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還是拿不定注意,對文官之首郭世勳說“愛卿有何高見?”
郭世勳向前邁了一步,沉聲道“聖上,先是南京後是北京,現在又到了漢京,我大明已三次遷都,難道還要再造一個沙京不成?我朝尚有幾十萬大軍,隻要文武同心上下協力,定能擊退反賊保全社稷!臣主張死守京城!”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這郭大人行事與以前大不相同阿,居然力排眾議,留守京城!
崇禎帝卻是眉頭輕皺,放眼四望,環顧大殿諸臣,最後目光落在了左良玉身上,“左愛卿有何良策?”
左良玉摸了摸手腕上的佛珠,沉吟良久後才淡淡的說“誠如郭尚書所說,留守京城自然最好,隻是微臣無能,不知道從哪調那麽多兵馳援安慶拱衛京師,郭尚書德高望重,足智多謀,想來應該手握雄兵,能解決這燃眉之急吧。”
郭世勳哪能聽不出他話裏有話,冷笑片刻才說道“左尚書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大明朝軍權盡在你手,老夫又何來雄兵之說。安慶雖然陷落,但隨州、荊州、長沙三鎮仍有大軍三十五萬,京城守軍又有十萬,左帥何來無兵可調之說?”
這兩位重臣向來不合,朝廷上也隨之分為兩大派,一派是以左良玉為首的武官派,手握兵權實力強悍;一派是以郭世勳為首的文官派,多是湖廣一帶的地方豪強、名門士族,控製著漢京朝廷一半的錢糧賦稅,之前拘押崇禎等人的翟擁軍便是他們的一員。
這兩派明爭暗鬥,相互攻訐,可謂是水火不容。
左良玉臉色凝重麵不改色地說“張獻忠隨時有可能率軍來犯,一旦荊州失陷,大西軍半日就可抵達漢京城下,因此荊州大軍絕不可輕動。”
“隨州乃我大明之北大門,擔當著防範李闖賊兵的重任,也不可枉動。”
“南方素來不穩,雲貴一帶的土司頻頻做亂,一旦長沙府兵出動,夷蠻必定伺機侵城,到時便連最後的退路也沒有了。因此,微臣奏請聖上早日遷都長沙,然後再徐徐圖之!”
一時間朝堂上或主張遷都,或主張留守,兩派爭論不休,吵的麵紅耳赤。
看到如此場景,崇禎不由得怒上心頭,站起身來,拂袖離去。
————
夕陽西下,紅瓦巍巍,坤明宮裏,林皇後正在跟淩香公主、四皇子用著膳。
林宛兒本是湖廣名門林家的大小姐,芳齡二十四,容貌姣好,溫婉大方,頗有主母風範,乃崇禎帝新冊立的皇後。
這三人年紀相差不大,倒也很合得來,有說有笑地邊吃邊聊著。
“母後,皇姐,咱們接著上次講,話說我因緣際會進入了水簾寺後,沒想到消息走露,被幾千個敵人困在桐柏山頂,我本來已插翅難逃,抱著必死之心,你們猜後來怎麽著?”
“後來怎麽樣?”
兩位絕色女子均放下碗筷,饒有興趣地看著朱慈照。
見狀,朱慈照說得更加有聲有色了,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後來虞晚大哥坐著一頂帳篷飛到桐柏山頂,然後就這樣大搖大擺帶著我飛走了,想起那幫人在地上追趕我們的樣子就甚是好笑!”
“皇兒又誆騙哀家,哪有能飛的帳篷?”
林皇後甜甜一笑,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臂。
朱慈照卻急了,言辭鑿鑿道“兒臣說的句句屬實,那帳篷確實會飛,是用上等絲綢和牛皮紙做的呢!”
原來,虞浪子托自己找那麽多絲綢紙張是為了這個用處。沒看出來,這這廝流裏流氣的,還挺心靈手巧。
提到虞晚,淩香趕緊問道“皇弟,虞晚後來如何了,怎麽沒跟你一起迴來?”
“本來我們是一道迴來的,隻是迴到英山縣時,聽聞了安慶失陷的消息,虞大哥便派人先送我迴來,他到前線參戰去了!”
安慶淪陷的消息早傳遍了整個後宮,每個人都為此惶恐不安,隻是沒想到虞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居然也卷入了其中,希望他平平安安才好。
虞晚護駕南下的壯舉人人皆知,林皇後自然有有所耳聞,沒想到此君是這般的忠君愛國,安慶失陷與他沒有一點關係,卻為了國家安危甘願獻身。如此大丈夫的行經,讓林宛兒不禁肅然起敬,對他愈發的好奇。
三人聊的正起勁時,卻突然聽聞外麵的太監高聲大喊“皇上駕到!”
話音剛落,眾人還未來得及準備,卻見崇禎帝陰沉著臉走了進來,餘怒未消地坐在椅子上。
“萬歲爺,何事如此大動肝火?”
