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的老百姓這些日子都像打了雞血,弄得酒館的酒缸堆成了山。
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大漢朝窩囊這麽多年,終於出了個生猛的皇帝。
而且,還培養了四個生猛的將軍。
從主將到夥夫,攏共加一塊,不足千人,就敢到南邊叫板。在他們看來,這跟當年高祖皇帝赴鴻門宴有一拚。
朝堂之上,分成了兩派。竇漪房暗自竊喜,覺得這個孫子,除了在生兒子方麵差點,其他,比前麵幾個更像一國之君。
保守派覺得皇帝完全瞎扯淡,上林苑打一趟獵也不止這麽點排場。就算名義上去送親,大漢公主的儀仗也太寒酸了。
也有人分析,弄一群娃娃兵去,說明皇上根本沒把南邊那幾個“穿獸皮”的放眼裏。娃娃兵就是逗他們玩。
稍微知道點內情的,都在家搖頭。哪是皇上生猛,完全是太皇太後摳門,讓戴皇帝帽子,不給皇帝麵子。皇上的權力再大,也就能調動一千個人。
更何況,出征的四個將軍,兩個奴隸,一個假娘們,外帶一個淘汰將軍。
大漢朝上麵全聽倆女的,隻有下麵才聽皇帝的。
總之,議論什麽的都有。
不管朝堂和民間怎麽傳閑話,四個人硬著頭皮接下了一趟苦活,隻能如期帶著嫁妝帶著美女,趕著一群生瓜蛋子,出了長安城。
話說這四個人中,麵對九死一生的任務,衛青第一個衝了出去。李廣一看,衛青上去了,他不得不上去。因為衛青上去沒事,但這愣頭青衝鋒帶著老李家兒子,那他就不能不去了。
田恬虛榮心作祟,衛青敢去,他必須敢去。平陽公主還指不定是誰的,必須和衛青杠上。
本來,沒這趟公差,秦星也要去,這點從他一開口劉徹就知道了,或者說正是秦星的態度,讓劉徹下定了決心。
衛青夠爺們兒,秦星也很義氣地衝了上去。
衛青是四個人中真心要為皇帝去打這一仗的。從奴隸到將軍,知遇之恩,他沒啥豁不出去的。最緊要,他這個北軍執金吾,什麽都有了,就是沒有軍功。這麽好的機會,龍潭虎穴他也要去闖一闖。
兩個“幹公主”入好籍冊,四個人辦好“介紹信”,吹吹打打地上了路。不管怎樣,皇帝女兒出嫁,該有的排場還是安排齊全了。
一路向南,幾千裏路程,李廣和衛青日夜兼程,想早點到了早點辦事。畢竟,送親是順帶,挑撥離間才是正事。
李廣和衛青合計,南越王和東甌王不會一起來迎親。南越王地盤大,人口多,按照先前的態度,肯定會拿捏一下子。而東甌王屁股大點地方,幾個小部落湊成的聯盟,應該沒那麽大脾氣,敢和大漢朝廷擺譜。
於是,李廣派了匹快馬,到事先約好的地方,會稽,去通知東甌王過來接媳婦。
皇家儀仗一路擺著,一行人覺得此行應該沒什麽波折,結果剛出長安地界,就有地方官員耍官僚主義。
幾個地方的縣丞接到送親隊伍,又是查看通關文牒,又是要看皇上手諭。確認無誤才端上幾杯清水,拎來幾桶稀飯。
這樣的待遇,李廣大感意外。心想,“不給老李麵子就算了,皇上的麵子也不給?”
