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2月10日,農曆丙子年臘月二十九。


    除夕。


    這一年,對於力行社來說,是具有了重大改變的一年。


    各區、站站長都接到了一個看起來並不重要的命令。


    即日起,盡量不稱唿“力行社”、“複興社”。


    而是建議使用該組織的官方稱唿: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


    簡稱為軍統局第二處。


    這個建議,毫無可以指責之處。


    軍統局第二處,這是最官方的稱唿。


    1932年4月1日,戴笠領導的“聯絡組”擴大為“力行社特務處”,也稱“情報處”,於是後來有不少人認為“軍統”前身是“力行社”之原因。


    實際上,戴笠的特務處雖然在名義上隸屬於“力行社”,但它們有自己的沿革且一直獨立行事,並非實質上的從屬關係。


    特務處僅在最初幾個月的工作經費是由“力行社”補助,每月亦不過幾千元。


    為解決經費問題,1932年9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成立了“調查統計局”,這個機構下設兩個處,特務處被劃歸該局,設為第二處。


    這個“軍統局第二處”是為了給特務處作掩護的名義而設置,同時在政府機關下的機構可以正式領預算,經費問題便有了著落。


    所以力行社從本質上來說並不是官方稱唿,大家無非習慣了而已。


    轉折點來自於去年的“雙十二事變”。


    事變發生之後,戴笠失聲痛哭,一籌莫展,認為委員長兇多吉少,很難有活命的可能。


    焦慮中的戴笠甚至生出奇思異想,尋找能飛簷走壁的武林高手,爬越城牆救出委員長。


    可惜這不是武俠小說,沒用。


    隨著宋美齡等主和派發聲與各方勢力調解,“雙十二事變”竟開始向和平解決的方向發展了。


    聽聞宋美齡決定飛往西安,戴笠自告奮勇同去。


    由此,戴笠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他成為了委員長最信任的親信之一!


    他大權獨攬,力行社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甚至,戴笠的很多重要決定,無需向委員長進行匯報,自主決定即可。


    這份信任,或者說是寵愛,在國民政府各級官員中是很罕見的。


    戴笠的命運改變了,其他人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軍統局第二處的命運也開始發生了改變。


    無論是委員長還是戴笠,都決定將第二處逐漸從和力行社的關係中剝離。


    “雙十二事變”就如同一條分界線。


    在這個過程中,力行社發生了重大分裂,有人駐站,有人主和。


    力行社的骨幹賀衷寒、鄧文儀、劉建群等人都站在了宋美齡的對立麵,堅決主張討伐。


    而在此之前,他們犯了一個致命錯誤:


    事變中,力行社無一份報告警告西安可能出現叛變,沒有盡到防範未然的責任!


    所以戴笠直接管理的特務處雖然名義上隸屬於力行社,但兩者在“雙十二事變”中的表現天壤之別,因此戴笠的崛起和力行社的衰弱也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這個建議由各區、站長,傳達到了各科、組長中。


    力行社的稱唿開始減少,這些人開始普遍稱唿自己為“軍統局第二處”的。


    但彼時的戴笠,還隻是軍統局的一個處長。


    可是真正的軍統局,已經唿之欲出。


    軍統,崛起!


    丁遠森也接到了這個“建議”。


    大年三十了。


    按理說,今天也不會再有什麽大事,大家的心思全部都在過年上了。


    外麵的炮仗聲早已此起彼伏。


    看看也沒什麽大事,丁遠森想著下午除了留守值班人員,直接把這些人放迴家去過年也就是了。


    可剛吃過中飯沒有多久,周偉龍的一個電話便把周偉龍叫到了辦公室。


    “有個叫畢泰霞的人你知不知道?”周偉龍一開口便問道。


    誰?


    畢泰霞?


    丁遠森一怔,茫然的搖了搖頭。


    “此人,那是我力行社創始人賀衷寒的生活秘書。”


    賀衷寒?


    那個以常務幹事身份,實際領導力行社的賀衷寒?


    在他手中,還一手創辦了力行社的第三級組織複興社!


    怎麽會忽然說到他的生活秘書?


    “前年,畢泰霞在來上海時候失蹤,至此渺無音訊,普遍認為他已經遇害。”周偉龍繼續說道:“但最近,我們有了畢泰霞的消息,他到了上海,因為行蹤不秘,被日本人秘密抓捕,隨後和組織完全失去聯絡。


    前幾日,我們和日本方麵取得聯係,願意用五名被俘之日本特工,換取畢泰霞,日本人也同意了這一建議。”


    這事有古怪。


    倒不是說交換俘虜多了不起,在中日情報組織裏,這樣的事情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而是發生的時間點不對。


    一個失蹤了兩年的人,怎麽會忽然有了消息?


    想來組織早就知道畢泰霞被日特機關綁架,對營救他也不抱希望,他屬於一枚棄子。


    沉寂了兩年後,忽然準備營救此人?


    賀衷寒的生活秘書?賀衷寒?“雙十二事變”。


    軍統局第二處的稱唿成為約定?


    知道了。


    上麵準備對付賀衷寒了。


    委員長從西安脫險之後,賀衷寒等人極力準備“討逆”。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認為如委員長萬一被釋,則可得“勤王”之功;若委員長“駕崩”,又可成為擁何應欽繼位的元勳。


    委員長迴到南京,得知這場鬧劇後頗為不滿,把鄧文儀等人找去大發脾氣:“我在西安蒙難,你們在南京討逆,坐地打衝鋒,娘希屁,我還沒有死,你們就不聽我的話了,想改換門庭嗎?”


    在杭州,委員長一見賀衷寒就破口大罵,罵得他失聲大哭。


    委員長則憤恨地說:“你哭,滾出去哭!”


    賀衷寒已經失去了委員長的信任。


    但這個人還輕易動不得。


    一來他是元老級的人物,門生故吏極多,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理由,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動蕩。


    二來,現在就動他,太明顯了,顯得委員長心胸不夠開闊。


    況且,賀衷寒等人提出的“討逆”,也完全有自己的正當理由。


    討逆,無非也是為了國家嘛。


    那麽,就需要找到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而這個借口就是:


    畢泰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諜海偷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粉色袈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粉色袈裟並收藏諜海偷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