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武德五年,夏天,秦王李世民帶兵平定了竇建德的餘部劉黑闥——就是之前提到的那一位,以及徐圓朗,算是真正平定了北麵地區。】


    【而其中,徐圓朗的地盤和杜伏威的地盤接壤,李世民於是幹脆趁著進攻徐圓朗的機會,把兵馬帶到了杜伏威的領土邊境,展示和炫耀武力。】


    【這其實是一種明確的表態:“如今,你杜伏威是要真心實意臣服歸順我大唐,還是有野心想要做一個獨立的勢力?”】


    【畢竟,這個時候,隋末亂世風雲而起的各種勢力,不論是輝煌一時的李密瓦崗軍,還是竇建德,亦或者是其他諸如徐圓朗、高開道、梁師都等勢力,都已經煙消雲散,或者身處邊疆,遠離核心區域;】


    【唯一一個算是有威脅的勢力,且還處在天下的主要地區的,就是杜伏威了——而杜伏威之前也隻是名義上歸順了李唐,實際上還是一個獨立的力量。】


    【杜伏威也看的很明白,對李世民的意思非常了解,他由此極為不安:唐朝已經幹掉了北方的那麽多勢力!基本上已經完成了天下一統的大勢!】


    【而自己呢?自己真的能夠與李唐較量嗎?那竇建德和李密當年是多麽的風光,可結果呢?】


    【杜伏威一點也不想成為李唐的下一個進攻目標。】


    【既然有了這個打算,倒不如早些行動,也好展現一下自己的誠意——杜伏威幹脆直接向李淵上書,表示自己想要入朝,請李淵允許。】


    【得到了這樣的表態,李淵自然非常高興,當下批準了杜伏威入朝的想法,杜伏威將要前往長安了。】


    【而既然杜伏威前往長安,那江淮地區總得留下個能夠主持大局的人,杜伏威也確實安排了相應的人員——輔公祏?】


    【不,不是輔公祏,而是杜伏威的義子,王雄誕。輔公祏也確實留在了江淮,但是掌握兵權的其實是王雄誕。】


    【自覺做好了安排的杜伏威,就此啟程,前往長安,身邊隻帶了少數親信,七月份,他抵達了長安,見到了李淵。】


    【杜伏威如此上道,李淵也自然要做出相應的迴應,同時也是為了向全天下表示自己的態度和胸懷,於是,李淵加封杜伏威威太子太保,且名義上這個官職的地位要高於李淵的兒子、齊王李元吉。】


    【齊王李元吉,是李淵和太穆皇後竇氏的四兒子,李淵和竇皇後的兒子現如今在世的有三個,老大是太子李建成,老二就是秦王李世民,三子早逝,老四就是現如今為齊王的李元吉。】


    【所以,從明麵上的態度來說,李淵確實很給杜伏威麵子。】


    劉秀等人一看杜伏威的態度,直接選擇歸順唐朝,沒有一點點反抗的意思,倒覺得杜伏威在這方麵確實頗有可取之處。


    誰讓現在,唐朝的大勢已成,天下大局已定?


    如今再做反抗,如果不是真的和唐朝有什麽抹不去的血海深仇,或者有什麽絕對不能讓步的理由,那就是實打實的愚蠢、看不清局勢、下不了決心、舍不得權勢了。


    但這個時候,就是考驗各個首領有沒有那個“舍得”的能力的時候——杜伏威能夠這麽幹脆地舍得,稍稍有些出人意料,但也確實讓人讚許。


    識時務啊!


    識時務,雖然有時候有些人不認為這是個好詞,覺得這不是什麽正麵積極的評價,但說實在的,這其實是一個很少見的品質——很多人其實是做不到真正的識時務的。


    要不,他們是看不明白這個時候的“時務”究竟是什麽;要不,他們是不願意幹脆下決定。


    真的能夠做到穩穩地識時務的人,其處境有時候就能變得好上許多。


    “確實有些沒想到……”劉秀感慨。


    杜伏威確實之前就不是個有野心的人,可他現在能夠這麽幹脆地下了決心,做了決定,自請入朝,確實是之前沒有如何展現出來的——沒有野心,和有決斷又有行動力,可不是一件事。


    不過,劉秀也沒有感歎多久,便瞬間皺起了眉頭:“王雄誕?輔公祏和王雄誕一起都留在了江淮?但是兵權卻交給了王雄誕掌控?”


    這可是不妙的選擇啊!


    劉秀覺得,自己可以在對杜伏威的評價上加上一點了:雖然很識時務,也很有決斷力,不是什麽好謀少斷的家夥,可是這個眼光和處理內部事務的能力實在是有些欠缺。


    杜伏威是怎麽想的?


    如果說在軍中的資曆,和杜伏威本人的情分,乃至與軍中的威望,都應該是輔公祏更高一些吧?


    ——雖然這裏麵沒有提到輔公祏在軍中的威望,但劉秀還是這麽判斷的。畢竟,資曆也好,和杜伏威這個首領的交情,都是輔公祏更深許多。


    兩人從小相識相交,可謂是至交好友,又共同患難,一同逃亡、一起建立了最開始的班底,然後一起從長白山來到江淮地區,隨後,杜伏威固然是成為了首領,可輔公祏也一直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王雄誕雖然是杜伏威的義子,也是一個頗有能力的將領,但是他如何和輔公祏在這些方麵上相比?


    如果杜伏威不願意讓輔公祏掌握兵權,控製江淮,那為什麽要把輔公祏也留在江淮地區?


    想要扶植王雄誕,這沒問題;想要讓王雄誕掌握兵權,這也沒有問題。


    但,怎麽能夠在王雄誕和輔公祏同在江淮的時候,直接跳過輔公祏,扔開這個元老,然後把核心的兵權都交給王雄誕這個資曆都更淺的人?!


    如果真的要跳過輔公祏,那杜伏威還不如把輔公祏一起帶上,大家都前去長安,入朝算了!


    可他把輔公祏也留在了江淮。


    ……他腦子裏是怎麽想的?


    劉秀不太能夠理解,同時,他也得出了一個結論:“接下來,江淮恐怕還要有亂子……而在長安的杜伏威大約是要難過了。”


    輔公祏麵對這種情況,他能忍?


    他或許能忍,但是,在杜伏威不在江淮這樣的機會之下,他難道還能接著忍下去?


    至於說杜伏威為什麽不願意選擇輔公祏作為托付人,為什麽跳過了輔公祏選擇王雄誕……劉秀其實不太在乎。


    反正理由也就那麽幾個,要麽,是輔公祏做了什麽大錯事、辜負了杜伏威的信任;要麽,是杜伏威開始猜疑忌憚起這位年少且共患難的好友了。


    這根本沒有什麽好說的。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