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泰興縣還沒有西鄉的過船、蔣華、大生等鎮,長江緊挨著縣城。


    因為早就聽傳金兵要來,縣官及大部分百姓早就逃過江去了,留下了一座空城,隻有城中的一座小寺院還有二個留著看廟的老僧。


    寺院門前有兩匹泥塑的馬,看匾額名叫“圓悟堂”。


    康王走了進去,也沒人招唿,精疲力盡的他一屁股坐在大殿的蒲團上稍作喘息。


    迴過神來後,他環顧四周,隻見彩塑的佛菩薩像莊嚴華麗,牆上壁畫精美絕倫,便生了歡喜愛慕之心。


    於是撩起衣袍跪倒在佛像前暗暗祈禱,懇求佛菩薩保佑他脫此大難,日後若登大寶必定重整河山、保境安民,重修廟宇,再塑金身。發此願後,便倒在了蒲團上唿唿大睡。


    少時近二更時分,金兵數十鐵騎搶入寺來,舉起火把,四下搜尋。


    康王驚醒,忙躲於佛像身後,瑟瑟發抖。


    一會兒,聽見有人說,隻有兩個老和尚,其他什麽人也沒有。


    一定是過江去了,快追!


    金兵們急忙擁出寺院上馬走了。


    康王始安下心來,躺在佛像身後朦朧欲睡。


    忽然聽見耳邊有人大喝:


    “快起來上馬,追兵又來了!”


    康王嚇得跳了起來,茫然說道:


    “馬已累死了,叫我如何跑得過金人鐵蹄!”


    那聲音又說:


    “已備下馬了,大王隻顧快馬加鞭,不要猶豫了。”


    康王急忙跑出寺外,隻見星光下,果然有匹馬打著響鼻立在台階旁。


    於是抽身上馬加上三鞭,疾向城外狂奔。


    天未明,已至江邊,隻見江水滔滔,大浪拍岸,無船無渡,兩眼一黑,差點暈了過去。


    身後已見火把點點,耳聞馬蹄噠噠,向江邊移來,已是窮途末路,生死關頭。


    驚慌之下,提起韁繩,向馬屁股上狂抽一鞭,欲跳江自盡。


    隻見那馬長嘶一聲,跳入濤濤江水中,康王一閉眼,隻覺得周圍濤聲陣陣,水響隆隆,不時有水珠打在臉上,也不敢睜眼,隻得聽天由命。


    約過一個時辰後,聽見水聲變小了,心想莫不是已到了陰曹地府?壯著膽子睜眼一瞧,人馬俱已站在了江岸上。


    康王定下神來,一看已到了對岸,佛菩薩相助,便鬆了一口氣,下馬朝江北遙拜,再牽馬時,隻見馬僵立不動,定睛一看,原來是泰興圓悟堂前的一匹泥馬。


    康王趕忙又跪下朝渾身是水的泥馬拜了三拜,起身離去。


    行至一村,覺得腹中饑餓,便向村民討點吃的,順便一打聽方知已到武進縣界。


    那村民告訴他,幾個時辰前有幾十個胡人騎著馬在追一個人,還向他們打聽康王的下落。


    村民們知道被胡人追的一定是好人,於是哄他們說康王已過去兩天了,那些胡人聽了跺著腳著說,可惜、可惜,便搶了船迴去了。


    康王趙構一直逃到臨安,果然即位成了皇帝,廟號高宗。


    安頓下來後,他專門派人到江北泰興縣重修了圓悟堂,賜名“慶雲禪寺”。


    建炎二年(1128)一月,〔完顏宗弼〕率大隊人馬從鄭州方麵進襲開封,進至開封城西七裏的板橋,完全進入了宗澤部署的伏擊圈。


    埋伏的宋軍同時出擊,四麵圍攻,金兵潰不成軍,宋軍乘勝追擊,收複了延津、胙城、河陰等地,一直追到滑州,並搗毀了滑州城西三十裏的金兵囤積糧草輜重的營寨。


    二月,〔完顏宗弼〕卷土重來,宗澤再次大敗金兵於滑州,殘餘的金兵狼狽逃過黃河,從此不敢再向開封發動大規模進攻,確保了南宋王朝安全。


    宗澤在開封整軍布防的同時,不斷上疏乞請高宗迴鑾。


    高宗空言搪塞,並於建炎元年(1127)十月以巡幸為名,從南京逃到揚州。


    宗澤粉碎了金兵的猖狂進攻後,認為反攻的時機已到,調兵遣將,準備大舉北伐,並把聯合被役各族共同抗金作為北伐的重要戰略部署。


    宗澤對金兵內原遼國的降兵降將進行策反,又上書高宗,建議聯合各民族共同抗金。


    宗澤一麵籌劃北伐,一麵加緊上疏乞請高宗迴鑾。


    從建炎元年(1127)七月至二年(1128)五月,在不到一年的是間裏,接連上了二十四封《乞迴鑾疏》。


    在準備北伐期間,建炎二年(1128)一月、三月、五月,宗澤又分別派遣屬吏範世延、唿延次升及子宗穎三次赴揚州,麵奏北代準備情況和六月進兵渡河計劃,乞請高宗迴京主持北伐大計。


    高宗不僅一再拒絕,反而越來越疑忌宗澤。


    同年五月,高宗派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郭荀為東京副留守,就近監視宗澤,阻止六月進兵渡河計劃的實施。


    宗澤為宋王朝忠心耿耿,卻得不到高宗的理解和支待,反而“信而見疑,忠而見謗”,眼看自己殫精竭慮籌劃的北伐計劃已成泡影,憂憤成疾,背上長疽,病情加劇。


    臨死的前一日,他吟出: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名句,並囑咐部將們要繼續抗金。


    無一語及家事,念念不忘北伐,最後連唿三聲〔渡河!〕隨後便懷著悲憤的心情溘然與世長辭了,時年古稀。


    之後他的遺體由兒子宗穎和愛將嶽飛一起扶柩至鎮江,與夫人陳氏合葬於鎮江京峴山上。


    此時的嶽飛由於在汜水關一帶擊敗金軍,已經被宗澤升為統領,不久又提升為統製,可以說宗澤身故之後,宗澤生前所統的軍隊最高統領就是嶽飛了,尤其是宗穎要替父守孝三年……


    由於要帶兵,所以等嶽飛配合宗穎將宗澤下葬以後,便立刻趕迴了新都臨安,聽候新的任命。


    由於嶽飛曾經在還是康王的趙構南逃途中救駕有功,而且處於對宗澤這位老將軍的愧疚之心,是以他對嶽飛感官還是不錯的。


    他之前枉顧宗澤一心北伐的建議,怕的就是一個不好讓老爺子把他親爹和異母兄長弄迴來,他腚底下這個皇位,你說他讓還是不讓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魔誌之虎嘯山莊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如荒丘臥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如荒丘臥虎並收藏劍魔誌之虎嘯山莊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