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於趙光義來說,這件事情除了丟人之外,影響也非常不好。


    這上麵說盧循沒有抓住那一口氣,所以他的士卒最終必然會落敗——畢竟不是常年訓練的職業軍隊,也就是不是真正的精兵。


    這讓趙光義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大宋。


    大宋也是有真正的精兵強將來著啊。


    大宋的精兵強將是什麽,是曾經跟著周世宗柴榮南征北戰、無往不利,又跟著趙匡胤本人開創大宋、繼續南征北戰的精兵強將。


    作戰經驗豐富的同時,培養體係也頗為完善,隊伍中多為老兵精兵,對主將的命令配合得當,在麵對危急情況、麵對不利局勢的時候,往往臨危不亂,不容易動搖和潰散,反而能夠咬牙堅持——


    這樣的精兵強將,才打下來了後周的局麵,打下來了大宋的江山。


    也正是這樣的精兵強將,才給了趙光義親征北伐的膽氣。


    但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卻被他在兩次慘敗之中敗光了——就算不是徹徹底底的敗光,也折損過半,根本無力再組織起來,也難以填補空缺,重振旗鼓。


    曾經的一大批正在當打之年的有能力、有精力、有經驗的將領,在戰敗之後難以繼續任用,隻能放在一邊;曾經勇武堅韌的士卒,也都戰死大半……


    對於大宋整體而言,所謂的戰敗於遼國這樣的消息,遠不如精兵良將全數敗光這樣的消息更慘痛。


    一時的戰敗其實無妨,但是如果將自家的家底、自家的精銳都給折進去的話……雖然也不是一定不能恢複過來,但這個恢複所需要的時間、精力、金錢,都是天文之數。


    趙光義現在就在做這件事情。


    恢複精銳軍隊的數量,恢複可用將領的數量。但是他也不知道這件事情要花費多久的時間,畢竟國朝的錢糧也不能全部都扔到這件事情上。


    也正是鑒於此,趙光義就更不願意、也不太敢和趙匡胤說自己的經曆了。


    如果隻是丟點臉麵,說不定他還就真的說了;但是這還造成了實打實的巨大損失……


    【當然,孫恩和盧循兩人在起義過程中,共同具有的問題,就包括了之前幾場起義都出現過的問題。】


    【比如,對於整個局勢的分析和規劃;比如,對於自身根基的建設——這一點來說,他們還是要比之前的起義好一些,孫恩雖然沒有多少實際上的建設,但是他還能往海裏麵跑;盧循則是真的占據了廣州一帶,紮根了好些年。】


    【但是他們的建設顯然還是不夠的,孫恩這方麵的問題顯而易見,他是占據了海島,但是海島上能夠生活多少人口、產出多少糧食、產出什麽物品比如布匹等等,那就是兩個字:“不多”;】


    【盧循要好一些,他還占有了廣州番禺等地區,確實有了一個耕耘多年的基地,這裏麵都是他的人手——但是,在這裏,盧循的經營水平究竟如何呢?他有沒有真正地經營好一個地方,而不是簡簡單單的占領並且作威作福?


    不說更複雜的經營,就說簡單一些的,他有沒有統計好轄區內的人口數量,有沒有搞清楚當地的糧食產量並且鼓勵正常的耕種生產?有沒有有效傳播自己的理念建立威望和信用,讓百姓們跟從他?有沒有對士卒們進行長期的軍事訓練?……】


    【這些問題,由於缺乏記載,我們暫且還不得而知。】


    【不過,至少我們可以確定一點,那就是在盧循帶兵離開之後,當地陷入了絕對的鬆散狀態之中。】


    【此外,他們的問題還包括對糧草的供給規劃問題,對戰局的規劃問題……】


    “若是這些賊人真的能夠做到這些方麵,那他們早就成功了,怎麽可能一直在失敗?”朱瞻基道。


    農民起義不是沒有成功的,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他們大明,是他們大明的開國皇帝。


    但如太祖這樣的不世出之才,這樣的蒙受上天庇佑、被上天選中的人能有多少?翻遍史冊,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要是那些個反抗朝廷的賊人一個個都能做到——不必做到如太祖這樣,隻要能夠經營好一方地區、讓一地百姓都願意支持、還能有效地訓練士卒,那就已經足夠成為朝廷的心腹大患了。


    甚至,割據一地、自立為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朱棣搖頭:“能做到這些的賊首當然是極少的,”他打了一個比方,“就像是官場上的那些個官員,如果他們個個都忠心辦事且有能力辦事,而不是一直想著斂財收受投效,那整個朝廷就根本不需要任何擔心,大明也絕對會一路向前。”


    但是這種事情可能嗎?怎麽可能!


    要說有沒有辦實事兒的官員,那當然是有的,大家還是有些理想的嘛;要說有沒有清廉的官員,那當然也是有的,大明現在還不至於腐朽至如此地步;但要說有沒有既清廉,又能真的辦事兒的官員……


    不能說沒有,但數量一定非常稀少。


    而如果這個官員不僅在官場往來中非常清廉,而且在家鄉也沒有接受各種土地的掛靠——就是那種免稅土地的掛靠,那是基本上沒有的。


    土地免稅,本就是朝廷給有功名的讀書人的優待,也是鼓勵讀書的一種手段;但是同時,這個製度也確實會讓不少土地平白不再繳納賦稅,而且這種土地將會越來越多……


    總而言之,這種官員幾乎是找不著的。


    而同理,這樣的匪首也是幾乎找不著的。


    雖然這個例子不是那麽的恰當,但是能理解就行。


    朱瞻基點點頭,他也知道朝中大人們的情況,對此也沒有想出來有什麽好辦法。


    當年太祖手段何等酷烈,但依舊沒能絕了貪腐的蹤跡,可見隻靠酷烈手段是不夠的;那麽,又該怎麽辦才能更好地製止貪腐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