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嗤!”
一聲剁肉的悶聲響起,一個人頭飛出三米開外,無頭屍體悶聲倒下。
一個頭戴暖帽,留著老鼠辮子,穿著馬褂的阿哈揚起手中鋼刀,上麵猶在滴血。
擦了擦臉上的血跡,朝著眼前跪了一大片的漢民大聲道:“大清朝廷下令,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老鄉們,是發型要緊,還是性命要緊,你們難道分不清嗎?”
眼前烏壓壓一片上千漢民跪在地上,神情麻木,沒有一個人敢站起來反抗。
不是每個人都是李自成那幫人!
看守他們的阿哈隻有二十餘人,每個人相隔至少五十米,每個人臉上都露出餓狼一般的神情。
“還有誰!!!”
領頭的阿哈見所有漢民都被嚇怕了,猙獰的下了令,旁邊幾個嚇得臉色蒼白的剃頭匠走入人群。
半日功夫,上千漢民就成了光頭老鼠尾,領頭阿哈很滿意自己的傑作,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帶麾下離開了。
這樣的一幕在滿清占領區各處上演著。
當然也有反抗的,但清軍很快發現一個漏洞,往往把帶頭反抗的漢民殺死,其他的就老實了,於是各地反抗很快被撲滅。
滿清還在關外時,等級森嚴,分為三等。
第一等乃旗丁,也就是真滿洲。
第二等乃披甲人,乃是從索倫人、遼東邊軍、朝鮮人裏精挑細選的死士,用來衝鋒陷陣所用。
第三等為阿哈,乃旗丁和披甲人的奴隸。
後來又從關內漢人裏征召了不少人,成立了綠營,成為了比阿哈更低賤的炮灰。
多爾袞的圈羊論很有道理的,不像現在濟南城內的漢軍一樣冥頑不靈。
濟南城頭巡邏的士兵遠遠的就看到了二十裏外點燃的烽火台。
“敵襲!!!”
“清軍南下啦!”
軍營中戰鼓擂動,咚咚咚……
軍營仿佛活了過來一般,長林營、神臂營士兵以及虎賁營所部兵馬,在軍官的喝罵下,紛紛在空地上集合。
“點兵!”
李忠義披著雙層棉甲,站在高台上,向麾下將領下令道。
翁之琪等人連忙派人點數,等了半晌,終於對李忠義拱手道:“啟稟將軍,神臂營實到3000人,長林營實到2000人,虎賁營實到3000人!共計8000人!”
李忠義點了點頭,對翁之琪道:“爾等率領各部,登城守城,不可出城浪戰,我要清軍未登城中,先死一半!!”
“是!!”
密密麻麻的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蜂擁而上,城頭布滿了漢軍……
且說那清朝攝政王多爾袞聽聞,漢軍經海路北上,攻陷濟南,心頭大震,立即從北京點了八旗真滿洲、5000披甲人、阿哈、漢人綠營,加上運送輜重的民夫,共計十五萬人南下。
此時冰雪融化,土路泥濘不堪,真滿洲騎兵還好,那五萬綠營步兵確是叫苦連天。
經過一個月的趕路,清軍終於兵臨濟南城下,紮下大營,埋鍋造飯,打造攻城器械,連綿二十餘裏,……
第二日,多爾袞站立在觀樓上,搭著手遙看濟南城,無奈的搖了搖頭,對周圍將領們道:“漢軍渡海遠道而來,城中兵力輜重必然不多,我十萬大軍,圍也能將他們圍死!”
他身後豪格哼了一聲,冷道:“我軍兵力是敵數倍,圍城困敵對我們不利,輜重更加不堪負重,何不攻它一試?”
多爾袞瞥了一眼他,點了點頭道:“好吧,就依大侄子所言。以你所見,派誰去攻?”
豪格不著痕跡的看向一旁,一個滿臉胡須的將領向前兩步,拱手道:“鼇拜願意試試!”
多爾袞眉頭一皺,隨即舒展開來,笑道:“那就讓我們滿洲第一勇士去試試,鼇拜聽令,現命你率兩萬綠營兵攻城,不得有誤!”
“喳!”
鼇拜率領的綠營,戰鬥力雖然低下,好歹比流民好多了,至少給夠銀子的情況下,還是敢作戰的。
兩萬綠營整整十個方陣,由部分披甲人在後麵壓陣,充當督戰隊,推著雲梯、箭樓、攻城錘等攻城器械,向著濟南攻來。
人一上萬,無邊無際,城頭的漢軍看過去,敵人完全就像沒有盡頭一般。
一場生死較量要在濟南展開……
“濟南被圍!!”
