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天師和紀無涯給司雲衝準備的東西比較多,半個月過去了,才來通知可以啟程了。
而這半個月裏,白硯歡在大肆采購和逛逛吃吃之後,其餘的時間都在那處無名書肆裏了解修仙界的各種傳聞記載。
除此之外,白硯歡覺得有備無患,又買了一份修仙界妖獸靈獸大全和仙草綱目大全,也辨認出了大部分自己在秘境中所得的靈草,其中對僉魅寒果的記載很多也很詳細,讓白硯歡覺得秘境一行太值了。
定製的外甲也在三日之前取到了,以鱷魚蠻獸的硬殼和螳螂蠻獸的砍刀與飛翅為主,還有一些小蠻獸的部件為輔,整體呈淡灰色,裏麵刻畫了很複雜的陣法,也有很多祭煉的痕跡。
白硯歡試穿了一下,大小剛剛好,不顯笨重,胳膊腿騰挪抖動也不受桎梏,不妨礙打鬥,已經達到中品靈器級別。
關鍵是防禦力很強,元嬰修士一時也不一定更夠打破,當然遇到攻伐第一的劍修就另當別論了。
時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白硯歡與誠明再加上司雲衝便是這一天從鈞拓山出發。
臨行前,象十八找到白硯歡,送了兩大罐子那日的烈酒,白硯歡體內有血珀靈芝殘餘的藥力,飲用此酒,也算是間接幫其釀成了祖傳靈酒,雖然仍不完美。
和煦的陽光,微拂的清風,爛漫的山林秀色,三個性格不同的少年徒步在這暮春裏,嘻嘻哈哈,打打鬧鬧。
當然打鬧都是在白硯歡和司雲衝之間。
司雲衝與秋翰華不同,秋翰華是瀟灑不羈,明媚穩重的表象裏暗含心事。司雲衝是鬼靈精怪,活潑躁動,少年氣十足。
剛下山的司雲衝像是脫韁的野馬,歡快的奔來飛往,看什麽都很好奇,端個鳥窩,捅個蜂巢,拔老虎胡須,拽蒼鷹羽毛,驚起一路鳥獸怒吼與不滿。
不過白硯歡是理解其幼稚行徑的,自出生起就因為神魂缺失被封印十三載,醒來兩年也都被困在山上辛苦修行,對外邊的世界的好奇與渴望自是越來越深。
其實誠明也是如此,隻是其性格安靜淡然,不顯於表麵罷了。
一路上的白硯歡就像是個保姆似的,不但要不斷糾正跑偏了的路線,還要給他們尋找適合夜裏安歇的地方。
除此之外,白硯歡還要在山林中就地取材,準備吃食。
為此,在鈞拓城中之時,白硯歡可是買了一套炊具,還有各種調味品,而白硯歡的炒菜和烤肉頗得司雲衝和誠明的讚賞。
就這樣,三人在雲崖故道西端山脈,走走停停,日落而息,遇雨則停,暮春盛色,不一而同。
穀雨之後行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立夏了,天氣還未開始燥熱,白硯歡三人便轉向南而行,慢慢走出雲崖故道的山脈範圍,步入一個叫東啟國的小國家。
東啟國在地圖上很小,在神陸上更是十分的不起眼,卻有著十大佛刹之二的隱禪寺和青韶庵。
也因此東啟國是一個十足的佛教之國,佛寺庵堂極多,家家供奉佛像,早晚燒香念經。
白硯歡三人此時來到東啟國最北邊的一個州城,名叫香謁府,說是州城,也就比其他國家的縣城大一點罷了。
踏入香謁府的一刹那,白硯歡感覺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濃濃的佛香燃燒之氣,縱是白硯歡在爛柯寺修行日久,也覺得嗆人的很,連天空都暈染的灰蒙蒙的。
而此時的香謁府到處張燈結彩,樣式各異的蓮花燈和精美的花籃掛滿整條長街以及家家戶戶。
仔細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明日就是伽藍菩薩聖誕,是這個月份唯一的佛節。
伽藍菩薩白硯歡倒是知道的,是護衛寺院的護法神,護佑諸天佛法道場,民間也稱之伽藍尊王、伽藍千歲。
司雲衝小心傳音道:“我雖是道門弟子,可也知道佛門節日大大小小有三四十個,有時每隔幾天就有一個,這伽藍菩薩聖誕好像也不是特別盛大的佛節,難道他們都要這麽大張旗鼓慶賀一般嗎?”
