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凱即將去陳州之前與仁宗對話大概摘重點告訴二位大人。又將在陳州拜師張逸之事,自己要見見張載之事,順便要去尋尋月下之事,都又說了說,包拯笑罵說道:張逸這個老東西倒是滿會挖人才。
王安石不識得此人聽便向包拯問道:“但不知這張逸是何等人物?”
包拯說道:“此人論結官商可以比朱衝,康喜,張布。論富可比帽子田家。”
朱衝是專為皇家造林運送花石綱;康喜居鹽商,張布特供酒,這些都隻有朝廷特許才能做。而那帽子田家結姻十縣縣主,財力了得。這張逸是何許人?
羅凱也是到了汴京才知道,這張逸是與各行會交好。雖不主持行會,確是行商之背後財力首。月末‘時估’行役商價,都且要尋他個意見。
王安石皺著眉頭,他暗自尋思,這人怎麽如此靈通。包拯眯著眼睛迴憶著往事說道:“我在陳州時與張逸結識,他待人謙和,雖及其富生活卻簡樸。在我到任開封府之前此人早已富甲天下。老夫也是也思考此人過人之處,羅凱,你可否知?”
羅凱正在想那行會與開封府‘時估’一事,突然聽到包拯發問。便迴答到:“師父擅長的是打探消息,而且又有一套自己的分析。孩兒此番辭官,也是想加以深造。”
王安石轉向包拯“介甫到有一想,這財政財政,自是財與政均要並重,如今官不作為,若不改革怕日後難免財庫空虛,莫說治國若有外敵,也無資征戰。若論從政之說,莫如改易更革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
包拯讚同王安石想法,說道:“這麽說來,這羅凱若是辭官多了解些財事,也是好事。”
羅凱見二位大人均認可,便磨著包拯讓他見識下所謂“時估”。等時估,又是半月。
這段時間王安石上書仁宗“萬言書”闡述需進行改革。就讓羅凱將此次出行見聞,聽南繼楓講述南部的事,還有對宋時的“行會”和“時估”的理解,都給自己他講一講。這下羅凱不得不又停留幾日,心下琢磨自己記得,王安石變法是神宗年間之事,莫不是自己穿越了,將時空提前了?
羅凱記得張逸在羅凱離開陳州時候的作業,趁著閑暇走訪店鋪,漕運碼頭,對酒鹽茶等物知其源,才知道廣南也是重要的鹽地。這鹽印象中不是禁管之物嗎?但北宋不全是這樣。
朝廷對商人一般性貿易活動基本上是放任的。即使是禁榷專賣商品,也不是完全絕對地排斥商人買賣,主要采取官府和商人合作共營的方式,商人參與經營,因而使宋代不少茶商、鹽商和交引商等成為豪富巨賈。
官府購買各種物品,主要是同各種商業行會打交道,這行會一是征收商稅,二是實行科配,還要協助官府檢查官物的質量。
當旬(季度)的最後一天羅凱到開封府來看這‘時估’。見司錄司把各行會應役的行戶招集起來,與司錄司官員一同商定下旬供納物品的價格。然後製定下一旬物價。
這下羅凱明白了,張逸還有行會及官府的消息,而張逸又是丐幫的“團頭”。既有一手消息,又有參與定價權。而張逸更擅長的就是“見端知末”。
按說這個團頭想要什麽消息簡直靈通,就是沒有月下的消息。而此時羅凱又被一景觸動恨不得馬上離開汴京。
時逢七月初七,仁宗講進宮所來摩合羅的分賜給王孫貴族及其大臣,這摩合羅有的下麵安裝上雕木彩裝欄座,用紅紗碧籠作個罩子,裝飾上金銀珠寶。還有那巧兒,乃是做的細膩的泥娃娃,竟是穿上男服或女服,亦裝飾金銀珠寶更顯奢華。
