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部以司馬為首,左、右長史為輔,主管州府治下軍隊的征集、操練、調動、思想政治教育等事宜,擁有考查、升降、調動、任免校尉之下武將的權力。


    然校尉及以上武將的任免、調動、升降,必須上報於吳狄,由吳狄定奪。


    軍部下設參謀司、政教司、治安司、鎮北軍,三司一軍。


    參謀司中設總參謀長一人、副總參謀長兩人、參謀長若幹,主要負責情報的收集梳理、軍事行動的謀劃、將士的功過監督。


    政教司中設政教長一人、副政教長兩人、教員若幹,主要負責軍隊中將校、兵卒的思想政治教育,及軍紀宣講。


    治安司中暫時設總督軍(位同都督)一人,副督軍兩人,統管治下治安軍。


    總督之下為總隊,設總隊(位同郡尉)一人,副總隊兩人,駐紮郡城之中。


    總隊之下為支隊,設支隊(位同縣尉)一人,副支隊兩人,駐紮縣城之中。


    支隊之下為中隊,設中隊(位同隊率)一人,副中隊兩人,駐紮鄉裏麵。


    中隊之下為小隊,設小隊(位同什長)一人,副小隊兩人,駐紮村裏麵。


    緊接著,吳狄將郡、縣級別的官職及其職能改動之處,也大致的說了一下。


    各郡設太守一人為主,郡丞、主簿各一人為輔,主管郡中政務。郡丞、主簿及其餘掾吏,皆由吏曹考查、任免。太守任免必須上報給吳狄,由吳狄定奪。


    改郡尉為總隊長,各郡設總隊長一人、副總隊長兩人,統領郡中治安軍。


    各縣設縣令一人為主,縣丞、主簿各一個為輔,主管縣中政務。縣令、縣丞、主簿由吏曹考查、任免。其餘掾吏,由縣中自行考查、任免。


    改縣尉為支隊長,各縣設支隊長一人,副支隊長兩人,統領縣中治安軍。


    聽了吳狄的講解,眾人不禁感歎這製度猶如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對吳狄之才情的欽佩,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同時對吳狄也愈發忠心耿耿了。


    看了眾人的反應之後,吳狄問道:“諸位,對此製度有何意見,提出來商議修正。”


    聞吳狄此言,眾人紛紛拱手拜道:“主公真乃神人也!”


    吳狄擺擺手說道:“既然如此,具體的細則,則由諸位下去斟酌補充,然後開始施行。”


    眾人心悅誠服地行禮應喏。


    吳狄讓眾人飲茶休息片刻之後,才繼續說道。


    “此前,我雲州之軍雖然進行過整改。但總的來說,還是很雜亂。我意成立鎮北軍,將各軍歸入鎮北軍旗下,由本將直接統率。


    鎮北軍中暫時設立左右驍衛、左右武衛(為親衛軍)、左右威衛、玄武衛、巾幗衛八衛都督(可統兵兩萬),各都督之間互不統屬。


    都督之下設中郎將(可統兵一萬餘),各中郎將互不統屬。


    其下設雜號將軍(可統兵兩千餘),其下設校尉(統兵千餘)。


    校尉以下依次為軍侯(統兵500餘)、屯長(統兵250餘)、隊率(領50餘)、什長(領10餘人)、伍長(領5人)。”


    “還請諸君與我一道,將鎮北軍發展壯大。”


    吳狄此言一出,眾人立即行禮拜道:“鎮北軍上下唯主公之命是從,願為主公赴湯蹈火!”


    “好!”


    接下來,經過半日的商議,定下了對武將的封賞和調遣。


    經商議決定,鎮北軍八衛中,除左右武衛外,其餘六衛滿編兩萬甲士。


    在八衛之外,另設立屯田軍,暫定三十萬人,閑時為農,戰時為兵。以封常清為屯田中郎將,督軍屯事宜,並賞賜白銀六千兩,蜀錦二十五匹,美酒八壇。


    封吳玠為綏寧將軍,行治安司總督軍職,組掌治安軍,另賞白銀六千兩,蜀錦二十五匹,美酒八壇。


    封嶽飛為平胡將軍,行左中郎將職,組建左驍衛,另賞白銀五千兩,蜀錦二十匹,美酒八壇。


    封冉閔為破胡將軍,行右中郎將職,組建右驍衛,另賞白銀五千兩,蜀錦二十匹,美八壇。


    封蘇定方為破虜將軍,行北中郎將職,組建左威衛,另賞白銀五千兩,蜀錦二十匹,美酒八壇。


    封郭子儀為平虜將軍,行南中郎將職,組建右威衛,另賞白銀五千兩,蜀錦二十匹,美酒八壇。


    封張定邊為橫海將軍,行平海中郎將職,組建玄武衛,另賞白銀五千兩,蜀錦二十匹,美酒八壇。


    封吳起為武卒將軍,行鎮軍中郎將職,組建左武衛,另賞白銀五千兩,蜀錦二十匹,美酒八壇。


    封秦瓊為玄甲將軍、尉遲恭為玄鋒將軍、花榮為羽騎將軍、高順為陷陣將軍、李嗣業為陌刀將軍、吳璘為豹騎將軍、席君買為虎騎將軍、藍玉為遼騎將軍、顧全武為遊奕將軍、張遼為逍遙將軍、狄青為靜塞將軍、孟拱為守正將軍、戚繼光橫江將軍、郭縕為靖邊將軍、李泉為綏邊將軍。十五人皆賞白銀四千兩,蜀錦十五匹,美酒六壇。


