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一戰而終·童謠讖言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竇建德決定不采納淩敬的計策,也不接受自己妻子的建議,而是繼續與唐軍在虎牢關附近僵持。】
【不久後,竇建德把人馬都聚集在了汜水,結成陣勢,與唐軍交戰。】
【唐軍方麵,秦王李世民派出了騎兵前去挑戰,竇建德也發兵進攻,唐軍將領竇抗抵擋住了竇建德的這一波攻勢。竇建德於是暫時率軍後退,秦王則繼續派遣騎兵衝進竇建德的軍陣中,反複衝殺鏖戰,最終,竇建德大敗。】
【這一戰,竇建德在搏殺中被人用槍刺中,受了傷,掙紮著逃到了牛口渚這個地方,被唐軍的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追上俘虜。】
【說起來,在這一戰之前,按照史冊記載,在竇建德的軍中就已經流傳起了一句童謠:“豆入牛口,勢不得久。”竇建德本人在走到牛口渚一地的時候,就非常憎惡這個地方,最終,他也在這個地方迎來了徹底的失敗。】
【關於童謠這個問題,確實難說是真是假,又到底是什麽時候傳揚開來的。】
【說起來童謠,或者說預言、讖言,其實隋末亂世初期——楊廣還沒有跑到江都的時候——就已經流傳起了一個說法:“李氏將興”或者“李氏當王”“李氏將有天下”,總之,就是下一個朝代的主人將會是李氏。】
【而楊廣在聽說這個說法之後,疑心重重,對朝中的李氏貴族和重要大臣懷疑不已,甚至有部分人也被楊廣幹掉了,李淵在這個時候也備受懷疑。】
【這個讖言對天下確實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一種說法認為,李密在投奔瓦崗軍之後,之所以能夠那麽快地獲得首領地位,除了他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能之外,就是因為他姓李,並且有著隋朝貴族的出身。】
【當然,關於這個童謠、預言、讖言,也有人認為這並不是完全的憑空捏造——鑒於隋朝以及之前北周與關隴貴族集團的密切關係,不少人認為如果改朝換代,那應當還是和這個集團有聯係;】
【而在先前輝煌無比的不少家族,在隋朝時期還活躍在朝堂上、有著相當大影響力的,已經不剩多少了,其中,姓李的就有三家,唐國公李淵、蒲山郡公李密、祖上曾為十二大將軍之一的經城縣公李敏。】
【因而,便有人說出了這個“李氏天下”的說法,而後來李淵的成功,讓這個說法永遠地被人記錄了下來。】
【竇建德被俘虜之後,見到了李世民,李世民責備竇建德道:“我前來征討王世充,關你何事?你越界前來,參與到我與王世充之間,冒犯我方軍士!”】
【竇建德大約是稍有平複,道:“今日我不自己來,來日恐怕要有勞你遠取。”】
【竇建德大敗被俘後,王世充也開城投降,鎮守洺州的裴矩也開城投降。】
“唐朝的騎兵?”霍去病頓時精神百倍起來。
之前看竇建德腦子有毛病一樣,放著正確的做法不采納,反而不知怎麽的、像是中毒了一樣非要留在這裏和唐軍死磕,還覺得自己這是為了支援王世充、不讓自己落得個不守承諾的名頭……
霍去病實在是提不起勁來。
他想看的,其實是前線竇建德軍和唐軍的交戰情況,看看唐軍到底是如何包圍王世充的同時,還讓竇建德軍不得寸進;看看竇建德軍到底是采取了什麽戰術,出現了什麽問題,在這麽長時間無法推進,反倒讓自己軍中軍心渙散。
可是,這上麵,一個都沒講!
算了……霍去病安慰自己,等一等,說不定就能從各種角度看到些什麽讓他感興趣的東西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耐心果然還是有用的。
這不,現在,他就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內容了嗎!
