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孤注一擲,安祿山的背刺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 作者:醉枕忘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話說張角在鄴城外的軍營對管亥等人托孤後,心中再無牽掛,便打算孤注一擲,放手一搏。
此役,張角抱著拚死營地內十餘萬黃巾士卒之決心,強攻鄴城。
將養三日後,張角的氣色大好,便將一眾黃巾神上使、渠帥召集在一起,在高台上誓師。
此時的高台下,左側一列以竇建德為首,依次是其謀主宋正本、王衍,渠帥王建、王琮、魏刀兒、宋廷浩、齊善行、郭絢、孫安祖。
右側一列以安祿山為首,依次是謀主高尚、劉駱穀,渠帥史思明、安慶宗、安慶緒、安慶和、史思明、史朝義、高邈。
中間一列以張牛角為首,依次是飛燕、浮雲、雷公、緣城、司隸五位渠帥。
在這些神上使、渠帥身後,乃是十餘萬的黃巾士卒。
張角乍一看,自己的黃巾軍中還是人才濟濟的。
隨後,張角開始鼓舞士氣。
“諸位,我黃巾於去歲九月起事,所到之處無不被攻克。日前我黃巾軍的‘地公將軍’與‘平天將軍’戰死於孟關下,使得我黃巾大軍折損一臂,‘衝天將軍’ 至今不知所蹤,讓人擔憂。
如今,鄴城之中的主將乃是官軍的北中郎將盧植盧子幹,還有四世三公袁家的公子袁紹袁本初,以及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漢室宗親劉備劉玄德。
我等之所以走到這一步,皆因劉漢朝廷腐敗不堪,皇帝昏庸無道,隻知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
而那些所謂的劉氏皇族更是酒囊飯袋之輩,毫無作為,整日裏爭權奪利,搞得朝綱混亂,民不聊生。
更為可惡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他們依仗著自己的權勢和財富,欺壓良善,魚肉百姓,讓天下蒼生苦不堪言。
而我們這些出身貧寒之人,則成為了他們壓迫的對象,受盡了欺淩與苦難。
麵對如此黑暗的世道,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今日,本將便帶著爾等攻入鄴城,斬殺漢廷支柱盧植老匹夫,讓漢廷也嚐一嚐折斷臂膀的痛楚;生擒世家公子袁紹小兒,讓高高在上的世家之人在我等腳下匍匐求饒;活捉匹夫劉備,將劉氏宗親點天燈,以祭黃天!”
張角所言,自有傳令兵將其複誦,逐級傳遞下去,全軍複誦。
當張角說到讓世家公子匍匐求饒,要將劉氏宗親點天燈時,全軍振臂歡唿!
隨著張角高舉掌中象征著黃天治世下最高權威的九節杖,須發皆張的喊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十餘萬黃巾士卒舉起長槍、斷刀、鋤頭、釘耙、竹槍等武器,齊聲吼道。
“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
“蒼天已死!”
其聲震天,其勢如奔騰大河。
張角見狀,當即將九節杖朝前一指,下令道:“攻城!”
接著,安祿山、竇建德、張牛角等人便指揮著麾下渠帥,開始攻城。
“殺入鄴城,斬殺盧植老匹夫者,賞千金,敕封其為平天將軍!”
隨著傳令的將這條獎賞傳遞下去,所有人都瘋狂了。
哪怕是明知張角此番乃是孤注一擲、奮力一搏、消耗自己等人實力的安祿山、竇建德等人,都不得不隨大勢,下令麾下攻城。
此時已經上到高台上,立身於張角身側的安祿山、竇建德、張牛角幾人,心思各異。
安祿山心想:“這張角老道在黃巾中的影響力真是無解啊!”
竇建德暗道:“就陪老師瘋狂一把,也不枉來世一遭,隻是可惜沒能看到老師所言的黃天治世。”
張牛角看著雙眼死死盯著鄴城城牆的張角,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
那日張角安排管亥幾人返迴廣宗保護師妹,他便猜到今日之事。
至於張角為什麽不安排他離去,而是管亥四人。
從始至終,他沒有埋怨張角一句。
張角望著前仆後繼,奮勇向前的黃巾士卒,宛如一股滔天洪流,滾動著奔向鄴城。
鄴城城牆上。
盧植望著發起攻勢的黃巾,聽著其呐喊的內容,心中若有所思。
身後的袁紹聽到要生擒自己,還要看自己匍匐在一群泥腿子、蛾賊身下求饒,氣就不打一處來。
立於袁紹身後的大漢,看著城下洪流,不解的問道。
“盧中郎,這群蛾賊是發什麽瘋,圍困鄴城這麽久,都隻是試探性的攻打了幾次,今日怎滴這般不要命,是不是吃錯藥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在原曆史時空中,讓關羽在萬軍叢中斬殺敵將,從而揚名的顏良。
盧植聞言,緊皺的眉頭一鬆,笑著道:“哈哈···黃巾覆滅就在近日。”
聽到盧植無厘頭的一句話,眾人都是一頭霧水。
此時,盧植身側一長臂大耳的青年試探性的問道:“盧師,可是有破賊之計了?”
