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張角身死,盧植臨機決斷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當安祿山和其手下密謀策劃的時候,主帳中的張角不停地撥弄著手指,用心推算著天機。
突然間,他仿佛看到了一些不願意看到的景象,又似乎是想到了某些不得了的事情,臉色變得極為驚恐。
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暗中召喚竇建德和張牛角前來。
不等二人相問,張角便急促的道:“建德、牛角,為師壽數將盡,今夜找你二人前來,有三件事告訴你等。
第一,為師剛才演算天機,隱約窺見漢室皇權旁落,天下重現諸侯混戰局麵。所以為師決定,將黃巾軍交給建德,將太平道交給牛角。日後你二人當相互扶持,無論是爭霸天下,還是投效於某個強大的諸侯。
這第二,我所重之毒,乃是安祿山所為,今夜他應該有所行動,所以你二人趕快率麾下精銳撤離此地,為師麾下力士,你師兄弟二人也盡數帶走。同時你二人傳我最後一道敕令‘天下黃巾,見安祿山而誅之!’
最後一事,算是為師給你師兄弟的提醒。日後若是勢窮,猶豫投效到何人麾下時,那便去投效雲州刺史吳狄。你等在其麾下,或許能見證不一樣的黃天治世景象。”
兩人聽到張角所言第一件事,十分震驚。
師父真有窺探天機之能!
聽到其言所中之毒,乃是安祿山所為後,更是萬分憤怒,想要立刻去斬殺了安祿山。
兩人憤怒的情緒被張角安撫住了。
張角語重心長道:“建德、牛角,你二人當為我黃巾和太平道保存火種,凡事切不可意氣用事。”
張角說著,便將九節杖與‘天公敕令’分別交給張牛角和竇建德。
兩人看著慈父一般的張角,頓時熱淚盈眶。
“請師父放心,建德(牛角)一定謹遵師父之命,保存我黃巾(太平道)火種!”
得到兩人的應諾,張角如釋重負,提起的那一口氣鬆了,整個人都癱軟在榻上。
“師傅,你與我等一起撤離這裏吧!”
張牛角說著就要上前去背張角,張角決絕道。
“你二人趕緊離去,晚了就走不了了。為師大限已至,能為你二人所做的,便是拖住安祿山片刻。”
“莫要忘記為師囑托,切不可兄弟相殘,否則,為師死不瞑目。”
兩人都不笨,知道從這一刻起,從張角身死開始,各地的黃巾一定會發生巨變。
這種巨變可能會使得起義軍分崩離析,所以他二人隻能答應張角囑托,保存黃巾軍與太平道的火種。
兩人見狀,重重三叩首,才起身離去。
二人約定,出營之後,一路往北,經巨鹿、中山國進入黑山。
迴營之後,二人急忙召集麾下渠帥,帶上麾下精銳與力士,打算趁著夜色出營。
不料被安祿山大兒子與史思明撞見,兩方人馬立刻展開交鋒。
安祿山與高尚帶著二十心腹剛進入張角所在主帳,便聽到營地中的廝殺聲。
在竇建德與張牛角二人離開後,便等著安祿山到來的張角借著火光,看著安祿山,不解的問道。
“安祿山,你就這麽迫不及待的想要上位,掌控黃巾大軍嗎?”
安祿山聞言,先是一驚,隨後輕笑道:“天公將軍,若是起事之初的黃巾大軍,安某倒是有心掌控。現在嘛,安某不屑之。”
張角聽後,更加疑惑了。
“那你在我飲食中下毒,今夜又帶兵進帳,究竟所圖為何?”
