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自那日洛陽朝廷的使者,將封王聖旨敬奉給吳狄後。吳狄卻沒有表態,是否接受封王。


    他這不表態,這可就讓他麾下的文武有些著急了。


    一眾文武心想:‘主公不進步,我們怎麽進步呢。不行,得勸勸主公,務必要進步。’


    於是,各文武紛紛行動了起來。


    凡是自己會寫字的,紛紛上書勸進。


    一時間,州府政務廳,已都收到了數百份勸進表。


    有的是文武官員的;有的是治下各家族的;有的是各郡縣百姓的。


    他們原本都想將勸進表送到將軍府,交到吳狄跟前的。但吳狄早有言,這段時間,非諸侯來攻,或是草原胡人南下,便不要去打擾他。


    更絕的是,吳狄讓金甲衛把守府門。


    一眾勸進的文武來到將軍府前,好說歹說,金甲衛士卒就一句話。


    “未得主公之令,小的們不敢放人進府,還請諸位大人體諒一下小的們。”


    於是乎,眾人隻能將勸進表交到了州府的政務廳。


    中平五年,四月二十日。


    天剛亮,此時的太原晉陽城,鎮北將軍府議事大廳內,吳狄的文武齊聚,就連各衛的主將都來了。


    今日,他們是來勸進的。


    就在眾人等得茶水都衝淡了時,吳狄才帶著七人,緩緩來到政務大廳。


    早已等候多時的文武,瞧見吳狄前來,紛紛起身迎接。


    吳狄沒與眾人招唿,便徑直走向主位坐下。


    樊梨花、李秀寧分立左右,李元霸、典韋、雄闊海、武仇立於台階下。


    眾文武見吳狄進來後,一言不發,俱是有些緊張。


    因為他們從未見吳狄過如此神態,也未曾見過如此陣仗。


    話說吳狄之所以如此做,主要是他明白這些家夥今日的目的。


    他是真的不想再此時稱王。


    在他的規劃中,稱王應當是在將北方四州,或者草原蕩平之時。


    但架不住這群家夥那太想進步的心。


    所以,吳狄故意擺出這樣的姿態。


    幾息之後,望著緊張不敢言語的眾人,吳狄才故作不爽的道:“諸位,擾人清夢,是很不道德的。若不給我各合理的理由,統統扣掉一個月的酒。”


    吳狄此言一出,眾人頓時長舒了一口。


    作為文官之首的王猛,出列道:“主公,非時臣等要打擾你美夢,實在是有要事請主公定奪啊。”


    “什麽事情,非要我才能定奪,是鮮卑犯邊了?還是諸侯來攻打了?”


    聞言,王猛戰戰兢兢地迴道:“有冉閔、嶽飛、蘇定方等將軍在,鮮卑和諸侯還不敢前來。


    臣等今早請主公來,乃是請主公批示這些從各地送來的勸進表的。這勸進表,真不是屬下能批複的。”


    隨著王猛的話落,便有數十小吏,將幾個大籮筐擺放在中央。


    王猛望著這些排放一排的籮筐,對上首的吳狄介紹到。


    “主公,這左邊四筐,是雲、並兩州文武官員遞上的勸進表;這中間三筐,是兩州各郡縣家族遞上的;這右邊五筐,是治下百姓遞上的。


    各郡縣百姓遞上的勸進表,少部分是個人,更多的是聯名勸進。且還有大部分,在送來州府的路途上。”


    王猛介紹完了這些籮筐中的勸進表後,向吳狄進言道:“還請主公查閱。”


    聽完王猛的介紹,不僅一眾文武倒吸一口冷氣,就連吳狄也傻眼了。


    吳狄心道:‘要不要這麽離譜,不就是想讓我稱個王嘛,搞出這麽多勸進表來。’


    ‘這與逼宮何異。’


