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廣袤的原野上,兩支騎兵如兩股洶湧的洪流,亡命追逐。


    馬蹄聲如雷鳴般震耳欲聾,揚起的塵土仿佛滾滾濃煙,遮蔽了半邊天空。


    “駕!”


    李自成帶著老營騎兵,眼神堅毅,緊握著韁繩,身體前傾,催促著胯下的駿馬全速前進。


    他們的鎧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芒,頭盔上的纓穗隨風飄動。


    兩支騎兵越來越近,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


    戰馬嘶鳴著,仿佛也感受到了即將到來的激烈碰撞。


    速度帶來的風在騎士們耳邊唿嘯,他們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


    順軍揮舞著長槍,槍尖閃爍著寒光。


    馬蹄翻飛,大地在他們的奔騰下微微顫抖,這場追逐如同一場驚心動魄的風暴,讓人熱血沸騰。


    ……


    孫傳庭身死潼關的消息傳來時,這事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趙成武得知消息,內心躁動不安。


    外麵傳來護衛的聲音:“將軍,王先生求見。”


    王大文是個疵眥必報的狠人,他以前參加過鄉試,但考砸了,因為考不上功名,經曆了官場黑暗,所以從賊了。


    剛開始隻是想著混口飯吃,不想看到紅領軍日益成長,心思便多了起來,尤其是大明好像搖搖欲墜猶如一間破房子的時候更是如此。


    王大文拱手行禮,道:“見過趙將軍。”


    趙成武心不在焉,擺了擺手,道:“你坐,有事請說。”


    王大文道:“我聽到幾個營主私下裏聊天,說李自成在汝州打敗了孫傳庭,如此一來,大明氣數當盡也,不知將軍是否在猶豫要不要投李自成,爭個從龍之功?”


    趙成武眼睛一眯,這人好生聰明,這都被他猜到了。


    趙成武點了點頭道:“有這個想法,但是有點不甘心是真的,畢竟李自成麾下派係眾多,未必把我放在眼中,說不定隨便派出一路兵馬過來,我便不敵。”


    此人雖然起兵比李自成晚,卻善於拉攏軍心,說話也不似那些不通文墨的泥腿子那般粗魯,怕是所圖乃大。


    王大文心裏一驚!


    隨後醒悟過來,王大文拍掌笑道:“果然如此!將軍並非常人,見解非常獨到,在下佩服。”


    趙成武看了他一眼,此人莫非有才能助我?於是道:“還請先生教我,如何在這亂世有一席之地。”


    王大文道:“將軍何不派人送信,勸進李自成稱帝?如此便師出有名,南方無強兵,將軍立足南方,錢糧充足,可徐徐圖之。”


    對於人才,趙成武是來之不拒,挽著王大文的手,點頭笑道:“先生果然有錦囊妙計,乃大才也。我軍中有一軍師一職,不知先生願不願意屈就?”


    王大文整理了一下衣冠,正正經經的下拜,道:“功成名就,吾之誌向爾。”


    趙成武覺得跟古代文人說話有點累,但是很值得,得了個狗頭軍師,以後遇事也有個能商量的了,這個新縣還真有人才啊。


    這一天,紅領軍的高層齊齊聚集在縣衙大廳,趙成武坐在上坐,下麵左右兩邊坐滿了人。


    李十二自己改了個名叫李忠義,趙老三改了名叫趙忠信,好家夥,這名字起的甚合我心意。


    趙成武心裏暗笑。


    周圍都是趙成武身邊的雙紅花杠,因此王大文比較低調,默默飲酒。


    菜過五味,酒過三巡,趙成武道:“今兒把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說兩件事,這第一件事嘛,就是王大文先生以後就是咱們紅領軍的軍師了,掌管後勤軍紀,這方麵的問題由他負責。”


    “這第二件事嘛,就是我覺得隻一個新縣,太小了!大爭之世,不進則退,適者生存,我們要做大做強!”


    眾人紛紛交頭接耳,偶爾把目光看向王大文,不少人覺得將軍這兩個決策跟他有關。


    趙成武問:“李忠義何在?我紅領軍三千精銳訓練的如何?”


    李忠義麵色潮紅,興奮道:“啟稟將軍,三千精銳皆已配齊鴛鴦號衣,配齊長槍,號令已能聽懂,進退有序,與官兵相比,不在話下!”


    趙成武又看向趙忠信,問:“趙忠信何在?選鋒營練的如何?可能一戰?”


    趙忠信抱拳道:“啟稟將軍,選鋒營腰刀配齊,盾牌配齊,前排著棉甲,可攻城拔寨!”


    趙成武點了點頭,道:“我宣布!後天全城閱兵,然後南下征討暴明!”


    “是!”


    甲胄在古代都是禁物,私藏甲胄是要誅滅九族的,但是明末都亂了這麽久了,這條禁令已經連個屁都不如了,所以有自己隊伍的,對甲胄無不垂涎。


    陷陣營需要近身肉搏,第一排的人都非常危險!死亡率很高,所以必須有甲胄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死亡,活下來的都是滾刀肉,一個能頂十個新兵蛋子。


    在新縣湊夠八十多副棉甲,裏麵的鐵片都鏽跡斑斑了,但是趙成武當然不會嫌棄,嚴格的來說一支軍隊厲不厲害正不正規,還是得看它的披甲率高不高。


    趙成武現在最心煩的就是甲胄的事兒,其二就是戰馬的事兒,可惜這兩樣有錢也沒用,得需要專門的渠道才能買到。


    在新縣的二十幾個工匠都是尋常的技藝,打打槍杆子槍頭,盾牌腰刀這些已經活活累死一個了,無法打造甲胄,專業的工匠還得是府城或者官營作坊。


    總得來說,紅領軍上上下下三千多人,除了趙成武等高層以及陷陣營部分人擁有甲胄,其他士兵都沒有,就穿著鴛鴦號衣,脖子係著一條紅領巾,頭上帶著範陽鬥笠,跟明軍裝扮差不多。


    楊敏率領三十名探馬騎兵在前,趙成武率領護衛隊、陷陣營,義子營居中,何必勝等率領三大營在後,浩浩蕩蕩的南下征討明軍。


    明軍主力已經消亡殆盡,再者聽聞紅領軍跟李自成不一樣,沒有屠城殺紳士大戶的名聲,沿途各縣或者城門緊閉,或者開門投誠,紅領軍一路上都沒有遇到大股明軍的抵抗,經紅安、麻城一路南下,半個月後劍指漢陽縣。


    漢陽縣城城牆高達五六米,城上早已經嚴陣以待,城內駐守著整整一個漢陽衛所,以明末尿性戰鬥力應該不怎麽滴,可是他們占據城牆居高臨下,趙成武就知道一場惡戰免不了。


    紅領軍紮營在漢陽三裏外,密密麻麻的帳篷二三裏,把城樓上的漢陽文武嚇得不知所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之烽火連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月玻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月玻璃並收藏明末之烽火連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