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竇建德·建立威望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也就在這一年,隋朝派出了涿州通守郭絢,帶著一萬餘兵力前往高雞泊討伐高士達。】
【聽聞此消息後,高士達做出了一個關鍵應對:他覺得,自己的謀略比不上竇建德,與其自己指揮失當慘敗,倒不如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於是,他把竇建德任命為了軍司馬,並且把兵權都交給了竇建德。】
【竇建德第一次統帥全軍,也不想草草落幕,而是想要建立奇功來彰顯自己的威嚴能力。】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作戰方案,一個需要高士達與他密切配合的方案:
首先,高士達要守衛住大軍的輜重,竇建德自己則挑選出來七千精兵前去與郭絢作戰。
然後,在交戰的過程中,假裝因為和高士達產生矛盾所以要分道揚鑣,背叛高士達;高士達則要宣揚竇建德要叛逃的消息,並且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拉了一個被俘虜的女人充當竇建德的妻子,當眾斬殺。
沸沸揚揚之後,竇建德就要假裝投降,派人送信給郭絢,表示自己已經和高士達不死不休,願意充當郭絢大軍的先頭部隊,要打敗高士達以報仇雪恨。】
【以上一番操作下來,郭絢相信了。】
【他相信了竇建德真的和高士達鬧掰了,也相信了竇建德真的願意充作先頭軍,攻打高士達。】
【於是,郭絢帶著自己的軍隊跟著竇建德來到了長河,打算和竇建德訂立盟約,想辦法一起幹掉高士達。】
【在這樣的情況下,郭絢的軍隊越來越放鬆——竇建德是自己人嘛;有了竇建德,高士達的什麽情報我們都已經知道了……心情放鬆,防守鬆懈,破綻百出。】
【詐降的竇建德抓住機會,突然反手就發動了進攻,郭絢大敗,被竇建德所部殺死和俘獲的總計數千人,馬匹也被竇建德奪走了千餘匹。】
【戰敗的郭絢帶著餘下的數十個騎兵逃走,但竇建德並沒有放過他,而是派遣部將一路追擊,直到平原縣追上了郭絢,斬下了郭絢的首級,迴來獻給了高士達。】
【由此,竇建德的聲望和權勢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說的好啊!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可不就是如此!”朱棣一拍大腿,讚同非常。
這不就是他理想中的朝堂和天下嗎?
需要做什麽事,應該由什麽樣的人才來做,那就有什麽樣的人才、並且這些人才也能到自己應該到的地方去——這樣多好!
隻要想象一下,朱棣都能想象到那樣的天下是何等的繁華和蒸蒸日上,而那樣的朝堂又是多麽的有能力、能做事、效率高。
而不是麵對事情的時候,這個位置上都是一群屁事兒不幹的人占著位置,除了拉關係溜須拍馬外什麽也幹不了,什麽也不會幹;哦,也不是,他們還會排擠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正是辦好這件事情所需要的人才。
這種情況,雖然朱棣已經在極力避免,或者說隻要腦子清醒的皇帝也都在極力避免,但朱棣也依舊不能說如今的大明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
——或者說,他反而還能承認,這種情況在如今的大明,還不少呢。
朝堂上的一群文官,其中真的能辦事的有多少?能辦事的人之中,有那個能力辦好事情的又有多少?而不太能辦事、或者能辦事但做不到很完滿的這些人中,願意老老實實混飯吃、而不是勾心鬥角拉幫結派排擠有才之人的,又有多少?
除了文官之外,武將也是這樣。
這群子武將,真的能夠擔得起自己的目標和期望,完成自己定下來的目標的將領,又有多少?
每每思及此事,朱棣都忍不住歎息。
雖然自己確實是起兵上位的——當然,那叫做奉天靖難,但是手下真正能夠做到獨當一麵、統領大軍完成自己目標的將領……還真沒幾個。更不要說,還有些非常可惜地在靖難的過程中戰死了。
總而言之,自己手底下的將領,和當年老爹手底下的將領,那可真是差遠了去。
朱棣現如今倒也不至於為此太過生氣和鬱悶。反正,目標總是要達成的,既然指望不上這些將領,那還不如自己親自上!
他的禦駕親征,和楊廣的禦駕親征,那可完全不一樣。
-
“這個郭絢為什麽這麽輕易就相信了竇建德?”有人不太能理解,這可是敵軍,怎麽他說什麽郭絢就相信什麽?
旁邊人覺得他理解能力有問題:“那不都說了,竇建德和高士達一起做戲嗎?高士達都拉出來一個女人充作竇建德的妻子,當眾殺了,還到處宣揚竇建德反叛的事情!這麽一來,人人都知道了,就算竇建德原本並不太想反叛,現在他還能有什麽選擇?”
