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記的財政大員錢春戊人長得比較黑,平常也是一張黑臉,不拘言笑。
劉天宇看向錢春戊,說道:“老錢,說一下這幾個月對北虜貿易的成果。”
錢春戊麵無表情的道:“咱們在草原上是一千三百輛車,每個月由新平堡出口的車輛過千,每月我們都會運送糧食十萬石和布匹兩萬匹以上,其餘雜貨也很多,入冬之後,各種貨物需求增加,青城那邊的分號已經打了報告過來,要求政策繼續向草原傾斜,直到常駐大車達到三千以上,物資供給應該才會緩和下來。”
聽完,劉天宇微微點點頭。
從年初到現在,最少運送了近九十萬石糧食和十幾萬匹布到草原上,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雜貨。
“到九月底,廣記共買各種『毛』皮六十五萬張,馬七萬匹,牛三萬頭,羊十五萬,其餘各種貨物折銀十五萬。”錢春戊說道,“『毛』皮和牛羊最好賣,幾乎出光,馬賣的少,還剩下四成左右,年前一定能出脫掉。”
李國助在一旁聽著,隻覺得心砰砰直跳。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劉天宇叫他來的用意,這是直白的告訴他廣記的底牌到底有多雄厚。
“隨著第一次往遼東商道的開通,天啟二年的時候,糧食和布匹的出貨量最少翻上一倍。”錢春戊補充了一句。
圓意皺著眉頭說道:“糧食翻一倍,就是說一年最少二百萬石,真要這麽多?”
“應該是要。”吳雲庭說道,“北虜各部,再加上一個要打仗的東虜,他們對糧食需求更大,東虜現在已經不是一二十萬人的小部落,他們還要負責遼東遼中遼南三百萬漢民的需求。”
聽到這話的劉天宇微微搖頭。
吳雲庭等人的判斷還是把東虜當成人的基礎上,事實上天啟二年大災,老奴就開始一反初衷,開始搶掠漢人,強迫漢人供養女真,到了天啟五年和六年,連續的大災,老奴幹脆就是明搶漢人的糧食,沒有存糧的漢人全部斬殺,有糧食的編丁入莊,所有遼東漢人成了女真人的包衣奴才,供養他們的女真主人。
黃安這時『插』話道:“遼東的糧價,已經達到了一石一兩二錢。”
吳雲庭皺著眉頭說道:“朝廷一直往遼鎮轉運糧食,怎麽糧價還這麽高?”
一旁的楊書亭接過話頭,說道:“上個月看邸抄,內地往遼鎮運糧,往返一二千裏,每石糧至遼東運輸亦需要加一兩費用,比咱們的運費高多了,而且朝廷害怕軍鎮缺糧,催『逼』甚嚴,地方官和主事官又催『逼』民夫,導致斃命路途之中的民夫甚多,這糧價不僅高,還帶著血。”
錢春戊這時又道:“去年京城運往遼鎮和山海關各處銀超過三百外,大量駐軍所需加上民夫耗費,再加上逃難難民所需,銀多糧少,物價自然急速上揚。”
這一下所有人都在點頭,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問題。
“將來向北的利潤隻會越來越大,打!”小五一拳頭打在桌上。
“要打北虜,需要加大騎兵的投入。”王大富和楊春對視了一眼,道。“步兵全員列裝自生火銃的事再拖拖,把資源向騎兵傾斜”
“具體還要一個方略。”劉天宇說道,“要分清主次,打和拉要分清楚,情報司先上,軍情軍政各司協助,各部根據具體情報,擬定一個計劃出來。”
“還有件事。”陳泗水說道,“近來晉王府加設了三個稅卡,還有幾個藩王也各設一個卡子,代王府原本沒有在官道設卡,近來也加了兩個稅卡,若非劉軍門在,恐怕各地的官員大戶也會有想設卡的。”
“這事沒轍。”劉天宇『揉』了『揉』額頭,說道,“暫時隻能忍耐。”
楊書亭冷笑道:“這些吃不飽的惡狼,給根骨頭還會想要第二根。”
聽話風,眾人都能聽出來光是口外的利潤最少有百萬兩,明年可能更多。
相比內地的各種麻煩,在座的人都知道要把資源往哪一邊傾斜。
劉天宇站起身,笑著說道:“今日會議就先到此,等有了具體方案,再知會各部門。”
“是,大人。”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一起躬身答應著。
眾人陸續出去,劉天宇身邊隻留下楊書亭和吳雲庭兩人。
劉天宇向李國助介紹道:“這位楊書亭是我的至交好友,是我大明的秀才,另一位叫吳雲庭,同樣是秀才出身,我的得力幫手。”
“原來是李老弟和馬老弟。”
李國助明白這兩人是劉天宇的心腹,當下施了一禮,楊書亭和吳雲庭兩人還禮。
介紹完,劉天宇開門見山的說道:“大公子此來足見誠意,多餘的話不必說太多,咱們先定下一個大的宗旨,就是兩家可以繼續合作,甚至是盟好的關係。”
李國助這一次來,就是看重廣記的鐵器,為了合作而來,又親身體會到廣記的實力,自然不會拒絕,當下說道:“劉大人這麽說,在下榮幸之至。”
“叫我天宇即可。”劉天宇笑著說了一句。
李國助沉『吟』一下,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敢問天宇兄,你在北地這麽大的局麵,我剛聽了聽,估算你一年的收益怕是有百萬兩以上吧?”