林宛兒沏了杯茶,笑吟吟地端了上去。
誰知崇禎看也不看,拿起茶杯便“啪”地摔到了地上,嚇得一眾太監宮女連忙跪成一片。
“你們先下去吧。”
林皇後屏退左右之後,淩香公主也一齊上來安撫崇禎的情緒“父皇消消氣,別傷了龍體。”
崇禎向來溺愛淩香公主,見狀也隻好深深歎了口氣,“諸臣誤朕,斷送江山!”
“朝臣又吵起來了嗎?”
後宮不得幹政的鐵律林皇後自然懂得,隻是國家麵臨覆滅之危,眼下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說起這幫臣工崇禎就氣大,“佞臣小人,每個都隻想著自己的私心利益,上百臣子,竟無一人真心輔朕!”
崇禎咬牙切齒地拍案而起,半響後才繼續道“郭世勳表麵說得冠冕堂皇,但勸朕留守京城的背後用意隻有他自己知道,至於左良玉,哼,據錦衣衛密報,他已經派自己的兒子左夢庚前往長沙,荊州隨州的兵馬隨時有可能南撤!放眼朝堂,哪個臣工還把朕放在眼裏!”
“誰說沒有,虞晚就是一個!”
淩香給崇禎按摩著肩膀,語氣堅定地說道。
提及虞晚,崇禎血紅的雙眼才溫柔了許多,長長歎了口氣,“眼下安慶失陷,霍山危亡,也不知道他身在何處、是否安好。”
林皇後接著給他續杯,“皇上,您接下來有何打算?”
說到這個,崇禎臉色再次凝重起來,對著淩香和朱慈照道“京城危在旦夕,朕身為社稷之君,當以身殉國,隻是我大明朱家的血脈卻不能斷!”
“淩香,永王,你們迴去後就馬上收拾東西,過兩天父皇就派兵護送你二人到長沙府。”
聽說要離開漢京,淩香著急了起來,“可是父皇,虞晚還在前線,我得等他迴來!”
“不許胡鬧!”崇禎厲聲喝道,“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切不可為了兒女私情影響大局!”
緩了一會後,崇禎又溺愛地摸了摸淩香的秀發歎道“朕就你們兩個兒女了,可不容許再出任何差錯。”
最近收藏成績不錯,謝謝各位
(本章完)
郭世勳向前邁了一步,沉聲道“聖上,先是南京後是北京,現在又到了漢京,我大明已三次遷都,難道還要再造一個沙京不成?我朝尚有幾十萬大軍,隻要文武同心上下協力,定能擊退反賊保全社稷!臣主張死守京城!”
此言一出,滿朝皆驚,這郭大人行事與以前大不相同阿,居然力排眾議,留守京城!
崇禎帝卻是眉頭輕皺,放眼四望,環顧大殿諸臣,最後目光落在了左良玉身上,“左愛卿有何良策?”
左良玉摸了摸手腕上的佛珠,沉吟良久後才淡淡的說“誠如郭尚書所說,留守京城自然最好,隻是微臣無能,不知道從哪調那麽多兵馳援安慶拱衛京師,郭尚書德高望重,足智多謀,想來應該手握雄兵,能解決這燃眉之急吧。”
郭世勳哪能聽不出他話裏有話,冷笑片刻才說道“左尚書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大明朝軍權盡在你手,老夫又何來雄兵之說。安慶雖然陷落,但隨州、荊州、長沙三鎮仍有大軍三十五萬,京城守軍又有十萬,左帥何來無兵可調之說?”
這兩位重臣向來不合,朝廷上也隨之分為兩大派,一派是以左良玉為首的武官派,手握兵權實力強悍;一派是以郭世勳為首的文官派,多是湖廣一帶的地方豪強、名門士族,控製著漢京朝廷一半的錢糧賦稅,之前拘押崇禎等人的翟擁軍便是他們的一員。
這兩派明爭暗鬥,相互攻訐,可謂是水火不容。
左良玉臉色凝重麵不改色地說“張獻忠隨時有可能率軍來犯,一旦荊州失陷,大西軍半日就可抵達漢京城下,因此荊州大軍絕不可輕動。”
“隨州乃我大明之北大門,擔當著防範李闖賊兵的重任,也不可枉動。”
“南方素來不穩,雲貴一帶的土司頻頻做亂,一旦長沙府兵出動,夷蠻必定伺機侵城,到時便連最後的退路也沒有了。因此,微臣奏請聖上早日遷都長沙,然後再徐徐圖之!”
