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敬之想到眼前這位大人種種手段,俱是簡簡單單無有特意,卻能化腐朽為神奇,奇效非常,再想想自己竟被那青狐表象迷惑,久久不能處理,半是慚愧半是佩服,讚道:
“若不是大人奇思妙想,以利益牽人心,掘了那妖狐根基,怕是我這庸碌之輩隻能眼睜睜看著那青狐一日盛過一日,根基漸固卻隻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啊!”
“陳主祭也莫要自責了。”張博寬慰道:“主祭不過是因為常年坐鎮敬天廟,整日神來鬼去,時日已久,失去了對凡世的敏銳之心,就算如此,主祭也能堅守半年,不讓那狐妖逞威,我相信,就算換做是我,也不可能比主祭做的更好了。”
“是啊!”陳敬之慚愧道:“小人自二十歲便蒙上師恩典,神庭冊封,任了這乳川敬天主祭,時至今日,已是三十餘年。”
陳敬之眼中露出迴憶之色,“這三十年來,白日敬香,夜裏送鬼,三十年來日日如此,不經意間,一顆清淨心卻已被神鬼所迷,如今想來,對這世俗的了解,怕是還不如我這弱冠侄兒,實在慚愧。”
陳敬之扭過頭,看了站在旁邊規規矩矩的陳午生一眼,目中隱隱讚賞。
張博也覺得陳午生確實不錯,這數日來更是日夜伺候,恭敬非常,便同樣讚道:“午生倒真是一個少見的俊傑,弱冠之年,便能通曉世間百態,人情練達,你們陳氏,也是後繼有人啊!”
一位是神庭的在職神將,法力無邊,一位是自家大伯,自小便以清正嚴明著稱,麵對這兩位份量極重之人的誇讚,饒是陳午生自小讀書,已漸臻喜怒不形於色的境地,此刻也不免靦腆一笑,眸中得意。
陳敬之轉而歎了一聲,對著張博似是訴苦道:“他也就能在凡間廝混,於這神鬼祭祀一道卻是半點天賦也無,也不知我將來秉承詔命之後,陳家將會如何啊?”
一方主祭,雖然在神庭的序列中乃是最低一級,但也是神庭在凡間的直屬部門,代表著神庭的威嚴與統治。
雖然有著諸多規定束縛,擔任主祭之後與親族幾乎再不能往來,但光一個主祭的名頭,便值得一個百年世家拚上全部子侄爭上一爭了。
陳敬之也是有些著急了,他眼看著還有不到十年就要奉詔離任,偏偏陳家年青一代竟然沒有半個能夠溝通鬼神的天賦少年,陳家近百年來順風順水,從不曾與人交惡,但養活這麽一大家子,不免涉及諸多產業,有產業就有利益紛爭,這卻是無論如何也免不了的。
沒了主祭的名頭,陳家雖然不至於就此衰敗,但卻也難免要頹唐幾年,陳敬之六歲離家,至今四十餘年,卻從未於陳家做出個什麽貢獻,如今即將離任,卻也不免動了心思,想試探一二。
看似普通的訴苦之言,背後卻藏著諸般心思,張博經曆大變,又腥風血雨半載,雖然隱秘,卻轉眼便了悟在心。
按說這陳家近百年來對神庭一向恭敬,從心底講,這樣鐵杆的親神庭派是很值得神庭大力栽培的,不過他不過一個巡天將,守天將都不是,哪來的資格大包大攬?
但若直接推辭,卻未免太過不近人情了些,便道:“主祭這話可就說錯了,陳家數百年來兢兢業業,為我神庭立下汗馬功勞,此番狐妖之事又助我良多,陳家的事,神庭肯定會看在眼裏的。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主祭還有九年時光,焉知道這三年裏,陳家不能生出一個通靈少年?”
“那就承蒙大人吉言了。”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陳敬之眼中有一些失望,不過轉眼即逝,畢竟早有了心裏準備。
陳午生不過弱冠,卻已通曉世情百態,對他今日的職責也再清楚不過,眼看得亭中氣氛有些冷卻,略略思索,便笑道:“依我看啊,大伯您就是瞎操心,地主家還給苦工餘糧呢,更別說神庭向來公道,哪用的著您操心啊!”
張博和陳敬之一愣,旋即便哈哈大笑起來,張博調笑道:“咱們說了半天,還沒午生明白啊!這下,主祭可放心了吧?”
陳敬之苦笑道:“放心了放心了,沒想到剛剛還說犯了糊塗,這又犯了一個,真是羞煞我也。”
“嘿嘿,要我說啊,您二位也就是當局者迷,我這個旁觀者倒是清了,真論起來,大人,大伯,您兩位可比我聰明多了,我到現在還沒明白,那狐妖到底怎麽了?”陳午生一臉疑惑,問道:“那狐妖不是還在廟裏好好的麽,怎麽我聽您二位的意思,那狐妖馬上就要完蛋了?”
