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本人不是那種純粹昏庸享樂之輩,但是他的破壞力實際上要遠大於那種昏庸享樂的皇帝。】


    【他本人狂熱地追求著自己的功業,但是這些功業卻和百姓民生沒有任何關係——雖然大運河建成之後,後來百姓也從中獲得了些益處,雖然長城也和邊防有關,但是楊廣本身的意願是個人的功業,是個人的偉大,而非民生。】


    【他不在乎民生,或者用一位教授的話,叫做“視民生為兒戲”,並不覺得民生是什麽真的需要顧忌的事務。】


    【所以,在這個階段,百姓們受到的就是純粹的傷害,在此時此刻,所有的煌煌大業、巍巍功績,都是“民怨結”,是“血模糊”,百姓們心中隻有怨恨。


    【對於他們來說,不要說什麽“功在千秋”,他們看不到千秋;也不要說“子孫後代也能享受到這樣的工程帶來的益處”——這一代已經死絕了哪來的子孫後代?】


    【在楊廣的心中,他個人的功業已經超過了其他任何東西,什麽民生百姓,什麽長治久安……都比不過他對於自己理想中的偉大的追求。】


    【而這個“理想中”,就是另一個有關於楊廣的特點了:他有些脫離實際,脫離過程。】


    “對啊,日後,日後……我家人都……”一個婦人喃喃,她完全能夠想象得到那樣的慘狀,眼中又是憤恨又是淚水,但出於忌諱,她還是把最後兩個字吞了迴去,“哪來的什麽日後?”


    “沒錯,家裏人、族裏人都……朝廷還搞什麽功在千秋,那和我有什麽關係?”其他人也紛紛憤恨道。


    哪怕是邊疆城池的百姓們,也有許多怒罵的——理論上,他們還是那種最能體會到修築工程以後的長期益處的百姓,平日裏他們也並不抗拒去修補城牆之類的。


    但是,那也是因為他們要為了自己的兒孫,為了自己的家人族人,為了同在一城的鄰居朋友等等考慮,如果能夠保全上麵這些他們在乎的人,那自己如果遭逢不幸,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可,如果大家為了修築工程,大半都死了呢?


    那這個工程所帶來的所謂之造福,於他們而言,又有多大的用處?


    皇帝追求他自個兒的功業,要更加偉大,那他們這些百姓呢?


    雖然說大家也都知道自己命如草芥,活著不起眼,死了就更不起眼了,但是他們也還是想要活下去的——為此,他們可以忍受朝廷的各種賦稅,能夠接受朝廷征發徭役,能夠接受個各種貴人們的不公對待和欺辱……


    因為,不反抗的話,活下去的概率還是要高上一些;反抗要是沒能成功——且大多數情況下是無法成功的,那他們自己乃至自己的家人都隻會死的更快更慘。


    可如果即使是這樣的忍耐了,卻依舊不能活呢?


    這個隋朝,這還是沒有聽說有什麽太多的天災啊!就死了這般多的人……


    皇帝當然不可能愛百姓,但是不在乎到這個地步,完全不把人命當命看,眼裏麵隻能看見自己想要的輝煌功業……


    這還叫人怎麽過下去,怎麽忍下去,怎麽還願意去鑄造什麽“功業”?!


    即使這玩意兒真的是功在千秋,日後總有大用,但是他們人都不在了給誰用?


    就給那些貴人們用嗎?


    -


    其他時空的百姓們一邊陷入了自己的想象中,一邊憤怒;隋朝的百姓們,就是實打實的憤怒和恐慌了。


    其中,恐慌之情又遠高於憤怒的情緒。


    還是那句話,反抗朝廷並不是一個容易做的決定,對於朝廷的習慣性服從也讓憤怒這種情緒不容易很快產生那麽多。


    他們更多的,還是感到恐慌。


    “該怎麽辦?我們是不是應該現在就先找個山林躲一躲?”一個婦人望向自己的丈夫,尋求答案。


    丈夫同樣處在恐慌的情緒之中,此時,他也在猶豫:“要是到時候真的是這個楊廣成了皇帝,那肯定得早點躲,但是現在皇帝還沒換人……”


    躲進山林這個決定,同樣不容易下。


    他們家之所以能夠直接幹脆地提出這個想法,那還是因為他們是近幾年剛剛登記的隱戶——不是被世家大族隱藏的人口,而是自己躲到了山裏麵沒有納入官府統計的人口。


    之所以出來登記、接受官府的統治,那當然是因為山裏麵的日子確實不好過,同時,朝廷的政策看起來也不是很過分。


    於是,他們家,以及其他幾家經過權衡,還是選擇了出來成為隋朝的百姓。


    但是……哪知道,還算是平平穩穩的日子沒過幾天,他們就聽聞了這樣的噩耗!


    楊堅這個皇帝沒了以後,上來的這個楊廣竟然是這樣的皇帝!


    本來他們對於朝堂之事就不懂,也不在乎他們的什麽換太子,但是楊廣他竟然要這麽大規模地征發徭役,而且還是工期如此之短……徭役,這可就和他們有關係,他們也能夠聽得懂了。


    如此一來,哪還能想不到日後的日子會變成什麽樣?


    這麽征發徭役,壓榨民力,他們家怎麽能夠保證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


    再者,這之後還有農民起義——雖然有些確實不錯,但也有很多和那些個盜匪官兵無異,一樣都很要命。


    所以,要不要幹脆再躲進山裏麵去?


    這就是夫妻倆正在糾結的事情了。


    到底山裏麵的日子不好過,而且如今楊堅還活著,所以,他們是直接躲了,還是等一等,看看情況?


    ……


    隋文帝時期的百姓們很多都還在糾結,楊廣事情——特別是剛剛登基,還什麽事情都沒幹的時候——的百姓,很多隻要有點門路和可能的,就已經在打包行李,準備瞅個機會、瞅個目的地逃亡了。


    雖然說神跡已經把這些事情講了出來,皇帝也可能會因此改正,但是萬一呢?


    皇帝要是發瘋一次,發完瘋之後他還能改正,但是要是他們不幸被他發瘋時選中了,那他們的命可就隻有一條啊!


    而且,萬一皇帝根本不改呢?


    他都那麽自負了,又那麽喜歡功業,萬一他根本不改,或者隻是稍微改一丁點呢?


    他們自己的命到底隻有一條,而且又反抗不了朝廷,賭不起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