羅凱雖無官職卻也得到禦賜,竟是一對巧兒,偏偏又讓他想起月下。此時的張載,正在屬永姓軍路的丹州做縣令,羅凱決定到丹州之前繞個路。先去汾州以狄青骨灰帶迴安葬,順便尋下梁月下。
丹州屬永興西路,此地從北魏起至宋代素宜川有“北大門”之稱,因岩石重疊高入雲端而得名。此地距仁宗康定元年延州之戰的延州隻有二百來裏路。
羅凱此行可謂千裏迢迢,汴京到丹州正是千裏之遙,計算完了路程,羅凱更希望快點見到張載,了解那穿古越今之術。這要是開車,大概十幾個小時也就到了。不過想想即使開車來,沒有高速也得走上整一天。這要是普通人起馬,要走上小一個月。
考慮到陸慎言未走過這麽遠,況且陳州“家”中也需要人,羅凱遣陸慎言迴陳州去等消息。想到安排何裏缽繼續開封府做事,何裏缽說什麽都不幹,羅凱一個去這麽遠大家也都不放心,見何裏缽如老大哥般,有他照顧同行到也好。
羅凱,何裏缽二人繞路汾州,走西河狄青故鄉,尋狄青故人將狄青將軍骨灰安葬。問月下消息無人知曉。羅凱有些失望。處理妥當狄青身後事便向丹州而去。
一路山路越發難走,二人七月初八出發,到達丹州雲岩縣,已是八月十五前後。進了縣城打聽縣衙所在,到縣衙門口,見並唯有衙役當班,縣衙門打開,縣衙內大堂前的空地上,擺了好幾桌酒宴。衙役不當差成跑堂,忙前忙後的上菜張羅。
羅凱二人進了縣衙前院,竟然每人理他們,何裏缽拉住一個剛剛端過菜的衙役問道:“我說你們這是幹嘛呢?”
衙役正在快步走,被他一拽差點一個踉蹌,急忙收住腳步,看著何裏缽問道:“二位外地來的吧,有公告還是有案訴?”
何裏缽擺擺手:都不是都不是,我們是來拜訪張載縣令。
衙役一聽一呲牙,特有陝北人淳樸的笑笑:二位如果沒有急事,留下名帖住處我先迴頭稟告一下縣太爺。今天可不成?
他兩一問一答,羅凱巡視者院子朝裏看看,鬧不清這是搞的什麽名堂,四五桌上一應俱是老者,最年輕的也的五十歲左右,這些人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何裏缽問道:你這縣衙都成了酒樓了,找縣令因何不行。
衙役說:今天是縣太爺招待縣裏長者的日子,每個月都有這麽一天不接待公務。他趕著去張羅,一邊走一邊說,何裏缽和羅凱也覺得有趣,便跟著他走著聽。
羅凱指著院中的說道:那些都是縣裏的老者,你們縣令跟著他們都聊什麽?
說著三人已經走到內院的廚房,見其他端菜的衙役從身邊匆匆走過,似乎也沒拿縣衙裏麵多了何裏缽羅凱二人當迴事。倒是和帶路的打咋唿稱他楊班頭。
楊班頭一腳踏進廚房,裏麵做飯的廚工正忙乎的熱火朝天,他提高了聲調迴答羅凱他們的提問:能聊啥,聊聊農家收成多不多,買賣好做不好做,我們縣太爺嘴碎,連誰家婚喪嫁娶有啥難事都聊。
何裏缽聽著哈哈哈笑,那楊班頭問過廚工的頭該端哪個菜,轉頭看羅凱何裏缽二人還在他身後,便說道:“您二位要是沒啥急事,就明天再來,沒看我們這忙著呢?”這楊班頭端著菜還嘟噥著:這縣太爺,也不說增加個人手。
羅凱笑笑搖搖頭,這張載真夠是能整,但不知師父說的張載是不是自己見過的那個張載。一年前羅凱家住的那些舉子裏麵也有個中了進士的張載,似乎年齡不小了,還是程頤,程顥的叔叔,當時羅凱隻跟王韶更熟悉些。而且那些人中蘇軾光輝耀眼,所以大概知道此人,卻沒什麽印象。
迴到前院,還是剛才那番景象,何裏缽說道:“旁弟,你說這縣令,也不穿個官服,這往人群一坐,哪個是啊?”
