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漢陽城下,肅殺之氣彌漫。


    一杆杆杆的旗杆上飄揚著一道猩紅的大旗,上麵寫著‘紅領軍’三個大字。


    隨風飄揚的旗幟下,是幾個長槍步兵方陣,每個方陣大約一千人。


    趙成武騎著戰馬對身邊的李忠義道:“去!漢陽周圍流民不少,把他們都給老子抓來填護城河!每人一天一個大饅頭,隻要不死,立了功勞我收他當兵!”


    李忠義拱手稱是,不過半日便派人押送了烏壓壓的上千流民而來,每人當場發放一個饅頭,便在紅領軍的看管下,用麻袋扛著泥土包往護城河裏丟。


    城牆上的明軍見了仿佛得了命令,零零星星的射出幾十根箭羽,造成了一定的慌亂!


    不過射了兩三輪箭羽便停止了,不是誰都能彎弓射箭的。


    弓箭手的選拔極其嚴格,必須身強力壯之人,一群連戰兵都湊不齊的衛所兵哪來那麽多弓箭手?


    弓箭手要是拿起腰刀當突擊步兵,基本上都是以一敵二打底,曆史上許多猛將都是射手出身。


    代表性的有李廣、關羽、張飛等。


    又是一個時辰過去,護城河已經填平。


    陷陣營的士兵紛紛拔刀驅趕流民攻城!


    流民們扛著雲梯搭上城朵,紛紛叫罵著,爬上去拚命,有的拿著砍刀,有的赤手空拳!


    城牆上明軍也不甘示弱,倒金汁,扔木塊石頭,時不時探出一根竹矛往流民身上捅!


    “殺!”


    城牆下流民們被分成了好幾隊,頭批流民傷亡過半後,立馬第二批再續上!


    鮮血染紅了大地,有些流民被嚇到了想著逃命,立馬有紅領軍士兵揮刀就砍,無奈的迴頭撲向城牆。


    趙成武冷眼旁觀,捏緊的拳頭哢哢作響,大爭之世,人不狠站不穩,必須狠下心來!


    隻有苦苦大家了!


    城牆下橫七豎八的疊滿的流民的屍體,在幾輪進攻中,一千多流民被殺得隻剩不到兩百人。


    趙成武給這些幸存者們一人發了兩個饅頭,轉頭對傳令兵道:“時機成熟了!命令趙忠信帶陷陣營上吧!”


    “是!”


    得到命令的趙忠信發了狠,把棉甲一脫,光著膀子大喝道:“弟兄們!榮華富貴!就在當下!跟我殺!”


    殺!!!


    陷陣營被激勵起來,個個麵色狠厲,嘴裏叼著腰刀,爬著雲梯就上,城牆上的明軍已經鏖戰了半天,早就已經身心俱疲,隻有部分人抵抗了一陣,被砍翻十幾人後心理素質差的轉身就逃命,一個千戶帶領幾個家丁大罵道:“沒卵子的玩意兒!”


    說吧舉起斬馬刀跟陷陣營殺來,雙方一陣拚殺,那千戶會武藝,連殺數人後被一名士兵從後背補了一刀,當場陣亡!


    千戶官一死,幾個帶頭的百戶官把腰刀一丟,跪在地上大叫道:“降!”


    “我等願降!”


    漢陽陷落!


    趙成武終於鬆了一口氣,漢陽是縣城,明麵上叫縣城,其實跟府城也差不到哪裏去,江水改道後淤泥上還會變成市集,兩百多年後成為著名的三鎮。


    紅領軍列著整齊的隊列,入駐漢陽縣城,城牆上飄揚著紅色的旗幟。


    反之大明的旗幟被無情的丟下城跟,一群群俘虜安靜的蹲在牆角下忐忑不安。


    趙成武騎著高頭大馬,看了看那些俘虜,都是一些地裏刨食的人,白頭發的老頭、十二三歲的孩子、全都骨瘦如柴,沒幾兩肉!


    難怪如此輕易的就拿下了漢陽縣,大明啊大明,你亡的不冤啊。


    紅領軍拿下漢陽城後,立馬就封鎖了各大城門,大街要道上站滿了長槍兵,趙成武命人不得騷擾百姓,隻派人包圍了漢陽縣衙。


    那縣令本想上吊為大明盡忠,但是突然發現喉嚨發炎,便打消了這個念頭,恭恭敬敬的帶領全家老小跪在一邊聽候發落。


    趙成武抬眼看了他一眼,將他扶了起來,道:“父母官大人不必多禮,以後城中一切照舊,您還是百姓們的父母官,隻需配合我軍辦些事情便可高枕無憂。”


    那縣令叫劉侍,命令漢陽衛所軍抵抗的也是他,隻不過沒想到衛所兵的戰鬥力已經墮落到這般地步,不禁臉一紅,道:“將軍心胸開闊,在下佩服。如此一切皆聽將軍吩咐便是。”


    其實漢陽裏頭有藩王的,曾經楚王一係在這裏開枝散葉。


    不過在今年年初,張獻忠的農民軍從湖北一路橫掃,漢陽縣也曾經被攻破過。


    因為李自成要跟孫傳庭決戰,張獻忠把主力都帶走了,隻剩下許多流民依舊在漢陽縣周圍遊蕩。


    而藩王這樣的肥羊自然被張獻忠給連根拔起,楚王一係被殺了七七八八,偌大的漢陽王宮雜草叢生,變得荒蕪起來。


    漢陽王宮規製是郡王級別的,趙成武還好,手下李忠義趙忠信等人目瞪口呆,跟劉姥姥進了大莊園一樣。


    李忠義道:“娘咧!得多大的官才能住得起這麽多、真的大的房子啊。”


    趙成武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從今天開始,你們也可以在漢陽城內找一處大房子住,該幹啥幹啥,沒媳婦的把媳婦娶了。”


    你們一群單身漢,人人都是滾刀肉,不成親,哪來的歸屬感。我趙某人也不放心啊。


    趙成武知道實在是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西邊襄陽到四川是張獻忠的地盤,河南陝西山西是李自成的地盤,南邊是大明半壁江山。


    話說迴來,漢陽也不差。


    漢陽資曆在武漢三鎮中堪稱老大,其地名從隋朝大業二年由漢津改為漢陽後一直沿用至今。


    明洪武初重修漢陽城,設城門四座:東朝宗、西鳳山、南南紀、北朝元。城內兩條主幹道形成“十”字軸線,通達四門,將城中格局劃分四個板塊。


    城內商賈雲集,街市商貿活躍,如顯正街南側的棉花街,就是當年商販們專營棉花、布匹的街道。城外也十分繁華,百貨、農產品交易隨漢水改道移至集家嘴及漢陽城東門沿江一帶,南紀門外劉公洲上的魚市、柴市、菜市是著名的水上集貿市場,隻是農民軍把這裏禍害一遍後,這般光景煙消雲散了,多了數不清的流民。


    趙成武隨便在王宮裏找了個相對完好的偏殿住下,反正王宮夠大,他把護衛隊、義子營全都給塞了進去,任何時候都是安全第一。


    至於李忠義等人在城中如何找房子,他也不過問,不搶百姓一針一線?不殺幾個大戶?


    那還是反賊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