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82章 若真後悔,還不如一拍兩散
迴春朝:這該死的婦道守不住了 作者:望雲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疾步向前,小小的手臂緊緊護住不停抽噎的閆昭,怒視著蘇禦。
蘇禦手中的戒尺,停在半空中,顯得格外醒目。
子歸聲音雖顫卻堅定:“蘇大人,您欺負母親,還打昭兒弟弟,不是大丈夫所為!”
子歸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眼神與蘇禦對峙,毫不退縮。
閆昭在一旁,抽噎聲漸漸停歇。驚訝又帶著一絲敬佩地看著擋在自己麵前的子歸。
書房內一時靜默,蘇禦凝眉盯著子歸,那目光很是懾人。
“我何時欺負她了?”
閆昭聽了這話,也是一頭霧水。
這時,子歸板著臉,質問蘇禦:“母親頸下紅了一片,這府裏除了你還有誰敢傷她?定是你也打她了。”
話落,蘇禦還沒出聲,閆昭就伸著腦袋,對子歸道:“那不是打,是親的。”
這話一出,蘇禦臉色驟變看向閆昭。
一旁的子歸哪裏懂得那麽多,他大聲反駁:”不是的,我從前被人打,身上就是那樣的傷痕。”
閆昭撇了撇嘴,像看傻子一般看子歸。
“那印子我也看到了,那真不是打的,從前我娘同我爹在一起,也有那樣子的印子,就是親的,我爹親的時候,可溫柔了。他對別人就·······”
“你給我閉嘴。”
那聲音冷銳,強壓著一股冷躁,像是野獸攻擊前喉嚨發出的顫動。
饒是膽子大的子歸也忍不住打了個冷戰,不由得腳底發顫。更別說閆昭了,此刻,他縮著腦袋,躲在子歸身後。
片刻,又忿忿不平,小聲嘀咕了句:“我好心幫你解釋呢!咋還生氣了?”
隨即,蘇禦猛地站起身,戒尺帶起一陣風,唿嘯著向閆昭打來。反應不及,閆昭本能地閉眼。
然而,預料中的疼痛並未降臨,戒尺在離他頭頂不到一寸處猛然停住。
蘇禦雙肩隱隱顫動,星眸中翻滾著鋪天蓋地的濃烈情緒。
子歸看到蘇禦這副表情,一時怔住。縱是他看不懂,也能明顯感覺到他身上危險的氣息。
忙拉著閆昭逃出書房,迴頭觀望時,心下又是一驚,那人眼眶好像紅了,隱隱沁出些水光。
等到了母親的屋裏,子歸的心緒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晚膳時分,燭光搖曳,映照著滿桌精致的菜肴,卻少了那個本應坐在主位上的身影。
母親的目光,偶爾會飄向空蕩蕩的座位,眼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黯淡。
子歸默默地觀察著母親,隨即夾起一塊母親最愛吃的糕點,輕輕放在她碗裏。
周雲若對他笑了笑,那眼中的黯淡似消解了幾分。
蘇禦不來,閆昭小臉上洋溢著不加掩飾的喜悅,他那人規矩比母親還多,和他呆在一處,閆昭總覺得透不過氣。
吃飽喝足,他想吃杏脯,可母親不叫他晚上吃甜食,在廳裏轉了一圈,又趁著母親給子歸抹藥的空隙,偷偷從櫃子裏拿了包杏脯,才同小廝迴了住處。
周雲若給子歸抹了藥,又細心地交代他:“練武不急於一時,刻苦也要有度,你年紀尚小,一定要量力而行,傷了筋骨,身子會留下隱患的。”
子歸一一應下,天色漸晚,侯爺命人來接他,子歸走到門口,抿了抿唇,終是返迴身,將閆昭今日同蘇禦說的那番話,告訴了周雲若。
大人的事,他不懂,隻是見蘇禦剛才的反應劇烈,他總是不放心,唯恐母親受牽連。此刻,見母親神色無異,他稍稍安了心。
待孩子們都走了,周雲若坐在塌上,垂著眸子,空落落的心裏,升起一股無力之感,心間又莫名的發疼,原來他是聽了那些話,才不來的。
可她嫁過人,生過孩子,已是事實,他一開始就知道,他也娶過妻子,也同別人有過孩子,雖然沒生下來。
他們都有過往的經曆,當初是他逼自己嫁過來的,如今再介意,又有什麽意義?