羅凱也見觥籌交錯中眼睛亂,而且各個都一個模樣笑嗬嗬的,看這意思即使今天找到張載,也沒法細聊。出了縣衙,二人在縣城之中找一邸店先住下,安頓好了再說。
第二日,羅凱二人再到縣衙找縣令,衙役告訴他們縣令出去了,二人又撲空。
第三日,再去衙役說,二位今天又來晚了,縣太爺去鄉裏視察秋收了。
何裏缽忍住不問道,你們縣太爺不問縣裏的案子,不坐堂嗎?
楊班頭一看又是他們兩個認了出來,說道:我們縣太爺那太師椅子上,有釘子,基本他都坐不住。從他到任,這縣裏幾乎沒有案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們哥幾個天天都煩死了。
這楊班頭嘴上說是快煩死,臉上卻都是笑容,羅凱問了楊班頭縣太爺什麽時候迴來。
楊班頭掐著手指頭,算算說道:周圍鄉裏縣太爺要是都去,估計再有兩三天也就迴來了。
羅凱二人無奈,有過兩三天,衙役遠遠的看到他們,說道:您二位總算來了
何裏缽欣喜問道:縣太爺在否?
楊班頭說:“您早點來好了,縣太爺一早又出去了,不過您二位放心沒走遠”他用手一指:
就在縣東,走個六七裏裏,到黃河岸邊縣太爺剛朝那去了。
羅凱真後悔騎馬出來找張載,他們路不是很熟,在高疊的交錯的岩石路中繞了半天,才看見曠闊的黃河河岸,遠遠的便聽見黃河在峽穀中穿行,洶湧的波濤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聲震河穀。
繼續朝遠處望去,正是那壺口瀑布,中秋前後正是壺口瀑布進入雨季,千溝萬壑的河水匯入黃河,景象極其壯觀,聲勢浩大。遠遠望去天藍雲白,水黃山青。一副絕美的山水畫卷。
,瀑布飛瀉,反複衝擊岩石和水麵時,產生巨大的聲響,並在山穀中迴蕩,恰如萬鼓齊鳴,旱天驚雷。
二人帶住馬四下望去,一個背影正朝站在離岸邊不遠處,望著那背影。如果沒猜錯的話,那人應該就是張載。那背影清瘦,後背著手遙看這瀑布的方向
這景色讓羅凱不禁想起畫冊上的屈原。隻不過此地不是汨羅江。而眼前的景致也沒那麽悲愴,想想到更似李白再此歎“黃河之水天上來。”
越想張載走近,越像在細雨中行走。懸瀑飛流形成的水霧飄浮升空,雖然烈日當空,但在瀑布附近,猶如細雨,濕人衣衫。
此時張載也似乎感覺到身後有人來,他轉過身迴頭看來,手搭涼棚,要從這秋高豔陽之下,看清楚雨霧中一前一後正騎著馬過來兩個年輕人
羅凱此時再看張載,寬大的袍袖擺於威風之中,瀑布反複衝擊所形成的水霧,升騰空中,使陽光發生折射而形成彩虹。看的羅凱一陣暈眩,掉下馬來。
張載嚇了一跳,剛剛還好好的一人怎麽自己掉下馬,趕緊朝他們走過去,好在他們隻是顛兒著過來,好在那馬跟了主人一路了,感覺背上一輕主人掉下去,也停了下來。何裏缽跳下自己的馬見張載朝他們走過來,大聲的問:“您可是張載張縣令?”瀑布聲早將他聲音蓋了過去。
張載見狀示意他不用多說,二人將暈倒再地的羅凱搭在馬背上,迴了雲岩縣。
何裏缽路上已經告訴張載二人是來尋他,說明身份,張載歪著頭看看趴在馬背上的羅凱。說道:“怎麽是他?”