安祿山看著一臉疑惑不解的張角,便善心一發,說道:“安某此來 是借天公將軍項上頭顱,以作晉身之資。”
聽到安祿山此言,張角才明白,安祿山這是背棄了太平道、背棄黃天,投向了朝廷。
想明白這些,張角強提一口氣道:“安祿山,你若投降了腐朽的朝廷,就不怕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出爾反爾,卸磨殺驢。就不怕人公將軍、李密、洪秀全等人圍殺於你。”
安祿山聞言,嗤之一笑。
“那些世家大族會不會出爾反爾,這些,就不是天公將軍你所操心的了。
至於人公將軍,估計李密等人在得知安某獻上你天公將軍的大好頭顱,獲得一郡太守之後,他還能活多久呢!
所以,請天公將軍將藏匿的‘天公秘寶’地址相告,安某或許能為你尋一塊風水寶地,安葬衣冠。”
聽到安祿山提到李密等人,張角不由擔憂起自己三弟的處境來。
似想到了什麽,隨即也釋然了。
聽著營地外的廝殺聲漸漸遠去和減小,安祿山得意的笑著道。
“天公將軍,莫不是以為安某不知你是在拖延時間 等待竇建德與張牛角來救你?”
“別奢望了,此時他們幾人,怕是先去為你探路去了。
說出秘寶下落,安某給你個體麵死法!”
就在這時,安慶和闖進來,稟報道:“父親,竇建德與張牛角率軍突圍出營而去。大哥被竇建德斬殺,史思明將軍正率人追擊竇建德等人。”
聽到好大兒被殺,竇建德與張牛角突圍了。
安祿山頓時氣血上湧,朝著榻上的張角怒吼道:“賊道張角,安敢耍我!”
說著便提刀砍向張角頭顱,就在安祿山的刀快到身上時,張角譏笑兩聲,含笑閉目。
“噗呲···”
張角大好的頭顱滾落於地,滾燙的鮮血噴濺了安祿山一臉。
在火光的映襯下,安祿山的麵容突然顯得猙獰恐怖起來。
安祿山砍下張角頭顱的瞬間,晴朗的夜空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傾盆大雨瞬息而至。
追擊竇建德與張牛角等人的史思明,被突然劈在身側大樹上的雷電驚了戰馬,將其掀翻在地。
其餘追擊的士卒,也被嚇得連忙尋找遮蔽之物,躲了起來。
鄴城內,在聽到守城的楊林匯報說黃巾大營有廝殺聲,還有離營向北的火把時。盧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那是黃巾的詭計。
隨後,盧植登上城牆。
看著黃巾營地火光四起,廝殺聲此起彼伏。
袁紹觀看了一下黃巾營地的狀況,朝盧植道:“盧中郎,蛾賊內亂,我軍是否要出城襲營?”
盧植沒有言語,而是目光灼灼的望著夜空中的星象。
就在張角被安祿山斬下頭顱時,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
一直觀看星象的盧植發現象征著張角的熒惑星消失於天際,這一發現讓盧植平靜的麵容下掀起了驚濤駭浪。
接著,盧植下令道:“全軍固守城牆,不可妄動!”
聽到盧植的軍令,想要建功立業的袁紹與劉備皆是十分困惑,但也隻能遵令行事。
就在盧植等人即將下城牆時,雨中奔來一騎。
來到城牆下,大喊道:“煩請城上守軍通報盧中郎將軍,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有要事相告!”
