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軍政頒布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 作者:風吹櫻花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周昌的計策,眾人皆大喜。
他們本對失去關東三國,很是不甘又無奈。
可聽了周昌的一番分析,竟一瞬間令眾人茅塞頓開。
眾人大為驚喜,他們更是無比佩服周昌的策略。
若是楚國不願奪下代國、趙國和燕國,那這‘威嚇加拉攏’的計策,將可令漢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保住關東三國。
眾大臣紛紛點頭讚成時,呂雉也認同了周昌的策略。
接下來,為了恐嚇代國和燕國,她分別派出了使臣。
派使臣前往兩地時,並令其重要提及‘唇亡齒寒’的現狀。
其次,呂雉為了更好的拉攏趙王張敖。
她聽從了蕭何的建議,並把女兒魯元許配給了張敖。
這一切安排妥當,呂雉令人前往函穀關穩住鍾離昧的同時,又令蕭何趕忙籌集糧食、財物、美女。
多日後,在鍾離昧指定的時間內,漢國也準備完畢。
漢軍這邊很是爽快,他們不但給足了錢糧和美女,另外還把薄姬送了過去。
可奇怪的是,送去的隻有薄姬,而那兩歲的劉恆卻‘沒有出現’。
看在漢國這邊誠意十足,鍾離昧便按照項羽的‘要求’,把呂澤還給了呂雉。
鍾離昧這邊任務達成,他便帶軍退往了滎陽。
同時,他又令人把‘戰爭賠償’原封不動的送往了彭城。
………………………
又經過數日的運輸,這巨額的‘財物’方才到了彭城。
得知漢國的錢糧已到,範增大驚。
他隻想‘試探’一下漢國,沒想到呂雉的‘性格’竟真如項羽所言。
此次試探,令範增大為驚訝。
在對漢國能否抵擋匈奴的問題上,他心裏也有了底。
在範增初始的認知裏,呂雉隻乃一婦人。
不曾想,她的容忍與果決,竟絲毫不遜色於劉邦。
試探出呂雉的‘態度’,他便對‘南征諸國’有了十足的信心。
接下來,在範增的提議下,項羽頒布了一係列的‘軍政法令’。
首先,他抽調江東、齊國數十萬百姓,並令其舉家遷往了韓國、魏國。
因韓國、魏國兩地多年戰事,又加上黃河大水的破壞,如今這裏已是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為了讓數十萬百姓沒有顧慮,法令上已明言,‘凡是遷往韓國、魏國之百姓,開墾之田地皆可歸屬個人’。
為了促進兩地百姓的積極性,項羽不但免除了三年的賦稅,還將於三年後實施‘十抽其一’的惠民策略。
另外,項羽又把俘虜的三萬漢軍送往此地。
讓他們幫助百姓開墾田地、建造屋舍的同時,並赦免了他們的‘戰爭罪責’。
免罪的前提是,必須等待兩地的百姓恢複生活。
至於事後他們是去是留,法令裏也明言,‘願離者,給予工錢。若留者,不但給予工錢,還令其自行開墾屬於個人之田地。’
為此,項羽還特意令田橫率軍五萬駐守此地。
他給田橫的命令是,監督漢軍俘虜的行為舉止,若對民不善者,可直接斬殺。
因韓國、魏國之土地大多為平原,又土地肥沃。
若是可以將兩地恢複生產,那將對楚國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對韓國、魏國的法令頒布下去後,項羽又令‘前往江東的數十萬楚人’返迴淮水兩岸。
之前為了消滅劉邦,他無奈的選擇了誘敵深入、堅壁清野。
在楚軍一路‘誘敵’時,他們搶掠了沿途的百姓。
因此事,竟令淮水兩岸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後來,劉邦雖然短暫的救濟了他們。
可當他們糧食耗盡時,卻遭到了漢軍的拒絕。
為此,漢軍還故意令其前往楚軍大營索要糧食。
在當時,為了配合田橫的斷糧道、掘開黃河堤壩,楚軍並沒有直接散糧。
可為了彌補對百姓的虧欠,項羽便令其帶著王劍、書信前往了江東。
