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同好
快穿之拯救那朵黑心蓮 作者:望天上的仙女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青瓦之下,一隊裝備精良的衛隊將一個黑衫少年團團圍住。
頭一次見這麽大架勢,少年顯得緊張而拘謹,生疏的朝最前方,那位衣著華貴,拿著折扇的青年施禮:
“對不住,我頭一次來這麽大的地方,又跟師門走散,就迷了路。
我不是故意壞規矩的,我住在敬竹軒,你能不能幫忙指個路?”
錦衣青年臉上噙著抹微笑,合攏折扇,一下一下敲著自己的左手,眼裏滿是審視:
“迷路?莊主安排了侍童引路,你沒有嗎?”
少年看他不信,連忙道:
“我真的是這裏的客人,名叫王錦文,師從展鶴道人,家父徐州王文斌,我沒有騙你。”
錦衣青年聽到徐州王文斌幾個字,毫無波瀾的眼裏閃過一絲驚訝。
攀在牆頭的杜若迴憶了下,王文斌是徐州第二大富商,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這麽靦腆,沒沾多少商賈之氣。
“你說你是王家之後,你就是?”
錦衣青年忽然變了臉色,笑容消失,更顯的脾氣不好,他不再聽王錦文狡辯,直接對圍著他的人嚴厲道:
“別磨蹭了,把這陌生的小子抓起來。鏡湖山莊的防衛鬆散至此,真是枉費我的信任。這件事情,莊主得好好給我個交代。”
被迫聽牆角的常笑此時已經完全哭了臉,捂著嘴拚命朝她使眼色,杜若視而不見,心裏泛起嘀咕。
鏡湖山莊家大業大,是武林中最有權有勢的那一批。可是現在,怎麽是個人嘴上都得掛一句讓莊主給個交代?
最重要的是,不同於魏長老的自說自話,錦衣青年說完,侍衛明顯很看重他的話,真的要把王錦文當賊人抓起來。
王錦文驚慌失措,胡亂掙紮大喊,但雙拳敵不過四手。
罪魁禍首在旁邊看戲,看到興致之處,手裏扇子指著王錦文大笑起來,場麵一時間更加混亂。
杜若看了幾眼,嫌那個錦衣青年笑起來實在耽誤自己看戲的進度,撿了塊碎石扔過去。
石子正好打在侍衛長胳膊上,侍衛長受阻彈開,少年逮住機會,找了個空隙連忙跑了。
侍衛長大怒,掃視周圍:“是誰?”
杜若不說話,又扔了塊石子,打在錦衣青年的臉頰,力道之大,當下讓他捂著臉跳了起來。
做完這些,她悄無聲息的跳下牆。
常笑憋的臉都紫了,激動的無聲呐喊些什麽,急得直跳腳。
杜若看了好幾遍沒看懂,威脅似的把手放在腰間短刀上,眯著眼:“說人話。”
常笑冷靜了點,開始說:
“住在這範圍的都是些達官貴人,你怎麽說出手就出手。他們沒發現你吧?”
“當然沒有,”杜若想起錦衣青年頤指氣使的模樣,又好奇問:“朝堂跟武林不是一直互不打擾嗎?真能來往這麽密切?”
常笑得到杜若的答案,終於鬆一口氣。但他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隻是道:“我就是一個下人,知道的也不多,你別問了。”
說完也不等杜若迴話,急匆匆迴自己的偏房待著去了。
看他這樣,杜若也不再好奇,注意力迴到自己的那封信上,想要拿了信就走人。
漆眠風沒過多久就迴來了,杜若趁機找他問自己的信的事情。
他道:“我跟母親提了。最近大家忙著討伐梁楓棲鶴,父親那裏的信堆的很多,估計得等幾天才能有有結果。”
杜若還是不放心:“具體要等幾天?”
“三四天吧,商討大會開過之後,他才有時間去書房。”
杜若有些失望:“如果明天就能幫我找到的話,那就更好了。”
漆眠風端起常笑泡的茶,正拂去茶沫要潤潤喉嚨,威脅道:“我幹脆帶你把信偷過來,豈不是更好?”
杜若答應的更快:“求之不得。”
不出所料,漆眠風把手裏的茶杯朝她扔了過去:“滾。”
杜若運氣接住茶杯,把滾燙的茶放迴桌子上,嬉笑道:“都說了我學不會,不如公子先給我做個示範?”
