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坐直了身體,嚴肅點頭:“猶豫不決,還不敢冒風險的人,根本就不應該去指揮大軍。”


    這種人當然能夠參與打仗,但是絕對不能成為那個掌握最高指揮權、控製所有大軍、說一不二的人,不管他所指揮的大軍,是什麽大軍——是全數精銳,還是一幫烏合之眾。


    作為主帥,其核心要求、也是核心能力之一,就是做決斷。


    這個做決斷,不是那種拖拖拉拉、猶猶豫豫,得到消息三五天後才作出決定,而是必須在當下——甚至,有時候必須是在收到消息的下一刻,就要作出決定。


    如果是選擇停在原地,或者按照原本的計劃繼續推進,那也必須是最新做下的決定,而不是猶豫不決,所以一切依照原樣進行。


    盧循顯然就不具備這個對統帥的一大核心要求。


    他猶豫不決,遲疑拖拉,不能盡快做出一個決斷,總要被別人左右想法……


    此外,這個“做決斷”,還應當是那種不會在下一刻就立刻迴頭的決斷——如果一個主帥第一天下了決定,然後等到第三天、第五天,突然又後悔了,又要更改命令了……


    那當時的局麵絕對會非常非常好看。


    而這個“後悔”,並不僅僅指命令的頻繁更改,還包括作戰意圖、作戰風格的頻繁變換——比如盧循進攻建康這件事情。


    如果按照他前一步的打法,在打完劉毅之後馬不停蹄,繼續進攻建康,那這時候的作戰風格和作戰意圖,顯然就是要快速決戰,打一場快仗,中間不能有半點拖延、不能有什麽中斷和猶疑,隻要有了任何一點,那這個作戰意圖就是失敗的了。


    但是在抵達建康附近之後,盧循又不願意直接發動進攻,而是要等到後麵的大軍都抵達了再說……這就是風格變了,同時,意圖實際上也變了——雖然盧循自己可能不這麽覺得。


    這種突然的變動,對於盧循的大軍而言絕非好事。


    或許其他時候還好,大軍士氣正旺,精力十足,摩拳擦掌;或者對於其他精兵還好,大家訓練充足,堅韌無比,能維持作戰狀態很長時間,哪怕饑餓和疲憊都不能讓他們輕易倒下。


    但是一來,盧循的大軍根本不是第二種軍隊;二來,盧循的軍隊也不處在精力十足的情況下,士氣或許還算可以,畢竟之前數場大勝。


    但是一旦遲疑,那這樣的士氣都將不能維持。


    畢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啊,”霍去病感慨道,“打仗是不能失了銳氣的,沒了那股子銳氣,再優秀的軍隊都很可能會折戟沉沙。”


    就像是這上麵說的那樣,盧循的大軍本身沒有多少精兵,又經曆了數場戰鬥,雖然大多都是獲勝為結局,鼓舞了士氣,但是到底還是讓人感到了相當的疲憊。


    這個時候的大軍,拚的就是那股子氣——銳氣,敢於去進攻,敢於去作戰,敢於去拚殺的銳氣。


    這樣的銳氣,隻要利用得當,很多時候都會讓這一支軍隊勢不可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橫掃所有敵人。


    特別是在軍隊開始疲憊的情況下,銳氣就更為重要,因為這有時候就能成為決定勝敗的關鍵。


    但是盧循啊……他並沒有抓住這一股銳氣。


    衛青麵色平靜,點出了一個關鍵:“在決定進攻建康之前,盧循軍隊的銳氣或許還正好,但是盧循本人的銳氣已經沒有了。”


    在連戰連捷的情況下,即使感到了疲憊,可士卒們還是有著銳氣的,還是願意打仗的,願意去進攻建康的——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之中,己方不會失敗,那隻要打仗,就能獲得酬勞,獲得巨大的利益。


    但是作為這一支大軍的主帥的盧循,他本人的銳氣,卻早就已經消散了許多。


    霍去病頓時意識到了這一點:“確實,在他畏懼於劉裕而想要劃江而治的時候,他就已經沒有那股氣了。”


    而這一點,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是巨大的。


    士卒有銳氣,但是主帥卻沒有……多半,士卒也會在主帥的影響下喪失掉自己的銳氣。


    主帥如何,對一支軍隊的影響是巨大的,有時候甚至堪稱決定性的影響力。


    盧循這個主帥如此,不敢與劉裕作戰,畏懼劉裕、害怕自己會失敗,那士卒們看到、意識到、感受到主帥的想法後,又會如何呢?


    作為大軍主帥,最好的狀態,應該是信念堅定,保持對戰爭的勇氣和熱情,同時具有絕對的好勝心。


    甚至,有時候——特別是如同盧循這樣的,不僅是主帥,還是一個勢力的領頭人的時候——最好還應該有著蓬勃的野心和欲望,不僅好勝,而且想要一直獲勝,想要不斷地得到更多。


    但盧循顯然並非如此。


    霍去病咂咂嘴,最後總結道:“這問題確實很致命啊。”


    -


    趙光義幽幽地望著麵前的畫麵,一時又不由得望向北方。


    他的好大哥已經在“本朝·君主”和“曆代·君主”中多次發言了,每一次都會提起來大宋後來到底是個什麽發展,大宋變成北宋到底是個什麽原因,京城不老老實實設防反而求助神鬼最終被俘虜的皇帝到底是誰,南宋那個艦船到底是什麽情況……


    以及,那個在遼軍的追擊之下,逃跑成功的皇帝到底是誰,具體又是怎麽迴事兒……


    趙光義敢迴答嗎?


    對於有關於他自己的問題,他是一句話都不敢說。


    畢竟,雖然不是沒有什麽好事兒可以提一提,但是一旦說了,那就不能簡簡單單糊弄過去了,說得越多,錯的越多,破綻和漏洞也就越多。


    到時候,要是真的露了底,那可怎麽辦?


    雖然他也不能說就那麽在乎別的時期的自己到底會怎麽樣,但是這些事情實在是丟人啊!


    就算不在乎其他時候的自己怎麽樣,他也不想要沒事兒丟人,而且是往曆朝曆代地丟人啊!


    ——這裏的曆朝曆代,特指在大宋之前的朝代,畢竟後麵的那些人,他不說,他們也知道這些事情了。


    而大宋變成北宋、不設防被俘虜的皇帝、南宋的艦船,這幾件事情他不知道,所以他也沒法迴答。


    同時,他還不能提問,畢竟他都打定主意不迴答他兄長的問題了,又怎麽能自己跳出來問話呢?


    倒不如幹脆不說,老老實實地貓著,千萬不要冒頭。


    但是,他也確實很想知道這些事情到底是怎麽個情況啊!這也是他的大宋,他的江山啊!


    再有,這後麵的皇帝也應該都是他的子孫後代,自己的子孫後代變成了這副德行……他作為先祖也還是要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天有貓了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天有貓了嗎並收藏曆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