此事,劉邦雖知曉,可他並沒有阻攔。
因此,在黃河大水來臨前,淮水兩岸數十萬楚人才得以幸免於難。
如今,項羽令其返迴原地,並給出了豐厚的補償。
補償其一,發放數十萬百姓一年所需的糧食。
其二,遭受的損失,將五倍金錢進行補償。
其三,免征三年賦稅。
其四,三年後,賦稅十抽其一。
以上對百姓的補償頒布後,項羽又對陣亡、受傷的士兵、士兵家屬,給出了撫恤錢財和爵位。
對於楚國軍民的優待結束了,項羽又開始對楚軍進行了‘改動’。
經過一段時日的招募,楚軍恢複了戰前三十三萬兵力規模。
在招募新兵的問題上,項羽明令,‘非楚國皇帝,任何人不得私下募兵,凡是觸犯此令者,皆以謀逆罪論處’。
當楚軍恢複了兵力,項羽便對三十三萬楚軍進行了調動。
他令田橫率軍五萬駐守魏地,並監顧齊地、韓地之安危。
又令鍾離昧領軍五萬駐守滎陽,令其防禦漢國東出的同時,並協助田橫抵禦北方。
另外,又令項聲率軍五萬留守武關,以保證楚國西南方向的安穩。
最後,項羽抽出八萬楚軍交給了範增。
他讓範增坐鎮彭城,並讓項莊、項襄、項坨進行輔佐。
以上二十三萬楚軍各自就位後,項羽又下達了軍令————‘開墾軍田’。
項羽認為,如今‘世家大族’還沒‘外遷’,楚國也剛剛走出戰爭泥潭。
對於糧草募集之事,楚軍將麵臨著巨大壓力。
為了緩解缺糧的壓力,便讓‘四路守軍’實行了————‘軍田製’。
這一連串的軍政法令頒布後,楚國軍民便井羅有序的開始了實施。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項羽、範增心情大好,他們便前往了彭城城頭。
在高大的城頭上,兩人齊身看向東方。
隻見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的太陽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
它突破了黑暗的束縛,並散發著明亮而柔和的光輝。
當範增的眼睛略顯迷離時,他笑著看向了項羽。
“籍兒,惠民政策、軍政改革一一實施,…定可令吾之大楚煥然生機也!”
項羽緩緩轉身,他點點頭。
“此舉,…乃亞父之功勳!”
“…籍兒乃仁義之君,老夫乃輔佐之才!”
接著,兩人相互恭維一番。
“……………”
他們本對失去關東三國,很是不甘又無奈。
可聽了周昌的一番分析,竟一瞬間令眾人茅塞頓開。
眾人大為驚喜,他們更是無比佩服周昌的策略。
若是楚國不願奪下代國、趙國和燕國,那這‘威嚇加拉攏’的計策,將可令漢國不費一兵一卒,便可以保住關東三國。
眾大臣紛紛點頭讚成時,呂雉也認同了周昌的策略。
接下來,為了恐嚇代國和燕國,她分別派出了使臣。
派使臣前往兩地時,並令其重要提及‘唇亡齒寒’的現狀。
其次,呂雉為了更好的拉攏趙王張敖。
她聽從了蕭何的建議,並把女兒魯元許配給了張敖。
這一切安排妥當,呂雉令人前往函穀關穩住鍾離昧的同時,又令蕭何趕忙籌集糧食、財物、美女。
多日後,在鍾離昧指定的時間內,漢國也準備完畢。
漢軍這邊很是爽快,他們不但給足了錢糧和美女,另外還把薄姬送了過去。
可奇怪的是,送去的隻有薄姬,而那兩歲的劉恆卻‘沒有出現’。
看在漢國這邊誠意十足,鍾離昧便按照項羽的‘要求’,把呂澤還給了呂雉。
鍾離昧這邊任務達成,他便帶軍退往了滎陽。
同時,他又令人把‘戰爭賠償’原封不動的送往了彭城。
………………………
又經過數日的運輸,這巨額的‘財物’方才到了彭城。
得知漢國的錢糧已到,範增大驚。
他隻想‘試探’一下漢國,沒想到呂雉的‘性格’竟真如項羽所言。
此次試探,令範增大為驚訝。
在對漢國能否抵擋匈奴的問題上,他心裏也有了底。
在範增初始的認知裏,呂雉隻乃一婦人。
不曾想,她的容忍與果決,竟絲毫不遜色於劉邦。
試探出呂雉的‘態度’,他便對‘南征諸國’有了十足的信心。
接下來,在範增的提議下,項羽頒布了一係列的‘軍政法令’。
首先,他抽調江東、齊國數十萬百姓,並令其舉家遷往了韓國、魏國。