漆眠風冷銳的眼眸一眯:“不想要你的信嗎?”
杜若吃癟,不想說話了。
漆眠風沒放過她,又道:“聽常笑說,你今天還多管閑事了?”
看她不置可否,猶豫一下,他提醒道:“這附近的人你不能動,這次是真的不能動。”
聽他難得的語氣,杜若試探道:“我今天看到了個錦衣青年,大概二三十歲的模樣。你認識嗎?”
漆眠風皺眉,看向常笑。
常笑一下子明白他的顧慮,連連點頭:“就是他。”
杜若道:“真是官府裏的人?”
漆眠風比她還不喜歡官府中人,此時眉心染上煩躁:“嗯。”
杜若吃了一驚:“民不與官鬥,你們這是與虎謀皮。”
漆眠風抿了唇,隻讓她不要往外說,就停止了這個話題。
商討大會為期半個月,真正公開商討的日子也就兩天,明天就是第一天。
鏡湖山莊很給那些人麵子,隻要能報出自己的名號的,無論有名與否,都在那裏有一席之地。
宴席上,美酒佳肴,應有盡有。
杜若怕暴露身份沒有去,但從常笑給她帶迴的東西,她可以從中窺見一隅宴會的盛勢。
宴席一直持續到天黑,眾人酒足飯飽,群情激昂,一個個大著舌頭罵梁楓棲鶴沒什麽了不起,互相吹捧的上了天。
漆眠風沒帶多久,罵了句烏煙瘴氣,也不理會父親阻止的眼神,拂袖離開。
迴到自己的院子裏,聞了聞衣袖,當下就要洗澡,讓常笑去燒水。
杜若正在院子裏發呆,見他少有狼狽的模樣,也上前湊熱鬧。
嗅了嗅他身上的味道,杜若難得沒開玩笑,反而表現出來與他如出一轍的嫌棄:“你酗酒?”
漆眠風被她一句話拉迴剛才的場景,惡寒了下:“是他們身上的,隻不過......他們離得我有些近。”
杜若腦海裏浮現自己在教中的時候,每逢過節,那幾個長老都會喝很多酒,然後借著酒膽圍著她說教。
大有她不答應,哪怕惡心死她都不會放過她的架勢。從那以後,她就分外討厭喝酒不加節製的人。
頭一次見這麽大架勢,少年顯得緊張而拘謹,生疏的朝最前方,那位衣著華貴,拿著折扇的青年施禮:
“對不住,我頭一次來這麽大的地方,又跟師門走散,就迷了路。
我不是故意壞規矩的,我住在敬竹軒,你能不能幫忙指個路?”
錦衣青年臉上噙著抹微笑,合攏折扇,一下一下敲著自己的左手,眼裏滿是審視:
“迷路?莊主安排了侍童引路,你沒有嗎?”
少年看他不信,連忙道:
“我真的是這裏的客人,名叫王錦文,師從展鶴道人,家父徐州王文斌,我沒有騙你。”
錦衣青年聽到徐州王文斌幾個字,毫無波瀾的眼裏閃過一絲驚訝。
攀在牆頭的杜若迴憶了下,王文斌是徐州第二大富商,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這麽靦腆,沒沾多少商賈之氣。
“你說你是王家之後,你就是?”
錦衣青年忽然變了臉色,笑容消失,更顯的脾氣不好,他不再聽王錦文狡辯,直接對圍著他的人嚴厲道:
“別磨蹭了,把這陌生的小子抓起來。鏡湖山莊的防衛鬆散至此,真是枉費我的信任。這件事情,莊主得好好給我個交代。”
被迫聽牆角的常笑此時已經完全哭了臉,捂著嘴拚命朝她使眼色,杜若視而不見,心裏泛起嘀咕。
鏡湖山莊家大業大,是武林中最有權有勢的那一批。可是現在,怎麽是個人嘴上都得掛一句讓莊主給個交代?
最重要的是,不同於魏長老的自說自話,錦衣青年說完,侍衛明顯很看重他的話,真的要把王錦文當賊人抓起來。
王錦文驚慌失措,胡亂掙紮大喊,但雙拳敵不過四手。
罪魁禍首在旁邊看戲,看到興致之處,手裏扇子指著王錦文大笑起來,場麵一時間更加混亂。
杜若看了幾眼,嫌那個錦衣青年笑起來實在耽誤自己看戲的進度,撿了塊碎石扔過去。
石子正好打在侍衛長胳膊上,侍衛長受阻彈開,少年逮住機會,找了個空隙連忙跑了。
侍衛長大怒,掃視周圍:“是誰?”