按說,以李廣當時在大漢朝的名望,地方的接待場麵也隻能到這種程度了。畢竟,先皇大肆分封,到了地方,弄錯了都是個劉姓諸侯王。李廣在他們心裏的確算不上什麽要緊人物。
但他們身負皇差,這些人還如此怠慢,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籍籍無名的衛青第一次出門辦差,反而對一路的遭遇很淡然。他勸李廣想開點,任務要緊。更何況,隊伍帶的給養也夠開銷的。
但越往前走,待遇越來越差不說,竟然出現了蓄意為難的情況,這讓李廣和衛青都很不能理解。
有些地方的縣丞居然以路沒修好,車匪路霸,甚至野獸出沒,內部手續不全,後麵諸侯國沒對接好等等稀奇古怪的理由,故意不發通行證。
李廣幾次要發飆,都被其他人攔住了。沿途的諸侯國,就算地盤最小的,蓄養的家丁都不止一千兵丁。
吃虧犯不上。
衛青是這麽勸李廣的。
到了後來,秦星點破了其中的奧妙。
沿途經過的諸侯國都是跟著竇家混的。
這些地方的諸侯王早就接到了竇嬰的密函,說這群人隻有聖旨,沒有虎符。
既然如此,給不給補給,全看諸侯王心情。
竇嬰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就等著看他們四個人的笑話。打了敗仗迴去,衛青和李廣南北軍當家的位置肯定保不住。弄不好,皇帝要找個背鍋的,他倆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出行不利,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過了竇嬰的勢力範圍,大家想,這下應該沒問題了。
秦星拉著衛青和李廣,私下一合計,做了個比較“餿”的決定。
李廣以南征主將的身份任命田恬為外聯辦主任,後麵與地方打交道的事情全部由他說了算。
田恬對突如其來的信任有點手足無措。心想,“這幫家夥該不會給彈子我吃吧。”
事實證明的確不是給彈子他吃,而是充分發揮他的優勢。
後麵的路,一直到會稽,全是他爹田蚡的勢力範圍。
這一招果然奏效,後麵的地方諸侯見到田恬,都客客氣氣。李廣、衛青、秦星也很自覺,每次宴請招待,都讓田恬坐上席,在這些地方大員麵前,也給足他麵子。
就這樣,一行人總算憋著委屈,耍著小聰明,跌跌撞撞地到了送親前站,會稽郡。
而就在一群人準備進城的時候,前期到達的驛站兵,騎著破馬,穿著破衣裳,抹著眼淚把他們攔在了城外。
“怎麽這副德行,在哪紮營?在哪吃飯?郡守、縣丞怎麽不出來迎接?”李廣見到自己的兵比土匪還狼狽,有些詫異。
“迴將軍,啥也沒有。”
“什麽叫啥也沒有?朝廷來人,大漢天下,規矩都沒了嗎?”李廣有些生氣。
“迴將軍,郡守司馬守城說會稽地方小,接待不了李將軍一行,讓我們在城外野地隨便找地方紮營。”
李廣一聽,氣得直接從馬上跳了下來。
“反了他了,老李我必須教教這渾官怎麽做人。”
說完,李廣大手一揮,準備攻城。
驛站兵立刻將他攔住。
“將軍息怒,會稽城外駐紮著兩萬屯田兵,要不是聽說將軍到了,放小的出來報信,小的這會兒還在他們馬廄裏掃馬糞啦。”
李廣聽完,差點把後槽牙咬碎。
“李將軍,算了,這事還要從長計議。”衛青勸道。
“田副將,還是你去交涉交涉吧,我們身負皇差,這個司馬守城膽子太大了。”秦星插了一句。
“這地方我可沒折。會稽郡地處邊境,過去就是東甌國,民風刁蠻,官吏蠻橫。竇家和田家,他們哪一個都不巴結。”田恬理了理頭發,迴道。
一行人沒辦法,隻能委屈兩位“幹公主”,找了個野地方露營。
他們做夢都沒想到,大漢朝窩囊這麽多年,終於出了個生猛的皇帝。
而且,還培養了四個生猛的將軍。
從主將到夥夫,攏共加一塊,不足千人,就敢到南邊叫板。在他們看來,這跟當年高祖皇帝赴鴻門宴有一拚。
朝堂之上,分成了兩派。竇漪房暗自竊喜,覺得這個孫子,除了在生兒子方麵差點,其他,比前麵幾個更像一國之君。
保守派覺得皇帝完全瞎扯淡,上林苑打一趟獵也不止這麽點排場。就算名義上去送親,大漢公主的儀仗也太寒酸了。
也有人分析,弄一群娃娃兵去,說明皇上根本沒把南邊那幾個“穿獸皮”的放眼裏。娃娃兵就是逗他們玩。
稍微知道點內情的,都在家搖頭。哪是皇上生猛,完全是太皇太後摳門,讓戴皇帝帽子,不給皇帝麵子。皇上的權力再大,也就能調動一千個人。
更何況,出征的四個將軍,兩個奴隸,一個假娘們,外帶一個淘汰將軍。
大漢朝上麵全聽倆女的,隻有下麵才聽皇帝的。
總之,議論什麽的都有。
不管朝堂和民間怎麽傳閑話,四個人硬著頭皮接下了一趟苦活,隻能如期帶著嫁妝帶著美女,趕著一群生瓜蛋子,出了長安城。
話說這四個人中,麵對九死一生的任務,衛青第一個衝了出去。李廣一看,衛青上去了,他不得不上去。因為衛青上去沒事,但這愣頭青衝鋒帶著老李家兒子,那他就不能不去了。
田恬虛榮心作祟,衛青敢去,他必須敢去。平陽公主還指不定是誰的,必須和衛青杠上。
本來,沒這趟公差,秦星也要去,這點從他一開口劉徹就知道了,或者說正是秦星的態度,讓劉徹下定了決心。
衛青夠爺們兒,秦星也很義氣地衝了上去。
衛青是四個人中真心要為皇帝去打這一仗的。從奴隸到將軍,知遇之恩,他沒啥豁不出去的。最緊要,他這個北軍執金吾,什麽都有了,就是沒有軍功。這麽好的機會,龍潭虎穴他也要去闖一闖。
兩個“幹公主”入好籍冊,四個人辦好“介紹信”,吹吹打打地上了路。不管怎樣,皇帝女兒出嫁,該有的排場還是安排齊全了。
一路向南,幾千裏路程,李廣和衛青日夜兼程,想早點到了早點辦事。畢竟,送親是順帶,挑撥離間才是正事。
李廣和衛青合計,南越王和東甌王不會一起來迎親。南越王地盤大,人口多,按照先前的態度,肯定會拿捏一下子。而東甌王屁股大點地方,幾個小部落湊成的聯盟,應該沒那麽大脾氣,敢和大漢朝廷擺譜。
於是,李廣派了匹快馬,到事先約好的地方,會稽,去通知東甌王過來接媳婦。
皇家儀仗一路擺著,一行人覺得此行應該沒什麽波折,結果剛出長安地界,就有地方官員耍官僚主義。
幾個地方的縣丞接到送親隊伍,又是查看通關文牒,又是要看皇上手諭。確認無誤才端上幾杯清水,拎來幾桶稀飯。
這樣的待遇,李廣大感意外。心想,“不給老李麵子就算了,皇上的麵子也不給?”