在雷光照耀下,顯得安慶緒英武不凡。
還沒下城的盧植聽到來人是安祿山之子,便印證了其觀察到的星象。
安祿山他是知道的,乃是黃巾賊的神上使。
隨即,盧植吩咐士卒放下吊籃,將其拉上來。
安慶緒望著緩緩下降的吊籃,亦是翻身下馬,緩步走向城牆根下。
安慶緒被拉上城牆後,便被人帶到了城牆上上的望樓中。
進入樓內大廳,盧植坐於主位,宗員、袁紹、楊林、劉備等人分立兩側。
安慶緒進入內裏,便參拜道:“小人安慶緒拜見盧將軍,奉家父之命前來,傳遞書信給盧將軍。”
安慶緒說著,便將藏於懷中的書信取出,雙手呈上。
盧植親衛上前接過書信,呈遞給盧植。
盧植打開書信觀看,越看神色變換越快,最後更是麵色陰沉如水。
隨後,盧植放下書信,朝安慶緒問道:“依你父安祿山所言,賊首張角已被他斬殺,為何不見他親帶其首級前來歸降,而是讓你前來送信。”
聽到盧植發問,安慶緒不慌不忙道。
“迴盧將軍,賊首雖然被家父斬殺,但仍然有竇建德、張牛角等餘孽逃竄。且賊首在蛾賊之中威望甚高,如今他一死,若無人彈壓,則蛾賊必定四散而逃,遺禍極大。
故而家父率兵在營中彈壓,遣小子前來報信,請將軍明日天明率軍移步大營,接手營地。”
盧植見安慶緒迴答的條理清晰,不卑不亢,不由感歎其膽略非常。
帳內諸將聞言,皆是大吃一驚。
“賊首張角死了?”
“賊道張角就這樣死了?”
“蛾賊要歸降了?”
作為盧植副將的宗員,聽到安祿山要盧植明日率軍去蛾賊營地,便開口道:“盧中郎,明日便讓末將前去,看看其究竟是真是假。你乃大軍主將,不可有失。”
話裏話外都是對安慶緒父子斬殺張角歸降之事的不相信。
安慶緒對此也不做其他辯解,隻是雙目看著盧植,等待盧植的發話。
此時,盧植內心十分糾結,接受安祿山投降,要答應其討要一郡太守之事,不是他能做主的。
腦海中一番天人交戰,盧植決定,接受安祿山的投誠,至於其討要一郡太守之事,上書給皇帝吧。
盧植臨機決斷,做出取舍後,才對安慶緒說道:“安慶緒,本將替朝廷應允安祿山的歸降,至於他信中所請,本將也無權做主,上書朝廷後,由皇帝聖裁。
不過本將會上書皇帝,言明你父斬殺賊首張角,棄暗投明,願為為朝廷效力的忠心。”
得到盧植應允,安慶緒連忙拜謝。
緊接著,盧植便道:“安慶緒,明日便由你陪同本將一同出城,接受你父親的歸降。”
不等安慶緒說什麽,盧植便對一旁的親衛道:“派人去城外黃巾營地,傳話於安祿山,讓他整頓好營地,明日本將與安慶緒一同進營。”
安慶緒知道,盧植這是將自己當做人質了。
這是他在入城之時,便已有心理準備,眼下倒也沒有覺得受委屈什麽的。
隨後,盧植讓人帶安慶緒下去休息,他與宗員、袁紹等人商議起明日接受安祿山歸降之事。
盧植直言不諱道:“安祿山在信中說,他不滿張角蠱惑人心,裹挾無辜百姓進入黃巾,搶掠成性,昨日更是不顧士卒死活,強令攻城,使得五六萬百姓喪身於城下。
他與麾下不滿張角無視人命,便趁夜襲殺了張角,帶兵棄暗投明,歸降於朝廷。言及願為朝廷駐守邊境,抵禦胡人。”
“本將不欲相信,但早些時候觀看星象時,發現熒惑星驟然隕落,結合黃巾營地的騷亂、安祿山遣子送信,請求歸降之舉,本將相信張角確實已死。”
接著,盧植將自己所想的招剿並用的策略講出,贏得眾人一致讚同。
主要就是借助安祿山斬殺張角棄暗投明一事,對願意棄暗投明的黃巾賊進行封官,並派遣其率軍對頑抗的黃巾賊進行剿滅。
如此一來,歸降的黃巾賊實力必定大減,更便於朝廷管理。
得到眾人的同意,盧植當即安排起明日的守城人員。
由副將宗員率領一千官軍,帶著城中一萬青壯一同守城。
盧植親自帶著袁紹及其麾下,劉備幾兄弟,還有楊林,率軍五千,前去接受安祿山的歸降。
突然間,他仿佛看到了一些不願意看到的景象,又似乎是想到了某些不得了的事情,臉色變得極為驚恐。
他不敢有絲毫耽擱,連忙暗中召喚竇建德和張牛角前來。
不等二人相問,張角便急促的道:“建德、牛角,為師壽數將盡,今夜找你二人前來,有三件事告訴你等。
第一,為師剛才演算天機,隱約窺見漢室皇權旁落,天下重現諸侯混戰局麵。所以為師決定,將黃巾軍交給建德,將太平道交給牛角。日後你二人當相互扶持,無論是爭霸天下,還是投效於某個強大的諸侯。
這第二,我所重之毒,乃是安祿山所為,今夜他應該有所行動,所以你二人趕快率麾下精銳撤離此地,為師麾下力士,你師兄弟二人也盡數帶走。同時你二人傳我最後一道敕令‘天下黃巾,見安祿山而誅之!’