劉天宇笑了笑,說道:“遠不止這個數。”
“啊!”李國助張大了嘴,一臉驚愕。
他父親李旦也算是一個特別厲害的人物,控製千艘船隻,在日本和南洋都是有名的人物,家資也才不過數百萬。
眼前的劉天宇,幾乎白手起家,現在居然已經達到一年百萬利潤甚至還不止的地步。
這一瞬間,李國助幾乎失神。
“今年我們的糧食布匹雜貨就能賺取百萬,然後我的騾馬行在大同宣府山西一帶已經有六十多個分店,涵蓋四十多個州府縣衛,一年起碼有二十多萬進項,帳局那邊一年四十萬收益也是有的,最賺錢還是生鐵和鐵器,光是給尊家的那三船鐵器,一來一迴就賺了近四十萬。”
隨著劉天宇說起的這些數字,李國助越聽越是心驚。
如今漢府佳釀在廣記早已算不得大頭的進項了,向北走私,騾馬行,帳局,鐵器,這幾塊才是廣記賺錢的大頭。
7
劉天宇看向錢春戊,說道:“老錢,說一下這幾個月對北虜貿易的成果。”
錢春戊麵無表情的道:“咱們在草原上是一千三百輛車,每個月由新平堡出口的車輛過千,每月我們都會運送糧食十萬石和布匹兩萬匹以上,其餘雜貨也很多,入冬之後,各種貨物需求增加,青城那邊的分號已經打了報告過來,要求政策繼續向草原傾斜,直到常駐大車達到三千以上,物資供給應該才會緩和下來。”
聽完,劉天宇微微點點頭。
從年初到現在,最少運送了近九十萬石糧食和十幾萬匹布到草原上,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雜貨。
“到九月底,廣記共買各種『毛』皮六十五萬張,馬七萬匹,牛三萬頭,羊十五萬,其餘各種貨物折銀十五萬。”錢春戊說道,“『毛』皮和牛羊最好賣,幾乎出光,馬賣的少,還剩下四成左右,年前一定能出脫掉。”
李國助在一旁聽著,隻覺得心砰砰直跳。
這個時候,他才知道劉天宇叫他來的用意,這是直白的告訴他廣記的底牌到底有多雄厚。
“隨著第一次往遼東商道的開通,天啟二年的時候,糧食和布匹的出貨量最少翻上一倍。”錢春戊補充了一句。
圓意皺著眉頭說道:“糧食翻一倍,就是說一年最少二百萬石,真要這麽多?”
“應該是要。”吳雲庭說道,“北虜各部,再加上一個要打仗的東虜,他們對糧食需求更大,東虜現在已經不是一二十萬人的小部落,他們還要負責遼東遼中遼南三百萬漢民的需求。”
聽到這話的劉天宇微微搖頭。
吳雲庭等人的判斷還是把東虜當成人的基礎上,事實上天啟二年大災,老奴就開始一反初衷,開始搶掠漢人,強迫漢人供養女真,到了天啟五年和六年,連續的大災,老奴幹脆就是明搶漢人的糧食,沒有存糧的漢人全部斬殺,有糧食的編丁入莊,所有遼東漢人成了女真人的包衣奴才,供養他們的女真主人。
黃安這時『插』話道:“遼東的糧價,已經達到了一石一兩二錢。”
吳雲庭皺著眉頭說道:“朝廷一直往遼鎮轉運糧食,怎麽糧價還這麽高?”