因韓國、魏國兩地多年戰事,又加上黃河大水的破壞,如今這裏已是千裏無雞鳴、白骨露於野。
為了讓數十萬百姓沒有顧慮,法令上已明言,‘凡是遷往韓國、魏國之百姓,開墾之田地皆可歸屬個人’。
為了促進兩地百姓的積極性,項羽不但免除了三年的賦稅,還將於三年後實施‘十抽其一’的惠民策略。
另外,項羽又把俘虜的三萬漢軍送往此地。
讓他們幫助百姓開墾田地、建造屋舍的同時,並赦免了他們的‘戰爭罪責’。
免罪的前提是,必須等待兩地的百姓恢複生活。
至於事後他們是去是留,法令裏也明言,‘願離者,給予工錢。若留者,不但給予工錢,還令其自行開墾屬於個人之田地。’
為此,項羽還特意令田橫率軍五萬駐守此地。
他給田橫的命令是,監督漢軍俘虜的行為舉止,若對民不善者,可直接斬殺。
因韓國、魏國之土地大多為平原,又土地肥沃。
若是可以將兩地恢複生產,那將對楚國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對韓國、魏國的法令頒布下去後,項羽又令‘前往江東的數十萬楚人’返迴淮水兩岸。
之前為了消滅劉邦,他無奈的選擇了誘敵深入、堅壁清野。
在楚軍一路‘誘敵’時,他們搶掠了沿途的百姓。
因此事,竟令淮水兩岸的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後來,劉邦雖然短暫的救濟了他們。
可當他們糧食耗盡時,卻遭到了漢軍的拒絕。
為此,漢軍還故意令其前往楚軍大營索要糧食。
在當時,為了配合田橫的斷糧道、掘開黃河堤壩,楚軍並沒有直接散糧。
可為了彌補對百姓的虧欠,項羽便令其帶著王劍、書信前往了江東。
此事,劉邦雖知曉,可他並沒有阻攔。
因此,在黃河大水來臨前,淮水兩岸數十萬楚人才得以幸免於難。
如今,項羽令其返迴原地,並給出了豐厚的補償。
補償其一,發放數十萬百姓一年所需的糧食。
其二,遭受的損失,將五倍金錢進行補償。
其三,免征三年賦稅。
其四,三年後,賦稅十抽其一。
以上對百姓的補償頒布後,項羽又對陣亡、受傷的士兵、士兵家屬,給出了撫恤錢財和爵位。
對於楚國軍民的優待結束了,項羽又開始對楚軍進行了‘改動’。
經過一段時日的招募,楚軍恢複了戰前三十三萬兵力規模。
在招募新兵的問題上,項羽明令,‘非楚國皇帝,任何人不得私下募兵,凡是觸犯此令者,皆以謀逆罪論處’。
當楚軍恢複了兵力,項羽便對三十三萬楚軍進行了調動。
他令田橫率軍五萬駐守魏地,並監顧齊地、韓地之安危。
又令鍾離昧領軍五萬駐守滎陽,令其防禦漢國東出的同時,並協助田橫抵禦北方。
另外,又令項聲率軍五萬留守武關,以保證楚國西南方向的安穩。
最後,項羽抽出八萬楚軍交給了範增。
他讓範增坐鎮彭城,並讓項莊、項襄、項坨進行輔佐。
以上二十三萬楚軍各自就位後,項羽又下達了軍令————‘開墾軍田’。
項羽認為,如今‘世家大族’還沒‘外遷’,楚國也剛剛走出戰爭泥潭。
對於糧草募集之事,楚軍將麵臨著巨大壓力。
為了緩解缺糧的壓力,便讓‘四路守軍’實行了————‘軍田製’。
這一連串的軍政法令頒布後,楚國軍民便井羅有序的開始了實施。
隨著天氣的逐漸變暖,項羽、範增心情大好,他們便前往了彭城城頭。
在高大的城頭上,兩人齊身看向東方。
隻見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的太陽就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
它突破了黑暗的束縛,並散發著明亮而柔和的光輝。
當範增的眼睛略顯迷離時,他笑著看向了項羽。
“籍兒,惠民政策、軍政改革一一實施,…定可令吾之大楚煥然生機也!”
項羽緩緩轉身,他點點頭。
“此舉,…乃亞父之功勳!”
“…籍兒乃仁義之君,老夫乃輔佐之才!”
接著,兩人相互恭維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