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武寧傳統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百姓們雖然也為裘甫起義的失敗而感到歎惋,但是,對於裘甫起義所帶來的影響,他們還是很高興的。
——裘甫的起義,哪怕失敗了,最後也並不是無用的,並不是白白浪費了的!
這一場起義,真的給當地的百姓們帶來了幫助,帶來了正麵影響!
雖然有人因此而身亡,在戰爭中戰死……但是剩下的人,確實是享受到了那麽一星半點的好處。
那些個為禍鄉裏,橫行霸道的鄉紳、豪族等等,終於受到了懲處!
百姓們的生活重擔終於能夠稍微地減輕一些了!
裘甫的起義不是沒有價值,不是沒有作用的!!!
“官吏殘酷壓榨欺詐百姓,橫行霸道……”有人對此不屑一顧,嗤笑道,“難道朝廷之前不知道嗎?如果不是因為裘甫帶著大家一起起義,並且還多次打敗了那些官兵,根本不可能有人來處理這些官吏!”
周圍人對此沒有任何異議。
可不是!
地方官吏們苛刻壓榨百姓,難道朝廷對此當真就一無所知了?地方上豪強鄉紳橫行,百姓們苦不堪言,水深火熱,差不多活不下去……難道朝廷也對此毫無了解?
直到這個王式在鎮壓了裘甫起義之後,那些官員們才發現這些事情?
誰信啊!
或許也就是三歲的小兒還能被這話給哄騙住。
可他們都已經不再是小兒了,又怎麽可能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那王式之所以開始處理那些橫行鄉裏的家夥,完全是因為百姓們受不了起義了,起義的規模還很大。
如果沒有裘甫帶人起義,如果起義的規模不大,如果……怎麽可能會有人過來處理這些事情?
隻有鬧出來大事,隻有把朝廷打疼了,隻有威脅到朝廷自身了……朝廷才有可能過來懲處一下那些導致百姓活不下去的家夥們。
還是得靠自己,在該動手的時候就要動手啊!
【接下來,就是桂林的起義了,這一場起義,可以稱作龐勳起義,也可以叫做桂林戍卒起義。】
【是的哦,這一次起義的主力軍,是桂林地區的唐軍戍卒。】
李世民和李淵同感震驚。
大唐到了那個時候,已經處在了藩鎮割據的狀態,如果是節度使麾下的兵馬,那就已經算是節度使的私軍——即使不聽朝廷的話,那也不能直接算作是“起義”;
所以,這麽看,這些桂林的戍卒,很可能就是依舊還隸屬於中央朝廷的軍隊!
連軍隊都選擇起義了……
這不就是和隋朝末年的情況有些類似了嗎?
雖然宇文化及等人都是理當唾棄的家夥,但是支撐這些人幹掉楊廣的驍果軍,正是隋朝的軍隊。
李世民:……
怎麽大唐日後還是走上了和隋朝類似的道路?
他該慶幸,這一次反叛的軍隊身處桂林,距離長安或者洛陽非常遙遠,不像是當年就和楊廣在一個地方的驍果軍,做不到直接殺進宮中殺死皇帝和大量宗室嗎?
【鹹通四年,南詔北上進攻安南地區,唐懿宗派兵支援安南,兵力總計兩千人。】
【隨後,這兩千兵力中分出來了八百人,戍守在桂林。】
【按照常理來說,這種戍守邊疆的士卒是有戍守時限的,一般是三年,到了三年,就換一批人;這八百名戍卒也不例外,他們將要在桂林地區戍守三年時間,三年之後,就有新的士卒前來替換他們,他們就可以迴到家鄉。】
【而在這裏,我們還必須要介紹一下這八百戍卒的大體背景。】
【這八百名戍卒大部分是來自於徐州,徐州這個地方,在唐朝一向以悍勇聞名,其軍隊也被稱作是武寧軍;自安史之亂之後,徐州越發成為了一個關鍵地區,因此,民風也日漸彪悍。】
【武寧軍,或者說徐州士卒們都非常悍勇,並且從不拘泥於所謂的死板的君臣之說,如果真的有什麽讓他們實在接受不了的情況,他們就會選擇用自己的行動表示自己的想法。】
【在這八百士卒戍守桂林之前,徐州,或者說武寧軍就已經爆發過兩次兵變。】
【第一次,是在唐宣宗,也就是唐懿宗的前任在位期間,武寧軍因為時任節度使的康季榮不體恤士卒,於是發動兵變,朝廷最終選擇把康季榮貶到了嶺南地區,換了一個節度使過來,武寧軍這才消停下來;】
【第二次,是在唐懿宗在位期間,正是鹹通三年,徐州軍隊中的一支叫做銀刀軍的驕橫不已,發動兵變,驅逐當時的節度使溫璋,唐懿宗才派人鎮壓了銀刀軍——而奉命領兵鎮壓的,也是之前剛剛提到過的一個人,王式。】
【換言之,徐州,武寧軍,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軍隊,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和傳說故事的軍隊,是一個軍中士卒人人都知道點什麽,都有點自己的想法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其實沒事兒也不會兵變造反之類的,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什麽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並且得到了廣泛的認同的話……他們就很有可能去選擇行動,而不是硬生生忍著。】
【而這一次,戍守桂林的八百戍卒也展示出了這一風采。】
——裘甫的起義,哪怕失敗了,最後也並不是無用的,並不是白白浪費了的!