若他真後悔了,與其這般糾結著過日子,還不如一拍兩散,她離開京都,從此,隨心而活,也不用時刻被他牽動著心緒。
——
七月初五,晨光初破曉,相國寺外已是人聲鼎沸,香煙繚繞。周雲若身著淡雅的素色衣裙,頭戴精致的帷帽,跟隨在長公主身後,一步步踏上石階。
這次出行沒有大張旗鼓,長公主身邊隻帶了兩個嬤嬤,侍衛們都在山下,並未跟著上山。
而且出侯府時,沒有走正門,天未亮時,她們是從側門離府。周雲若猜測,長公主是故意隱匿行蹤。
踏入寺門,古木參天,綠葉婆娑,鍾聲悠揚。
仿佛能洗淨人心中的塵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讓人心神寧靜。
長公主被主持請去了殿後的經室,周雲若停在一棵古樹下,不遠處是一彎寂靜的山泉湖。
石霞陪在她身邊,微風拂麵,一點也不覺得燥熱,反而有一絲涼爽,二人找了地方坐下,都覺得很愜意。
石霞見主子眉間舒展,心情也跟著好起來,近幾日大人都不進主子的屋。
聽說他搬迴了從前的院子居住,府裏的下人也會在底下議論。隻是這話她是不會對主子說的。
自那晚後,二人便沒見過麵。
主子嘴上不說,可她眉間總隱著一絲憂愁,別人發現不了,卻瞞不住自己。
“主子,聽說相國寺的香火很靈驗,好不容易來一次,咱們也上一炷香吧!”
周雲若輕輕頷首,隨即兩人起身,沿著蜿蜒的小徑走向香火鼎盛的大殿。
殿外,香煙繚繞,周雲若上了一炷香,才走進殿內,虔誠地跪在蒲墊上,她雙手合十,眼眸中映著佛陀慈悲寧靜的麵容。
心間不由的湧起酸澀,佛說,今生的因是前世種下的果,一切有為法。
想是她無盡的怨念,消不了,投不了胎,又興許是累世中她積攢了大功德,才有了重來的機會。
可她擺脫了閆衡,又陷入了另一個無解的迷局。她拚命地想改變,卻一次次地不能掙脫命運的安排。
她始終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啊!
此刻,她不知道該求什麽?
她想問佛祖,自己重生的意義在哪?
殿內的光線柔和,她跪了許久也沒有感悟。
一位老僧的念經聲傳入耳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周雲若垂眸,心中苦笑,是啊!心裏若沒有他,又哪裏會被他左右心緒。
她起身走到十方普賢像下,想為上一世無緣的女兒,點一盞燈,可點了兩次也點不著,一旁的老僧搖頭道:“施主,點不著便是緣分未盡。”
聽此,周雲若心間劇烈一顫,又久久不能迴神,良久,喃喃道:“是我的暖暖,要來找娘了嗎?”
說著,她緩緩抬起眼眸,再次望向那慈眉善目的老僧,眸中閃爍著複雜難辨的情緒,又好似還有一絲的期盼。
蘇禦手中的戒尺,停在半空中,顯得格外醒目。
子歸聲音雖顫卻堅定:“蘇大人,您欺負母親,還打昭兒弟弟,不是大丈夫所為!”
子歸挺直了小小的脊梁,眼神與蘇禦對峙,毫不退縮。
閆昭在一旁,抽噎聲漸漸停歇。驚訝又帶著一絲敬佩地看著擋在自己麵前的子歸。
書房內一時靜默,蘇禦凝眉盯著子歸,那目光很是懾人。
“我何時欺負她了?”
閆昭聽了這話,也是一頭霧水。
這時,子歸板著臉,質問蘇禦:“母親頸下紅了一片,這府裏除了你還有誰敢傷她?定是你也打她了。”
話落,蘇禦還沒出聲,閆昭就伸著腦袋,對子歸道:“那不是打,是親的。”
這話一出,蘇禦臉色驟變看向閆昭。
一旁的子歸哪裏懂得那麽多,他大聲反駁:”不是的,我從前被人打,身上就是那樣的傷痕。”
閆昭撇了撇嘴,像看傻子一般看子歸。
“那印子我也看到了,那真不是打的,從前我娘同我爹在一起,也有那樣子的印子,就是親的,我爹親的時候,可溫柔了。他對別人就·······”
“你給我閉嘴。”
那聲音冷銳,強壓著一股冷躁,像是野獸攻擊前喉嚨發出的顫動。
饒是膽子大的子歸也忍不住打了個冷戰,不由得腳底發顫。更別說閆昭了,此刻,他縮著腦袋,躲在子歸身後。
片刻,又忿忿不平,小聲嘀咕了句:“我好心幫你解釋呢!咋還生氣了?”