最後一事,算是為師給你師兄弟的提醒。日後若是勢窮,猶豫投效到何人麾下時,那便去投效雲州刺史吳狄。你等在其麾下,或許能見證不一樣的黃天治世景象。”
兩人聽到張角所言第一件事,十分震驚。
師父真有窺探天機之能!
聽到其言所中之毒,乃是安祿山所為後,更是萬分憤怒,想要立刻去斬殺了安祿山。
兩人憤怒的情緒被張角安撫住了。
張角語重心長道:“建德、牛角,你二人當為我黃巾和太平道保存火種,凡事切不可意氣用事。”
張角說著,便將九節杖與‘天公敕令’分別交給張牛角和竇建德。
兩人看著慈父一般的張角,頓時熱淚盈眶。
“請師父放心,建德(牛角)一定謹遵師父之命,保存我黃巾(太平道)火種!”
得到兩人的應諾,張角如釋重負,提起的那一口氣鬆了,整個人都癱軟在榻上。
“師傅,你與我等一起撤離這裏吧!”
張牛角說著就要上前去背張角,張角決絕道。
“你二人趕緊離去,晚了就走不了了。為師大限已至,能為你二人所做的,便是拖住安祿山片刻。”
“莫要忘記為師囑托,切不可兄弟相殘,否則,為師死不瞑目。”
兩人都不笨,知道從這一刻起,從張角身死開始,各地的黃巾一定會發生巨變。
這種巨變可能會使得起義軍分崩離析,所以他二人隻能答應張角囑托,保存黃巾軍與太平道的火種。
兩人見狀,重重三叩首,才起身離去。
二人約定,出營之後,一路往北,經巨鹿、中山國進入黑山。
迴營之後,二人急忙召集麾下渠帥,帶上麾下精銳與力士,打算趁著夜色出營。
不料被安祿山大兒子與史思明撞見,兩方人馬立刻展開交鋒。
安祿山與高尚帶著二十心腹剛進入張角所在主帳,便聽到營地中的廝殺聲。
在竇建德與張牛角二人離開後,便等著安祿山到來的張角借著火光,看著安祿山,不解的問道。
“安祿山,你就這麽迫不及待的想要上位,掌控黃巾大軍嗎?”
安祿山聞言,先是一驚,隨後輕笑道:“天公將軍,若是起事之初的黃巾大軍,安某倒是有心掌控。現在嘛,安某不屑之。”
張角聽後,更加疑惑了。
“那你在我飲食中下毒,今夜又帶兵進帳,究竟所圖為何?”
安祿山看著一臉疑惑不解的張角,便善心一發,說道:“安某此來 是借天公將軍項上頭顱,以作晉身之資。”
聽到安祿山此言,張角才明白,安祿山這是背棄了太平道、背棄黃天,投向了朝廷。
想明白這些,張角強提一口氣道:“安祿山,你若投降了腐朽的朝廷,就不怕那些世家大族之人出爾反爾,卸磨殺驢。就不怕人公將軍、李密、洪秀全等人圍殺於你。”
安祿山聞言,嗤之一笑。
“那些世家大族會不會出爾反爾,這些,就不是天公將軍你所操心的了。
至於人公將軍,估計李密等人在得知安某獻上你天公將軍的大好頭顱,獲得一郡太守之後,他還能活多久呢!