唐軍與竇建德大軍正麵對攻,竇建德軍擺好了陣勢,按照指揮發動進攻——這本身沒有大問題;
唐軍呢,是在那個秦王的指揮下,先出了騎兵?騎兵!
霍去病目光緊盯著畫麵中的唐軍騎兵。
這些騎兵……看起來就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戰鬥力高超的樣子。
他們身上和馬匹身上的盔甲,這種裝備,這種武裝……
看來看去,霍去病覺得,大約那個時候的冶鐵鍛造技術,也有了極大地突破。就是不知道陛下有沒有就冶鐵鍛造方麵問問後麵的朝代了,有沒有從後麵的朝代口中獲得點什麽有用大的東西。
——等等就去問問陛下。如果陛下沒有去要這些資料,那自己就督促督促陛下好了。
唐軍別的不說,至少這批騎兵,就勝過了竇建德軍許多。
竇建德之前總是不得推進分毫,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
朱棣懶洋洋地哼了哼。
讖言?預言?童謠?嗬嗬!
如果說,這種讖言,童謠,預言,代表了民間、或者朝中、或者其他地方的一部分人的心思和態度,那朱棣是承認的——就像是當年的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一樣,雖然不能說是有其他的意思,但這確實代表了,當年的苦難百姓們的想法。
他們實在是忍受不了黑暗混亂的元朝的統治了,他們忍不下去了,也活不下去了,就是要推翻這個朝廷了!
再比如張角的那個蒼天已死……這其實也是代表了不少百姓的想法,東漢末年的百姓也同樣是忍不下去也活不下去了。
但如果說,這些話,這些童謠,就是上蒼的指示,就是老天爺給人間降下的旨意,就是上蒼的話……
那朱棣是隻能嗬嗬了。
這些話,怎麽能算是老天爺的話呢?
這隻能是代表一部分人的心意而已。
就像是造反的話,代表了當地百姓的想法;而朝堂上的這種話——那就隻能代表一些朝臣、宗室、或者其他野心之輩的小九九而已。
誰要是敢拿這種東西來壓他這個皇帝,他就能讓這個人去親自和老天爺談談心!
【不久後,竇建德把人馬都聚集在了汜水,結成陣勢,與唐軍交戰。】
【唐軍方麵,秦王李世民派出了騎兵前去挑戰,竇建德也發兵進攻,唐軍將領竇抗抵擋住了竇建德的這一波攻勢。竇建德於是暫時率軍後退,秦王則繼續派遣騎兵衝進竇建德的軍陣中,反複衝殺鏖戰,最終,竇建德大敗。】
【這一戰,竇建德在搏殺中被人用槍刺中,受了傷,掙紮著逃到了牛口渚這個地方,被唐軍的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追上俘虜。】
【說起來,在這一戰之前,按照史冊記載,在竇建德的軍中就已經流傳起了一句童謠:“豆入牛口,勢不得久。”竇建德本人在走到牛口渚一地的時候,就非常憎惡這個地方,最終,他也在這個地方迎來了徹底的失敗。】
【關於童謠這個問題,確實難說是真是假,又到底是什麽時候傳揚開來的。】
【說起來童謠,或者說預言、讖言,其實隋末亂世初期——楊廣還沒有跑到江都的時候——就已經流傳起了一個說法:“李氏將興”或者“李氏當王”“李氏將有天下”,總之,就是下一個朝代的主人將會是李氏。】
【而楊廣在聽說這個說法之後,疑心重重,對朝中的李氏貴族和重要大臣懷疑不已,甚至有部分人也被楊廣幹掉了,李淵在這個時候也備受懷疑。】
【這個讖言對天下確實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一種說法認為,李密在投奔瓦崗軍之後,之所以能夠那麽快地獲得首領地位,除了他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能之外,就是因為他姓李,並且有著隋朝貴族的出身。】