徐州大營內,趙成武麾下將領齊聚一堂,抬眼看去不下百人,一張來自濟南的求援信被眾人傳看。
趙成武麵色凝重,道:“濟南李忠義部兵馬隻有八千,圍城清軍不下十萬,此番派快馬送信到這裏,怕已經七天過去,各位覺得濟南還在嗎?”
徐勇見無人搭話,連忙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何不派驍騎營前去查探解圍?”
趙成武搖頭不肯,道:“驍騎營被我留在淮中,巡查糧道,清軍騎兵眾多,萬一派人襲我糧道,我這長江以北十萬大軍豈不是斷糧?所以我要問問在座諸位,濟南要不要救,如何去救?”
徐從武站了出來,拱手道:“清軍圍城,恐是圍點打援之計,不可不防!”
老將伊先民站了出來,拱手道:“我認可徐將軍的說法,這一向是清兵慣用戰術,當年薩爾滸之戰,大明四路大軍被清軍騎兵各個擊破,教訓在前,不得不防!”
趙成武扭頭看向趙忠信、何必勝二人,問道:“你們的看法呢?”
趙忠信站了出來,拱手道:“依末將看來,濟南必須要救,此乃軍心所係,不救的話,士卒必定兔死狐悲,軍心士氣全無,得不償失!”
何必勝點頭道:“若是濟南不失,我軍軍齊頭並進,李忠義部中心開花,勝算又多了一分,請陛下發兵北上濟南,與清軍決戰!”
趙成武打量著麾下將領,終於下了決定,道:“徐勇聽令!命你為先鋒官,率領虎賁營前軍,為我軍開路!”
“得令!”徐勇拱手應是,帶著二十多將領離開大營。
趙成武打量眾將,隻見人人昂首挺胸,麵對滿清勁旅也毫無膽怯,心中暗自點頭,又道:“伊先民、何一德兩位老將軍聽令!命你二人,統帥長林營,緊隨徐勇部後麵,以為後援!”
兩位年事已高的老將拱手應是,帶著數十將領,離開大營。
趙成武又繼續道:“餘下兵馬,為我統領,緊隨其後!”
“得令!!!”
一聲剁肉的悶聲響起,一個人頭飛出三米開外,無頭屍體悶聲倒下。
一個頭戴暖帽,留著老鼠辮子,穿著馬褂的阿哈揚起手中鋼刀,上麵猶在滴血。
擦了擦臉上的血跡,朝著眼前跪了一大片的漢民大聲道:“大清朝廷下令,留發不留頭,留頭不留發,老鄉們,是發型要緊,還是性命要緊,你們難道分不清嗎?”
眼前烏壓壓一片上千漢民跪在地上,神情麻木,沒有一個人敢站起來反抗。
不是每個人都是李自成那幫人!
看守他們的阿哈隻有二十餘人,每個人相隔至少五十米,每個人臉上都露出餓狼一般的神情。
“還有誰!!!”
領頭的阿哈見所有漢民都被嚇怕了,猙獰的下了令,旁邊幾個嚇得臉色蒼白的剃頭匠走入人群。
半日功夫,上千漢民就成了光頭老鼠尾,領頭阿哈很滿意自己的傑作,哈哈大笑起來,然後帶麾下離開了。
這樣的一幕在滿清占領區各處上演著。
當然也有反抗的,但清軍很快發現一個漏洞,往往把帶頭反抗的漢民殺死,其他的就老實了,於是各地反抗很快被撲滅。
滿清還在關外時,等級森嚴,分為三等。
第一等乃旗丁,也就是真滿洲。
第二等乃披甲人,乃是從索倫人、遼東邊軍、朝鮮人裏精挑細選的死士,用來衝鋒陷陣所用。
第三等為阿哈,乃旗丁和披甲人的奴隸。
後來又從關內漢人裏征召了不少人,成立了綠營,成為了比阿哈更低賤的炮灰。
多爾袞的圈羊論很有道理的,不像現在濟南城內的漢軍一樣冥頑不靈。
濟南城頭巡邏的士兵遠遠的就看到了二十裏外點燃的烽火台。
“敵襲!!!”
“清軍南下啦!”
軍營中戰鼓擂動,咚咚咚……
軍營仿佛活了過來一般,長林營、神臂營士兵以及虎賁營所部兵馬,在軍官的喝罵下,紛紛在空地上集合。
“點兵!”
