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小周瑜拜師,狄仁傑報道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德威婚禮結束後的第三日,周崇、周忠、周暉三人便啟程返迴洛陽。
送行的人除了周德威夫婦、吳狄一家子外,還有周茂和周瑜兩人。
周茂與周瑜都是極有主見之人,在見識了雲州的不凡之處後,加之周德威的蠱惑,便決心留在雲州。並書信一封,交由周崇和周忠兩位長輩轉交給自己父親。
對於兩人的決定,周崇、周忠二人倒是不覺得意外,也十分的讚同。
望著漸行漸遠的馬車,吳母眼眶中淚珠打轉,好在有吳瑞、吳戰兩個乖孫子在側,淚珠並未滾落。隻在心中祈禱,兩位兄長與侄兒一路平安。
對於幾人一路上的安全,吳狄曾提出派遣一隊兵卒相送。被周崇以有家丁護衛便足以決絕,但吳狄還是安排錦衣衛暗中相護。
這日,雲州州府政務大廳外,吳狄邁步走進大廳,跟在他身側的人除了武仇、吳拱外,還有一個風度翩翩的小少年。
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吳狄的表弟,在原曆史軌跡中有著‘江左風流美丈夫’之稱的周瑜。
如今吳狄觀周瑜之容,已有洪宇宙版周瑜之姿。但他的成長軌跡由於吳狄的原因,已經發生了改變。
在演義中,周瑜雖然有著美周郎的美稱。但羅貫中將其塑造成了心胸狹隘之人,讓諸葛亮上演了一出三氣周瑜的戲碼。
正史上稱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東吳大帝孫權更是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
通過這幾日的相處,吳狄發現周瑜雖年歲尚小,但學識卻不淺薄。各種經史子集,不說倒背如流,也是熟讀數遍了的。
在一些事情上,也有著獨屬於他的見解。雖不十分成熟,但也是不錯了。
於是,吳狄便決定將周瑜帶在身邊,讓他觀看王猛、李泌等人處理政務,聽取吳狄與幾人商討諸事。
半月之後,周瑜提出,想跟隨李泌學習。
吳狄問他為何會有此想法,周瑜說李泌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政治見解和軍事謀略上極為不俗。
重要的是他覺得待在李泌身邊十分舒適。
聽到周瑜之言後,吳狄答應為其準備拜師之禮。
當李泌聽到周瑜要拜自己為師時,先是一怔,隨後便是欣喜若狂。想到周瑜這些時日的表現,他著實喜愛得緊。
他與朱升、王猛、荀攸、範蠡幾人對小周瑜感觀都十分的好,尤其是對周瑜在軍事、政治上的天賦評價極高。
幾人一致認為,周瑜與郭嘉,可謂一雙玉璧。未來的雲州,能挑大梁者,必有其二人。
欣喜的李泌沒有絲毫的猶豫,爽快的應下了。
吳狄與李泌商議,擇了一個吉日,讓周瑜上門拜師。
周瑜拜師李泌的消息傳出,這可讓朱升、王猛、範蠡、荀攸著急了。他們四人也十分的喜愛周瑜,也想將其收入門牆,便找到李泌理論。
最後還是吳狄給他們五人出了個不算主意的主意,就是讓周瑜一同拜他們為師。
其餘四人一聽,立即讚同這個主意。
隨後,五人又為誰為大師傅而爭論起來。被周瑜輕鬆化解,直接按照他們的年齡來稱唿了。
朱升最為年長,為大師傅。荀攸年次,為二師父。王猛與李泌同歲,但李泌是年初,為三師傅,王猛為四師傅。範蠡僅大周瑜 十三歲,在朱升、王猛幾人之中是最小的一個,為五師傅。
於是乎,小周瑜便成為了五人共同的弟子了。
拜師之後的周瑜,算是雲州眾人之中最忙的一個人了。
今日跟在朱升身邊研習儒學、軍事知識,明日跟在荀攸身邊學習兵法、謀算,後日李泌身邊學習書法、軍略,再後日跟在王猛身邊學習政務處理、軍事韜略,再後一日跟在範蠡身邊學習經濟、軍事、政治知識。
五日之後,吳狄允許他休沐一日,第七日便跟著吳狄習武,強身健體。
郭嘉曾打算蠱惑周瑜,被吳狄逮個正著,也被拉著一起跟隨他習武,強身健體了。
就在吳狄想著將周瑜培養成為一個上馬能提槍斬將,下馬能執政安民的全才時。看到吳狄招募令,聞聲而動的人抖音朝著雲州趕來。
距離近的,已趕到了善無城。
招賢館前麵,一不惑之年,容貌不俗,氣質不凡的男子駐足。
望著那筆勢遒勁,盡顯銳氣的‘招賢館’三個燙金大字。還有那些著文士、武人、農人打扮,進進出出的人,心中對自己此行的決定越發的滿意了。
就在那男子邁步走上台階後,負責登記的青年起身行禮,問道:“先生可是來招賢館應試?”