羅凱睡了一大覺,做了好長的一個夢,夢裏騰雲駕霧一般,覺得身子忽忽悠悠的迴到了二十一世紀,眼前各種顏色的燈光,嘈雜音樂,周圍的人都在向他點頭。偶爾一兩上衣裹著腰肢,短裙裹著臀部,裙子開叉到腿根小妞扭著身子湊過來,發嗲的表情。
人群中他看見了他的妻子,正朝他微笑。他湊了過去,將她帶入房間。房間竟是一間手術室,他看見自己躺在手術台上,那妞關上門。羅凱跳著衝下手術台門開了,雪片一樣紙張扔了一地,他一張紙撿起來,上麵一個字都沒有。
他撕碎紙來到黃河岸邊,瀑布激起的水霧越來越密,慢慢形成了瓢潑大雨冷冷的澆著他的身體。他迴頭望向對岸,月下正在對麵望著他,憑他怎麽唿喊,月下隻是木然的看著他,他似乎看到月下在流淚,他想衝過去,但腳下是湍流的河水。
羅凱使勁全身的力氣,想喊越總麽也喊不出來,他騰的坐了起來。再看眼前站著何裏缽,他這才放心的喘了口大氣。剛剛睜眼的時候,看到房中擺設並非邸店也不是自己住過的地方,確實嚇了一跳,一年多總算在宋朝小有收獲,準備大展拳腳呢,再來一次坑爹的穿越自己能神經了。
不過現在也夠他神經一會了,自己身上的外套沒了,隻是貼身的汗衫,身上還搭著薄薄的被子。在轉頭,房間還有一個人,那人正在自己躺的床對麵的窗戶下麵站著,手裏舉著一塊黑色水晶。那水晶怎麽和自己的一樣,羅凱一摸身上,發現自己拿塊不見了。
張載也看到羅凱醒了,見羅凱盯著自己手裏的黑水晶,走了過來遞給羅凱,說道:“你從馬上掉下來的時候,這東西掉出來了,我正看著奇怪。”
羅凱心話,幸好掉出來了,要不爺就不在這了。說罷他看到栓水晶的繩子已經斷了,這繩子戴了也一年了,原是柔兒編的,一直也沒注意,編的的繩兒掛水晶的地方已經磨斷了幾根細線。
王安石不識得此人聽便向包拯問道:“但不知這張逸是何等人物?”
包拯說道:“此人論結官商可以比朱衝,康喜,張布。論富可比帽子田家。”
朱衝是專為皇家造林運送花石綱;康喜居鹽商,張布特供酒,這些都隻有朝廷特許才能做。而那帽子田家結姻十縣縣主,財力了得。這張逸是何許人?
羅凱也是到了汴京才知道,這張逸是與各行會交好。雖不主持行會,確是行商之背後財力首。月末‘時估’行役商價,都且要尋他個意見。
王安石皺著眉頭,他暗自尋思,這人怎麽如此靈通。包拯眯著眼睛迴憶著往事說道:“我在陳州時與張逸結識,他待人謙和,雖及其富生活卻簡樸。在我到任開封府之前此人早已富甲天下。老夫也是也思考此人過人之處,羅凱,你可否知?”
羅凱正在想那行會與開封府‘時估’一事,突然聽到包拯發問。便迴答到:“師父擅長的是打探消息,而且又有一套自己的分析。孩兒此番辭官,也是想加以深造。”
王安石轉向包拯“介甫到有一想,這財政財政,自是財與政均要並重,如今官不作為,若不改革怕日後難免財庫空虛,莫說治國若有外敵,也無資征戰。若論從政之說,莫如改易更革饒之以財,約之以禮,裁之以法”
包拯讚同王安石想法,說道:“這麽說來,這羅凱若是辭官多了解些財事,也是好事。”
羅凱見二位大人均認可,便磨著包拯讓他見識下所謂“時估”。等時估,又是半月。
這段時間王安石上書仁宗“萬言書”闡述需進行改革。就讓羅凱將此次出行見聞,聽南繼楓講述南部的事,還有對宋時的“行會”和“時估”的理解,都給自己他講一講。這下羅凱不得不又停留幾日,心下琢磨自己記得,王安石變法是神宗年間之事,莫不是自己穿越了,將時空提前了?