“不是!我在爛柯寺長大,落雲國也算佛教國度,並沒有頻繁隆重的佛節,隻有浴佛節、佛歡喜日等才會隆重一些,其他菩薩佛陀的聖誕之日最多安排一場祈福法會。
可能此地比較敬重伽藍菩薩才會如此吧!”白硯歡道。
三人聊著走著看著,找了一個還在做生意的客棧住下,準備明天瞧一瞧他們如何慶祝這伽藍菩薩聖誕。
關上房門和窗戶,施了一個小法術淨化一下空氣,三人才敢放開唿吸,外麵濃厚的焚香之氣嗆人不說,白硯歡真擔心這些百姓們中毒。
要知道不論是鬆脂檀木做的好香還是礦石草木粗煉的劣香,燃燒之後的氣體都是有毒的。那空中的灰霧朦朧可不就是霧霾!
但東啟國之人,信佛之心相當虔誠,不讓他們焚燭燒香,更是會跟你們拚命!
白硯歡去街上買來一些佛節才會有的特色吃食之後,便不再外出,張燈結彩的歡慶欣喜他們三人也融入不進去,尤其是誠明和司雲衝還都身穿道袍。
三人一夜靜靜修煉或睡覺,第二日是在八十一下鍾鼓之聲中醒來。
透過窗戶看去,街上百姓每人脖子間都掛著鮮花,女子手持花籃,男子端著水果,孩童雙手合十跟隨大人身邊,一步一跪,向城南朝聖行去。
也有與白硯歡一般的外來之人,站在路邊看熱鬧,卻也沒人敢戲謔喧嘩。
司雲衝興致很高,帶著白硯歡急忙向城南跑去,要去看看百姓們的終點。
白硯歡三人速度很快,不到一刻鍾就來到香謁府城最南邊,依靠城牆而建的一座不算大卻很威嚴的佛寺。
提前來到的百姓們就在佛寺外跪坐,磕頭念經。
佛寺外的廣場地方不大,坐滿了百姓,甚至還有一些身穿官服的官員,後麵還有不斷趕來的百姓,這麽多人,卻絲毫秩序不亂。
沒人說話打鬧,也沒人去爭搶前方的位子,後來的就規規矩矩跪坐在後麵,廣場上跪滿了,就沿著四周的巷弄和街道蔓延。
上午巳時一到,佛寺大門打開,同時又是一陣轟隆的鍾鼓奏響,一隊隊身著紫色僧衣的和尚從佛寺內魚貫而出,從佛寺大門向外排成三排站立,每人都表情嚴肅慈悲。
而這半個月裏,白硯歡在大肆采購和逛逛吃吃之後,其餘的時間都在那處無名書肆裏了解修仙界的各種傳聞記載。
除此之外,白硯歡覺得有備無患,又買了一份修仙界妖獸靈獸大全和仙草綱目大全,也辨認出了大部分自己在秘境中所得的靈草,其中對僉魅寒果的記載很多也很詳細,讓白硯歡覺得秘境一行太值了。
定製的外甲也在三日之前取到了,以鱷魚蠻獸的硬殼和螳螂蠻獸的砍刀與飛翅為主,還有一些小蠻獸的部件為輔,整體呈淡灰色,裏麵刻畫了很複雜的陣法,也有很多祭煉的痕跡。
白硯歡試穿了一下,大小剛剛好,不顯笨重,胳膊腿騰挪抖動也不受桎梏,不妨礙打鬥,已經達到中品靈器級別。
關鍵是防禦力很強,元嬰修士一時也不一定更夠打破,當然遇到攻伐第一的劍修就另當別論了。
時雨乃降,五穀百果乃登。
穀雨是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白硯歡與誠明再加上司雲衝便是這一天從鈞拓山出發。
臨行前,象十八找到白硯歡,送了兩大罐子那日的烈酒,白硯歡體內有血珀靈芝殘餘的藥力,飲用此酒,也算是間接幫其釀成了祖傳靈酒,雖然仍不完美。
和煦的陽光,微拂的清風,爛漫的山林秀色,三個性格不同的少年徒步在這暮春裏,嘻嘻哈哈,打打鬧鬧。
當然打鬧都是在白硯歡和司雲衝之間。
司雲衝與秋翰華不同,秋翰華是瀟灑不羈,明媚穩重的表象裏暗含心事。司雲衝是鬼靈精怪,活潑躁動,少年氣十足。
剛下山的司雲衝像是脫韁的野馬,歡快的奔來飛往,看什麽都很好奇,端個鳥窩,捅個蜂巢,拔老虎胡須,拽蒼鷹羽毛,驚起一路鳥獸怒吼與不滿。
不過白硯歡是理解其幼稚行徑的,自出生起就因為神魂缺失被封印十三載,醒來兩年也都被困在山上辛苦修行,對外邊的世界的好奇與渴望自是越來越深。
其實誠明也是如此,隻是其性格安靜淡然,不顯於表麵罷了。
一路上的白硯歡就像是個保姆似的,不但要不斷糾正跑偏了的路線,還要給他們尋找適合夜裏安歇的地方。