要說這劉備,養氣的功夫真是不賴。
城下十餘萬黃巾嚷嚷著要活捉了他,點天燈,他那臉上卻毫無懼意,更無半點生氣的模樣。
盧植看著自己這個不咋記得的弟子,也是很欣慰。
盧植沒去解釋什麽,隻是下令諸將,嚴防死守三日。
他親自去城內,號召世家大族出人、出錢、出糧,並將每一家拿出的人、錢、糧之數詳細記錄。
言明,隻要守住鄴城,擊退黃巾後,親自為他們向朝廷要封賞。
城內眾世家大族礙於盧植的名聲,還有黃巾對他們的仇視,紛紛慷慨解囊。
一時間,鄴城內軍民一心,共抗黃巾攻城。
隨著攻防戰的持續,城牆上官軍不要錢的將檑木、滾石、箭矢往下傾倒,使得裝備簡陋的黃巾死傷慘重。
在黃巾士卒一聲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呐喊中,金烏已西墜。
黃巾仍舊沒有人攻上城牆。
期間,飛燕帶著司隸等人親自攻城,有好幾次都差點攻上去了,都被城牆上的官軍將領挑翻攻城梯而失敗。
好在地上全是黃巾屍體,從工程梯上摔下來,沒有被摔死。
麵對鋪天蓋地的箭矢、滾木礌石,幾人都已重傷。
看著黑夜即將降臨,張角不得不下令鳴金收兵。
“叮叮叮···”
隨著鳴金聲響起,黃巾士卒如潮退去。
牆上的諸將望著有序退去的黃巾,如釋重負,但又擔憂起黃巾下一次的攻城來。
不說官軍諸將迴到城內後,盧植的調度與安排,且說迴到營地的黃巾諸神上使與渠帥。
張角主帳內,張牛角將今日攻城的損失匯報完畢,個個皆麵露愁容。
今日一戰,黃巾一方死傷過半,官軍傷亡不過三千餘。
黃巾之所以有如大的傷亡,更多的是自相踩踏造成的。
其中以張角嫡係,張牛角部損失最為嚴重,其次是竇建德。
張牛角部除去由其親自訓練的三千精銳外,就剩下萬餘士卒。渠帥也就剩下飛燕、司隸、雷公三三人。
浮雲與緣城在攻城中被箭矢傷及要害,迴營後便不治身亡。
竇建德部王琮、魏刀兒死於攻城梯上,麾下士卒也僅剩萬餘。
安祿山部士卒損失不大,還剩下三萬餘,麾下渠帥也才折損高邈一人。
此時的黃巾營地之中,能戰的士卒有四萬。
其中安祿山部三千精銳、一萬七千普通士卒,張角的兩千黃巾力士、一萬普通士卒,竇建德部兩千精銳、張牛角麾下三千精銳。
張角聽完後,神情未變。
隻因其從鳴金收兵時,臉色便是煞白。
強壓欲衝出口的逆血,張角平複心緒後,緩慢道。
“眾兒郎都是為黃天大世捐軀,魂歸黃天後,都會得到‘中黃太一’主神的賜福。”
張角話落,安祿山出言道:“天公將軍,我軍明日是否繼續攻城?”
其餘人聽到安祿山所問,所有目光齊齊看向了張角,等待張角發話。
張角看著諸渠帥的反應,強打著精神,斬釘截鐵道。
“今日一戰,官軍死傷亦是不少,已沒有多少兵力可用。明日再度攻打鄴城,必定會將其攻破。”
隻是張角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鄴城內,全民皆兵。
安祿山聞言,勸阻道:“天公將軍,我軍死傷慘重,不宜再次攻城,不如撤迴巨鹿,休養一陣後再攻打···”
不待安祿山說完,張角直接打斷其話語道:“安祿山,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麽?”
“退迴巨鹿,你當盧植那老匹夫是吃素的!”
“隻要我軍後撤,鄴城內官軍必定銜尾追擊,到時,我等皆會被其斬殺!”
