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皺眉:“這也是朕擔心的一個問題。”


    雖然隋煬帝本人到底有沒有脫離實際,有多麽脫離實際,他不清楚也不在乎,但是“脫離實際”這個問題,對於皇室子孫而言,確實是一個極易發生、且損害極大的毛病。


    哪怕如今才是剛剛建立大明不久,朱元璋也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


    畢竟,他的兒子有很多,年長的兒子們倒是不用擔心,再怎麽著也是經曆過戰火、廝殺、苦楚的——雖然他們不一定上戰場,且有很多出生的時候家庭情況也早已不再貧窮普通,但是終究是有所體會。


    可是後來出生的一些兒子,主要就是許多在他登基之後出生的兒子們,他們是真的沒有經曆過什麽苦日子,也沒有經曆過什麽戰火紛飛危機四伏的日子。


    他們出生的時候便已經是大明天下,生來便是皇子,注定了要受封為王,這一生都可以安享榮華富貴……當然,這不是說朱元璋對自己的安排有什麽疑慮,他對於自己的兒孫們可以做個快活王爺、富貴尊榮還是非常高興的。


    隻是,藩王也就罷了,他們享樂就享樂吧,日後要執掌大明天下的皇子呢?


    長子不需要操心,長孫目前看起來也還好——但這也是因為如今處於開國階段,自己這個開國皇帝還在,太子也經曆過許多,知道該怎麽教育孩子。


    可再往後呢?


    再往後,皇帝們都是生於宮中長於宮中,不知道開國的艱辛困苦,不知道吃不上飯、穿不上衣、無家可歸的顛沛流離,也不知道要經曆過什麽樣的情況才能建立一個王朝,才能成為天下之主……


    他們會不知民情,不知天下——雖然坐擁天下,雖然有著天下的輿圖,雖然讀了各種各樣的書,但他們卻並沒有真正地實際地了解天下。


    這樣一來,他們在下達政令的時候,難保不會出問題啊!


    更有甚者,說不得還會被那些個一堆小心思的大臣們糊弄蒙騙——皇帝被哄得什麽都不知道,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這個問題,到底該怎麽解決?


    【楊廣不在乎民生,也不體恤民力,隻想著完成自己的目標,這既是充分證明了他性格中的自負與野心,也是他脫離實際、脫離過程的一個表現。】


    【說實話,本心中不在乎百姓死活、也對民生不感興趣的皇帝並不少,但是他們中的一部分在推行政令的時候,卻還會顧及一些民生問題——這裏麵一部分原因是他們聽從大臣勸諫,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們沒有那麽脫離實際。】


    【這裏的“實際”,指的是天下的根基、天下的情況、天下的運轉,也包括各種運轉過程,即“脫離過程”中的過程。】


    【天下的根基是什麽?從最核心根本來講,是服從朝廷管理、聽朝廷的話的百姓。】


    【有句話是這麽說的,富人的最大財富就是窮人,這話放在古代也一樣。】


    【不論是公卿貴族,還是皇室宗室,他們真正最關鍵的財富是窮人,也就是百姓——百姓的勞動、百姓生產出來的東西、百姓的生活所需、百姓的生命……如果沒有百姓,那麽土地誰來耕種、布匹絲綢誰來紡織、各種礦石如何開采、賦稅誰來繳納、徭役誰來服?】


    【而沒有耕種、紡織……權貴們富足的糧食從何而來?他們的衣料布匹從何而來?】


    【以及,很關鍵的一件事情,他們如何體現出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


    【當然,這個邏輯換個說法,就是“人口”的重要性——封建王朝在前期基本上都會鼓勵人口繁衍,遊牧民族也會掠奪人口,大家都清楚人口的價值。】


    【可是百姓們又並不是單純的資源,即使他們沒有讀過書、不明理、不知禮數,他們也都是有著自己想法、有著自己需求——哪怕是最基本需求的人。】


    【而在最基本的需求都根本得不到滿足的時候,求生的本能、權衡的利弊就會推動百姓們,讓他們去尋求一個可以滿足自己最基本需求的方法,而很多時候,這個方法就是起義。】


    【至於起義這件事情,雖然被鎮壓下去的更多,但浩浩湯湯給朝廷帶來重擊乃至覆滅朝廷的也不少,對胡皇帝而言,這總不是一件劃算的事情。】


    【皇帝們如果能夠意識到這一點,那在政令中就會有所顧忌;如果意識不到這一點,那……】


    【至於說天下的情況、天下的運轉,那也同樣脫離不了百姓。】


    【士人群體、貴族公卿,這些群體確實能夠對朝廷造成很大的影響,讓皇帝許多時候都在考量平衡,但這個天下並不是不能脫離他們——不然的話,宋朝怎麽能夠沒有隋唐時期的那種豪強大族了呢?】


    【當然,大族的消亡是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這也確實能夠反映一二。】


    人口當然是朝廷的重要關注點。


    這件事情,沒有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皇帝會否認,不論是漢人還是非漢人。


    沒有人口,他們如何維持自己的統治?如何收取賦稅,如何維持朝廷的運轉?


    再有,皇帝的權力,其實就是表現在他人的服從之上——雖然很多時候,貴族、地主、士人的服從更為重要,但是如果百姓們都不願意服從的話……


    隻不過,大家清楚這件事情是清楚,可是這上麵把這話講得這麽明白,可就不太好了。


    雖然對於孔子的“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大儒們的注解有所不同,天下士人針對這句話的含義也有所爭論,但是在朝廷的實際操作中,皇帝和大部分官員們還是默契地幹著同一件事情:


    需要讓百姓們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也不能讓他們知道太多。


    可現在,這種“人口”問題被這麽大喇喇地講了個幹淨……這會不會對朝廷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


    ---------


    朱元璋大部分兒子都是在稱帝之後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