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郭縕、李泉和吳狄商議了一番,將這次這繳獲的四層送到洛陽。


    由郭縕聯係刺史張懿,刺史府派人押送,隨著傳旨的太監一起出發,送往洛陽。


    要說這張懿,得到郭縕的傳書,結合自己的探子探查的情報,他對吳狄也是非常的感興趣。


    若不是要防備南匈奴再次南下,他都想讓吳狄到晉陽述職,親自見一見這個大將。


    自那日商議之後,郭縕讓吳狄盡快去代縣赴任。他會將自己的人帶走一半,留一半給吳狄。


    隨後,郭縕帶著十幾名親衛返迴代縣,把帶來的一千兵馬盡數留在了雁門關,讓吳狄自己安排他們人的去處。


    ...


    根據花榮傳來的情報,郭縕臨走前與李泉秘密談了許久。


    由於李泉府上守衛密集,查探不到其談話的內容,隻看到郭縕離開時,神色輕鬆,麵露欣喜之色。


    當晚,吳狄也被李泉邀請進府宴飲。


    兩人談了許久,最後,李泉欣然歸入了吳狄的麾下,正式的成為了吳狄手下一員。


    李泉告訴吳狄,雁門關守軍一營,經過這兩次的戰鬥,折損了一千二百人,需要補充人馬。吳狄大手一揮,將郭縕留下的一千人給了李泉。


    李泉十分歡喜,讓吳狄安排人來協助他。吳狄思考了一下,讓孟拱留在雁門關,聽從李泉的調遣。


    在吳狄想來,以孟拱的能力,即便出關作戰不利,憑借堅城防守,抵禦十萬胡人月餘是可以的。而孟珙是那種不爭不搶的性子,與李泉相處,也會更為融洽,也不會讓李泉覺得吳狄要奪他兵權。


    李泉這些時日對冉閔、藍玉、吳玠、張遼及孟拱這些人,都有去了解,了解下來的結果,讓他目瞪口呆。


    他是萬萬沒想到,吳狄身邊匯集了這麽多猛將,這也是他果斷加入吳狄的原因之一。


    吳這幾天陸陸續續的見了許多人,都是原雁門關這一營的司馬和軍侯,全部都宣布效忠吳狄。但可惜的是,除了任海以外,就沒有一個達到三流武將標準的。


    ......


    次日,吳狄召集麾下齊聚,就連在藏兵穀帶兵的秦瓊都迴來了。


    吳狄進入議事廳後,看著眾人,十分的感慨。


    左側依次是朱升、李建、花榮、吳玠、孟拱、高順,右側依次是李泉、任海、冉閔、秦瓊、張遼、藍玉。


    王心溪兩兄弟及任浪,還是繼續負責門外把手,沒有進入堂內入座。用他們的話說,在裏麵睡覺,不如在門外把手來得痛快。


    坐下之後,吳狄開門見山的道。


    “諸位兄弟,明日我等便要去代縣,今天在這裏召集大家,一是相互認識一下,方便日後的協作。二是做一些安排,以便抵禦胡人...”


    “請主公吩咐。”


    眾人齊聲應道。


    “如今郭太守升任州別駕...空缺的郡丞一職,我意讓允升擔任。都尉一職,我意讓晉卿兄長擔任,以為如何?”


    吳狄看著兩人,說道。


    “喏,謝主公!”


    兩人起身,領命謝道。


    “花榮,你暫時繼續負責情報...再上戰場。現在的情報重心放在關外,主要是陰館、馬邑及強陰等地.待年後,把這些地方收迴。”


    “喏。”


    花榮一臉鄭重,絲毫沒有因不能帶兵而氣惱。


    “璞玉和孝先,你二人到老將軍麾下,協助老將軍守衛雁門關。老將軍,雁門關原先的人馬,你看著安排。”


    幾人齊聲應喏。


    “孝先,可有把握在半年內把陷陣營訓練出來?”吳狄突然對高順問道。


    “主公,若是準許我從大軍中挑選士卒的話,三個月內可以一戰,若是招募新兵來訓練的話,至少半年成型...”高順坦言到。


    聽到高順所言,其他看過陷陣營訓練手劄的人,都暗自對高順豎起了大拇指。


    吳狄思忖了一下,又對李泉說到:“老將軍,我意讓孝先從雁門士卒中挑選出八百人...”


    李泉抱拳到:“主公,如今雁門關有三千一百二十六人,不知道高將軍需要挑選什麽樣的士卒,應該是可以的。”


    高順連忙起身說道:“主公,根據我這些時日的觀察來看,八百人是挑不齊,四五百人是可以的。”


    李泉和其他人都是一驚,什麽樣的要求?


    三千人中選八百,都還選不齊!


    就在吳狄思忖之時,一旁靜坐的秦瓊突然開口道。


    “主公,末將根據主公的命令,收編了附近的山寨和馬匪,現有青壯有一萬人,不知高將軍可否從這裏麵挑選部分?”