其餘人聽到張角所言,也覺得頗為有理。
隨後,張角下令,眾人迴營,安撫好士卒情緒,準備明日再度攻城。
諸渠帥紛紛領命離去。
迴到營地的安祿山,沉思片刻後,召集了麾下眾人。
“天公將軍時日無多了,我等何去何從,諸位有何想法。”
安祿山這一問,幾位渠帥皆是將目光看向了高尚、劉駱穀與史朝義三人。
隻因這三人素有智謀。
片刻後,高尚朝安祿山一禮道:“主公,隨著波才、張曼成、朱溫、地公將軍等人相繼敗亡,官軍攜大勝之勢,越戰越勇。反觀我黃巾,士氣低迷,前路渺茫啊!”
“依先生之見,我等前麵在何方?”
安祿山此言一出,高尚、史思明、劉駱穀三位智力不低的人瞬間明白了安祿山之意。
隻見劉駱穀突然朝安祿山一個大禮,請求道:“請主公為我部兒郎性命為念,棄暗投明!”
劉駱穀說完,便拜伏在地。
這時,史思明也帶著眾人跪伏於地請求道:“請主公為我部兒郎性命為計,殺張角,歸朝廷,棄暗投明!”
安祿山故作生氣,嗬斥道:“爾等與陷我於不義乎?”
這時,史思明起身,慷慨激昂道。
“主公,如今的漢室天下,距離分崩離析不遠矣。未來之天下,將會是諸侯混戰局麵。
此時主公若能脫離黃巾賊寇這成身份,再得一郡太守之職。得一地為根基,慢慢積蓄力量,未來爭一下至高位,也未嚐不可。”
隨著史思明話落,一旁的高尚再度道。
“主公,黃巾自起事以來,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早已背離了起義的初衷。
如今張角病危,欲以我等性命為賭注,奮然一搏,想要為其留下身後名。
主公此時將其斬殺,正是時候。”
聽到三人所言,其餘人紛紛請求安祿山殺張角,棄暗投明。
殊不知安祿山早就在行動了,張角所中之毒乃是他讓二兒子安慶緒要挾為張角做吃食的夥夫所為。
就在史思明、高尚、劉駱穀等人勸說安祿山時,安慶緒與父親安祿山對視一眼,皆是露出讓人不可察的笑意。
安祿山見氛圍都烘托到此了,也就決定背刺張角,借他的頭顱用一下。
隨即,安祿山下令諸將連夜行動。
此役,張角抱著拚死營地內十餘萬黃巾士卒之決心,強攻鄴城。
將養三日後,張角的氣色大好,便將一眾黃巾神上使、渠帥召集在一起,在高台上誓師。
此時的高台下,左側一列以竇建德為首,依次是其謀主宋正本、王衍,渠帥王建、王琮、魏刀兒、宋廷浩、齊善行、郭絢、孫安祖。
右側一列以安祿山為首,依次是謀主高尚、劉駱穀,渠帥史思明、安慶宗、安慶緒、安慶和、史思明、史朝義、高邈。
中間一列以張牛角為首,依次是飛燕、浮雲、雷公、緣城、司隸五位渠帥。
在這些神上使、渠帥身後,乃是十餘萬的黃巾士卒。
張角乍一看,自己的黃巾軍中還是人才濟濟的。
隨後,張角開始鼓舞士氣。
“諸位,我黃巾於去歲九月起事,所到之處無不被攻克。日前我黃巾軍的‘地公將軍’與‘平天將軍’戰死於孟關下,使得我黃巾大軍折損一臂,‘衝天將軍’ 至今不知所蹤,讓人擔憂。
如今,鄴城之中的主將乃是官軍的北中郎將盧植盧子幹,還有四世三公袁家的公子袁紹袁本初,以及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漢室宗親劉備劉玄德。
我等之所以走到這一步,皆因劉漢朝廷腐敗不堪,皇帝昏庸無道,隻知貪圖享樂,不顧百姓死活。
而那些所謂的劉氏皇族更是酒囊飯袋之輩,毫無作為,整日裏爭權奪利,搞得朝綱混亂,民不聊生。
更為可惡的是那些世家大族,他們依仗著自己的權勢和財富,欺壓良善,魚肉百姓,讓天下蒼生苦不堪言。
而我們這些出身貧寒之人,則成為了他們壓迫的對象,受盡了欺淩與苦難。
麵對如此黑暗的世道,我等豈能坐視不理?
今日,本將便帶著爾等攻入鄴城,斬殺漢廷支柱盧植老匹夫,讓漢廷也嚐一嚐折斷臂膀的痛楚;生擒世家公子袁紹小兒,讓高高在上的世家之人在我等腳下匍匐求饒;活捉匹夫劉備,將劉氏宗親點天燈,以祭黃天!”