隨即,蘇禦猛地站起身,戒尺帶起一陣風,唿嘯著向閆昭打來。反應不及,閆昭本能地閉眼。
然而,預料中的疼痛並未降臨,戒尺在離他頭頂不到一寸處猛然停住。
蘇禦雙肩隱隱顫動,星眸中翻滾著鋪天蓋地的濃烈情緒。
子歸看到蘇禦這副表情,一時怔住。縱是他看不懂,也能明顯感覺到他身上危險的氣息。
忙拉著閆昭逃出書房,迴頭觀望時,心下又是一驚,那人眼眶好像紅了,隱隱沁出些水光。
等到了母親的屋裏,子歸的心緒還是久久不能平靜。
晚膳時分,燭光搖曳,映照著滿桌精致的菜肴,卻少了那個本應坐在主位上的身影。
母親的目光,偶爾會飄向空蕩蕩的座位,眼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黯淡。
子歸默默地觀察著母親,隨即夾起一塊母親最愛吃的糕點,輕輕放在她碗裏。
周雲若對他笑了笑,那眼中的黯淡似消解了幾分。
蘇禦不來,閆昭小臉上洋溢著不加掩飾的喜悅,他那人規矩比母親還多,和他呆在一處,閆昭總覺得透不過氣。
吃飽喝足,他想吃杏脯,可母親不叫他晚上吃甜食,在廳裏轉了一圈,又趁著母親給子歸抹藥的空隙,偷偷從櫃子裏拿了包杏脯,才同小廝迴了住處。
周雲若給子歸抹了藥,又細心地交代他:“練武不急於一時,刻苦也要有度,你年紀尚小,一定要量力而行,傷了筋骨,身子會留下隱患的。”
子歸一一應下,天色漸晚,侯爺命人來接他,子歸走到門口,抿了抿唇,終是返迴身,將閆昭今日同蘇禦說的那番話,告訴了周雲若。
大人的事,他不懂,隻是見蘇禦剛才的反應劇烈,他總是不放心,唯恐母親受牽連。此刻,見母親神色無異,他稍稍安了心。
待孩子們都走了,周雲若坐在塌上,垂著眸子,空落落的心裏,升起一股無力之感,心間又莫名的發疼,原來他是聽了那些話,才不來的。
可她嫁過人,生過孩子,已是事實,他一開始就知道,他也娶過妻子,也同別人有過孩子,雖然沒生下來。
他們都有過往的經曆,當初是他逼自己嫁過來的,如今再介意,又有什麽意義?
若他真後悔了,與其這般糾結著過日子,還不如一拍兩散,她離開京都,從此,隨心而活,也不用時刻被他牽動著心緒。
——
七月初五,晨光初破曉,相國寺外已是人聲鼎沸,香煙繚繞。周雲若身著淡雅的素色衣裙,頭戴精致的帷帽,跟隨在長公主身後,一步步踏上石階。
這次出行沒有大張旗鼓,長公主身邊隻帶了兩個嬤嬤,侍衛們都在山下,並未跟著上山。
而且出侯府時,沒有走正門,天未亮時,她們是從側門離府。周雲若猜測,長公主是故意隱匿行蹤。
踏入寺門,古木參天,綠葉婆娑,鍾聲悠揚。
仿佛能洗淨人心中的塵埃。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讓人心神寧靜。
長公主被主持請去了殿後的經室,周雲若停在一棵古樹下,不遠處是一彎寂靜的山泉湖。
石霞陪在她身邊,微風拂麵,一點也不覺得燥熱,反而有一絲涼爽,二人找了地方坐下,都覺得很愜意。
石霞見主子眉間舒展,心情也跟著好起來,近幾日大人都不進主子的屋。
聽說他搬迴了從前的院子居住,府裏的下人也會在底下議論。隻是這話她是不會對主子說的。
自那晚後,二人便沒見過麵。
主子嘴上不說,可她眉間總隱著一絲憂愁,別人發現不了,卻瞞不住自己。
“主子,聽說相國寺的香火很靈驗,好不容易來一次,咱們也上一炷香吧!”
周雲若輕輕頷首,隨即兩人起身,沿著蜿蜒的小徑走向香火鼎盛的大殿。
殿外,香煙繚繞,周雲若上了一炷香,才走進殿內,虔誠地跪在蒲墊上,她雙手合十,眼眸中映著佛陀慈悲寧靜的麵容。
心間不由的湧起酸澀,佛說,今生的因是前世種下的果,一切有為法。
想是她無盡的怨念,消不了,投不了胎,又興許是累世中她積攢了大功德,才有了重來的機會。
可她擺脫了閆衡,又陷入了另一個無解的迷局。她拚命地想改變,卻一次次地不能掙脫命運的安排。
她始終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啊!
此刻,她不知道該求什麽?
她想問佛祖,自己重生的意義在哪?
殿內的光線柔和,她跪了許久也沒有感悟。
一位老僧的念經聲傳入耳中: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周雲若垂眸,心中苦笑,是啊!心裏若沒有他,又哪裏會被他左右心緒。
她起身走到十方普賢像下,想為上一世無緣的女兒,點一盞燈,可點了兩次也點不著,一旁的老僧搖頭道:“施主,點不著便是緣分未盡。”
聽此,周雲若心間劇烈一顫,又久久不能迴神,良久,喃喃道:“是我的暖暖,要來找娘了嗎?”
說著,她緩緩抬起眼眸,再次望向那慈眉善目的老僧,眸中閃爍著複雜難辨的情緒,又好似還有一絲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