羅凱記得張逸在羅凱離開陳州時候的作業,趁著閑暇走訪店鋪,漕運碼頭,對酒鹽茶等物知其源,才知道廣南也是重要的鹽地。這鹽印象中不是禁管之物嗎?但北宋不全是這樣。
朝廷對商人一般性貿易活動基本上是放任的。即使是禁榷專賣商品,也不是完全絕對地排斥商人買賣,主要采取官府和商人合作共營的方式,商人參與經營,因而使宋代不少茶商、鹽商和交引商等成為豪富巨賈。
官府購買各種物品,主要是同各種商業行會打交道,這行會一是征收商稅,二是實行科配,還要協助官府檢查官物的質量。
當旬(季度)的最後一天羅凱到開封府來看這‘時估’。見司錄司把各行會應役的行戶招集起來,與司錄司官員一同商定下旬供納物品的價格。然後製定下一旬物價。
這下羅凱明白了,張逸還有行會及官府的消息,而張逸又是丐幫的“團頭”。既有一手消息,又有參與定價權。而張逸更擅長的就是“見端知末”。
按說這個團頭想要什麽消息簡直靈通,就是沒有月下的消息。而此時羅凱又被一景觸動恨不得馬上離開汴京。
時逢七月初七,仁宗講進宮所來摩合羅的分賜給王孫貴族及其大臣,這摩合羅有的下麵安裝上雕木彩裝欄座,用紅紗碧籠作個罩子,裝飾上金銀珠寶。還有那巧兒,乃是做的細膩的泥娃娃,竟是穿上男服或女服,亦裝飾金銀珠寶更顯奢華。
羅凱雖無官職卻也得到禦賜,竟是一對巧兒,偏偏又讓他想起月下。此時的張載,正在屬永姓軍路的丹州做縣令,羅凱決定到丹州之前繞個路。先去汾州以狄青骨灰帶迴安葬,順便尋下梁月下。
丹州屬永興西路,此地從北魏起至宋代素宜川有“北大門”之稱,因岩石重疊高入雲端而得名。此地距仁宗康定元年延州之戰的延州隻有二百來裏路。
羅凱此行可謂千裏迢迢,汴京到丹州正是千裏之遙,計算完了路程,羅凱更希望快點見到張載,了解那穿古越今之術。這要是開車,大概十幾個小時也就到了。不過想想即使開車來,沒有高速也得走上整一天。這要是普通人起馬,要走上小一個月。
考慮到陸慎言未走過這麽遠,況且陳州“家”中也需要人,羅凱遣陸慎言迴陳州去等消息。想到安排何裏缽繼續開封府做事,何裏缽說什麽都不幹,羅凱一個去這麽遠大家也都不放心,見何裏缽如老大哥般,有他照顧同行到也好。
羅凱,何裏缽二人繞路汾州,走西河狄青故鄉,尋狄青故人將狄青將軍骨灰安葬。問月下消息無人知曉。羅凱有些失望。處理妥當狄青身後事便向丹州而去。
一路山路越發難走,二人七月初八出發,到達丹州雲岩縣,已是八月十五前後。進了縣城打聽縣衙所在,到縣衙門口,見並唯有衙役當班,縣衙門打開,縣衙內大堂前的空地上,擺了好幾桌酒宴。衙役不當差成跑堂,忙前忙後的上菜張羅。
羅凱二人進了縣衙前院,竟然每人理他們,何裏缽拉住一個剛剛端過菜的衙役問道:“我說你們這是幹嘛呢?”
衙役正在快步走,被他一拽差點一個踉蹌,急忙收住腳步,看著何裏缽問道:“二位外地來的吧,有公告還是有案訴?”
何裏缽擺擺手:都不是都不是,我們是來拜訪張載縣令。
衙役一聽一呲牙,特有陝北人淳樸的笑笑:二位如果沒有急事,留下名帖住處我先迴頭稟告一下縣太爺。今天可不成?
