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牽連甚廣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輔公祏竟然還做了這種事?!”許多百姓這一次受到了巨大的衝擊。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輔公祏在戰敗被俘之後,竟然還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杜伏威和闞陵,就這麽被他拖下了水。
這件事情對他們的衝擊實在是有點大。
早在前麵的許多個故事中,不論是出身世家貴族,還是百姓起義,總歸都是不斷征戰,有勝利也有失敗,雖然大多數時候,起義的百姓都沒能實現自己最大的目標,也雖然,很多時候有些人會在不同的勢力之間輾轉搖擺……
但是,確實沒有幾個像是輔公祏這樣做的人。
或者說,在前麵的故事中,從沒有出現一個做出了這樣沒事兒拖人下水的家夥。
張角的黃巾起義確實有人告密,但那是告密,而不是戰敗後非要把其他人也一同坑進去;其他時候,起義有出現過混亂、爭鬥、昔日戰友今日化作仇敵的情況,但也沒有如輔公祏這般。
——輔公祏,確實是開創了一個先河,成為了第一個被講述出來做了如此不道德之事的人物。
太不道德了。
“其實他把闞陵拖下水,說闞陵也參與了反叛,倒也能夠說得過去,”有人歎道,,“畢竟闞陵原本也是江淮軍的一員,如今卻站在了唐朝那一邊來攻打江淮軍,還借助自己過去的威望讓江淮軍的許多人選擇投降……”
這種家夥,輔公祏想要借機報複一二,倒也不奇怪,也算是能讓眾人理解。
但是杜伏威呢?
不管如何,杜伏威都是輔公祏的至交好友,是他從少年到如今一路走來的生死同伴,他們共同奔逃,又一起建立了江淮軍……
雖然後來雙方分道揚鑣,彼此產生了巨大的裂痕,又相互猜忌和怨恨,可到底還有過往的經曆和情分啊。
更不要說,這個時候,杜伏威本人也已經死在了長安。
輔公祏又何苦非要把杜伏威也拖下水?
不少自詡自己有著過命的好兄弟,並且自覺自己義薄雲天、重視情誼——至少不會沒事兒跑去坑害自己兄弟——的男人對輔公祏的行為非常看不上眼,也非常唾棄。
是,你們倆確實是彼此產生了矛盾,雙方都對對方嚴重不滿,杜伏威把你架空了,猜忌你;你對他非常怨恨,並且還利用他的名義讓江淮軍跟著你一同反叛。
早就不是當年的好兄弟了。
但是現在,杜伏威已經死了,而你也因為戰敗即將被處死,怎麽,現在還不能迴憶起一點子兄弟情分,將情況據實以告,而不是胡編亂造,非得把曾經的兄弟也拖進深淵?
你們倆又不是發展成了什麽血海深仇,隻要仇人過得慘一點,即便自己死也高興。
“我原先還以為這輔公祏是個男人,他倆之間完全是杜伏威做錯了,因為有了權力就容不下過去的兄弟了,”一個人冷哼道,“現在看來,杜伏威確實不是個特別好的,但是這輔公祏也同樣不怎麽樣!”
他的發言,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一時引來許多人附和。
“可不是,我原本還覺得就是杜伏威忘恩負義,被權力迷花了眼,忘記了自己到底當年是個什麽情況,還覺得輔公祏借用杜伏威的名義就是應該的,可現在看來……”
“誰說不是呢?”有人感慨道,“這倆人走到現在這個結局,恐怕是兩個人都有點毛病。”
也有人想起了什麽,道:“所以,杜伏威的兒子受到連累,沒入了……沒入了那個啥,就是因為輔公祏這個誣告?”
之前在講到杜伏威因為憂懼或者因為中毒而死的時候,還提到了杜伏威的家人。
杜伏威的兒子並沒有過得好,反而因為杜伏威受到了牽連,被沒入了一個他不記得的的地方,其他舊部也紛紛疏遠,隻有一個將領還記著杜伏威這個舊主,照拂了舊主的兒子。
當時其實他就有些疑惑。
杜伏威確實是死了,可那個時候,反叛的人是輔公祏,而不是杜伏威,杜伏威因為舊部反叛而惶惶不安、心中恐懼,最終以至於身死,這倒是可以說得通;
但是,杜伏威的額兒子為什麽還要被沒入那啥?