    望著眼前滿滿當當的十二大籮筐勸進表,吳狄揉了揉眉心。


    起身。


    緩步來到籮筐前。


    接著,吳狄從三大類中,各取了一份,打開看了起來。


    逐一看完後,吳狄笑了。


    三類勸進表中,當屬文官的寫得最為好看。


    他們從各種角度,給吳狄找了不容拒絕的理由。


    武將的勸進表就顯得直白了些。


    武將勸進表的大致內容就是:主公啊,那些個醃臢潑才都稱王了,咱可不能落後於人呐。


    最離譜的是,當屬上黨陽邑周家寨的聯名前進表。


    勸進表中聲稱,寨中有一戶人家的公雞,下了個金色的蛋後展翅而飛了。


    而那枚金蛋上隱隱有字,但全寨子無人認識。


    兩日後,在一個路過的老神仙解讀下,才知道。那上邊寫的是‘趙王出,三晉合’六個仙文。


    那老神仙執筆,臨摹了仙文。


    而後,那老神仙解說了這六個字的含義。


    周家寨的眾人聽後,央求老神仙又代為書寫了萬言的勸進表。


    老神仙推辭不過,又感吳狄卻又帝王之氣傍身,便同意寫了這萬言勸進表。


    而後,周家寨眾人或署名,或按手印。


    在周家寨眾人爭相署名,或按手印之際,那老神仙竟然腳下升起白霧,緩緩飄向天穹。


    就在周家寨眾人驚訝之時,那老神仙言到:‘吾本天界紫薇大帝,有感人間帝王更迭,百姓遭劫。故分身臨凡,欲尋一賢明之主,救民脫劫,故此有此番際遇。’


    說完,那老神仙便消失在天際。


    吳狄看後,對此表示不大信。


    哪有這麽神奇的事情,還公雞下金蛋,老神仙自稱‘紫薇大帝’。


    在吳狄想來,這必定是麾下這群心眼子特多的文臣搞出來的。


    這些家夥的心眼子加在一起,沒有一萬,必有八千。


    隨後,吳狄便將這道寫有萬言的勸進表,遞給了敬翔、王猛等人。


    片刻後,王猛激動的道:“主公,天意不可違,民心更不可負,還請主公進位趙王。”


    吳狄乍一看王猛的表情,沒瞧出什麽名堂來。


    但隨著王猛這話一出,一眾文武都齊聲道:“請主公進位趙王。順天意,安民心;合三晉,護百姓!”


    望著殷切切地瞧著自己的眾人,半晌之後,吳狄才無奈道。


    “唉,你等可是害苦孤了。”


    眾人一聽,頓時歡喜的拜道:“臣等拜見大王,大王萬年,趙國萬年!”


    這時,吳狄突然瞧見神情明顯一鬆的王猛、敬翔、郭嘉、田豐等人,瞬間明白,還真是這些家夥搞的。


    吳狄心想:‘你們這些家夥,為了共同進步,也是煞費苦心了。’


    而後,吳狄迴到主位,望著眾人道:“起身吧。”


    眾人拜謝後起身。


    隨後,吳狄望著下方,老神在在的薑子牙道:“子牙,擇個黃道吉日。”


    薑子牙領命,立即掐指推算,片刻之後,薑子牙說道:“大王,下月初九,大吉。”


    於是,吳狄對王猛、敬翔、李泌等人道:“那就下月初九,你等著手安排相關事宜吧。”


    王猛、敬翔、李泌等人歡快地領命。


    在敲定了稱王之事後,吳狄向各衛武將了解募兵的情況,還有兵士的訓練情況。


    吳起迴稟:“左武衛已募得新兵二萬四千人,正在加緊訓練。目前左武衛共有六萬人。”


    嶽飛迴稟:“左驍衛已募得新兵兩萬,正在加緊訓練。目前左驍衛共有四萬人。”


    冉閔迴稟:“右驍衛已募的新兵兩萬,其中南匈奴人一萬,正在加緊訓練。”


    郭子儀迴稟:“右威衛已募得新兵六萬三千人,有兩萬六千人,可堪一戰。”


    蘇定方迴稟:“左威衛已募的新兵兩萬人,已投入訓練。”


    接著,玄武衛的負責人張定邊也迴稟道:“玄武衛目前共有三萬人,均能一戰。”


    而後,吳狄看看這身旁的樊梨花,樊梨花白了他一眼,說道:“巾幗衛有一萬人,可以一戰。”


    聽完幾人的匯報,吳狄細算之下,鎮北軍已有二十九萬之多。


    不過其中有八成是新兵,還沒上過戰場,見過血的。


    隨後,吳狄吩咐眾將,軍隊戰鬥力,乃是鎮北軍立足亂世的根本,需要加強訓練。有什麽需求,盡管提出來,盡量滿足。


    除了郭子儀提議讓吳狄安武將協助訓練外,其餘幾衛皆沒有任何要求。


    主要是吳狄將軍隊所需的糧草、器械這些,全都準備妥當了。


    望著一旁不說話爾等樊梨花,吳狄提議巾幗衛可以招募點男子進去。


    被樊梨花駁迴提議。


    說是巾幗衛裏麵,就不招一個男兵進去。


    樊梨花說完,還狠狠剜了一眼吳狄。


    望著樊梨花那傲嬌的模樣,吳狄也隻得任由她去折騰了。


    隨後,吳狄又詢問了一下各郡官員,各地春耕情況。


    各郡主官逐一的匯報,各自治下春耕的具體情況。吳狄聽後,表揚了他們工作的辛苦。同時也提醒他們,不要懈怠了其餘的民生事情。


    一眾官員聞言,紛紛表示一切都按照吳狄製定的方略執行。


    緊接著,吳狄又詢問了朱升,雁門書院的情況。


    朱升迴稟,書院如今招收了第三批學子。


    第一批學子,九成九的都是軍士之子女和百姓之女。


    第二批學子中,有一成是世家、士族、豪強子弟。


    這第三批學子中,有兩成是世家、士族、豪強子弟。


    聽了朱升的迴報,吳狄心中若有所思,而問道:“學院之中的世家、士族、豪強子弟,可有欺壓軍士、百姓之女之事?”