李忠義披著雙層棉甲,站在高台上,向麾下將領下令道。
翁之琪等人連忙派人點數,等了半晌,終於對李忠義拱手道:“啟稟將軍,神臂營實到3000人,長林營實到2000人,虎賁營實到3000人!共計8000人!”
李忠義點了點頭,對翁之琪道:“爾等率領各部,登城守城,不可出城浪戰,我要清軍未登城中,先死一半!!”
“是!!”
密密麻麻的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蜂擁而上,城頭布滿了漢軍……
且說那清朝攝政王多爾袞聽聞,漢軍經海路北上,攻陷濟南,心頭大震,立即從北京點了八旗真滿洲、5000披甲人、阿哈、漢人綠營,加上運送輜重的民夫,共計十五萬人南下。
此時冰雪融化,土路泥濘不堪,真滿洲騎兵還好,那五萬綠營步兵確是叫苦連天。
經過一個月的趕路,清軍終於兵臨濟南城下,紮下大營,埋鍋造飯,打造攻城器械,連綿二十餘裏,……
第二日,多爾袞站立在觀樓上,搭著手遙看濟南城,無奈的搖了搖頭,對周圍將領們道:“漢軍渡海遠道而來,城中兵力輜重必然不多,我十萬大軍,圍也能將他們圍死!”
他身後豪格哼了一聲,冷道:“我軍兵力是敵數倍,圍城困敵對我們不利,輜重更加不堪負重,何不攻它一試?”
多爾袞瞥了一眼他,點了點頭道:“好吧,就依大侄子所言。以你所見,派誰去攻?”
豪格不著痕跡的看向一旁,一個滿臉胡須的將領向前兩步,拱手道:“鼇拜願意試試!”
多爾袞眉頭一皺,隨即舒展開來,笑道:“那就讓我們滿洲第一勇士去試試,鼇拜聽令,現命你率兩萬綠營兵攻城,不得有誤!”
“喳!”
鼇拜率領的綠營,戰鬥力雖然低下,好歹比流民好多了,至少給夠銀子的情況下,還是敢作戰的。
兩萬綠營整整十個方陣,由部分披甲人在後麵壓陣,充當督戰隊,推著雲梯、箭樓、攻城錘等攻城器械,向著濟南攻來。
人一上萬,無邊無際,城頭的漢軍看過去,敵人完全就像沒有盡頭一般。
一場生死較量要在濟南展開……
“濟南被圍!!”
徐州大營內,趙成武麾下將領齊聚一堂,抬眼看去不下百人,一張來自濟南的求援信被眾人傳看。
趙成武麵色凝重,道:“濟南李忠義部兵馬隻有八千,圍城清軍不下十萬,此番派快馬送信到這裏,怕已經七天過去,各位覺得濟南還在嗎?”
徐勇見無人搭話,連忙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何不派驍騎營前去查探解圍?”
趙成武搖頭不肯,道:“驍騎營被我留在淮中,巡查糧道,清軍騎兵眾多,萬一派人襲我糧道,我這長江以北十萬大軍豈不是斷糧?所以我要問問在座諸位,濟南要不要救,如何去救?”
徐從武站了出來,拱手道:“清軍圍城,恐是圍點打援之計,不可不防!”
老將伊先民站了出來,拱手道:“我認可徐將軍的說法,這一向是清兵慣用戰術,當年薩爾滸之戰,大明四路大軍被清軍騎兵各個擊破,教訓在前,不得不防!”
趙成武扭頭看向趙忠信、何必勝二人,問道:“你們的看法呢?”
趙忠信站了出來,拱手道:“依末將看來,濟南必須要救,此乃軍心所係,不救的話,士卒必定兔死狐悲,軍心士氣全無,得不償失!”
何必勝點頭道:“若是濟南不失,我軍軍齊頭並進,李忠義部中心開花,勝算又多了一分,請陛下發兵北上濟南,與清軍決戰!”
趙成武打量著麾下將領,終於下了決定,道:“徐勇聽令!命你為先鋒官,率領虎賁營前軍,為我軍開路!”
“得令!”徐勇拱手應是,帶著二十多將領離開大營。
趙成武打量眾將,隻見人人昂首挺胸,麵對滿清勁旅也毫無膽怯,心中暗自點頭,又道:“伊先民、何一德兩位老將軍聽令!命你二人,統帥長林營,緊隨徐勇部後麵,以為後援!”
兩位年事已高的老將拱手應是,帶著數十將領,離開大營。
趙成武又繼續道:“餘下兵馬,為我統領,緊隨其後!”
“得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