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草原上的情形漸入僵持階段,劉天宇決意率周二牛等人北上巡行諸堡。
吳雲庭在西線,楊書亭在東線,劉天宇準備從新平堡出關,往集寧堡方向巡視,然後折而向西,往小黑河堡去。
從王家莊出發時一百來人,抵達新平堡時已經有諸多的人手匯合,人數達到了三百餘騎。
當劉天宇出塞不久,軍情司內小五滿頭大汗,對眾參謀道:“看來最危險的不是小黑河堡,而是集寧堡。”
“集寧堡?”
“對。”
小五身後站著幾個參謀,每個人都是一臉焦急,幾個年輕參謀舉著一張圖,上麵密密麻麻的畫滿了箭頭。
“我們現在所築的軍堡幾乎形成了兩條鎖鏈,雖然我們兵力不足,但兩條線上的堡壘已經駐守了戰兵和輜重兵,甚至還庇護了不少草原上的漢人,民夫也有一些在其中,人手夠,我們戰兵又強,北虜無法無視這些軍堡軍台,從各堡硬攻,北虜並無這般實力,如果南下斷我們的補給,背後兩路軍堡的威脅又太大,是以他們前一陣看起來進退失措,毫無辦法,現在看來,東西兩路的北虜隻在隱忍,他們真正的目標是破集寧堡。”
小五說著,指向地圖上的一點,說道:“西路大黑河堡,小黑河堡,一路抵新平堡的軍堡很多,東路是從大青河堡,向南是興和堡,二龍河堡,也是一條蜿蜒向南的線路,兩條線路都有一個共同的交叉點,那便是集寧堡。如果打破集寧堡,我東西兩線就無法交叉配合,兩路配置的戰兵會被隔斷,北虜將不必再擔心與我們戰兵的會戰,因為我軍無法從容調集會合,將會被分割阻斷,時間一久,各軍堡也會因缺糧而崩潰,我們立足不住,北上戰略自然失敗告終。”
一名參謀官問道:“司長,北虜有調兵的跡象嗎?”
小五道:“暫時還沒有,若是有的話怎會叫大人先去集寧堡。這也隻是我們推演出來最危險的局麵,而且北虜再是愚鈍,遲早會明白過來,如果不攻下集寧堡,北虜就會徹底被咱們困死,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小五一臉焦急之『色』,道:“目前集寧堡駐軍十分薄弱,因為軍政司和軍情司考慮此堡在中段,又偏南,現在保中隻有李守義率領的一個營的兵力,還有一些輜重兵和農夫,總人數不到千人,現在擔心的是北虜集結主力攻堡,並且長期斷絕給養。”
“要不要去追迴大人。”有參謀擔憂的道。
“恐怕大人已經想到了集寧堡的問題,不然的話就不會選擇先去集寧堡。”小五一臉羞愧的道。
此次北上,劉天宇知道自己很可能被困,但別無選擇。
整個戰場已經是一條大的鎖鏈,集寧堡就是鎖鏈中間的那把鎖頭,鎖住了,北虜隻能遊騎南下,或是『騷』擾宣府地方,對大同一線沒有任何辦法,延綏那裏的套寇鬧事頻率較高,就算再南下也沒有大礙,朝廷不會因此而震怒。
現在劉天宇就是要鎖住北虜,困死那些蒙古人,所以維持整個戰線的完整,至關重要。
等到來年,新修的軍堡軍台形成了更牢固完整的防禦體係,新軍大量編練,騎兵加強,炮兵增加,那時候就是會戰之時。
這一段時間,隻能防守住各堡,先一步站穩腳跟。
“大人。”剛到新平堡,周二牛從側前的道路上策馬過來,稟報道:“從張家口那邊的官道上過來一群泰西的和尚,我們盤問了一下,說是孫元化指引他們來王家莊投效大人的。”
孫元化早已離開王家莊去了京城參加大考,這些泰西人通過孫元化介紹來的,自然應該是從京城過來。
想到這點,劉天宇說道:“既然這般巧遇,將他們帶過來吧!”