杜若不說話,又扔了塊石子,打在錦衣青年的臉頰,力道之大,當下讓他捂著臉跳了起來。
做完這些,她悄無聲息的跳下牆。
常笑憋的臉都紫了,激動的無聲呐喊些什麽,急得直跳腳。
杜若看了好幾遍沒看懂,威脅似的把手放在腰間短刀上,眯著眼:“說人話。”
常笑冷靜了點,開始說:
“住在這範圍的都是些達官貴人,你怎麽說出手就出手。他們沒發現你吧?”
“當然沒有,”杜若想起錦衣青年頤指氣使的模樣,又好奇問:“朝堂跟武林不是一直互不打擾嗎?真能來往這麽密切?”
常笑得到杜若的答案,終於鬆一口氣。但他對這個話題諱莫如深,隻是道:“我就是一個下人,知道的也不多,你別問了。”
說完也不等杜若迴話,急匆匆迴自己的偏房待著去了。
看他這樣,杜若也不再好奇,注意力迴到自己的那封信上,想要拿了信就走人。
漆眠風沒過多久就迴來了,杜若趁機找他問自己的信的事情。
他道:“我跟母親提了。最近大家忙著討伐梁楓棲鶴,父親那裏的信堆的很多,估計得等幾天才能有有結果。”
杜若還是不放心:“具體要等幾天?”
“三四天吧,商討大會開過之後,他才有時間去書房。”
杜若有些失望:“如果明天就能幫我找到的話,那就更好了。”
漆眠風端起常笑泡的茶,正拂去茶沫要潤潤喉嚨,威脅道:“我幹脆帶你把信偷過來,豈不是更好?”
杜若答應的更快:“求之不得。”
不出所料,漆眠風把手裏的茶杯朝她扔了過去:“滾。”
杜若運氣接住茶杯,把滾燙的茶放迴桌子上,嬉笑道:“都說了我學不會,不如公子先給我做個示範?”
漆眠風冷銳的眼眸一眯:“不想要你的信嗎?”
杜若吃癟,不想說話了。
漆眠風沒放過她,又道:“聽常笑說,你今天還多管閑事了?”
看她不置可否,猶豫一下,他提醒道:“這附近的人你不能動,這次是真的不能動。”
聽他難得的語氣,杜若試探道:“我今天看到了個錦衣青年,大概二三十歲的模樣。你認識嗎?”
漆眠風皺眉,看向常笑。
常笑一下子明白他的顧慮,連連點頭:“就是他。”
杜若道:“真是官府裏的人?”
漆眠風比她還不喜歡官府中人,此時眉心染上煩躁:“嗯。”
杜若吃了一驚:“民不與官鬥,你們這是與虎謀皮。”
漆眠風抿了唇,隻讓她不要往外說,就停止了這個話題。
商討大會為期半個月,真正公開商討的日子也就兩天,明天就是第一天。
鏡湖山莊很給那些人麵子,隻要能報出自己的名號的,無論有名與否,都在那裏有一席之地。
宴席上,美酒佳肴,應有盡有。
杜若怕暴露身份沒有去,但從常笑給她帶迴的東西,她可以從中窺見一隅宴會的盛勢。
宴席一直持續到天黑,眾人酒足飯飽,群情激昂,一個個大著舌頭罵梁楓棲鶴沒什麽了不起,互相吹捧的上了天。
漆眠風沒帶多久,罵了句烏煙瘴氣,也不理會父親阻止的眼神,拂袖離開。
迴到自己的院子裏,聞了聞衣袖,當下就要洗澡,讓常笑去燒水。
杜若正在院子裏發呆,見他少有狼狽的模樣,也上前湊熱鬧。
嗅了嗅他身上的味道,杜若難得沒開玩笑,反而表現出來與他如出一轍的嫌棄:“你酗酒?”
漆眠風被她一句話拉迴剛才的場景,惡寒了下:“是他們身上的,隻不過......他們離得我有些近。”
杜若腦海裏浮現自己在教中的時候,每逢過節,那幾個長老都會喝很多酒,然後借著酒膽圍著她說教。
大有她不答應,哪怕惡心死她都不會放過她的架勢。從那以後,她就分外討厭喝酒不加節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