容貌不俗的男子聞言,笑著答道:“正是。”
“還請先生在此處進行登記。”
負責登記的青年說完,朝著此人一禮。將引道登記處,進行登記。
“敢問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在下姓狄,名仁傑,字懷英,並州太原人。”
見青年下筆極快,且字跡十分俊秀工整。
待其寫完後,狄仁傑便好奇的問道。
“閣下寫得一手好字啊,敢問尊姓大名?”
青年拱手道:“在下周暉,字德盛。蒙主公厚愛,讓在下於此為往來賢才作信息登記。”
周暉說完,繼續問道:“敢問狄先生,是選文閣、武閣和百工閣中的哪一閣?”
狄仁傑聞言,笑著問道:“可否都選呢?”
就在那青年正欲解答時,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像狄先生這樣的大才,進入哪一閣都能脫穎而出的。”
周暉瞧見來人,便立即行禮道:“拜見主公。”
“德盛,不必多禮。狄公由我親自招待,你繼續為其他賢士登記信息吧。”
旁邊進進出出的人聞言,也盡皆駐足,朝吳狄行禮道:“拜見鎮北侯(吳州牧、鎮北將軍、吳公)”
吳狄迴禮道:“諸位不必多禮,願諸位皆能如願。”
狄仁傑在聽到周暉稱唿說話之人為主公,便知道這人便是雲州牧、鎮北將軍吳狄吳漢安了。
當即見禮道:“在下狄仁傑,見過吳州牧。”
吳狄急忙扶起狄仁傑,笑著道:“久聞狄公之名,今日得見真人,足慰平生矣。”
狄仁傑聞言,隻當這是吳狄的客氣之語。
他哪知道,吳狄是看著他神似影視劇中的狄閣老,才說出的這番話。
周圍的人見狄仁傑竟然得到吳狄的親自招待,盡皆羨慕不已,也牢牢的記住了狄仁傑的容貌。因此人能得吳狄親自招待,必然成就不凡。
今後遇見了,萬不可衝撞了他。
隨後,周暉在狄仁傑信息後麵的文閣、武閣、百工閣下方的空白處,皆畫了個勾。
然後便望著吳狄拉著狄仁傑往招賢館裏麵走去,一邊走一邊交談著,還時不時的發出爽朗的笑聲。
送行的人除了周德威夫婦、吳狄一家子外,還有周茂和周瑜兩人。
周茂與周瑜都是極有主見之人,在見識了雲州的不凡之處後,加之周德威的蠱惑,便決心留在雲州。並書信一封,交由周崇和周忠兩位長輩轉交給自己父親。
對於兩人的決定,周崇、周忠二人倒是不覺得意外,也十分的讚同。
望著漸行漸遠的馬車,吳母眼眶中淚珠打轉,好在有吳瑞、吳戰兩個乖孫子在側,淚珠並未滾落。隻在心中祈禱,兩位兄長與侄兒一路平安。
對於幾人一路上的安全,吳狄曾提出派遣一隊兵卒相送。被周崇以有家丁護衛便足以決絕,但吳狄還是安排錦衣衛暗中相護。
這日,雲州州府政務大廳外,吳狄邁步走進大廳,跟在他身側的人除了武仇、吳拱外,還有一個風度翩翩的小少年。
這少年不是別人,正是吳狄的表弟,在原曆史軌跡中有著‘江左風流美丈夫’之稱的周瑜。
如今吳狄觀周瑜之容,已有洪宇宙版周瑜之姿。但他的成長軌跡由於吳狄的原因,已經發生了改變。
在演義中,周瑜雖然有著美周郎的美稱。但羅貫中將其塑造成了心胸狹隘之人,讓諸葛亮上演了一出三氣周瑜的戲碼。
正史上稱周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東吳大帝孫權更是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
通過這幾日的相處,吳狄發現周瑜雖年歲尚小,但學識卻不淺薄。各種經史子集,不說倒背如流,也是熟讀數遍了的。
在一些事情上,也有著獨屬於他的見解。雖不十分成熟,但也是不錯了。
於是,吳狄便決定將周瑜帶在身邊,讓他觀看王猛、李泌等人處理政務,聽取吳狄與幾人商討諸事。
半月之後,周瑜提出,想跟隨李泌學習。
吳狄問他為何會有此想法,周瑜說李泌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在政治見解和軍事謀略上極為不俗。
重要的是他覺得待在李泌身邊十分舒適。
聽到周瑜之言後,吳狄答應為其準備拜師之禮。