侍衛和騎兵們在大道上散開,警戒行人中可能有的刺客。
不過劉天宇本人對於這一點並不在意,尋了一個茶棚,帶著周二牛等幾個侍衛坐到裏麵。
過不多時,一群十來人的泰西人被帶了過來。
這些泰西人沒有騾馬,也不曾坐車,待侍衛們盤問過,才知道這些人一路上要麽走,要麽搭車過來,走了七八天才從京城到這裏。
山西到宣府這裏是內陸地方,百姓見識不廣,信息較為閉塞,地方官對泰西人了解也不深,一路上軍堡又多,這些人沒少被仔細盤查,還好領頭的人中有一個叫湯若望的,在京城按規矩開了路引,不然一路更加麻煩。
到了新平堡這裏,湯若望等人十分疲憊,又有些失望。
他們感覺這裏不大適合做傳教的工作,同時也感覺王家莊未必如孫元化說的那樣先進發達。
半路上巧遇劉天宇,湯若望便對眾人說道:“如果那位劉大人與我們此前聽聞的不同,我們隻能就地迴轉,倒也省了些道路。”
其中一名教士說道:“我們萬裏來到大明,不能因為小小的挫折就放棄。”
聞言,湯若望一笑。
這名年輕人的傳教士像他和前輩的傳教士一樣,年輕時都有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一眾傳教士被引領到劉天宇的麵前,眾人欲按大明的禮節,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諸位請坐吧!”劉天宇坐在凳子上,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些傳教士。
明清之季,大量的教士進入中國,有一些是真正的苦修士,不僅傳教,還成立善堂,養育棄嬰,成立醫院,救治貧苦,成立學校,收容貧民子弟入學,然而清季時中國國力衰弱,教士中有人開始在中國作威作福,搶掠中國財富,奴役中國人如奴仆,為了發展教眾而使信教者淩駕普通百姓之上,引發地方矛盾,清末義和團時,傳教士很多被殺,山西這裏,不少都是全家被殺,十分淒慘。
此時大明國力尚強,遠超過歐洲諸國在亞洲的勢力,葡萄牙,西班牙,還有荷蘭諸國試探『性』的進攻都被擊敗。
明朝南方的督撫就可以解決掉不懷好意的侵略者,在幾次小規模戰事後,歐洲人不得不承認大明也是一個強盛而聞名的國度。
不少傳教士寫下了極度讚美大明的文章,眼前這些傳教士的態度就十分恭謹。
吳雲庭在西線,楊書亭在東線,劉天宇準備從新平堡出關,往集寧堡方向巡視,然後折而向西,往小黑河堡去。
從王家莊出發時一百來人,抵達新平堡時已經有諸多的人手匯合,人數達到了三百餘騎。
當劉天宇出塞不久,軍情司內小五滿頭大汗,對眾參謀道:“看來最危險的不是小黑河堡,而是集寧堡。”
“集寧堡?”
“對。”
小五身後站著幾個參謀,每個人都是一臉焦急,幾個年輕參謀舉著一張圖,上麵密密麻麻的畫滿了箭頭。
“我們現在所築的軍堡幾乎形成了兩條鎖鏈,雖然我們兵力不足,但兩條線上的堡壘已經駐守了戰兵和輜重兵,甚至還庇護了不少草原上的漢人,民夫也有一些在其中,人手夠,我們戰兵又強,北虜無法無視這些軍堡軍台,從各堡硬攻,北虜並無這般實力,如果南下斷我們的補給,背後兩路軍堡的威脅又太大,是以他們前一陣看起來進退失措,毫無辦法,現在看來,東西兩路的北虜隻在隱忍,他們真正的目標是破集寧堡。”
小五說著,指向地圖上的一點,說道:“西路大黑河堡,小黑河堡,一路抵新平堡的軍堡很多,東路是從大青河堡,向南是興和堡,二龍河堡,也是一條蜿蜒向南的線路,兩條線路都有一個共同的交叉點,那便是集寧堡。如果打破集寧堡,我東西兩線就無法交叉配合,兩路配置的戰兵會被隔斷,北虜將不必再擔心與我們戰兵的會戰,因為我軍無法從容調集會合,將會被分割阻斷,時間一久,各軍堡也會因缺糧而崩潰,我們立足不住,北上戰略自然失敗告終。”
一名參謀官問道:“司長,北虜有調兵的跡象嗎?”