他兩一問一答,羅凱巡視者院子朝裏看看,鬧不清這是搞的什麽名堂,四五桌上一應俱是老者,最年輕的也的五十歲左右,這些人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何裏缽問道:你這縣衙都成了酒樓了,找縣令因何不行。
衙役說:今天是縣太爺招待縣裏長者的日子,每個月都有這麽一天不接待公務。他趕著去張羅,一邊走一邊說,何裏缽和羅凱也覺得有趣,便跟著他走著聽。
羅凱指著院中的說道:那些都是縣裏的老者,你們縣令跟著他們都聊什麽?
說著三人已經走到內院的廚房,見其他端菜的衙役從身邊匆匆走過,似乎也沒拿縣衙裏麵多了何裏缽羅凱二人當迴事。倒是和帶路的打咋唿稱他楊班頭。
楊班頭一腳踏進廚房,裏麵做飯的廚工正忙乎的熱火朝天,他提高了聲調迴答羅凱他們的提問:能聊啥,聊聊農家收成多不多,買賣好做不好做,我們縣太爺嘴碎,連誰家婚喪嫁娶有啥難事都聊。
何裏缽聽著哈哈哈笑,那楊班頭問過廚工的頭該端哪個菜,轉頭看羅凱何裏缽二人還在他身後,便說道:“您二位要是沒啥急事,就明天再來,沒看我們這忙著呢?”這楊班頭端著菜還嘟噥著:這縣太爺,也不說增加個人手。
羅凱笑笑搖搖頭,這張載真夠是能整,但不知師父說的張載是不是自己見過的那個張載。一年前羅凱家住的那些舉子裏麵也有個中了進士的張載,似乎年齡不小了,還是程頤,程顥的叔叔,當時羅凱隻跟王韶更熟悉些。而且那些人中蘇軾光輝耀眼,所以大概知道此人,卻沒什麽印象。
迴到前院,還是剛才那番景象,何裏缽說道:“旁弟,你說這縣令,也不穿個官服,這往人群一坐,哪個是啊?”
羅凱也見觥籌交錯中眼睛亂,而且各個都一個模樣笑嗬嗬的,看這意思即使今天找到張載,也沒法細聊。出了縣衙,二人在縣城之中找一邸店先住下,安頓好了再說。
第二日,羅凱二人再到縣衙找縣令,衙役告訴他們縣令出去了,二人又撲空。
第三日,再去衙役說,二位今天又來晚了,縣太爺去鄉裏視察秋收了。
何裏缽忍住不問道,你們縣太爺不問縣裏的案子,不坐堂嗎?
楊班頭一看又是他們兩個認了出來,說道:我們縣太爺那太師椅子上,有釘子,基本他都坐不住。從他到任,這縣裏幾乎沒有案子,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們哥幾個天天都煩死了。
這楊班頭嘴上說是快煩死,臉上卻都是笑容,羅凱問了楊班頭縣太爺什麽時候迴來。
楊班頭掐著手指頭,算算說道:周圍鄉裏縣太爺要是都去,估計再有兩三天也就迴來了。
羅凱二人無奈,有過兩三天,衙役遠遠的看到他們,說道:您二位總算來了
何裏缽欣喜問道:縣太爺在否?