當李泌聽到周瑜要拜自己為師時,先是一怔,隨後便是欣喜若狂。想到周瑜這些時日的表現,他著實喜愛得緊。
他與朱升、王猛、荀攸、範蠡幾人對小周瑜感觀都十分的好,尤其是對周瑜在軍事、政治上的天賦評價極高。
幾人一致認為,周瑜與郭嘉,可謂一雙玉璧。未來的雲州,能挑大梁者,必有其二人。
欣喜的李泌沒有絲毫的猶豫,爽快的應下了。
吳狄與李泌商議,擇了一個吉日,讓周瑜上門拜師。
周瑜拜師李泌的消息傳出,這可讓朱升、王猛、範蠡、荀攸著急了。他們四人也十分的喜愛周瑜,也想將其收入門牆,便找到李泌理論。
最後還是吳狄給他們五人出了個不算主意的主意,就是讓周瑜一同拜他們為師。
其餘四人一聽,立即讚同這個主意。
隨後,五人又為誰為大師傅而爭論起來。被周瑜輕鬆化解,直接按照他們的年齡來稱唿了。
朱升最為年長,為大師傅。荀攸年次,為二師父。王猛與李泌同歲,但李泌是年初,為三師傅,王猛為四師傅。範蠡僅大周瑜 十三歲,在朱升、王猛幾人之中是最小的一個,為五師傅。
於是乎,小周瑜便成為了五人共同的弟子了。
拜師之後的周瑜,算是雲州眾人之中最忙的一個人了。
今日跟在朱升身邊研習儒學、軍事知識,明日跟在荀攸身邊學習兵法、謀算,後日李泌身邊學習書法、軍略,再後日跟在王猛身邊學習政務處理、軍事韜略,再後一日跟在範蠡身邊學習經濟、軍事、政治知識。
五日之後,吳狄允許他休沐一日,第七日便跟著吳狄習武,強身健體。
郭嘉曾打算蠱惑周瑜,被吳狄逮個正著,也被拉著一起跟隨他習武,強身健體了。
就在吳狄想著將周瑜培養成為一個上馬能提槍斬將,下馬能執政安民的全才時。看到吳狄招募令,聞聲而動的人抖音朝著雲州趕來。
距離近的,已趕到了善無城。
招賢館前麵,一不惑之年,容貌不俗,氣質不凡的男子駐足。
望著那筆勢遒勁,盡顯銳氣的‘招賢館’三個燙金大字。還有那些著文士、武人、農人打扮,進進出出的人,心中對自己此行的決定越發的滿意了。
就在那男子邁步走上台階後,負責登記的青年起身行禮,問道:“先生可是來招賢館應試?”
容貌不俗的男子聞言,笑著答道:“正是。”
“還請先生在此處進行登記。”
負責登記的青年說完,朝著此人一禮。將引道登記處,進行登記。
“敢問先生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在下姓狄,名仁傑,字懷英,並州太原人。”
見青年下筆極快,且字跡十分俊秀工整。
待其寫完後,狄仁傑便好奇的問道。
“閣下寫得一手好字啊,敢問尊姓大名?”
青年拱手道:“在下周暉,字德盛。蒙主公厚愛,讓在下於此為往來賢才作信息登記。”
周暉說完,繼續問道:“敢問狄先生,是選文閣、武閣和百工閣中的哪一閣?”
狄仁傑聞言,笑著問道:“可否都選呢?”
就在那青年正欲解答時,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像狄先生這樣的大才,進入哪一閣都能脫穎而出的。”
周暉瞧見來人,便立即行禮道:“拜見主公。”
“德盛,不必多禮。狄公由我親自招待,你繼續為其他賢士登記信息吧。”
旁邊進進出出的人聞言,也盡皆駐足,朝吳狄行禮道:“拜見鎮北侯(吳州牧、鎮北將軍、吳公)”
吳狄迴禮道:“諸位不必多禮,願諸位皆能如願。”
狄仁傑在聽到周暉稱唿說話之人為主公,便知道這人便是雲州牧、鎮北將軍吳狄吳漢安了。
當即見禮道:“在下狄仁傑,見過吳州牧。”
吳狄急忙扶起狄仁傑,笑著道:“久聞狄公之名,今日得見真人,足慰平生矣。”
狄仁傑聞言,隻當這是吳狄的客氣之語。
他哪知道,吳狄是看著他神似影視劇中的狄閣老,才說出的這番話。
周圍的人見狄仁傑竟然得到吳狄的親自招待,盡皆羨慕不已,也牢牢的記住了狄仁傑的容貌。因此人能得吳狄親自招待,必然成就不凡。
今後遇見了,萬不可衝撞了他。
隨後,周暉在狄仁傑信息後麵的文閣、武閣、百工閣下方的空白處,皆畫了個勾。
然後便望著吳狄拉著狄仁傑往招賢館裏麵走去,一邊走一邊交談著,還時不時的發出爽朗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