一旁的楊書亭接過話頭,說道:“上個月看邸抄,內地往遼鎮運糧,往返一二千裏,每石糧至遼東運輸亦需要加一兩費用,比咱們的運費高多了,而且朝廷害怕軍鎮缺糧,催『逼』甚嚴,地方官和主事官又催『逼』民夫,導致斃命路途之中的民夫甚多,這糧價不僅高,還帶著血。”
錢春戊這時又道:“去年京城運往遼鎮和山海關各處銀超過三百外,大量駐軍所需加上民夫耗費,再加上逃難難民所需,銀多糧少,物價自然急速上揚。”
這一下所有人都在點頭,這是最簡單的經濟問題。
“將來向北的利潤隻會越來越大,打!”小五一拳頭打在桌上。
“要打北虜,需要加大騎兵的投入。”王大富和楊春對視了一眼,道。“步兵全員列裝自生火銃的事再拖拖,把資源向騎兵傾斜”
“具體還要一個方略。”劉天宇說道,“要分清主次,打和拉要分清楚,情報司先上,軍情軍政各司協助,各部根據具體情報,擬定一個計劃出來。”
“還有件事。”陳泗水說道,“近來晉王府加設了三個稅卡,還有幾個藩王也各設一個卡子,代王府原本沒有在官道設卡,近來也加了兩個稅卡,若非劉軍門在,恐怕各地的官員大戶也會有想設卡的。”
“這事沒轍。”劉天宇『揉』了『揉』額頭,說道,“暫時隻能忍耐。”
楊書亭冷笑道:“這些吃不飽的惡狼,給根骨頭還會想要第二根。”
聽話風,眾人都能聽出來光是口外的利潤最少有百萬兩,明年可能更多。
相比內地的各種麻煩,在座的人都知道要把資源往哪一邊傾斜。
劉天宇站起身,笑著說道:“今日會議就先到此,等有了具體方案,再知會各部門。”
“是,大人。”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一起躬身答應著。
眾人陸續出去,劉天宇身邊隻留下楊書亭和吳雲庭兩人。
劉天宇向李國助介紹道:“這位楊書亭是我的至交好友,是我大明的秀才,另一位叫吳雲庭,同樣是秀才出身,我的得力幫手。”
“原來是李老弟和馬老弟。”
李國助明白這兩人是劉天宇的心腹,當下施了一禮,楊書亭和吳雲庭兩人還禮。
介紹完,劉天宇開門見山的說道:“大公子此來足見誠意,多餘的話不必說太多,咱們先定下一個大的宗旨,就是兩家可以繼續合作,甚至是盟好的關係。”
李國助這一次來,就是看重廣記的鐵器,為了合作而來,又親身體會到廣記的實力,自然不會拒絕,當下說道:“劉大人這麽說,在下榮幸之至。”
“叫我天宇即可。”劉天宇笑著說了一句。
李國助沉『吟』一下,說道:“那我就不客氣了,敢問天宇兄,你在北地這麽大的局麵,我剛聽了聽,估算你一年的收益怕是有百萬兩以上吧?”
劉天宇笑了笑,說道:“遠不止這個數。”
“啊!”李國助張大了嘴,一臉驚愕。
他父親李旦也算是一個特別厲害的人物,控製千艘船隻,在日本和南洋都是有名的人物,家資也才不過數百萬。
眼前的劉天宇,幾乎白手起家,現在居然已經達到一年百萬利潤甚至還不止的地步。
這一瞬間,李國助幾乎失神。
“今年我們的糧食布匹雜貨就能賺取百萬,然後我的騾馬行在大同宣府山西一帶已經有六十多個分店,涵蓋四十多個州府縣衛,一年起碼有二十多萬進項,帳局那邊一年四十萬收益也是有的,最賺錢還是生鐵和鐵器,光是給尊家的那三船鐵器,一來一迴就賺了近四十萬。”
隨著劉天宇說起的這些數字,李國助越聽越是心驚。
如今漢府佳釀在廣記早已算不得大頭的進項了,向北走私,騾馬行,帳局,鐵器,這幾塊才是廣記賺錢的大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