所以,請天公將軍將藏匿的‘天公秘寶’地址相告,安某或許能為你尋一塊風水寶地,安葬衣冠。”
聽到安祿山提到李密等人,張角不由擔憂起自己三弟的處境來。
似想到了什麽,隨即也釋然了。
聽著營地外的廝殺聲漸漸遠去和減小,安祿山得意的笑著道。
“天公將軍,莫不是以為安某不知你是在拖延時間 等待竇建德與張牛角來救你?”
“別奢望了,此時他們幾人,怕是先去為你探路去了。
說出秘寶下落,安某給你個體麵死法!”
就在這時,安慶和闖進來,稟報道:“父親,竇建德與張牛角率軍突圍出營而去。大哥被竇建德斬殺,史思明將軍正率人追擊竇建德等人。”
聽到好大兒被殺,竇建德與張牛角突圍了。
安祿山頓時氣血上湧,朝著榻上的張角怒吼道:“賊道張角,安敢耍我!”
說著便提刀砍向張角頭顱,就在安祿山的刀快到身上時,張角譏笑兩聲,含笑閉目。
“噗呲···”
張角大好的頭顱滾落於地,滾燙的鮮血噴濺了安祿山一臉。
在火光的映襯下,安祿山的麵容突然顯得猙獰恐怖起來。
安祿山砍下張角頭顱的瞬間,晴朗的夜空突然電閃雷鳴,狂風大作,傾盆大雨瞬息而至。
追擊竇建德與張牛角等人的史思明,被突然劈在身側大樹上的雷電驚了戰馬,將其掀翻在地。
其餘追擊的士卒,也被嚇得連忙尋找遮蔽之物,躲了起來。
鄴城內,在聽到守城的楊林匯報說黃巾大營有廝殺聲,還有離營向北的火把時。盧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那是黃巾的詭計。
隨後,盧植登上城牆。
看著黃巾營地火光四起,廝殺聲此起彼伏。
袁紹觀看了一下黃巾營地的狀況,朝盧植道:“盧中郎,蛾賊內亂,我軍是否要出城襲營?”
盧植沒有言語,而是目光灼灼的望著夜空中的星象。
就在張角被安祿山斬下頭顱時,天空突然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
一直觀看星象的盧植發現象征著張角的熒惑星消失於天際,這一發現讓盧植平靜的麵容下掀起了驚濤駭浪。
接著,盧植下令道:“全軍固守城牆,不可妄動!”
聽到盧植的軍令,想要建功立業的袁紹與劉備皆是十分困惑,但也隻能遵令行事。
就在盧植等人即將下城牆時,雨中奔來一騎。
來到城牆下,大喊道:“煩請城上守軍通報盧中郎將軍,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有要事相告!”