那地方雖然他根本記不得叫什麽,但很清楚的知道,那地方聽起來就不是個什麽好地方。
杜伏威的兒子受到輔公祏反叛的影響,沒有什麽好前途,這沒問題;但是走到了被沒入某個地方的地步……這牽連的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說到底,杜伏威又沒有謀反!
他的兒子,最少也能過上個正常生活不是?
而現在,他覺得自己當時的疑惑已經完全被解開了。
——為什麽杜伏威的兒子會被牽連的那麽嚴重?
那當然是因為,有人告訴了唐朝,這一次江淮軍反叛,跟杜伏威有關係,就是杜伏威指使的,杜伏威就是最大的幕後主謀啊!
而杜伏威兒子,也就變成了反叛策劃者的兒子。
反叛主導人的兒子,又能有什麽好待遇,能有什麽好結果?
留他一命都已經算是待遇很好的了。
被他這麽一提,許多人也都反應過來:“確實啊!”
“當時我都沒想到有什麽不對,現在看來,還真是這樣……”
“這輔公祏也太狠了,幸好朝廷還留了杜伏威的兒子一命,沒有斬草除根,要不然那也太冤枉了!”
……
眾人紛紛對杜伏威報以更深的同情,而對輔公祏的行為報以更大的唾棄。也有些人,對朝廷的手下留情而感到慶幸。
但也有幾個人,雖然麵上同樣在附和,可心裏麵卻在冷笑不斷。
這幾個人悄悄打開了“曆代”,直接往上麵匿名發消息。
[某朝-甲地-某:說起來,你們難道不覺得這個輔公祏說杜伏威是反叛的幕後主謀這件事情有些問題嗎?]
[甲朝-乙地-乙某:?能有什麽問題?這上麵不是講了,就是輔公祏告訴李孝恭,說杜伏威和闞陵也都參與到了謀反之中嗎?這有什麽問題?]
[丙朝-乙地-乙:你是不相信神跡的話嗎?這就是輔公祏這個小人,見自己要完蛋,也非要把其他人一起拖下水!]
[丙朝-某地-某某某:我有什麽時候說自己不相信神跡的話了?我是說,你們不覺得這其中可能有什麽隱情嗎?]
他們完全沒有想到,輔公祏在戰敗被俘之後,竟然還會做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杜伏威和闞陵,就這麽被他拖下了水。
這件事情對他們的衝擊實在是有點大。
早在前麵的許多個故事中,不論是出身世家貴族,還是百姓起義,總歸都是不斷征戰,有勝利也有失敗,雖然大多數時候,起義的百姓都沒能實現自己最大的目標,也雖然,很多時候有些人會在不同的勢力之間輾轉搖擺……
但是,確實沒有幾個像是輔公祏這樣做的人。
或者說,在前麵的故事中,從沒有出現一個做出了這樣沒事兒拖人下水的家夥。
張角的黃巾起義確實有人告密,但那是告密,而不是戰敗後非要把其他人也一同坑進去;其他時候,起義有出現過混亂、爭鬥、昔日戰友今日化作仇敵的情況,但也沒有如輔公祏這般。
——輔公祏,確實是開創了一個先河,成為了第一個被講述出來做了如此不道德之事的人物。
太不道德了。
“其實他把闞陵拖下水,說闞陵也參與了反叛,倒也能夠說得過去,”有人歎道,,“畢竟闞陵原本也是江淮軍的一員,如今卻站在了唐朝那一邊來攻打江淮軍,還借助自己過去的威望讓江淮軍的許多人選擇投降……”
這種家夥,輔公祏想要借機報複一二,倒也不奇怪,也算是能讓眾人理解。
但是杜伏威呢?
不管如何,杜伏威都是輔公祏的至交好友,是他從少年到如今一路走來的生死同伴,他們共同奔逃,又一起建立了江淮軍……
雖然後來雙方分道揚鑣,彼此產生了巨大的裂痕,又相互猜忌和怨恨,可到底還有過往的經曆和情分啊。
更不要說,這個時候,杜伏威本人也已經死在了長安。
輔公祏又何苦非要把杜伏威也拖下水?