張博和陳敬之一愣,又是一陣大笑,陳敬之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剛剛你是旁觀者,現在又成了當局者,這人的思想,真是須臾變幻,莫測無窮啊!”
陳午生作求饒狀:“您二位就別再笑我了,我是真不明白。”又對張博告饒:“這幾日我日夜跟隨大人身邊,大人的吩咐都是通過我去辦的,大人在聽風閣一步都沒出去過,那狐妖也在祈福廟裏好端端的,我是真不明白啊!”
張博和陳敬之相視一笑,陳敬之拱手笑道:“看來我這侄子還真是糊塗了,大人這幾日的手段,看似平凡,卻直指本質,穩坐八方不動,卻決勝千裏之外,端是讓我敬佩萬分。不過其中細節,我也是一知半解,還請大人解惑啊!”
陳敬之盛情邀請,陳午生眼巴巴的盯著,張博微微一笑,道:“也罷,那我就仔細說說。”
沉吟片刻,整理了下思緒,便道:“其實我手段,看似神秘,其實說穿了不值一提,那狐妖的最大漏洞,其實早已暴露在我們眼前,隻是我們陷入局中,耳隨聲走,眼被色瞞,所思所想,俱被往日見聞迷惑,沒有洞徹真實。”
陳敬之麵露坦然,陳午生卻更加疑惑,張博繼續道:“你看那狐妖,半年來威風赫赫,氣撼風雲,所過之處天地變色,所向披靡,短短半年時光,便已席卷半郡香火,如此聲勢,端是不可一世,但隻要跳脫出來,便能發現,這狐妖賴以為根基的,不過三種。”
“這第一種,便是清淨之體。”張博解釋道:“妖怪成精,若能一直不染殺孽,便能法力精純,不染孽力,神庭稱之為清淨之體,對於此種妖怪,神庭有著明令,多加保護,不得無故驅逐擊殺,這也是閻大人麵對狐妖,卻倍感束手束腳的原因。”
陳午生恍然大悟,他不像陳敬之,嚴格意義上講陳敬之是神庭的人,對一些神庭的規章製度了然於心,因此對新上任的神將諸般舉動總覺得莫名其妙,卻原來其中還有著這種道理。
“這清淨之體,便是這狐妖的護身符,也是它真正的根基,我們犯的錯誤也在這裏,隻想著狐妖立廟為亂,想著如何驅趕它,卻對於清淨之體束手束腳,所以才讓它氣焰囂張,勢大難治,其實這點我們想錯了。”張博頓了一下,道“不過我們先不說這個,繼續往下說。”
“狐妖的第二個依仗,便是它的法術。”
“百姓大多隻看眼前,一個揮揮手就能解除病痛折磨的存在,哪怕它是妖怪,也難免有百姓供奉它,一家兩家下去,就和滾雪球一樣,從眾效應一起來,自然發展壯大,畢竟,與我們從不插手塵世凡俗的敬天廟比起來,一個能夠實打實用法術給人帶來好處的妖怪,可比神將還神將了麽!”
說到最後,張博有些苦笑,這狐妖抓空子的本事真的不能小覷,人道因果繁雜,糾纏不斷,而且人道自有發展脈絡,過多幹涉必然大因果,所以以神庭調理陰陽的天地位格,也隻能設立一個敬天廟,甚至自我約束,隻對為禍人間的妖怪出手,其餘一概不理。
所以也難怪,郡守會支持祈福廟而拋棄敬天廟了。
陳敬之也讚同道:“是啊,百姓多愚,見利而忘義,卻不知,眼前小利,卻是長遠禍根。”
“我有點明白了!”陳午生一拍額頭,恍然道:“這就好比甲乙兩個商號,大家都知道甲商號才是真的好,但是不管你花多少銀子,甲商號也不賣你東西,乙商號的老板雖然是個壞的,但是商號裏賣東西,真到了急需的時候,再怎麽不情願,客人也得去乙商號花銀子,哪怕可能乙商號的商品後患極多,但也顧不上。”
“就是這個道理。”張博點點頭,“我看了乳川郡今年資料,先是大旱,百姓去敬天廟祈雨而不得,狐妖便在此時以祈雨事名趁勢而起,接著又是石泉幹涸,百姓再求敬天廟又不得,便請了狐妖再度出手,如此得了民心,再加上平日小恩小惠,療傷治病,又大大方方以妖身示人,顯了光明磊落的心思,由此站穩了腳跟。”
“而敬天廟呢,乳川郡屢遭大難卻無動於衷,百姓自然不會管你什麽天地因果,隻會在乎我求你的時候你沒理我,於是一應彈劾厭棄接踵而來,卻也是理所應當。”
張博無奈的笑笑,陳敬之歎了口氣。
“若不是大人奇思妙想,以利益牽人心,掘了那妖狐根基,怕是我這庸碌之輩隻能眼睜睜看著那青狐一日盛過一日,根基漸固卻隻能束手無策,坐以待斃啊!”