在雷光照耀下,顯得安慶緒英武不凡。
還沒下城的盧植聽到來人是安祿山之子,便印證了其觀察到的星象。
安祿山他是知道的,乃是黃巾賊的神上使。
隨即,盧植吩咐士卒放下吊籃,將其拉上來。
安慶緒望著緩緩下降的吊籃,亦是翻身下馬,緩步走向城牆根下。
安慶緒被拉上城牆後,便被人帶到了城牆上上的望樓中。
進入樓內大廳,盧植坐於主位,宗員、袁紹、楊林、劉備等人分立兩側。
安慶緒進入內裏,便參拜道:“小人安慶緒拜見盧將軍,奉家父之命前來,傳遞書信給盧將軍。”
安慶緒說著,便將藏於懷中的書信取出,雙手呈上。
盧植親衛上前接過書信,呈遞給盧植。
盧植打開書信觀看,越看神色變換越快,最後更是麵色陰沉如水。
隨後,盧植放下書信,朝安慶緒問道:“依你父安祿山所言,賊首張角已被他斬殺,為何不見他親帶其首級前來歸降,而是讓你前來送信。”
聽到盧植發問,安慶緒不慌不忙道。
“迴盧將軍,賊首雖然被家父斬殺,但仍然有竇建德、張牛角等餘孽逃竄。且賊首在蛾賊之中威望甚高,如今他一死,若無人彈壓,則蛾賊必定四散而逃,遺禍極大。
故而家父率兵在營中彈壓,遣小子前來報信,請將軍明日天明率軍移步大營,接手營地。”
盧植見安慶緒迴答的條理清晰,不卑不亢,不由感歎其膽略非常。
帳內諸將聞言,皆是大吃一驚。
“賊首張角死了?”
“賊道張角就這樣死了?”
“蛾賊要歸降了?”
作為盧植副將的宗員,聽到安祿山要盧植明日率軍去蛾賊營地,便開口道:“盧中郎,明日便讓末將前去,看看其究竟是真是假。你乃大軍主將,不可有失。”
話裏話外都是對安慶緒父子斬殺張角歸降之事的不相信。
安慶緒對此也不做其他辯解,隻是雙目看著盧植,等待盧植的發話。
此時,盧植內心十分糾結,接受安祿山投降,要答應其討要一郡太守之事,不是他能做主的。
腦海中一番天人交戰,盧植決定,接受安祿山的投誠,至於其討要一郡太守之事,上書給皇帝吧。
盧植臨機決斷,做出取舍後,才對安慶緒說道:“安慶緒,本將替朝廷應允安祿山的歸降,至於他信中所請,本將也無權做主,上書朝廷後,由皇帝聖裁。
不過本將會上書皇帝,言明你父斬殺賊首張角,棄暗投明,願為為朝廷效力的忠心。”
得到盧植應允,安慶緒連忙拜謝。
緊接著,盧植便道:“安慶緒,明日便由你陪同本將一同出城,接受你父親的歸降。”
不等安慶緒說什麽,盧植便對一旁的親衛道:“派人去城外黃巾營地,傳話於安祿山,讓他整頓好營地,明日本將與安慶緒一同進營。”
安慶緒知道,盧植這是將自己當做人質了。
這是他在入城之時,便已有心理準備,眼下倒也沒有覺得受委屈什麽的。
隨後,盧植讓人帶安慶緒下去休息,他與宗員、袁紹等人商議起明日接受安祿山歸降之事。
盧植直言不諱道:“安祿山在信中說,他不滿張角蠱惑人心,裹挾無辜百姓進入黃巾,搶掠成性,昨日更是不顧士卒死活,強令攻城,使得五六萬百姓喪身於城下。
他與麾下不滿張角無視人命,便趁夜襲殺了張角,帶兵棄暗投明,歸降於朝廷。言及願為朝廷駐守邊境,抵禦胡人。”
“本將不欲相信,但早些時候觀看星象時,發現熒惑星驟然隕落,結合黃巾營地的騷亂、安祿山遣子送信,請求歸降之舉,本將相信張角確實已死。”
接著,盧植將自己所想的招剿並用的策略講出,贏得眾人一致讚同。
主要就是借助安祿山斬殺張角棄暗投明一事,對願意棄暗投明的黃巾賊進行封官,並派遣其率軍對頑抗的黃巾賊進行剿滅。
如此一來,歸降的黃巾賊實力必定大減,更便於朝廷管理。
得到眾人的同意,盧植當即安排起明日的守城人員。
由副將宗員率領一千官軍,帶著城中一萬青壯一同守城。
盧植親自帶著袁紹及其麾下,劉備幾兄弟,還有楊林,率軍五千,前去接受安祿山的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