張角所言,自有傳令兵將其複誦,逐級傳遞下去,全軍複誦。
當張角說到讓世家公子匍匐求饒,要將劉氏宗親點天燈時,全軍振臂歡唿!
隨著張角高舉掌中象征著黃天治世下最高權威的九節杖,須發皆張的喊道。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十餘萬黃巾士卒舉起長槍、斷刀、鋤頭、釘耙、竹槍等武器,齊聲吼道。
“蒼天已死!”
“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
“蒼天已死!”
其聲震天,其勢如奔騰大河。
張角見狀,當即將九節杖朝前一指,下令道:“攻城!”
接著,安祿山、竇建德、張牛角等人便指揮著麾下渠帥,開始攻城。
“殺入鄴城,斬殺盧植老匹夫者,賞千金,敕封其為平天將軍!”
隨著傳令的將這條獎賞傳遞下去,所有人都瘋狂了。
哪怕是明知張角此番乃是孤注一擲、奮力一搏、消耗自己等人實力的安祿山、竇建德等人,都不得不隨大勢,下令麾下攻城。
此時已經上到高台上,立身於張角身側的安祿山、竇建德、張牛角幾人,心思各異。
安祿山心想:“這張角老道在黃巾中的影響力真是無解啊!”
竇建德暗道:“就陪老師瘋狂一把,也不枉來世一遭,隻是可惜沒能看到老師所言的黃天治世。”
張牛角看著雙眼死死盯著鄴城城牆的張角,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
那日張角安排管亥幾人返迴廣宗保護師妹,他便猜到今日之事。
至於張角為什麽不安排他離去,而是管亥四人。
從始至終,他沒有埋怨張角一句。
張角望著前仆後繼,奮勇向前的黃巾士卒,宛如一股滔天洪流,滾動著奔向鄴城。
鄴城城牆上。
盧植望著發起攻勢的黃巾,聽著其呐喊的內容,心中若有所思。
身後的袁紹聽到要生擒自己,還要看自己匍匐在一群泥腿子、蛾賊身下求饒,氣就不打一處來。
立於袁紹身後的大漢,看著城下洪流,不解的問道。
“盧中郎,這群蛾賊是發什麽瘋,圍困鄴城這麽久,都隻是試探性的攻打了幾次,今日怎滴這般不要命,是不是吃錯藥了。”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在原曆史時空中,讓關羽在萬軍叢中斬殺敵將,從而揚名的顏良。
盧植聞言,緊皺的眉頭一鬆,笑著道:“哈哈···黃巾覆滅就在近日。”
聽到盧植無厘頭的一句話,眾人都是一頭霧水。
此時,盧植身側一長臂大耳的青年試探性的問道:“盧師,可是有破賊之計了?”
要說這劉備,養氣的功夫真是不賴。
城下十餘萬黃巾嚷嚷著要活捉了他,點天燈,他那臉上卻毫無懼意,更無半點生氣的模樣。
盧植看著自己這個不咋記得的弟子,也是很欣慰。
盧植沒去解釋什麽,隻是下令諸將,嚴防死守三日。
他親自去城內,號召世家大族出人、出錢、出糧,並將每一家拿出的人、錢、糧之數詳細記錄。
言明,隻要守住鄴城,擊退黃巾後,親自為他們向朝廷要封賞。
城內眾世家大族礙於盧植的名聲,還有黃巾對他們的仇視,紛紛慷慨解囊。
一時間,鄴城內軍民一心,共抗黃巾攻城。
隨著攻防戰的持續,城牆上官軍不要錢的將檑木、滾石、箭矢往下傾倒,使得裝備簡陋的黃巾死傷慘重。
在黃巾士卒一聲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呐喊中,金烏已西墜。
黃巾仍舊沒有人攻上城牆。
期間,飛燕帶著司隸等人親自攻城,有好幾次都差點攻上去了,都被城牆上的官軍將領挑翻攻城梯而失敗。
好在地上全是黃巾屍體,從工程梯上摔下來,沒有被摔死。
麵對鋪天蓋地的箭矢、滾木礌石,幾人都已重傷。
看著黑夜即將降臨,張角不得不下令鳴金收兵。
“叮叮叮···”
隨著鳴金聲響起,黃巾士卒如潮退去。
牆上的諸將望著有序退去的黃巾,如釋重負,但又擔憂起黃巾下一次的攻城來。
不說官軍諸將迴到城內後,盧植的調度與安排,且說迴到營地的黃巾諸神上使與渠帥。
張角主帳內,張牛角將今日攻城的損失匯報完畢,個個皆麵露愁容。
今日一戰,黃巾一方死傷過半,官軍傷亡不過三千餘。
黃巾之所以有如大的傷亡,更多的是自相踩踏造成的。
其中以張角嫡係,張牛角部損失最為嚴重,其次是竇建德。
張牛角部除去由其親自訓練的三千精銳外,就剩下萬餘士卒。渠帥也就剩下飛燕、司隸、雷公三三人。
浮雲與緣城在攻城中被箭矢傷及要害,迴營後便不治身亡。
竇建德部王琮、魏刀兒死於攻城梯上,麾下士卒也僅剩萬餘。
安祿山部士卒損失不大,還剩下三萬餘,麾下渠帥也才折損高邈一人。
此時的黃巾營地之中,能戰的士卒有四萬。
其中安祿山部三千精銳、一萬七千普通士卒,張角的兩千黃巾力士、一萬普通士卒,竇建德部兩千精銳、張牛角麾下三千精銳。
張角聽完後,神情未變。
隻因其從鳴金收兵時,臉色便是煞白。
強壓欲衝出口的逆血,張角平複心緒後,緩慢道。
“眾兒郎都是為黃天大世捐軀,魂歸黃天後,都會得到‘中黃太一’主神的賜福。”
張角話落,安祿山出言道:“天公將軍,我軍明日是否繼續攻城?”