“陳主祭也莫要自責了。”張博寬慰道:“主祭不過是因為常年坐鎮敬天廟,整日神來鬼去,時日已久,失去了對凡世的敏銳之心,就算如此,主祭也能堅守半年,不讓那狐妖逞威,我相信,就算換做是我,也不可能比主祭做的更好了。”
“是啊!”陳敬之慚愧道:“小人自二十歲便蒙上師恩典,神庭冊封,任了這乳川敬天主祭,時至今日,已是三十餘年。”
陳敬之眼中露出迴憶之色,“這三十年來,白日敬香,夜裏送鬼,三十年來日日如此,不經意間,一顆清淨心卻已被神鬼所迷,如今想來,對這世俗的了解,怕是還不如我這弱冠侄兒,實在慚愧。”
陳敬之扭過頭,看了站在旁邊規規矩矩的陳午生一眼,目中隱隱讚賞。
張博也覺得陳午生確實不錯,這數日來更是日夜伺候,恭敬非常,便同樣讚道:“午生倒真是一個少見的俊傑,弱冠之年,便能通曉世間百態,人情練達,你們陳氏,也是後繼有人啊!”
一位是神庭的在職神將,法力無邊,一位是自家大伯,自小便以清正嚴明著稱,麵對這兩位份量極重之人的誇讚,饒是陳午生自小讀書,已漸臻喜怒不形於色的境地,此刻也不免靦腆一笑,眸中得意。
陳敬之轉而歎了一聲,對著張博似是訴苦道:“他也就能在凡間廝混,於這神鬼祭祀一道卻是半點天賦也無,也不知我將來秉承詔命之後,陳家將會如何啊?”
一方主祭,雖然在神庭的序列中乃是最低一級,但也是神庭在凡間的直屬部門,代表著神庭的威嚴與統治。
雖然有著諸多規定束縛,擔任主祭之後與親族幾乎再不能往來,但光一個主祭的名頭,便值得一個百年世家拚上全部子侄爭上一爭了。
陳敬之也是有些著急了,他眼看著還有不到十年就要奉詔離任,偏偏陳家年青一代竟然沒有半個能夠溝通鬼神的天賦少年,陳家近百年來順風順水,從不曾與人交惡,但養活這麽一大家子,不免涉及諸多產業,有產業就有利益紛爭,這卻是無論如何也免不了的。
沒了主祭的名頭,陳家雖然不至於就此衰敗,但卻也難免要頹唐幾年,陳敬之六歲離家,至今四十餘年,卻從未於陳家做出個什麽貢獻,如今即將離任,卻也不免動了心思,想試探一二。
看似普通的訴苦之言,背後卻藏著諸般心思,張博經曆大變,又腥風血雨半載,雖然隱秘,卻轉眼便了悟在心。
按說這陳家近百年來對神庭一向恭敬,從心底講,這樣鐵杆的親神庭派是很值得神庭大力栽培的,不過他不過一個巡天將,守天將都不是,哪來的資格大包大攬?
但若直接推辭,卻未免太過不近人情了些,便道:“主祭這話可就說錯了,陳家數百年來兢兢業業,為我神庭立下汗馬功勞,此番狐妖之事又助我良多,陳家的事,神庭肯定會看在眼裏的。再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主祭還有九年時光,焉知道這三年裏,陳家不能生出一個通靈少年?”
“那就承蒙大人吉言了。”沒有得到確定的答案,陳敬之眼中有一些失望,不過轉眼即逝,畢竟早有了心裏準備。
陳午生不過弱冠,卻已通曉世情百態,對他今日的職責也再清楚不過,眼看得亭中氣氛有些冷卻,略略思索,便笑道:“依我看啊,大伯您就是瞎操心,地主家還給苦工餘糧呢,更別說神庭向來公道,哪用的著您操心啊!”
張博和陳敬之一愣,旋即便哈哈大笑起來,張博調笑道:“咱們說了半天,還沒午生明白啊!這下,主祭可放心了吧?”
陳敬之苦笑道:“放心了放心了,沒想到剛剛還說犯了糊塗,這又犯了一個,真是羞煞我也。”
“嘿嘿,要我說啊,您二位也就是當局者迷,我這個旁觀者倒是清了,真論起來,大人,大伯,您兩位可比我聰明多了,我到現在還沒明白,那狐妖到底怎麽了?”陳午生一臉疑惑,問道:“那狐妖不是還在廟裏好好的麽,怎麽我聽您二位的意思,那狐妖馬上就要完蛋了?”
