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峪村的限水政策實施有一周了,也算相安無事,村民們輪流看守水井,為了避免正午陽光直射,還在井邊搭了個小棚子。


    下午太陽過去,陳念陪著齊鶴水一起來取水,恰好碰到陳實發輪值。


    村裏人處的近,也有些沾親帶故的。這陳實發也姓陳,和陳念家七拐八拐的算是沾點親,不然陳奶奶也不會把自家地給他種。


    陳念熟稔的打著招唿:“三叔,在呐”


    “小念啊,來打水?”


    “嗯,家裏沒水了,來打一些”


    陳念隨口應著,齊鶴水略微點頭,算是打過招唿後,就拿起水桶開始打水了。


    其實他們根本不需要來這裏打水,隻是為了避免引人懷疑,隔三差五的來一迴,做做樣子。


    打水的桶是特製的,主要為了統一標準。不然東家的桶大了,西家的桶小了,又不知要鬧出多少矛盾。


    桶上栓著繩子,打水的人拉著繩子的一端,將桶慢慢續下去,直到觸到水麵。井上的人稍一用力,水桶傾斜,立刻有水湧進來。


    再上下拖拽幾下,借助水的重量,讓水桶完全沒入水中,這樣打出來的水才是滿滿的一桶。


    齊鶴水很快打好了一桶水,倒進自家拿來的水梢裏,兩人就準備離開了。


    陳實發卻疑惑道:“怎麽不打了?”


    陳念家有三口人,按理是可以打一桶半水的,卻見他們隻打了一桶。


    陳念笑笑解釋:“太多也用不完,這就夠了,用完再來。”


    其實每人每天半桶水的量,放在一般家庭裏,節約著用,滿足日常所需是足夠的,甚至用不完。


    可是眼下這個天氣沒誰會嫌水多,用不了的,澆了自家的菜地也是好的,因此每家幾乎都是按規定水量,一點不少的取水。


    所以看到陳念隻打一桶水,陳實發才會驚訝:“你這孩子,剩下的可以澆地啊”


    “三叔知道的,家裏地少,種的都是紅薯土豆,不用天天澆水”


    後院的菜地倒是需要經常澆水,不過都是靈泉罷了。本來井裏水就不多,陳念又是個不缺水的,隻想把水盡量多的留給其他人。


    陳實發了然,沒有再勸,心下卻是有了別的計較。


    這天晚上吃完飯,陳念幾人在院裏納涼,齊鶴水拿出地窖裏涼透的大西瓜,切了半塊,幾人邊吃邊閑話家常。


    忽聽門口敲門聲響起:“老嬸子,在家嗎?”


    是陳實發的聲音,陳奶奶應了聲“在呐”


    陳念放下吃了一半的西瓜,擦擦手跑去開門


    “三叔,快請進”


    將人讓進來,直接讓到院子裏的石桌旁。


    “呦,吃西瓜呐,今年可是少見了”,陳實發看著桌上散落的幾塊瓜皮,還有已切好未動的幾牙大西瓜,不由自主的咽了口唾沫。


    他可是許久沒吃到這玩意了,往年夏天隔三差五有小販開著車拉許多西瓜,來村裏賣。每次來他家都會買上一兩個,西瓜便宜又鮮甜多汁,是夏天最受歡迎的水果之一,今年卻是再也沒見了。


    陳念拿起一塊遞給陳實發:“三叔,來吃一塊,剛從地窖裏拿出來的,涼的解渴”


    陳實發也沒客氣,接過就大口吃了起來,幾下吃完,直覺舒爽又解暑


    陳奶奶知道,陳實發這麽晚來,絕對不是閑話家常的,必是有什麽事,於是也就主動開口:“實發啊,這麽晚了,是有什麽事吧”


    “啊,是有點事”,陳實發沒有隱瞞


    “老嬸子您也知道,我們家地多,現在地裏又缺水的厲害,每家每戶都限水,好幾塊田眼見著都枯死了。”


    陳實發搓了搓手,略有不好意思的繼續:“這不今天看小念他們去打水隻打了一桶,省下半桶,你們要是用不了,不如就讓給我吧”


    陳念明白了,她家本就不是天天去取水,而且每次也隻是做做樣子,隻取一點,按照村裏的規矩,每天的量都是用不完的。三叔的意思是,這些用不完的量都讓給他。


    “這倒沒什麽,本來我們用水也少”,奶奶聽明來意後,略一思索迴道,“隻是這樣,其他家會不會有意見?”


    “這您放心,水是您自願讓出來的,別人有啥意見可說啊”陳實發看老人沒有反對,自然喜出望外,接著道:“以後您家的水我每天都挑了送來,讓他們小年輕歇歇。”


    “那感情好,先謝謝她三叔了”


    “嬸子您還跟我客氣,要說謝也得是我謝謝您啊”,說好了事情,陳實發不欲多留,“行了,我這也不打擾了”


    說罷,站起身準備離開


    將人送到門口,又拿了桌上還剩下的兩牙西瓜給他


    “拿迴去給孩子吃”


    陳實發連連推距不肯要,按理他上門求人,是應該帶些東西來的,不拘什麽,總算是個心意。


    無奈家裏實在沒什麽拿得出手的,唯一地裏長得好的幾株番茄,早被小崽子們一人一個的看管起來,誰都不讓動。


    空手上門,讓這個老實人著實有些抹不開麵子,隻好硬著頭皮。


    好在陳奶奶是個好說話的,三言兩語下來就答應了。可這西瓜卻是無論如何不肯再拿。


    陳念也沒有再堅持,村裏人都知道,陳三叔是個實誠人,前些年自己長期不在家,多虧了他對奶奶時不時的照應,現在能幫人一把,也算還點人情。


    果然,這之後陳實發每天給陳念家送一桶水,這倒比之前用的水還多了,陳念找他商量,不必每天擔水,兩天一迴就夠了。


    陳實發當然更高興了,這意味著他家能用的水就更多了,至少家門口的幾塊田裏的莊稼可以勉強維持生長了。


    陳實發每天都取兩家水的事,自然瞞不過村裏人,大家開始隻以為是陳老三心善,幫著別人挑水,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陳念家的水用不完,全給了他家。


    人兩家你情我願的,其他人不好多說什麽。


    有人也找了村裏相熟的人家,還得是地少、人不多的戶,兩下一商量,一拍即合,紛紛開始效仿。


    不過他們可不像老陳家似的,白給白拿,雙方都有約定,除了每天固定的負責挑水以外,還要給出水的人家付些報酬,一般是一籃雞蛋,或者野雞、野兔之類的。


    反正各家有各家的說法,隻要互相商量好了就行。


    總有那麽幾個喜歡攤小便宜不守規矩的人,打上來的一桶水,先自家用兩瓢再給人家送去。


    有些人家吃了虧,就不願意再做這“賣水”的買賣。陳實發倒是和他的名字一樣,實實在在的隔一天給陳家送一次水,從不少量。


    不過村裏這賣水的買賣也沒持續多長時間,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井裏的水變得越來越少了,泉眼幾乎不再出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日靈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清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清淺並收藏末日靈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