楊班頭說:“您早點來好了,縣太爺一早又出去了,不過您二位放心沒走遠”他用手一指:
就在縣東,走個六七裏裏,到黃河岸邊縣太爺剛朝那去了。
羅凱真後悔騎馬出來找張載,他們路不是很熟,在高疊的交錯的岩石路中繞了半天,才看見曠闊的黃河河岸,遠遠的便聽見黃河在峽穀中穿行,洶湧的波濤如千軍萬馬,奔騰怒吼,聲震河穀。
繼續朝遠處望去,正是那壺口瀑布,中秋前後正是壺口瀑布進入雨季,千溝萬壑的河水匯入黃河,景象極其壯觀,聲勢浩大。遠遠望去天藍雲白,水黃山青。一副絕美的山水畫卷。
,瀑布飛瀉,反複衝擊岩石和水麵時,產生巨大的聲響,並在山穀中迴蕩,恰如萬鼓齊鳴,旱天驚雷。
二人帶住馬四下望去,一個背影正朝站在離岸邊不遠處,望著那背影。如果沒猜錯的話,那人應該就是張載。那背影清瘦,後背著手遙看這瀑布的方向
這景色讓羅凱不禁想起畫冊上的屈原。隻不過此地不是汨羅江。而眼前的景致也沒那麽悲愴,想想到更似李白再此歎“黃河之水天上來。”
越想張載走近,越像在細雨中行走。懸瀑飛流形成的水霧飄浮升空,雖然烈日當空,但在瀑布附近,猶如細雨,濕人衣衫。
此時張載也似乎感覺到身後有人來,他轉過身迴頭看來,手搭涼棚,要從這秋高豔陽之下,看清楚雨霧中一前一後正騎著馬過來兩個年輕人
羅凱此時再看張載,寬大的袍袖擺於威風之中,瀑布反複衝擊所形成的水霧,升騰空中,使陽光發生折射而形成彩虹。看的羅凱一陣暈眩,掉下馬來。
張載嚇了一跳,剛剛還好好的一人怎麽自己掉下馬,趕緊朝他們走過去,好在他們隻是顛兒著過來,好在那馬跟了主人一路了,感覺背上一輕主人掉下去,也停了下來。何裏缽跳下自己的馬見張載朝他們走過來,大聲的問:“您可是張載張縣令?”瀑布聲早將他聲音蓋了過去。
張載見狀示意他不用多說,二人將暈倒再地的羅凱搭在馬背上,迴了雲岩縣。
何裏缽路上已經告訴張載二人是來尋他,說明身份,張載歪著頭看看趴在馬背上的羅凱。說道:“怎麽是他?”
羅凱睡了一大覺,做了好長的一個夢,夢裏騰雲駕霧一般,覺得身子忽忽悠悠的迴到了二十一世紀,眼前各種顏色的燈光,嘈雜音樂,周圍的人都在向他點頭。偶爾一兩上衣裹著腰肢,短裙裹著臀部,裙子開叉到腿根小妞扭著身子湊過來,發嗲的表情。
人群中他看見了他的妻子,正朝他微笑。他湊了過去,將她帶入房間。房間竟是一間手術室,他看見自己躺在手術台上,那妞關上門。羅凱跳著衝下手術台門開了,雪片一樣紙張扔了一地,他一張紙撿起來,上麵一個字都沒有。
他撕碎紙來到黃河岸邊,瀑布激起的水霧越來越密,慢慢形成了瓢潑大雨冷冷的澆著他的身體。他迴頭望向對岸,月下正在對麵望著他,憑他怎麽唿喊,月下隻是木然的看著他,他似乎看到月下在流淚,他想衝過去,但腳下是湍流的河水。
羅凱使勁全身的力氣,想喊越總麽也喊不出來,他騰的坐了起來。再看眼前站著何裏缽,他這才放心的喘了口大氣。剛剛睜眼的時候,看到房中擺設並非邸店也不是自己住過的地方,確實嚇了一跳,一年多總算在宋朝小有收獲,準備大展拳腳呢,再來一次坑爹的穿越自己能神經了。
不過現在也夠他神經一會了,自己身上的外套沒了,隻是貼身的汗衫,身上還搭著薄薄的被子。在轉頭,房間還有一個人,那人正在自己躺的床對麵的窗戶下麵站著,手裏舉著一塊黑色水晶。那水晶怎麽和自己的一樣,羅凱一摸身上,發現自己拿塊不見了。
張載也看到羅凱醒了,見羅凱盯著自己手裏的黑水晶,走了過來遞給羅凱,說道:“你從馬上掉下來的時候,這東西掉出來了,我正看著奇怪。”
羅凱心話,幸好掉出來了,要不爺就不在這了。說罷他看到栓水晶的繩子已經斷了,這繩子戴了也一年了,原是柔兒編的,一直也沒注意,編的的繩兒掛水晶的地方已經磨斷了幾根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