一時間朝堂上或主張遷都,或主張留守,兩派爭論不休,吵的麵紅耳赤。
看到如此場景,崇禎不由得怒上心頭,站起身來,拂袖離去。
————
夕陽西下,紅瓦巍巍,坤明宮裏,林皇後正在跟淩香公主、四皇子用著膳。
林宛兒本是湖廣名門林家的大小姐,芳齡二十四,容貌姣好,溫婉大方,頗有主母風範,乃崇禎帝新冊立的皇後。
這三人年紀相差不大,倒也很合得來,有說有笑地邊吃邊聊著。
“母後,皇姐,咱們接著上次講,話說我因緣際會進入了水簾寺後,沒想到消息走露,被幾千個敵人困在桐柏山頂,我本來已插翅難逃,抱著必死之心,你們猜後來怎麽著?”
“後來怎麽樣?”
兩位絕色女子均放下碗筷,饒有興趣地看著朱慈照。
見狀,朱慈照說得更加有聲有色了,他清了清嗓子繼續說,“後來虞晚大哥坐著一頂帳篷飛到桐柏山頂,然後就這樣大搖大擺帶著我飛走了,想起那幫人在地上追趕我們的樣子就甚是好笑!”
“皇兒又誆騙哀家,哪有能飛的帳篷?”
林皇後甜甜一笑,輕輕拍了拍他的手臂。
朱慈照卻急了,言辭鑿鑿道“兒臣說的句句屬實,那帳篷確實會飛,是用上等絲綢和牛皮紙做的呢!”
原來,虞浪子托自己找那麽多絲綢紙張是為了這個用處。沒看出來,這這廝流裏流氣的,還挺心靈手巧。
提到虞晚,淩香趕緊問道“皇弟,虞晚後來如何了,怎麽沒跟你一起迴來?”
“本來我們是一道迴來的,隻是迴到英山縣時,聽聞了安慶失陷的消息,虞大哥便派人先送我迴來,他到前線參戰去了!”
安慶淪陷的消息早傳遍了整個後宮,每個人都為此惶恐不安,隻是沒想到虞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居然也卷入了其中,希望他平平安安才好。
虞晚護駕南下的壯舉人人皆知,林皇後自然有有所耳聞,沒想到此君是這般的忠君愛國,安慶失陷與他沒有一點關係,卻為了國家安危甘願獻身。如此大丈夫的行經,讓林宛兒不禁肅然起敬,對他愈發的好奇。
三人聊的正起勁時,卻突然聽聞外麵的太監高聲大喊“皇上駕到!”
話音剛落,眾人還未來得及準備,卻見崇禎帝陰沉著臉走了進來,餘怒未消地坐在椅子上。
“萬歲爺,何事如此大動肝火?”
林宛兒沏了杯茶,笑吟吟地端了上去。
誰知崇禎看也不看,拿起茶杯便“啪”地摔到了地上,嚇得一眾太監宮女連忙跪成一片。
“你們先下去吧。”
林皇後屏退左右之後,淩香公主也一齊上來安撫崇禎的情緒“父皇消消氣,別傷了龍體。”
崇禎向來溺愛淩香公主,見狀也隻好深深歎了口氣,“諸臣誤朕,斷送江山!”
“朝臣又吵起來了嗎?”
後宮不得幹政的鐵律林皇後自然懂得,隻是國家麵臨覆滅之危,眼下也顧不得那麽多了。
說起這幫臣工崇禎就氣大,“佞臣小人,每個都隻想著自己的私心利益,上百臣子,竟無一人真心輔朕!”
崇禎咬牙切齒地拍案而起,半響後才繼續道“郭世勳表麵說得冠冕堂皇,但勸朕留守京城的背後用意隻有他自己知道,至於左良玉,哼,據錦衣衛密報,他已經派自己的兒子左夢庚前往長沙,荊州隨州的兵馬隨時有可能南撤!放眼朝堂,哪個臣工還把朕放在眼裏!”
“誰說沒有,虞晚就是一個!”
淩香給崇禎按摩著肩膀,語氣堅定地說道。
提及虞晚,崇禎血紅的雙眼才溫柔了許多,長長歎了口氣,“眼下安慶失陷,霍山危亡,也不知道他身在何處、是否安好。”
林皇後接著給他續杯,“皇上,您接下來有何打算?”
說到這個,崇禎臉色再次凝重起來,對著淩香和朱慈照道“京城危在旦夕,朕身為社稷之君,當以身殉國,隻是我大明朱家的血脈卻不能斷!”
“淩香,永王,你們迴去後就馬上收拾東西,過兩天父皇就派兵護送你二人到長沙府。”
聽說要離開漢京,淩香著急了起來,“可是父皇,虞晚還在前線,我得等他迴來!”
“不許胡鬧!”崇禎厲聲喝道,“值此國家危難之際,切不可為了兒女私情影響大局!”
緩了一會後,崇禎又溺愛地摸了摸淩香的秀發歎道“朕就你們兩個兒女了,可不容許再出任何差錯。”
最近收藏成績不錯,謝謝各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