為軍師,率夏羿、曹豹、呂岱、王敬則、曹宏、糜芳等將,領十萬大軍,前去阻擊袁術的軍隊。


    緊接著,他又傳令彭城的臧霸。令其出兵南下,與自己夾擊伍子胥率領的大軍。


    務必要將伍子胥率領的大軍滅掉,給袁術那家臣一點顏色瞧瞧。


    當伍子胥一路如旋風掃落葉般,清掃黃巾亂匪,朝著取慮行軍時,劉寵率領的大軍到了取慮城。


    斥候探明時劉寵親自領軍前來後,伍子胥才稍改一路上打掃黃巾亂匪時的輕鬆神色。


    而後,伍子胥在取慮以西十五裏安營紮寨。


    話說那邊進入取慮城的劉寵,在得到斥候迴報,伍子胥在劉鄉安營紮寨後。便有趁其立足未穩之時,給伍子胥來一下子的想法。


    他這一想法,被陳登勸阻。


    陳登:“大王,伍子胥將兵之能,完全不下昔日戰國時期,吳國大夫伍子胥。


    如今他敢紮營取慮以西十五裏處,便是等待我軍前去攻打他。


    想必此時他已設好埋伏,就等我軍前去。所以,務必不能在此時進攻取慮的伍子胥大營。”


    劉寵聞言,滿是不屑道:“區區一個假先人之名的無恥之徒,元龍竟然說其有吳國大夫伍子胥之能。”


    見劉寵不信,陳登道:“那袁術之所以能快速的在南陽立足,全賴伍子胥在中陽山一戰。


    那一戰,伍子胥以八千人,滅掉了盤踞在南陽十餘年,擁兵五萬餘的山賊——陽山虎。”


    對於陽山虎,劉寵也是有耳聞的。


    其盤踞在中陽山中,幾任南陽郡守前去清剿他。不僅沒能滅掉他,反而讓其不斷壯大。


    黃巾起義後,更是趁此機會,劫掠郡縣,擁兵近五萬,號稱十萬。


    這麽狡猾且勢力龐大的山賊,竟然被伍子胥給剿滅了。


    聽到陳登言之鑿鑿,劉寵也就放下了立即出兵攻打伍子胥的念頭


    也就在伍子胥與劉寵在取慮一帶對峙時,前去攻取陳國的紀靈,在拿下陳縣後。


    楊弘便按照袁術暗中給他的指示,將敬王、懷王劉竦、頃王劉崇的墓給刨了。


    此次刨了陳國曆代陳王之墓,袁術不但獲得了不菲的財物,還將挖掘出來的曆代陳王骸骨,貼心地寫上了標簽,派人送去給劉寵。


    紀靈雖說是很不齒楊弘的做法,但又不能對其怎麽樣。


    加之紀靈跟隨袁術日久,對自家主公袁術的脾性,那是再清楚不過了。


    說是要刨了陳王劉寵的祖墳,那就是一定要刨了。即便不是派大軍攻下陳國,亦是要派其麾下遊俠兒,前來刨了曆代陳王之墓。


    何況楊弘這家夥很懂事,將得到的財物,留了些充作軍資。


    鑒於此,紀靈也就在心中默念道:‘還請各位陳王恕罪,要怪便怪楊弘這廝。是他給主公出的這個餿主意。’


    在陳縣休整了三日之後,紀靈留下樂就鎮守此地,他則繼續率兩萬大軍北上固陵聚。


    待拿下固陵聚之後,再北上攻打陽夏、樂扶等縣。


    就在紀靈率軍即將抵達固陵聚時,距離固陵聚十裏地的山林中,有一支大軍,正張網以待。


    這支大軍不是什麽山賊。也不是什麽黃巾餘孽。而是兗州曹操麾下的大軍,由王孝傑率領。


    紀靈行軍至山林外三裏地時,突然揮手,示意大軍停下。


    因為他發現前方的山林,實在安靜得有些詭異。


    那空中盤旋的飛鳥,遲遲不肯落下。


    因此,紀靈料定,林中必有埋伏。


    隻是他不清楚,在此埋伏的到底時何方的兵馬。


    隨後,紀靈召來斥候詢問,陽夏、樂扶是否為他人占據。


    斥候迴稟,並未被人占據。


    林內的王孝傑,瞧見紀靈突然停下。突然抬頭望向上空盤旋的鳥雀,便明白了。


    心中雖感到失望,卻對紀靈高看了幾眼。


    就在王孝傑猶豫是否暴露時,紀靈已派了一隊人馬前來查詢。


    王孝傑當機立斷,揮軍掩殺而出。


    “殺!”


    “不要放走了紀靈!”


    “結陣!”


    “刀盾兵上前!”


    “快!”