    朱升迴道:“有著主公製定的條令在,無人敢欺壓軍士、百姓子女。”


    吳狄聞言,滿意點了點頭。


    而後,吳狄再次強調道:“凡是膽敢在學院之中欺壓軍士、百姓之女之人,一律按照條令懲辦。”


    眾人聞言,皆是稱是。


    與眾人交談一番後,吳狄便帶著樊梨花、李秀寧二女,瀟灑地離去。


    身後還跟著武仇、李元霸幾人。


    議事廳內的一眾文武,望著遠去的吳狄,並無半點怨言。就連一向剛直的田豐,也樂嗬嗬地與周圍的人商討著吳狄稱王的具體事宜。


    他們對於吳狄敢放權,敢如此信任地將兩州的大小政務交給他們操持,他們深感榮幸和感激。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吳狄還沒與夫人們嬉戲夠,轉眼便是五月初九了。


    中平五年,五月九日,天朗氣清。


    晉陽城內,吳狄與妻兒在金甲衛、娘子軍的簇擁下,前往城外的汾水河畔,登台祭天,進位趙王。


    對於吳狄攜帶妻兒一同前往,一開始眾文武都不同意。後來他們見說不過吳狄,同意帶上幾位公子。


    但他們怎能拗得過吳狄,一通歪理,說得眾人隻得同意。


    汾水東築有祭天壇,方圓九裏,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


    行至祭壇下方,吳狄攜手蕭美娘,頭前緩步拾階而上。


    身後跟著獨孤伽羅、扈三娘、樊梨花、花木蘭、李秀寧、秦良玉、王昭君、杜秀娘八女。


    吳瑞由李元霸抱著,吳戰由武仇抱著,吳皚由典韋抱著,吳朗由雄闊海抱著。


    上了祭壇後,吳狄等人緩步走向高台。


    文武皆依次序排列兩旁。


    而後,楊洞潛、薑子牙請吳狄登頂祭天。


    吳狄一步一步地走上大鼎之前,插上三支超大號的香。


    而後,吳狄接過表文,準備念,發都是些陳詞濫調,於是吳狄自己發揮了,朗聲道。


    “方今天下,自桓靈二帝以來,宦官與外戚爭權奪利,以致於朝廷政令不通,天下黎民受苦。


    邊郡胡人降而複叛,叛而複降。朝廷對此束手無策,以至我漢家兒郎備受苦難。


    狄本邊郡小卒,不忍胡人劫掠郡縣,遺害四邊,奮起反抗。得天眷顧,眾賢才相輔,百姓相依。才有驅逐胡人,收複漢家故土之舉。


    後得先帝厚恩,拔擢為邊郡州牧。替先帝牧守北方,抵禦胡人。


    然先帝天不假年,又逢黃巢悍然入京,以至神器幾乎更迭。


    今蒙少帝厚恩,封狄為趙王。狄在此登台祭天,承先帝之願,奉少帝之旨,進位趙王。


    狄在此立誓,誓必驅除胡虜,收複疆土,護佑黎庶。


    願我趙國兵鋒所指,胡虜盡降!


    願我趙國,人人如龍!”


    吳狄這幾句話,說得慷慨激昂。


    頓時贏得前來觀禮的文武、將士、百姓紛紛跟著高唿。


    “願我趙國兵鋒所指,胡虜盡降!”


    “願我趙國,人人如龍!”


    “願我趙國兵鋒所指,胡虜盡降!”


    “願我趙國,人人如龍!”


    其聲震天,撥開雲霧,烈日顯現。


    其聲撼地,劈向九幽,魑魅潛伏。


    隨後,在一番繁瑣的禮儀後,吳狄與蕭美娘二人麵南背北而坐。


    受文武官員拜賀。


    “臣拜見大王,大王萬年,趙國萬年!”


    “臣拜見大王,大王萬年,趙國萬年!”


    “臣拜見大王,大王萬年,趙國萬年!”


    而後,前來慶賀的百姓,亦是拜賀。


    “草民拜見大王,大王萬年,大趙萬年!”


    “草民拜見大王,大王萬年,大趙萬年!”


    “草民拜見大王,大王萬年,大趙萬年!”


    而後,薑子牙宣讀吳狄進位趙王後的封賞詔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