除此之外,白硯歡還要在山林中就地取材,準備吃食。
為此,在鈞拓城中之時,白硯歡可是買了一套炊具,還有各種調味品,而白硯歡的炒菜和烤肉頗得司雲衝和誠明的讚賞。
就這樣,三人在雲崖故道西端山脈,走走停停,日落而息,遇雨則停,暮春盛色,不一而同。
穀雨之後行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立夏了,天氣還未開始燥熱,白硯歡三人便轉向南而行,慢慢走出雲崖故道的山脈範圍,步入一個叫東啟國的小國家。
東啟國在地圖上很小,在神陸上更是十分的不起眼,卻有著十大佛刹之二的隱禪寺和青韶庵。
也因此東啟國是一個十足的佛教之國,佛寺庵堂極多,家家供奉佛像,早晚燒香念經。
白硯歡三人此時來到東啟國最北邊的一個州城,名叫香謁府,說是州城,也就比其他國家的縣城大一點罷了。
踏入香謁府的一刹那,白硯歡感覺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濃濃的佛香燃燒之氣,縱是白硯歡在爛柯寺修行日久,也覺得嗆人的很,連天空都暈染的灰蒙蒙的。
而此時的香謁府到處張燈結彩,樣式各異的蓮花燈和精美的花籃掛滿整條長街以及家家戶戶。
仔細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明日就是伽藍菩薩聖誕,是這個月份唯一的佛節。
伽藍菩薩白硯歡倒是知道的,是護衛寺院的護法神,護佑諸天佛法道場,民間也稱之伽藍尊王、伽藍千歲。
司雲衝小心傳音道:“我雖是道門弟子,可也知道佛門節日大大小小有三四十個,有時每隔幾天就有一個,這伽藍菩薩聖誕好像也不是特別盛大的佛節,難道他們都要這麽大張旗鼓慶賀一般嗎?”
“不是!我在爛柯寺長大,落雲國也算佛教國度,並沒有頻繁隆重的佛節,隻有浴佛節、佛歡喜日等才會隆重一些,其他菩薩佛陀的聖誕之日最多安排一場祈福法會。
可能此地比較敬重伽藍菩薩才會如此吧!”白硯歡道。
三人聊著走著看著,找了一個還在做生意的客棧住下,準備明天瞧一瞧他們如何慶祝這伽藍菩薩聖誕。
關上房門和窗戶,施了一個小法術淨化一下空氣,三人才敢放開唿吸,外麵濃厚的焚香之氣嗆人不說,白硯歡真擔心這些百姓們中毒。
要知道不論是鬆脂檀木做的好香還是礦石草木粗煉的劣香,燃燒之後的氣體都是有毒的。那空中的灰霧朦朧可不就是霧霾!
但東啟國之人,信佛之心相當虔誠,不讓他們焚燭燒香,更是會跟你們拚命!
白硯歡去街上買來一些佛節才會有的特色吃食之後,便不再外出,張燈結彩的歡慶欣喜他們三人也融入不進去,尤其是誠明和司雲衝還都身穿道袍。
三人一夜靜靜修煉或睡覺,第二日是在八十一下鍾鼓之聲中醒來。
透過窗戶看去,街上百姓每人脖子間都掛著鮮花,女子手持花籃,男子端著水果,孩童雙手合十跟隨大人身邊,一步一跪,向城南朝聖行去。
也有與白硯歡一般的外來之人,站在路邊看熱鬧,卻也沒人敢戲謔喧嘩。
司雲衝興致很高,帶著白硯歡急忙向城南跑去,要去看看百姓們的終點。
白硯歡三人速度很快,不到一刻鍾就來到香謁府城最南邊,依靠城牆而建的一座不算大卻很威嚴的佛寺。
提前來到的百姓們就在佛寺外跪坐,磕頭念經。
佛寺外的廣場地方不大,坐滿了百姓,甚至還有一些身穿官服的官員,後麵還有不斷趕來的百姓,這麽多人,卻絲毫秩序不亂。
沒人說話打鬧,也沒人去爭搶前方的位子,後來的就規規矩矩跪坐在後麵,廣場上跪滿了,就沿著四周的巷弄和街道蔓延。
上午巳時一到,佛寺大門打開,同時又是一陣轟隆的鍾鼓奏響,一隊隊身著紫色僧衣的和尚從佛寺內魚貫而出,從佛寺大門向外排成三排站立,每人都表情嚴肅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