    好在紀靈也是反應迅速,立即下令大軍結陣。


    紀靈此次帶來的士卒,大部分是他跟著袁術時就帶著的老部下,所以結陣也十分迅速。


    幾息後,埋伏於林中的王孝傑軍全部衝出。


    當紀靈看清來將是王孝傑時,頓時明白,陳國北部怕是已經被曹操所得。


    氣憤的紀靈,當即揮刀,將那探尋陳國北部軍情的斥候斬殺。


    此時的紀靈雖有撤退之意,但也要打退王孝傑再說。


    於是,紀靈不慌不忙的指揮大軍,從容應對王孝傑軍的衝擊。


    王孝傑率領的一萬大軍,很快便與紀靈的大軍交戰在一起。


    曹軍有王孝傑帶頭,亦是悍不畏死地衝擊紀靈軍的圓陣。


    不到半個時辰,紀靈的刀盾兵所結防禦陣,便被擊潰。


    見王孝傑在大軍中衝殺十分悍勇,紀靈一拍戰馬。提著三尖兩刃刀,便朝王孝傑殺去。


    這邊王孝傑剛斬了兩個袁術軍士卒,便聽見紀靈的吼聲在耳邊響起。


    “王孝傑,拿命來!”


    王孝傑聞言,又揮手斬殺了一個想要偷襲自己的袁軍士卒,便與紀靈交戰在一起。


    “砰砰...砰”


    撲一交手,王孝傑便覺得紀靈是個勁敵。


    紀靈也是深有同感。


    隨著兩人不斷的交手,兩方的士卒,均是不由自主的駐足觀戰。


    四十迴合時,紀靈與王孝傑勢均力敵。


    七十迴合時,兩人亦是未見高下。


    九十迴合。


    一百二十迴合時,兩人還是未分勝負。


    兩人從日頭當空,戰至日頭西沉,仍舊未分出勝負。


    於是,兩人很有默契的罷戰了。


    王孝傑朝紀靈道:“紀靈,來日再戰。”


    “陳國北部,已為我軍所取,切莫再費心了。”


    “我主鄭王,素來喜愛猛將,紀靈將軍若投效我主,我主必出城相迎。”


    而王孝傑說完,便下令士卒緩緩退後。


    紀靈聞言,反唇相譏,說到:“王孝傑,你若投效我主,陳王不但會任你為大將,還有金銀厚賞,豪宅美婢賜之。”


    王孝傑聞言,哈哈大笑,說到:“紀靈,你我來日再戰,我必擒你,獻於我主帳下。”


    紀靈:“王孝傑,有膽便今日決出勝負。看看誰擒下誰,可敢再戰否?”


    王孝傑卻是沒有再理會紀靈,率領大軍,井然有序地後撤。


    紀靈身旁的劉詳,望著緩緩往迴撤的曹軍,詢問紀靈是否追擊。


    望著有序撤退的曹軍,紀靈否決。命士卒打掃戰場,並後撤五裏安營紮寨。


    隨後,紀靈立即派人向汝南的袁術稟報,曹軍也在攻略陳國,並已拿下樂扶、陽夏等北部縣。


    也就在紀靈這邊與王孝傑對峙時,在取慮的劉寵卻是與伍子胥交手一次了。


    這次交手,劉寵損失了十數戰將,還有一萬多士卒。


    劉寵在陳登的運籌下,才得以迴城固守。


    這一戰,伍子胥雖說是吞掉了劉寵萬餘兵力,但自己手下大將楊大眼、雷薄、陳蘭三人,卻是被劉寵軍中的神射手,夏羿射殺了。


    以此來看,自己也是損失不小。


    想到此,伍子胥決定,先固守營寨,而後擇機破城。


    話說迴到取慮城的劉寵,心有餘悸地對陳登拜謝。


    此番與伍子胥交戰,若非陳登運籌,怕是自己得交代在城外。


    麵對劉寵的感謝,陳登自然是推辭不受。


    隻言一切托劉寵之洪福,與自己無幹。


    隨後,劉寵便與陳登、劉宗敏等人商議起對策來。


    劉寵可不想就在此地與伍子胥對線,而無法給袁術點顏色。


    此番,袁術東邊應對劉寵大軍的進攻,北邊應對曹操對豫州的爭奪。


    兩麵開戰之下,將盡顯袁氏之底蘊。


    各路諸侯也因此真切地了解到,袁氏四世三公的可怕之處。


    豫州兩郡四國之地,除了袁術一家,在陳國、沛國獨鬥曹操與劉寵外。


    黃巾渠帥徐和、司馬俱、張伯、梁仲寧四人,亦是在梁國的碭山,與曹操麾下的夏侯淵交戰。


    豫州之地,頓時狼煙四起。


    在碭山的徐和、司馬俱、張伯、梁仲寧四人,憑借碭山之利,與十萬黃巾,與夏侯淵率領的一萬曹軍,鬥得有來有迴。


    遠在冀州的袁紹,瞧見豫州戰火起,心中也有許多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