    秦瓊這話一出,滿堂皆驚。


    高順聞言,也是眼前一亮,滿眼希冀的看著吳狄。


    上一世的高順訓練的陷陣營為重步兵,這一世有了係統獎勵的訓練手劄,可訓練出一支步騎兼備的陷陣營。


    吳狄也是想要高順快速的訓練出陷陣營,便答應了。


    “這麽短時間就剿滅了如此多的山匪,使其歸於王化。叔寶兄真是一員幹將,能得叔寶兄相助,真乃我之幸事!”


    吳狄毫不吝嗇的誇讚道,其他人也是讚讚有詞。


    “全耐主公運籌帷幄,末將才...青壯三萬人,老弱婦孺六萬餘。”


    秦瓊一禮,將一切功勞推給了吳狄。


    秦瓊講完之後,眾人還沒從剛才的震驚中緩過來,又被震驚著了。心想‘主公真是神秘莫測,在外頭竟然有如此勢力。’


    吳狄當即對高順到:“孝先兄,準你...挑選人,也可自行招募,進行訓練,組建一營,就叫‘陷陣營’。武器鎧甲這些,我自會為你解決。”


    高順聞言,歡喜的應喏,百年未變的冰臉,竟罕見的有了喜色。


    “叔寶兄,你還是繼續統領那一營的玄甲軍,為匈奴中郎將的屬官校尉。


    永增兄、文遠、藍玉,你們三人為匈奴中郎將的屬官校尉。各自從叔寶那裏的一萬青壯中挑選兩千人,組建成兩個騎兵營和步兵營。”


    “喏”


    幾人領命坐下,吳狄繼續安排著。


    “藍玉,你將那四百遼東騎也帶去,繼續由你統領。”


    吳狄想了想,對藍玉說道。


    “主公,那四百遼東騎你帶著吧,末將可聽說了。那些世家大族都暗藏私兵的,你的安全需要護衛....”


    藍玉起身,迴絕道,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著。


    “主公,子美說得對啊,你的安全才是重中之重啊...”


    吳狄擺擺手,說道。


    “我的安全,你等不必擔心。我帶著燕雲十八騎,縱然千軍萬馬,亦可來去自如。”


    “可是...”


    ...


    在吳狄一番安排下,屬於匈奴中郎將麾下的五大營草創起來了,加之李泉帶領的一營,近一萬兵馬。


    朱升給吳狄的建議是,匈奴中郎將麾下,必須是吳狄自己的人。太守府轄下的郡兵,先讓世家大族養著,可慢慢的收服。


    就在吳狄還在雁門關停留之時,洛陽朝堂吵得不可開交。原因無他,雁門關的戰報傳到了洛陽朝堂上。


    ...


    劉宏看著手中的捷報,喜笑顏開,十分得意。


    在他想來,這吳狄真的是他的福將,任命的聖旨還沒有到,又立下如此大功。


    劉宏坐在北宮崇德殿的龍椅上,看著下邊傳閱著捷報的大臣。看到他們那驚駭和不可置信的表情,他臉上的笑容更甚。


    良久。


    張讓才在劉宏爾等示意下,讓朝臣安靜下來。


    何進看著龍椅上,笑意盈盈的劉宏,當即拜道。


    “恭賀陛下,重創匈奴,陛下知人善任,實乃千古明君...”


    一通彩虹屁,吹得劉宏麵色潮紅,內心激蕩。


    但袁隗的一番話,讓劉宏臉色陰沉至極。


    “陛下,老臣以為,這並州刺史張懿、別駕郭縕等人,有謊報軍情和軍功之嫌。請陛下將幾人召迴洛陽,嚴查其謊報軍情、軍功之罪!”


    看著袁隗那置人於死地的嘴臉,何進陰陽怪氣的懟著袁隗,說道。


    “太傅,在你看來,我大漢軍隊應該打不過胡人才算正常啊?”


    ...


    接下來就是一場大戲,袁隗一係和何進一係的人,相互攻訐。


    劉宏眯著眼睛,看得十分的認真,臉色靜如水,眸中寒光閃過。


    又過去了半炷香時間。


    時任太仆的楊彪出列,對著喋喋不休的朝臣道。


    “諸位大臣,在朝堂上吵吵鬧鬧,置陛下於何地?在你等眼中,可還有下陛下?你等讀書人,心中可還有尊卑禮法?”


    楊彪憤怒的說了一頓吵鬧的朝臣後,轉身朝著劉宏進言道。


    “陛下,臣認為此次並州刺史張懿、別駕郭縕、雁門太守吳狄等人當賞...反而治罪的話,不但寒了邊關將士的心,還讓另有謀劃的人得逞...”


    楊彪話畢,恭敬的一禮,退迴班列,目不斜視。


    袁隗深深的看了一眼楊彪,將楊彪暗暗的記恨上了。


    劉宏聽了楊彪的話之後,也是直直的看著楊彪良久,才說道。


    “太仆此言,倒是忠貞之言...衛尉空懸已久,楊愛卿就升任衛尉吧...至於張懿等人的賞賜,你等商議後報給朕即可,但讓朕出錢的事,就別提了...”


    “朕乏了,卿等退下去吧。”


    劉宏說著,手一揮,便起身往後宮走去,留給一眾朝臣一個背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醉枕忘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醉枕忘川並收藏漢末之開局擁有龍象之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