不少自詡自己有著過命的好兄弟,並且自覺自己義薄雲天、重視情誼——至少不會沒事兒跑去坑害自己兄弟——的男人對輔公祏的行為非常看不上眼,也非常唾棄。
是,你們倆確實是彼此產生了矛盾,雙方都對對方嚴重不滿,杜伏威把你架空了,猜忌你;你對他非常怨恨,並且還利用他的名義讓江淮軍跟著你一同反叛。
早就不是當年的好兄弟了。
但是現在,杜伏威已經死了,而你也因為戰敗即將被處死,怎麽,現在還不能迴憶起一點子兄弟情分,將情況據實以告,而不是胡編亂造,非得把曾經的兄弟也拖進深淵?
你們倆又不是發展成了什麽血海深仇,隻要仇人過得慘一點,即便自己死也高興。
“我原先還以為這輔公祏是個男人,他倆之間完全是杜伏威做錯了,因為有了權力就容不下過去的兄弟了,”一個人冷哼道,“現在看來,杜伏威確實不是個特別好的,但是這輔公祏也同樣不怎麽樣!”
他的發言,代表了不少人的心聲,一時引來許多人附和。
“可不是,我原本還覺得就是杜伏威忘恩負義,被權力迷花了眼,忘記了自己到底當年是個什麽情況,還覺得輔公祏借用杜伏威的名義就是應該的,可現在看來……”
“誰說不是呢?”有人感慨道,“這倆人走到現在這個結局,恐怕是兩個人都有點毛病。”
也有人想起了什麽,道:“所以,杜伏威的兒子受到連累,沒入了……沒入了那個啥,就是因為輔公祏這個誣告?”
之前在講到杜伏威因為憂懼或者因為中毒而死的時候,還提到了杜伏威的家人。
杜伏威的兒子並沒有過得好,反而因為杜伏威受到了牽連,被沒入了一個他不記得的的地方,其他舊部也紛紛疏遠,隻有一個將領還記著杜伏威這個舊主,照拂了舊主的兒子。
當時其實他就有些疑惑。
杜伏威確實是死了,可那個時候,反叛的人是輔公祏,而不是杜伏威,杜伏威因為舊部反叛而惶惶不安、心中恐懼,最終以至於身死,這倒是可以說得通;
但是,杜伏威的額兒子為什麽還要被沒入那啥?
那地方雖然他根本記不得叫什麽,但很清楚的知道,那地方聽起來就不是個什麽好地方。
杜伏威的兒子受到輔公祏反叛的影響,沒有什麽好前途,這沒問題;但是走到了被沒入某個地方的地步……這牽連的是不是有點太大了?
說到底,杜伏威又沒有謀反!
他的兒子,最少也能過上個正常生活不是?
而現在,他覺得自己當時的疑惑已經完全被解開了。
——為什麽杜伏威的兒子會被牽連的那麽嚴重?
那當然是因為,有人告訴了唐朝,這一次江淮軍反叛,跟杜伏威有關係,就是杜伏威指使的,杜伏威就是最大的幕後主謀啊!
而杜伏威兒子,也就變成了反叛策劃者的兒子。
反叛主導人的兒子,又能有什麽好待遇,能有什麽好結果?
留他一命都已經算是待遇很好的了。
被他這麽一提,許多人也都反應過來:“確實啊!”
“當時我都沒想到有什麽不對,現在看來,還真是這樣……”
“這輔公祏也太狠了,幸好朝廷還留了杜伏威的兒子一命,沒有斬草除根,要不然那也太冤枉了!”
……
眾人紛紛對杜伏威報以更深的同情,而對輔公祏的行為報以更大的唾棄。也有些人,對朝廷的手下留情而感到慶幸。
但也有幾個人,雖然麵上同樣在附和,可心裏麵卻在冷笑不斷。
這幾個人悄悄打開了“曆代”,直接往上麵匿名發消息。
[某朝-甲地-某:說起來,你們難道不覺得這個輔公祏說杜伏威是反叛的幕後主謀這件事情有些問題嗎?]
[甲朝-乙地-乙某:?能有什麽問題?這上麵不是講了,就是輔公祏告訴李孝恭,說杜伏威和闞陵也都參與到了謀反之中嗎?這有什麽問題?]
[丙朝-乙地-乙:你是不相信神跡的話嗎?這就是輔公祏這個小人,見自己要完蛋,也非要把其他人一起拖下水!]
[丙朝-某地-某某某:我有什麽時候說自己不相信神跡的話了?我是說,你們不覺得這其中可能有什麽隱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