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雉帶著好奇心,她示意侍從打開木盒。


    那侍從會意,他略帶猶豫,並麵露憂色。


    侍從的神色,呂雉盡收眼底。


    看了一眼搖頭晃腦的劉盈,她扭頭看向呂產。


    “…汝將大王帶去!”


    “諾!”


    當呂產把劉盈帶走後,眾人皆麵麵相覷。


    他們小聲議論著,還時不時的對著小木盒指指點點。


    反觀呂雉,他依舊淡定自若。


    待呂雉起身時,眾大臣皆停止了議論。


    當氣氛陷入短暫的寂靜,呂雉麵露微笑。


    他目光掃視眾人,便把目光落在了小木盒上。


    抬眸間,他凝視侍從。


    “此乃何物,…汝可知曉?”


    “…王後,…此乃雙耳!”


    “…雙耳?…何人雙耳?”


    呂雉略顯驚訝,眾大臣則一片嘩然。


    他們雖知道劉邦已死,可這送來的雙耳又是誰的?


    帶著疑問,眾人齊齊看向了侍從。


    在眾人的注視下,那侍從略作遲疑。


    “…王後,…此乃呂澤將軍之雙耳!”


    聽聞是呂澤的耳朵,呂雉、呂釋之大為震驚。


    他們本以為呂澤隨同劉邦出征,已身死疆場。


    沒曾想,他還活著。


    可麵對被活捉的呂澤,他們心中很是複雜。


    作為三兄妹,親情同如今之困境,讓他們略感‘喜憂參半’。


    喜的是,呂澤還活著。


    隻要他活著,那呂家的勢力在關中將穩如磐石。


    憂的是,他活著,卻活在‘敵軍大營’。


    麵對這割去雙耳的事實,呂釋之無法接受。


    他一把奪過小木盒,便要證實一下。


    他雖不相信,可他又不敢麵對這個事實。


    當他顫巍巍的打開木盒時,他怔住了。


    隻見,一對血跡凝固的雙耳,已浮現在他的眼簾之下。


    當他目光呆滯許久後,他竟忍不住笑出了聲。


    他笑了笑,看向那侍從。


    “汝言此乃呂澤雙耳,…汝可親眼目睹之?”


    “大將軍,此事乃函穀關守將傳達,卑職莫敢胡言。…另之,函穀關已派人前來,…將軍不妨問究一二?”


    呂釋之略微沉思,他看向了呂雉。


    呂雉略微點頭,呂釋之立馬會意。


    他看向侍從,推了推手。


    “汝速速傳達來人!”


    “諾!”


    當侍從前腳剛走,那函穀關派來的人便後腳走了進來。


    來人乃一軍中運糧官,他目光掃視眾人後,便一眼看向了高位處的呂雉。


    看到呂雉,他趕忙俯身施禮。


    “卑職見過王後!”


    呂雉微微點頭,他看向呂釋之手中的木盒。


    “此物,…乃汝等送至?”


    “…是也!”


    “呂澤可否被楚軍俘獲?”


    “此事當真,函穀關外…不單有呂澤將軍本人,另有……”


    說到這,運糧官略作遲疑。


    他目光看向呂雉,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呂雉微微皺眉,她仿佛知曉運糧官的難言之隱。


    她緩了緩情緒,又看向運糧官。


    “此事不提,如今楚軍兵力幾何?…楚軍可欲增兵略地?”


    “…王後,楚軍未增兵馬,…兵力依舊十萬有餘!”


    得知楚軍未增兵,呂雉點點頭。


    “嗯,…汝可離去矣!”


    待運糧官離去,大殿內又一次議論起來。


    眾人對小木盒指指點點的同時,也都露出了哀愁的神色。


    “咳咳…”


    一聲輕輕的咳嗽聲傳來,眾人皆安靜下來。


    眾人循聲望去,皆目視起呂雉來。


    呂雉略作沉思狀,她接著看向了呂釋之。


    “如今…敵吾之兵力如何?”


    “據函穀關、武關兩地匯報,此次楚軍共出兵十八萬有餘。…其函穀關乃鍾離昧為首之十萬眾,…另占據武關之楚軍,乃項聲麾下兵馬八萬餘!”


    呂雉微微點頭,他示意呂釋之繼續說下去。


    “相對於楚軍,吾軍之兵力隻乃十萬眾。其中,…一萬為前期送迴的傷兵,四萬乃留守關中之兵力,…另五萬則為蕭相國當下招募之新卒!”


    “十萬對戰十八萬,…汝等可有勝算?”


    “…呃……”


    呂釋之語塞了,他心裏比誰都清楚。


    雖然兩軍差距不足一倍,可兩軍的戰力真可謂‘天差地別’來形容。


    首先,漢軍一萬殘兵人人帶傷,皆是廣武對峙時期送迴來養傷的。


    另外,漢國又遭遇史無前例的大敗。


    此戰一敗,不但失去了局勢的主導權,就連漢王劉邦,也沒能活著迴來。


    劉邦的死至關重要,更可怕的是,整個漢軍的高層、中層、底層將領全部損失殆盡。


    數年間積攢的實力蕩然無存不說,如今的漢國卻已是人心惶惶。


    可相對於漢軍的慘狀,楚軍則全然不同。


    此戰楚軍損失極小,他們本就三十萬兵力規模。


    可一戰下來,他們除了陣亡大將龍苴之外,其主力竟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更可怕的是,這些楚軍皆是百戰老兵。


    他們的戰鬥力不能說恐怖,卻可以用‘恐怖如斯’來形容。


    就算劉邦沒死時,數倍於楚軍的漢軍,也沒能在戰場上占下任何便宜來。


    想到這,呂釋之搖了搖頭。


    “…吾軍不可勝之!”


    呂雉點點頭,她沒有露出一絲的震驚。


    她很清楚,呂釋之並沒有畏敵,他說得乃是事實。


    呂雉故意這麽問,她主要想讓蕭何看清現實。


    當呂釋之的話音落地,眾大臣皆麵露憂色。


    呂雉略微沉思,她看向了蕭何。


    “相國大人,…汝對當今局勢如何看待?”


    蕭何看了一眼呂釋之,他點了點頭。


    “大將軍之言,…屬實也!”


    “哼!”


    蕭何話罷,一旁的地麵上傳來一聲冷哼。


    眾人順聲看去,便齊齊看向養傷的樊噲。


    呂雉雙眉微挑,她冷眸直視樊噲。


    “樊將軍,…汝待此事如何看待?”


    樊噲微微起身,他背靠一根柱子挪動身軀。


    他很想坐起來說話,可‘傷痛’令他放棄了不切實際的想法。


    他嘴角抽動著,並努力抬頭看向呂雉。


    “楚軍雖勢大,…吾軍未嚐不可一戰!”


    “…哦,…樊將軍細細言之?”


    “王後,吾軍主力盡失,…可漢中、關中、代地、趙地、燕地猶在。…吾軍占據如此廣袤之地,又怎可懼怕楚軍?”


    樊噲說到代地、趙地、燕地,眾人皆氣的‘扭頭不語’。


    他們氣的不是樊噲說大話,而是氣他看不清局勢。


    如今,代王陳豨、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雖名義上歸附漢國。


    可劉邦已死,他們已然同漢國貌合神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吹櫻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吹櫻花落並收藏月下追範增,我不願烏江自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