這一場起義,真的給當地的百姓們帶來了幫助,帶來了正麵影響!
雖然有人因此而身亡,在戰爭中戰死……但是剩下的人,確實是享受到了那麽一星半點的好處。
那些個為禍鄉裏,橫行霸道的鄉紳、豪族等等,終於受到了懲處!
百姓們的生活重擔終於能夠稍微地減輕一些了!
裘甫的起義不是沒有價值,不是沒有作用的!!!
“官吏殘酷壓榨欺詐百姓,橫行霸道……”有人對此不屑一顧,嗤笑道,“難道朝廷之前不知道嗎?如果不是因為裘甫帶著大家一起起義,並且還多次打敗了那些官兵,根本不可能有人來處理這些官吏!”
周圍人對此沒有任何異議。
可不是!
地方官吏們苛刻壓榨百姓,難道朝廷對此當真就一無所知了?地方上豪強鄉紳橫行,百姓們苦不堪言,水深火熱,差不多活不下去……難道朝廷也對此毫無了解?
直到這個王式在鎮壓了裘甫起義之後,那些官員們才發現這些事情?
誰信啊!
或許也就是三歲的小兒還能被這話給哄騙住。
可他們都已經不再是小兒了,又怎麽可能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那王式之所以開始處理那些橫行鄉裏的家夥,完全是因為百姓們受不了起義了,起義的規模還很大。
如果沒有裘甫帶人起義,如果起義的規模不大,如果……怎麽可能會有人過來處理這些事情?
隻有鬧出來大事,隻有把朝廷打疼了,隻有威脅到朝廷自身了……朝廷才有可能過來懲處一下那些導致百姓活不下去的家夥們。
還是得靠自己,在該動手的時候就要動手啊!
【接下來,就是桂林的起義了,這一場起義,可以稱作龐勳起義,也可以叫做桂林戍卒起義。】
【是的哦,這一次起義的主力軍,是桂林地區的唐軍戍卒。】
李世民和李淵同感震驚。
大唐到了那個時候,已經處在了藩鎮割據的狀態,如果是節度使麾下的兵馬,那就已經算是節度使的私軍——即使不聽朝廷的話,那也不能直接算作是“起義”;
所以,這麽看,這些桂林的戍卒,很可能就是依舊還隸屬於中央朝廷的軍隊!
連軍隊都選擇起義了……
這不就是和隋朝末年的情況有些類似了嗎?
雖然宇文化及等人都是理當唾棄的家夥,但是支撐這些人幹掉楊廣的驍果軍,正是隋朝的軍隊。
李世民:……
怎麽大唐日後還是走上了和隋朝類似的道路?
他該慶幸,這一次反叛的軍隊身處桂林,距離長安或者洛陽非常遙遠,不像是當年就和楊廣在一個地方的驍果軍,做不到直接殺進宮中殺死皇帝和大量宗室嗎?
【鹹通四年,南詔北上進攻安南地區,唐懿宗派兵支援安南,兵力總計兩千人。】
【隨後,這兩千兵力中分出來了八百人,戍守在桂林。】
【按照常理來說,這種戍守邊疆的士卒是有戍守時限的,一般是三年,到了三年,就換一批人;這八百名戍卒也不例外,他們將要在桂林地區戍守三年時間,三年之後,就有新的士卒前來替換他們,他們就可以迴到家鄉。】
【而在這裏,我們還必須要介紹一下這八百戍卒的大體背景。】
【這八百名戍卒大部分是來自於徐州,徐州這個地方,在唐朝一向以悍勇聞名,其軍隊也被稱作是武寧軍;自安史之亂之後,徐州越發成為了一個關鍵地區,因此,民風也日漸彪悍。】
【武寧軍,或者說徐州士卒們都非常悍勇,並且從不拘泥於所謂的死板的君臣之說,如果真的有什麽讓他們實在接受不了的情況,他們就會選擇用自己的行動表示自己的想法。】
【在這八百士卒戍守桂林之前,徐州,或者說武寧軍就已經爆發過兩次兵變。】
【第一次,是在唐宣宗,也就是唐懿宗的前任在位期間,武寧軍因為時任節度使的康季榮不體恤士卒,於是發動兵變,朝廷最終選擇把康季榮貶到了嶺南地區,換了一個節度使過來,武寧軍這才消停下來;】
【第二次,是在唐懿宗在位期間,正是鹹通三年,徐州軍隊中的一支叫做銀刀軍的驕橫不已,發動兵變,驅逐當時的節度使溫璋,唐懿宗才派人鎮壓了銀刀軍——而奉命領兵鎮壓的,也是之前剛剛提到過的一個人,王式。】
【換言之,徐州,武寧軍,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軍隊,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和傳說故事的軍隊,是一個軍中士卒人人都知道點什麽,都有點自己的想法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其實沒事兒也不會兵變造反之類的,但是如果真的遇到了什麽絕對不能接受的事情,並且得到了廣泛的認同的話……他們就很有可能去選擇行動,而不是硬生生忍著。】
【而這一次,戍守桂林的八百戍卒也展示出了這一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