小五道:“暫時還沒有,若是有的話怎會叫大人先去集寧堡。這也隻是我們推演出來最危險的局麵,而且北虜再是愚鈍,遲早會明白過來,如果不攻下集寧堡,北虜就會徹底被咱們困死,敗亡是早晚的事情。”
小五一臉焦急之『色』,道:“目前集寧堡駐軍十分薄弱,因為軍政司和軍情司考慮此堡在中段,又偏南,現在保中隻有李守義率領的一個營的兵力,還有一些輜重兵和農夫,總人數不到千人,現在擔心的是北虜集結主力攻堡,並且長期斷絕給養。”
“要不要去追迴大人。”有參謀擔憂的道。
“恐怕大人已經想到了集寧堡的問題,不然的話就不會選擇先去集寧堡。”小五一臉羞愧的道。
此次北上,劉天宇知道自己很可能被困,但別無選擇。
整個戰場已經是一條大的鎖鏈,集寧堡就是鎖鏈中間的那把鎖頭,鎖住了,北虜隻能遊騎南下,或是『騷』擾宣府地方,對大同一線沒有任何辦法,延綏那裏的套寇鬧事頻率較高,就算再南下也沒有大礙,朝廷不會因此而震怒。
現在劉天宇就是要鎖住北虜,困死那些蒙古人,所以維持整個戰線的完整,至關重要。
等到來年,新修的軍堡軍台形成了更牢固完整的防禦體係,新軍大量編練,騎兵加強,炮兵增加,那時候就是會戰之時。
這一段時間,隻能防守住各堡,先一步站穩腳跟。
“大人。”剛到新平堡,周二牛從側前的道路上策馬過來,稟報道:“從張家口那邊的官道上過來一群泰西的和尚,我們盤問了一下,說是孫元化指引他們來王家莊投效大人的。”
孫元化早已離開王家莊去了京城參加大考,這些泰西人通過孫元化介紹來的,自然應該是從京城過來。
想到這點,劉天宇說道:“既然這般巧遇,將他們帶過來吧!”
侍衛和騎兵們在大道上散開,警戒行人中可能有的刺客。
不過劉天宇本人對於這一點並不在意,尋了一個茶棚,帶著周二牛等幾個侍衛坐到裏麵。
過不多時,一群十來人的泰西人被帶了過來。
這些泰西人沒有騾馬,也不曾坐車,待侍衛們盤問過,才知道這些人一路上要麽走,要麽搭車過來,走了七八天才從京城到這裏。
山西到宣府這裏是內陸地方,百姓見識不廣,信息較為閉塞,地方官對泰西人了解也不深,一路上軍堡又多,這些人沒少被仔細盤查,還好領頭的人中有一個叫湯若望的,在京城按規矩開了路引,不然一路更加麻煩。
到了新平堡這裏,湯若望等人十分疲憊,又有些失望。
他們感覺這裏不大適合做傳教的工作,同時也感覺王家莊未必如孫元化說的那樣先進發達。
半路上巧遇劉天宇,湯若望便對眾人說道:“如果那位劉大人與我們此前聽聞的不同,我們隻能就地迴轉,倒也省了些道路。”
其中一名教士說道:“我們萬裏來到大明,不能因為小小的挫折就放棄。”
聞言,湯若望一笑。
這名年輕人的傳教士像他和前輩的傳教士一樣,年輕時都有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一眾傳教士被引領到劉天宇的麵前,眾人欲按大明的禮節,躬身行禮。
“不必多禮,諸位請坐吧!”劉天宇坐在凳子上,饒有興趣的看著這些傳教士。
明清之季,大量的教士進入中國,有一些是真正的苦修士,不僅傳教,還成立善堂,養育棄嬰,成立醫院,救治貧苦,成立學校,收容貧民子弟入學,然而清季時中國國力衰弱,教士中有人開始在中國作威作福,搶掠中國財富,奴役中國人如奴仆,為了發展教眾而使信教者淩駕普通百姓之上,引發地方矛盾,清末義和團時,傳教士很多被殺,山西這裏,不少都是全家被殺,十分淒慘。
此時大明國力尚強,遠超過歐洲諸國在亞洲的勢力,葡萄牙,西班牙,還有荷蘭諸國試探『性』的進攻都被擊敗。
明朝南方的督撫就可以解決掉不懷好意的侵略者,在幾次小規模戰事後,歐洲人不得不承認大明也是一個強盛而聞名的國度。
不少傳教士寫下了極度讚美大明的文章,眼前這些傳教士的態度就十分恭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