【當然,關於這個童謠、預言、讖言,也有人認為這並不是完全的憑空捏造——鑒於隋朝以及之前北周與關隴貴族集團的密切關係,不少人認為如果改朝換代,那應當還是和這個集團有聯係;】
【而在先前輝煌無比的不少家族,在隋朝時期還活躍在朝堂上、有著相當大影響力的,已經不剩多少了,其中,姓李的就有三家,唐國公李淵、蒲山郡公李密、祖上曾為十二大將軍之一的經城縣公李敏。】
【因而,便有人說出了這個“李氏天下”的說法,而後來李淵的成功,讓這個說法永遠地被人記錄了下來。】
【竇建德被俘虜之後,見到了李世民,李世民責備竇建德道:“我前來征討王世充,關你何事?你越界前來,參與到我與王世充之間,冒犯我方軍士!”】
【竇建德大約是稍有平複,道:“今日我不自己來,來日恐怕要有勞你遠取。”】
【竇建德大敗被俘後,王世充也開城投降,鎮守洺州的裴矩也開城投降。】
“唐朝的騎兵?”霍去病頓時精神百倍起來。
之前看竇建德腦子有毛病一樣,放著正確的做法不采納,反而不知怎麽的、像是中毒了一樣非要留在這裏和唐軍死磕,還覺得自己這是為了支援王世充、不讓自己落得個不守承諾的名頭……
霍去病實在是提不起勁來。
他想看的,其實是前線竇建德軍和唐軍的交戰情況,看看唐軍到底是如何包圍王世充的同時,還讓竇建德軍不得寸進;看看竇建德軍到底是采取了什麽戰術,出現了什麽問題,在這麽長時間無法推進,反倒讓自己軍中軍心渙散。
可是,這上麵,一個都沒講!
算了……霍去病安慰自己,等一等,說不定就能從各種角度看到些什麽讓他感興趣的東西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耐心果然還是有用的。
這不,現在,他就能看到一些有意思的內容了嗎!
唐軍與竇建德大軍正麵對攻,竇建德軍擺好了陣勢,按照指揮發動進攻——這本身沒有大問題;
唐軍呢,是在那個秦王的指揮下,先出了騎兵?騎兵!
霍去病目光緊盯著畫麵中的唐軍騎兵。
這些騎兵……看起來就訓練有素,且裝備精良,戰鬥力高超的樣子。
他們身上和馬匹身上的盔甲,這種裝備,這種武裝……
看來看去,霍去病覺得,大約那個時候的冶鐵鍛造技術,也有了極大地突破。就是不知道陛下有沒有就冶鐵鍛造方麵問問後麵的朝代了,有沒有從後麵的朝代口中獲得點什麽有用大的東西。
——等等就去問問陛下。如果陛下沒有去要這些資料,那自己就督促督促陛下好了。
唐軍別的不說,至少這批騎兵,就勝過了竇建德軍許多。
竇建德之前總是不得推進分毫,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
朱棣懶洋洋地哼了哼。
讖言?預言?童謠?嗬嗬!
如果說,這種讖言,童謠,預言,代表了民間、或者朝中、或者其他地方的一部分人的心思和態度,那朱棣是承認的——就像是當年的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一樣,雖然不能說是有其他的意思,但這確實代表了,當年的苦難百姓們的想法。
他們實在是忍受不了黑暗混亂的元朝的統治了,他們忍不下去了,也活不下去了,就是要推翻這個朝廷了!
再比如張角的那個蒼天已死……這其實也是代表了不少百姓的想法,東漢末年的百姓也同樣是忍不下去也活不下去了。
但如果說,這些話,這些童謠,就是上蒼的指示,就是老天爺給人間降下的旨意,就是上蒼的話……
那朱棣是隻能嗬嗬了。
這些話,怎麽能算是老天爺的話呢?
這隻能是代表一部分人的心意而已。
就像是造反的話,代表了當地百姓的想法;而朝堂上的這種話——那就隻能代表一些朝臣、宗室、或者其他野心之輩的小九九而已。
誰要是敢拿這種東西來壓他這個皇帝,他就能讓這個人去親自和老天爺談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