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天也不知道怎麽了,夏天熱的要死,冬天冷的要命,你們都快點,冰化了小心你的皮!”


    一個中年太監嘀咕著,還不忘吩咐後麵的人速度快一點。


    “幹爹,陛下要這麽多冰做什麽啊?”


    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太監靠近他,小聲問道。


    “這是你該關心的事情?”


    中年太監低聲訓斥了一句。


    小太監立刻閉口不言。


    很快冰被送到了永安宮和嬪烏蘭圖雅的住處。


    “果然,還是加冰的啤酒味道才對,你們要不要嚐嚐?”


    朱由校將啤酒倒入禦用監生產的玻璃杯中,裏麵加了一些冰塊。


    “陛下,臣妾不能喝涼的。”


    烏蘭圖雅的眼神中帶著一絲的幽怨。


    “瞧瞧朕的腦子,倒是忘了這事了,如此說來,這加了些辣椒粉的烤肉你也不能吃。”


    朱由校這才想起來,烏蘭圖雅的親戚來了,輕拍一下自己的腦門。


    自從找到了辣椒之後,朱由校覺得現在吃的食物味道與後世相差已經不多了。


    還記得他小時候,家裏還經常放味精,後來就有人傳出味精致癌,以至於雞精都不怎麽吃了。


    不過身為山東人,辣椒還是要吃的。


    “姐姐,不能喝冰的,喝這個果汁也可以。”


    大玉兒端著一杯果汁,一臉開心的說道。


    “你們哪裏,夏天吃不是吃不到冰的東西?”


    朱由校開口問道。


    “皇帝姐夫,我們那裏沒有冰窖,夏天那麽熱,當然沒有冰的。”


    海蘭珠也笑的很開心。


    “這倒也是。”


    朱由校點了點頭,隨即想起,好像硝石可以製冰。


    而且製冰之後,若是冰化成水,再蒸發留下的結晶還能二次利用。


    這倒是一個可以製冰的辦法,隻是摻有硝石的冰估計不能吃。


    對了,是不是可以用銅支撐模具,裏麵加上水,然後讓模具裏麵的水結冰呢?


    迴頭倒是可以讓他們試試,若是可以的話,這倒是又能節省一筆開支。


    “人少還是不熱鬧,下次把她們都叫來,咱們一起吃如何?”


    朱由校看向了烏蘭圖雅。


    “隻要姐姐們願意,臣妾沒有意見。”


    烏蘭圖雅倒是好說話。


    “你平時沒事可以去串串門,一起聊聊天,這樣就不會覺得無聊了。”


    朱由校知道這丫頭因為自己漢語說的不是很好,怕別人笑話,所以基本不怎麽願意出門。


    要不是朱由校讓張嫣教她們識字,她更是除了請安之外,門都不出。


    “臣妾現在可不無聊,每天下了學,迴來還得練字。”


    烏蘭圖雅說起此事倒是沒有覺得厭煩,反而一副很有意思的樣子。


    “那就好,來幹杯!”


    朱由校見她對學習感興趣,笑了笑,然後舉起了酒杯。


    “幹杯!”


    三女也都笑嘻嘻的跟他碰杯。


    中午吃飽喝足,朱由校迴到養心殿,睡了個午覺。


    讓人找來了禦用監的李德順,詢問冰的事情。


    “皇宮裏用的冰,有一些是冬天存下來的,還有一些是用硝石製作而成。”


    沒想到李德順第一句話,就把朱由校幹懵了。


    “你的意思是,現在可以用硝石製冰?”


    朱由校問道。


    “迴陛下,從唐朝時候就可以,大盆之中放入小盆,小盆裏放著幹淨的水。”


    “製冰之後,大盆裏的水倒入池中,水幹之後,還有硝石,如此可以一直使用。”


    李德順不知道朱由校為什麽問冰的事情,連忙迴答。


    “朕隻是從古書裏看到這件事情,還以為失傳了呢,既然可以夏天製冰,為何還要用冰窖存冰?”


    朱由校有些奇怪的問道。


    “皇宮用冰的數量很多,若都是夏天現製,隻怕是來不及。”


    “奴婢這些下人們,用的是現製的冰,給主子們用的自然是冬天存的冰。”


    李德順給出了答案。


    “原來如此,沒什麽事情了,你去忙吧。”


    原本還以為又找到一個好財路的朱由校,現在隻能感慨古人的智慧了。


    他不知道的是,早在宋朝不但達官顯貴夏天可以享用冷飲,普通百姓也能享用的到。


    南宋杭州市集上冷飲鋪甚至要賣到夜晚三更時分才打烊。


    《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夢粱錄》、《西湖老人繁勝錄》裏都記錄了宋人在炎炎夏日所吃的“冰雪爽口之物”。


    例如:雪泡縮皮飲、紫蘇飲、楊梅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香糖渴水、荔枝膏水、白水、江茶水、皂兒水、薑蜜水、綠豆水、椰子水、鹵梅水、甘豆湯、甘蔗汁、漉梨漿、涼酸漿、木瓜漿、葡萄漿、楊梅漿等。


    這些有的是普通人都可以買來喝的,也有一些是達官貴人才能享用的。


    隻能說朱由校不怎麽出門,因此對市井文化知道的太少了。


    李德順離開之後,朱由校便看起了奏折。


    很快就看到了工部的奏折,市舶司向泰西商人詢問,得知有適合建造戰船的木頭出售,下次將會帶來一些,讓工匠們查驗,是否合用。


    看到這個奏折朱由校鬆了口氣,他還怕西班牙不願意出售呢。


    其實這個時候,西班牙也不好過,作為天主教一方,如今和新教正熱火朝天的交流著,每天消耗的軍費可是不少。


    之前與大明的貿易,幾乎都是逆差,但凡有一些迴本的機會他們都不願意錯過。


    自從前兩年開始,得知大明願意進口糧食,不管是荷蘭還是西班牙、葡萄牙的商人,都想發設想法的多搞些糧食。


    眼下雖然是小冰河期,可對於亞熱帶、熱帶地區,影響沒有那麽巨大。


    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在東南亞有大量的殖民地,多種些糧食就是了,此外荷蘭人和葡萄牙人,還從印度進口大米。


    印度那些掌權者,可不管下麵的人過得好不好,哪怕你們吃不飽飯,也不能耽誤高種姓的老爺們賺錢。


    甚至就連越南、緬甸等國,得知大明進口糧食,也願意跑來貿易。


    海外糧食的進入,讓江浙一些地方的百姓,不再種糧食,轉而改稻為桑,使得絲綢出口的數量增加了不少。


    再加上瑞薯、玉米等高產作物,在北方漸漸的得到推廣,就連糧價都降低了一些。


    對於朱由校來說,這當然是好事,隻要百姓有吃的,就不會想著造反。


    隻要大明穩定,一切都好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炒麥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炒麥片並收藏爺爺萬曆,開局被我搶了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