    花榮、藍玉、顧全武、吳璘、張遼入左驍衛;秦瓊、尉遲恭、席君買、狄青入右驍衛;高順入左威衛;李嗣業入右威衛;孟拱入治安軍;戚繼光入玄武衛。


    三龍將:黃忠為炎龍將軍、關羽為赤龍將軍、趙雲為玉龍將軍。皆賞白銀四千兩,蜀錦十五匹,美酒六壇。


    黃忠入左武衛,關羽入左威衛,趙雲入左驍衛。


    四錘將:李元霸為神武金錘將軍、裴元慶為威武銀錘將軍、嶽鍾琪為智武銅錘將軍、狄雷為烈武鐵錘將軍。皆賞白銀四千兩,蜀錦十五匹,美酒六壇。


    李元霸入左武衛,裴元慶入右威衛,嶽鍾琪入左驍衛,狄雷入右驍衛。


    五虎將:高寵為白虎將軍、雄闊海為紫虎將軍、鄧羌為金虎將軍、楊繼周為雪虎將軍、葛從周為玉虎將軍。皆賞白銀三千兩,蜀錦十匹,美酒六壇。


    高寵、楊繼周入左驍衛;


    鄧羌、葛從周入左威衛;


    雄闊海入左武衛。


    八豹將:伍天錫為黑豹將軍、伍雲召為玉豹將軍、王彥章為血豹將軍、蕭摩訶為飛豹將軍、羅成為雲豹將軍、伍尚誌為智豹將軍、鄧子龍為水豹將軍、高昂烈豹將軍。皆賞白銀三千兩,蜀錦十匹,美酒六壇。


    伍雲召、伍天錫、伍尚誌入左威衛;


    王彥章、蕭摩訶入右威衛;


    羅成、高昂入右驍衛;


    鄧子龍入玄武衛。


    楊義臣為仁武將軍、李克用為義武將軍、蒙驁為立武校尉、李嗣源為智武將軍、單雄信為信武將軍、李文忠為英武將軍、周德威為勇武將軍、武仇為猛武將軍、吳明徹為剛武將軍、張憲為強武將軍、秦裴為節武將軍、虞慶則為讓武將軍、於夫羅為歸義將軍、宇文勇為懷義將軍、獨孤善為懷德將軍。


    此十五人皆賞白銀三千兩,蜀錦十匹,美酒六壇。


    楊義臣、張憲入左驍衛;


    蒙驁、於夫羅、宇文勇、獨孤善入右驍衛;


    李克用、李嗣源、武仇入左武衛;


    虞慶則、秦裴、李文忠入左威衛;


    周德威、單雄信、吳明徹入右威衛。


    吳三桂、單雄忠、李信、李唐賓、符道昭、魏延、徐晃、郝昭、康泰、徐寧、楊誌、何儀、黃子英、郝瑗、郝孝德、任浪、任海、淩振、李鐵、王陵、郭猛、獨孤訶利、唿延射日、吳春、樊洪、周青、薛先圖、王心鶴、王心溪、李慶先、李慶紅、薑興霸、薑興本、葉清、張萬歲、公孫白、江麟、樊星、程山為、牛皋、李興、穎叔考、吳拱、周鄴、何曼、羅市、唐斌、鄔梨、雷被。


    此四十九人皆為校尉,賞白銀三千兩,蜀錦十匹,美酒四壇。


    李信、徐寧、楊誌、何儀、黃子英、郝瑗、郝孝德、李興、牛皋入左驍衛;


    吳三桂、符道昭。獨孤訶利、唿延射日、王陵、郭猛、公孫白入右驍衛;


    任浪、任海、李鐵、吳春、樊洪、淩振、葉清、程山入左威衛;


    單雄忠、李唐賓、周青、薛先圖、王心鶴、王心溪、李慶先、李慶紅、薑興霸、薑興本入右威衛。


    郝昭入治安軍;


    康泰入玄武衛;


    魏延、徐晃、張萬歲、江麟、樊星、穎叔考、吳拱、周鄴、何曼、羅市、唐斌、鄔梨、雷被,此十三人全入左武衛。


    封樊梨花為巾幗中郎將,掌巾幗衛,扈三娘為貞義將軍、李秀寧貞德將軍、秦良玉貞玉將軍、花木蘭為貞威將軍,五人皆賞白銀三千兩,蜀錦十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