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陽府的驛站,是三十年前所建。


    後來,經過曆屆鳳陽府巡撫大人的擴建,才有了今天宏偉氣派的規模。


    之前移栽的梧桐樹,已經長得高聳入雲,遮天蔽日。


    走到樹下,一陣清爽。


    樹上蟲鳴鳥叫,嘰嘰喳喳,好不熱鬧。


    不知不覺之間,盛夏已經來了。


    唐明雲每天伏案於公務,並沒有絲毫察覺到盛夏的到來。


    他來到鳳鳴樓的時候,陶陽和賀弘文已經在包廂裏等候多時了。


    兩人正坐在包廂裏暢談。


    唐明雲剛一走進包廂,不由得大吃一驚。


    好你個陶陽,竟然把這裏搞的春意盎然,鶯歌燕舞。


    包廂裏。竟然坐了六個美人。


    她們一個比一個好看,一個比一個婀娜。


    唐明雲朝著賀弘文走去,主動作揖說道:“賀大人。恭喜您高升!以後都在一個衙門裏做事,還望賀大人不吝賜教,多多照顧下官才是。”


    賀弘文說道:“唐賢弟,你要是這麽說,可就見外了。這件事。多虧了你的幫助。這往後,我們可是同僚了,賢弟要多多照顧愚兄才是。”


    唐明雲說道:“賀大人過謙了,別說下官什麽都沒做,就算做了些什麽事情,您是上差。下官為上差辦事服務,理所應當。”


    賀弘文請唐明雲坐下,說道:“剛才老陶還和我提起賢弟,他說你現在,比以前穩重多了。我當時還有些不信。現在看來,他說的沒錯。”


    陶陽哈哈大笑:“老賀,你還真別說。剛開始我向範大人舉薦他的時候,跟著他提心吊膽了好幾天。生怕他把他那副狂傲不羈的脾氣,給我帶到鳳陽府的巡撫衙門裏去。如今看來,老唐的適應能力很強,比我想象的好太多了。”


    賀弘文說道:“那是自然,你們兩位,可是咱們鳳陽府,百年不遇的文曲星。聽聞這文曲星,100年才下凡一次。現如今,一下子竟然下凡了兩位。”


    唐明雲謙虛道:“明雲是不是真的文曲星?就全憑賀大人如何提攜了。”


    賀弘文擺擺手。笑道:“賢弟,你過謙了。你如今是鳳陽府的第二青天大老爺。你才是我們的父母官啊。我哪配得上提攜你。”


    唐明雲說道:“賀大人,您提不提攜我,咱們再議。您來了鳳陽府的巡撫衙門裏,若是不提攜老陶,您一定會後悔的。”


    賀弘文笑道:“鳳陽府的第二父母官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我其有不從之理?”


    賀弘文雖然這麽說,但是唐明雲心裏清楚,賀大人要是真有心想提拔陶陽,恐怕並非易事。


    陶陽年輕時的經曆,和唐明雲還有些相似。


    之前他考中進士之後,本來有機會可以做一任京官。


    在京城任職有很多好處,容易升遷、結識人脈廣,對他的未來多有益處。


    可是,在他的老家鳳陽縣,有一個心上人,名叫蘇晴。


    陶陽當時為了,自己矢誌不渝的愛情,毅然決然的違背父母的安排。


    放棄前途一片光明的仕途,迴到鳳陽縣的衙門裏做事。


    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陶陽迴到鳳陽縣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蘇琴。


    每每約見,蘇琴總是找各種理由百般推辭。


    陶陽後來才聽說,蘇晴為了未來有更好的生活,背叛了兩人之間的承諾。


    她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母親親戚家的一個闊綽的表哥,喜結秦晉之好。


    陶陽因為這件事情,深受打擊。


    他立誓,要在鳳陽府裏,混出個人樣來,讓蘇晴後悔當日的背叛。


    陶陽在衙門裏,積極上進,很快就成為,正九品的主簿大人。


    可是,陶陽在鳳陽縣的縣衙裏,非常倒黴的遇到了李斯文。


    李斯文當時是正八品,鳳陽縣的縣丞。


    陶陽最初上任之時,很討厭衙門裏那種死板教條的公文。


    他把自己的公文寫的熱情洋溢,洋洋灑灑,甚至有些放蕩不羈。


    李斯文讀到他的公文以後,便召集鳳陽縣的大人們,來衙門裏的議事。


    並且當眾,把陶陽寫的公文當著大家的麵,一字一句的讀的出來。


    然後,把寫滿公文的折子撕碎。甩到陶陽的麵前。


    李斯文對陶陽怒罵道:“這是公文嗎?這簡直就是糟粕!真不知道你這身功名,到底是不是自己考來的。你看你寫的這些東西,簡直丟了讀書人的臉,斯文掃地!就你這樣,還想踏足鳳陽府的名利場,簡直是癡人說夢!”


    陶陽初涉名利場,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候。


    他哪裏知道什麽是忍氣吞聲。


    自然,也不知道隱忍。


    他當即拍案而起,當著眾位大人的麵,和李斯文大吵了起來。


    從此以後,陶陽便把李斯文徹底得罪了。


    陶陽說,唐明雲狂放不羈。


    其實,陶陽的個性。更加狂放。


    事後,陶陽並未向李斯文致歉。


    他不僅沒有道歉,而且和李斯文徹底結下了梁子。


    那天會議過後,陶陽將自己的公文,重新謄抄在冊子上。


    然後,他找到了鳳陽縣的知縣大人。


    老知縣搏了一輩子的功名,直到白發蒼蒼,才考上了進士。


    老知縣是一個,看上去宅心仁厚的賢者。


    他對陶陽說,自己很喜歡他寫的文章。


    並且自作主張,將陶陽的公文通過了。


    陶陽毫無名利場上的閱曆,心裏還憋著一股怒氣。


    當然不明白,他做這樣的事情,其實就是在越級。


    越級辦事,是大明名利場上的大忌。


    上麵的大人,絕不可能,因為陶陽這個小小的正九品主簿。


    而開罪一名正八品縣丞大人。


    如果不幸的話,上麵的大人,為了更好地控製手下的官員,故意在這些官員的手下,培養幾個找茬的人,使其內鬥。


    久而久之,陶陽很有可能,會成為別人手中的刀。


    那段時間裏,因為有老知縣的袒護和支持,陶陽還有些沾沾自喜,在鳳陽縣和李斯文之間的對抗,也愈演愈烈,愈發的明目張膽起來。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老知縣因為身體原因,告老還鄉。


    李斯文因此,升任了知縣大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狂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齋並收藏大明狂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