張博和陳敬之一愣,又是一陣大笑,陳敬之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剛剛你是旁觀者,現在又成了當局者,這人的思想,真是須臾變幻,莫測無窮啊!”
陳午生作求饒狀:“您二位就別再笑我了,我是真不明白。”又對張博告饒:“這幾日我日夜跟隨大人身邊,大人的吩咐都是通過我去辦的,大人在聽風閣一步都沒出去過,那狐妖也在祈福廟裏好端端的,我是真不明白啊!”
張博和陳敬之相視一笑,陳敬之拱手笑道:“看來我這侄子還真是糊塗了,大人這幾日的手段,看似平凡,卻直指本質,穩坐八方不動,卻決勝千裏之外,端是讓我敬佩萬分。不過其中細節,我也是一知半解,還請大人解惑啊!”
陳敬之盛情邀請,陳午生眼巴巴的盯著,張博微微一笑,道:“也罷,那我就仔細說說。”
沉吟片刻,整理了下思緒,便道:“其實我手段,看似神秘,其實說穿了不值一提,那狐妖的最大漏洞,其實早已暴露在我們眼前,隻是我們陷入局中,耳隨聲走,眼被色瞞,所思所想,俱被往日見聞迷惑,沒有洞徹真實。”
陳敬之麵露坦然,陳午生卻更加疑惑,張博繼續道:“你看那狐妖,半年來威風赫赫,氣撼風雲,所過之處天地變色,所向披靡,短短半年時光,便已席卷半郡香火,如此聲勢,端是不可一世,但隻要跳脫出來,便能發現,這狐妖賴以為根基的,不過三種。”
“這第一種,便是清淨之體。”張博解釋道:“妖怪成精,若能一直不染殺孽,便能法力精純,不染孽力,神庭稱之為清淨之體,對於此種妖怪,神庭有著明令,多加保護,不得無故驅逐擊殺,這也是閻大人麵對狐妖,卻倍感束手束腳的原因。”
陳午生恍然大悟,他不像陳敬之,嚴格意義上講陳敬之是神庭的人,對一些神庭的規章製度了然於心,因此對新上任的神將諸般舉動總覺得莫名其妙,卻原來其中還有著這種道理。
“這清淨之體,便是這狐妖的護身符,也是它真正的根基,我們犯的錯誤也在這裏,隻想著狐妖立廟為亂,想著如何驅趕它,卻對於清淨之體束手束腳,所以才讓它氣焰囂張,勢大難治,其實這點我們想錯了。”張博頓了一下,道“不過我們先不說這個,繼續往下說。”
“狐妖的第二個依仗,便是它的法術。”
“百姓大多隻看眼前,一個揮揮手就能解除病痛折磨的存在,哪怕它是妖怪,也難免有百姓供奉它,一家兩家下去,就和滾雪球一樣,從眾效應一起來,自然發展壯大,畢竟,與我們從不插手塵世凡俗的敬天廟比起來,一個能夠實打實用法術給人帶來好處的妖怪,可比神將還神將了麽!”
說到最後,張博有些苦笑,這狐妖抓空子的本事真的不能小覷,人道因果繁雜,糾纏不斷,而且人道自有發展脈絡,過多幹涉必然大因果,所以以神庭調理陰陽的天地位格,也隻能設立一個敬天廟,甚至自我約束,隻對為禍人間的妖怪出手,其餘一概不理。
所以也難怪,郡守會支持祈福廟而拋棄敬天廟了。
陳敬之也讚同道:“是啊,百姓多愚,見利而忘義,卻不知,眼前小利,卻是長遠禍根。”
“我有點明白了!”陳午生一拍額頭,恍然道:“這就好比甲乙兩個商號,大家都知道甲商號才是真的好,但是不管你花多少銀子,甲商號也不賣你東西,乙商號的老板雖然是個壞的,但是商號裏賣東西,真到了急需的時候,再怎麽不情願,客人也得去乙商號花銀子,哪怕可能乙商號的商品後患極多,但也顧不上。”
“就是這個道理。”張博點點頭,“我看了乳川郡今年資料,先是大旱,百姓去敬天廟祈雨而不得,狐妖便在此時以祈雨事名趁勢而起,接著又是石泉幹涸,百姓再求敬天廟又不得,便請了狐妖再度出手,如此得了民心,再加上平日小恩小惠,療傷治病,又大大方方以妖身示人,顯了光明磊落的心思,由此站穩了腳跟。”
“而敬天廟呢,乳川郡屢遭大難卻無動於衷,百姓自然不會管你什麽天地因果,隻會在乎我求你的時候你沒理我,於是一應彈劾厭棄接踵而來,卻也是理所應當。”
張博無奈的笑笑,陳敬之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