即使之前竇建德可能心中有著其他想法,可現在,他的“妻子”被高士達殺了,高士達還到處傳播他要反叛的消息……此時此刻,即便竇建德跑迴去說自己沒有反叛,別人會相信嗎?
郭絢想必就是這樣認為的。
除了真的投降自己,竇建德還有什麽其他的路可走嗎?
那個人不服氣,他覺得不是自己理解有問題,還是郭絢腦子不清醒:“那他就沒有想過竇建德和高士達兩個人在演給他看嗎?就是咱這裏,也有過這種兩方一起演戲騙人的事情,總不能郭絢都沒有見過這種事情吧?”
-
也有百姓覺得,郭絢相信了竇建德到底是不是腦子不清醒不好說,但放在他們現在,要是朝廷的哪個將領相信了投降這種事情,確實不算奇怪。
“反正現在造反的人有不少,好多都是打一打然後招安了……”一個男子對妻子道。
女人點頭,她有時候出去碰上人聊天的時候,也聽說過一些風聲,都是關於各種招安的故事,雖然不知真假,但至少也有些現實背景。
“這麽說來,要是真的有人說要投降,咱這時候還真不奇怪。”她感慨,也幸好他們這邊還算安穩,近些年來都沒有出過什麽造反打仗的事情。
希望這種安穩能夠一直繼續下去……
【這一戰後不久,隋朝再度出兵,鎮壓高士達所部。】
【此次領兵的將領是楊義臣。】
【楊義臣,本姓尉遲,其父尉遲崇與楊堅在北周時頗為親近,楊堅登基後,楊義臣幼時曾養於宮中,頗受楊堅喜愛;其後,楊堅賜姓楊氏,並把他編入楊氏宗譜。】
【大業年間,楊義臣屢屢領兵征戰,總能獲勝;其後天下各地起義頻頻,楊義臣受命前去各路鎮壓起義軍,主要範圍是河北一帶。】
【此次前來攻打高士達之前,楊義臣剛剛帶著一萬多人擊敗了張金稱,斬殺大量士卒,張金稱逃散的餘部都前來投奔高士達和竇建德。】
【於是,楊義臣帶兵乘勝追擊,來到了平原縣,幹脆決定進一步進攻高雞泊,鎮壓高士達和竇建德。】
【聽聞此消息後,高士達做出了一個關鍵應對:他覺得,自己的謀略比不上竇建德,與其自己指揮失當慘敗,倒不如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於是,他把竇建德任命為了軍司馬,並且把兵權都交給了竇建德。】
【竇建德第一次統帥全軍,也不想草草落幕,而是想要建立奇功來彰顯自己的威嚴能力。】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作戰方案,一個需要高士達與他密切配合的方案:
首先,高士達要守衛住大軍的輜重,竇建德自己則挑選出來七千精兵前去與郭絢作戰。
然後,在交戰的過程中,假裝因為和高士達產生矛盾所以要分道揚鑣,背叛高士達;高士達則要宣揚竇建德要叛逃的消息,並且為了增加可信度,還拉了一個被俘虜的女人充當竇建德的妻子,當眾斬殺。
沸沸揚揚之後,竇建德就要假裝投降,派人送信給郭絢,表示自己已經和高士達不死不休,願意充當郭絢大軍的先頭部隊,要打敗高士達以報仇雪恨。】
【以上一番操作下來,郭絢相信了。】
【他相信了竇建德真的和高士達鬧掰了,也相信了竇建德真的願意充作先頭軍,攻打高士達。】
【於是,郭絢帶著自己的軍隊跟著竇建德來到了長河,打算和竇建德訂立盟約,想辦法一起幹掉高士達。】
【在這樣的情況下,郭絢的軍隊越來越放鬆——竇建德是自己人嘛;有了竇建德,高士達的什麽情報我們都已經知道了……心情放鬆,防守鬆懈,破綻百出。】
【詐降的竇建德抓住機會,突然反手就發動了進攻,郭絢大敗,被竇建德所部殺死和俘獲的總計數千人,馬匹也被竇建德奪走了千餘匹。】
【戰敗的郭絢帶著餘下的數十個騎兵逃走,但竇建德並沒有放過他,而是派遣部將一路追擊,直到平原縣追上了郭絢,斬下了郭絢的首級,迴來獻給了高士達。】
【由此,竇建德的聲望和權勢都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說的好啊!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可不就是如此!”朱棣一拍大腿,讚同非常。
這不就是他理想中的朝堂和天下嗎?