其餘人聽到安祿山所問,所有目光齊齊看向了張角,等待張角發話。
張角看著諸渠帥的反應,強打著精神,斬釘截鐵道。
“今日一戰,官軍死傷亦是不少,已沒有多少兵力可用。明日再度攻打鄴城,必定會將其攻破。”
隻是張角不知道的是,此時的鄴城內,全民皆兵。
安祿山聞言,勸阻道:“天公將軍,我軍死傷慘重,不宜再次攻城,不如撤迴巨鹿,休養一陣後再攻打···”
不待安祿山說完,張角直接打斷其話語道:“安祿山,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麽?”
“退迴巨鹿,你當盧植那老匹夫是吃素的!”
“隻要我軍後撤,鄴城內官軍必定銜尾追擊,到時,我等皆會被其斬殺!”
其餘人聽到張角所言,也覺得頗為有理。
隨後,張角下令,眾人迴營,安撫好士卒情緒,準備明日再度攻城。
諸渠帥紛紛領命離去。
迴到營地的安祿山,沉思片刻後,召集了麾下眾人。
“天公將軍時日無多了,我等何去何從,諸位有何想法。”
安祿山這一問,幾位渠帥皆是將目光看向了高尚、劉駱穀與史朝義三人。
隻因這三人素有智謀。
片刻後,高尚朝安祿山一禮道:“主公,隨著波才、張曼成、朱溫、地公將軍等人相繼敗亡,官軍攜大勝之勢,越戰越勇。反觀我黃巾,士氣低迷,前路渺茫啊!”
“依先生之見,我等前麵在何方?”
安祿山此言一出,高尚、史思明、劉駱穀三位智力不低的人瞬間明白了安祿山之意。
隻見劉駱穀突然朝安祿山一個大禮,請求道:“請主公為我部兒郎性命為念,棄暗投明!”
劉駱穀說完,便拜伏在地。
這時,史思明也帶著眾人跪伏於地請求道:“請主公為我部兒郎性命為計,殺張角,歸朝廷,棄暗投明!”
安祿山故作生氣,嗬斥道:“爾等與陷我於不義乎?”
這時,史思明起身,慷慨激昂道。
“主公,如今的漢室天下,距離分崩離析不遠矣。未來之天下,將會是諸侯混戰局麵。
此時主公若能脫離黃巾賊寇這成身份,再得一郡太守之職。得一地為根基,慢慢積蓄力量,未來爭一下至高位,也未嚐不可。”
隨著史思明話落,一旁的高尚再度道。
“主公,黃巾自起事以來,所過之處,如蝗蟲過境,早已背離了起義的初衷。
如今張角病危,欲以我等性命為賭注,奮然一搏,想要為其留下身後名。
主公此時將其斬殺,正是時候。”
聽到三人所言,其餘人紛紛請求安祿山殺張角,棄暗投明。
殊不知安祿山早就在行動了,張角所中之毒乃是他讓二兒子安慶緒要挾為張角做吃食的夥夫所為。
就在史思明、高尚、劉駱穀等人勸說安祿山時,安慶緒與父親安祿山對視一眼,皆是露出讓人不可察的笑意。
安祿山見氛圍都烘托到此了,也就決定背刺張角,借他的頭顱用一下。
隨即,安祿山下令諸將連夜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