按說,以李廣當時在大漢朝的名望,地方的接待場麵也隻能到這種程度了。畢竟,先皇大肆分封,到了地方,弄錯了都是個劉姓諸侯王。李廣在他們心裏的確算不上什麽要緊人物。
但他們身負皇差,這些人還如此怠慢,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籍籍無名的衛青第一次出門辦差,反而對一路的遭遇很淡然。他勸李廣想開點,任務要緊。更何況,隊伍帶的給養也夠開銷的。
但越往前走,待遇越來越差不說,竟然出現了蓄意為難的情況,這讓李廣和衛青都很不能理解。
有些地方的縣丞居然以路沒修好,車匪路霸,甚至野獸出沒,內部手續不全,後麵諸侯國沒對接好等等稀奇古怪的理由,故意不發通行證。
李廣幾次要發飆,都被其他人攔住了。沿途的諸侯國,就算地盤最小的,蓄養的家丁都不止一千兵丁。
吃虧犯不上。
衛青是這麽勸李廣的。
到了後來,秦星點破了其中的奧妙。
沿途經過的諸侯國都是跟著竇家混的。
這些地方的諸侯王早就接到了竇嬰的密函,說這群人隻有聖旨,沒有虎符。
既然如此,給不給補給,全看諸侯王心情。
竇嬰的心思大家都明白,就等著看他們四個人的笑話。打了敗仗迴去,衛青和李廣南北軍當家的位置肯定保不住。弄不好,皇帝要找個背鍋的,他倆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出行不利,一路走走停停,好不容易過了竇嬰的勢力範圍,大家想,這下應該沒問題了。
秦星拉著衛青和李廣,私下一合計,做了個比較“餿”的決定。
李廣以南征主將的身份任命田恬為外聯辦主任,後麵與地方打交道的事情全部由他說了算。
田恬對突如其來的信任有點手足無措。心想,“這幫家夥該不會給彈子我吃吧。”
事實證明的確不是給彈子他吃,而是充分發揮他的優勢。
後麵的路,一直到會稽,全是他爹田蚡的勢力範圍。
這一招果然奏效,後麵的地方諸侯見到田恬,都客客氣氣。李廣、衛青、秦星也很自覺,每次宴請招待,都讓田恬坐上席,在這些地方大員麵前,也給足他麵子。
就這樣,一行人總算憋著委屈,耍著小聰明,跌跌撞撞地到了送親前站,會稽郡。
而就在一群人準備進城的時候,前期到達的驛站兵,騎著破馬,穿著破衣裳,抹著眼淚把他們攔在了城外。
“怎麽這副德行,在哪紮營?在哪吃飯?郡守、縣丞怎麽不出來迎接?”李廣見到自己的兵比土匪還狼狽,有些詫異。
“迴將軍,啥也沒有。”
“什麽叫啥也沒有?朝廷來人,大漢天下,規矩都沒了嗎?”李廣有些生氣。
“迴將軍,郡守司馬守城說會稽地方小,接待不了李將軍一行,讓我們在城外野地隨便找地方紮營。”
李廣一聽,氣得直接從馬上跳了下來。
“反了他了,老李我必須教教這渾官怎麽做人。”
說完,李廣大手一揮,準備攻城。
驛站兵立刻將他攔住。
“將軍息怒,會稽城外駐紮著兩萬屯田兵,要不是聽說將軍到了,放小的出來報信,小的這會兒還在他們馬廄裏掃馬糞啦。”
李廣聽完,差點把後槽牙咬碎。
“李將軍,算了,這事還要從長計議。”衛青勸道。
“田副將,還是你去交涉交涉吧,我們身負皇差,這個司馬守城膽子太大了。”秦星插了一句。
“這地方我可沒折。會稽郡地處邊境,過去就是東甌國,民風刁蠻,官吏蠻橫。竇家和田家,他們哪一個都不巴結。”田恬理了理頭發,迴道。
一行人沒辦法,隻能委屈兩位“幹公主”,找了個野地方露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