需要做什麽事,應該由什麽樣的人才來做,那就有什麽樣的人才、並且這些人才也能到自己應該到的地方去——這樣多好!
隻要想象一下,朱棣都能想象到那樣的天下是何等的繁華和蒸蒸日上,而那樣的朝堂又是多麽的有能力、能做事、效率高。
而不是麵對事情的時候,這個位置上都是一群屁事兒不幹的人占著位置,除了拉關係溜須拍馬外什麽也幹不了,什麽也不會幹;哦,也不是,他們還會排擠那些真正有能力的、正是辦好這件事情所需要的人才。
這種情況,雖然朱棣已經在極力避免,或者說隻要腦子清醒的皇帝也都在極力避免,但朱棣也依舊不能說如今的大明就不存在這種情況了。
——或者說,他反而還能承認,這種情況在如今的大明,還不少呢。
朝堂上的一群文官,其中真的能辦事的有多少?能辦事的人之中,有那個能力辦好事情的又有多少?而不太能辦事、或者能辦事但做不到很完滿的這些人中,願意老老實實混飯吃、而不是勾心鬥角拉幫結派排擠有才之人的,又有多少?
除了文官之外,武將也是這樣。
這群子武將,真的能夠擔得起自己的目標和期望,完成自己定下來的目標的將領,又有多少?
每每思及此事,朱棣都忍不住歎息。
雖然自己確實是起兵上位的——當然,那叫做奉天靖難,但是手下真正能夠做到獨當一麵、統領大軍完成自己目標的將領……還真沒幾個。更不要說,還有些非常可惜地在靖難的過程中戰死了。
總而言之,自己手底下的將領,和當年老爹手底下的將領,那可真是差遠了去。
朱棣現如今倒也不至於為此太過生氣和鬱悶。反正,目標總是要達成的,既然指望不上這些將領,那還不如自己親自上!
他的禦駕親征,和楊廣的禦駕親征,那可完全不一樣。
-
“這個郭絢為什麽這麽輕易就相信了竇建德?”有人不太能理解,這可是敵軍,怎麽他說什麽郭絢就相信什麽?
旁邊人覺得他理解能力有問題:“那不都說了,竇建德和高士達一起做戲嗎?高士達都拉出來一個女人充作竇建德的妻子,當眾殺了,還到處宣揚竇建德反叛的事情!這麽一來,人人都知道了,就算竇建德原本並不太想反叛,現在他還能有什麽選擇?”
即使之前竇建德可能心中有著其他想法,可現在,他的“妻子”被高士達殺了,高士達還到處傳播他要反叛的消息……此時此刻,即便竇建德跑迴去說自己沒有反叛,別人會相信嗎?
郭絢想必就是這樣認為的。
除了真的投降自己,竇建德還有什麽其他的路可走嗎?
那個人不服氣,他覺得不是自己理解有問題,還是郭絢腦子不清醒:“那他就沒有想過竇建德和高士達兩個人在演給他看嗎?就是咱這裏,也有過這種兩方一起演戲騙人的事情,總不能郭絢都沒有見過這種事情吧?”
-
也有百姓覺得,郭絢相信了竇建德到底是不是腦子不清醒不好說,但放在他們現在,要是朝廷的哪個將領相信了投降這種事情,確實不算奇怪。
“反正現在造反的人有不少,好多都是打一打然後招安了……”一個男子對妻子道。
女人點頭,她有時候出去碰上人聊天的時候,也聽說過一些風聲,都是關於各種招安的故事,雖然不知真假,但至少也有些現實背景。
“這麽說來,要是真的有人說要投降,咱這時候還真不奇怪。”她感慨,也幸好他們這邊還算安穩,近些年來都沒有出過什麽造反打仗的事情。
希望這種安穩能夠一直繼續下去……
【這一戰後不久,隋朝再度出兵,鎮壓高士達所部。】
【此次領兵的將領是楊義臣。】
【楊義臣,本姓尉遲,其父尉遲崇與楊堅在北周時頗為親近,楊堅登基後,楊義臣幼時曾養於宮中,頗受楊堅喜愛;其後,楊堅賜姓楊氏,並把他編入楊氏宗譜。】
【大業年間,楊義臣屢屢領兵征戰,總能獲勝;其後天下各地起義頻頻,楊義臣受命前去各路鎮壓起義軍,主要範圍是河北一帶。】
【此次前來攻打高士達之前,楊義臣剛剛帶著一萬多人擊敗了張金稱,斬殺大量士卒,張金稱逃散的餘部都前來投奔高士達和竇建德。】
【於是,楊義臣帶兵乘勝追擊,來到了平原縣,幹脆決定進一步進攻高雞泊,鎮壓高士達和竇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