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永鬥?”徐通有些意外,“倒是沒想到,他還有這份用心。”
“家兄已經傾家『蕩』產。”範永石話語中難掩恨意。
和廣記的一場商戰下來,範家賠的七七八八,受損最大的就是範家子弟,沒有不恨劉天宇的。
範永石又道:“獻上的資財,其實是家兄所剩全部,隻是想求泰山大人,年後務必不要放過劉天宇,甚至可針對廣記出手,『逼』迫劉天宇從山中出來,然後在拿捏他,家兄所求就是叫此人家破人亡。”
“幾萬兩銀子買對方一條命,令兄倒也舍得。”徐通說道,“轉告令兄,就算沒有這幾萬兩銀子,我也不會放過劉天宇,否則我徐家的臉麵往哪裏放!”
“小婿替家兄多謝泰山大人了。”範永石深深施了一禮。
實際上,就沒有範永鬥這一次厚禮相求,憑徐通眥睚必報的『性』格,和斂財的德行,他也絕不會輕易放過劉天宇。
範永石走後,徐通撚著胡須想了一陣,然後派人把許師爺叫了來。
“東翁急傳學生,不知有何吩咐?”許師爺畢恭畢敬的俯身行禮。
這兩天,不少人在給徐通送禮的同時也給他送了一份,僅僅兩天就已經收了兩千多兩銀子,抵得上他以前幾年的收入了。
徐通將範永石的話說了一遍,然後問道:“你看範永鬥是不是還有不少家底?”
“沒有了。”許師爺輕蔑的一笑,“和廣記商戰之後,範永鬥他夫人的體己銀子都扔進去了,東翁這裏一送,估計他手裏也剩不了幾個了。”
“那就不管他。”
範永鬥既然沒錢了,徐通也就懶得過問了。
轉而他問向許師爺,道:“廣記怎麽樣?是不是真的如傳聞那樣富可敵國。”
“這倒是真的。”
提起廣記,許師爺臉上『露』出興奮之『色』。
他剛打聽廣記的背景和實力時,隻是為了完成徐通的交代,後來越查越讓他心驚,越查也越讓他興奮。
廣記光是帳局和騾馬行的分店就有過百家,靈丘還有二十幾個爐子的大鐵廠,王家莊那裏也是劉天宇花了大精力整治過的,光看王家莊一帶,很難想象以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農莊。
許師爺忍不住補充了一句,道:“他的家資定然百萬以上,甚至超過了盛時的範家。”
“這小子還真是了不起。”徐通讚了一句,“這才幾年的時間,就已經做大到如今的規模,記得當初不過就是一個廣靈縣的小商號。”
許師爺又說道:“劉家那邊我也去打聽過了,他最多算是遠支,劉遵憲才是近支,而且他們這一支隻有劉遵章好一點,也不過是木巡撫的一個幕僚,剩下的都是族裏養的廢物,一點忙幫不上不說,隻會扯後腿。”
徐通說道:“這樣也好,不用過分得罪那位按察使,其實我為家人多謀些家財,也是情非得已,還不是為了多傳幾代。”
許師爺稱頌道:“東翁所謀之事利在百代,自然是大胸襟大氣魄。”
徐通頗為自得,臉上『露』出得『色』。
許師爺小聲問道:“再過一陣子,是不是就能發動了?”
徐通點了點頭,隨後冷笑著說道:“我就不信他能躲在山裏一輩子。”
“近來匪患確實頗多。”許師爺擔心的道,“聽說朝中有山西籍的禦史開始關注,東翁要多加留意。”
“我上任沒幾天,有事也推不到我身上。”徐通說道,“隻要不是人家圖謀我,幾個禦史彈章不足為慮,本朝向來開放言路,不論是朝中大佬,還是我輩在地方為官的,不被彈劾的才是奇怪。”
“東翁所言極是。”許師爺稱讚道。
蓋碗裏的茶有些涼了,下人重新為徐通端上來一杯熱茶,放在茶幾上,換掉涼掉的茶水。
“我查了去年的錢糧,正賦和遼餉到是多半完納,但白榜多半隻繳納六成,多一些的才是七成,怎麽如此可惡。”徐通嗬斥道。
許師爺沒有接話,這是上一任木巡撫的事情,他不過是一個師爺,不好議論一個巡撫的得失。
徐通繼續說道:“你替我行文各處,應納錢糧不得疏忽,過了十五便開始催征,地方軍政需要錢糧甚多,各官都當好人不去『逼』催,難道叫我朝朝廷伸手要麽,那還要我這個巡撫做什麽。”
許師爺靜靜地聽著,他跟隨徐通多年,自然知道徐通骨子裏的貪婪。
加征和催繳白榜無外乎是徐通打算從錢糧上多弄一些好處,收的多了,上繳來的自然也多,上下其手的空間也就大了,到手的好處自然變多。
這樣的好處,許師爺知道自己也能從中撈取不少,所以他不會有半個字勸諫,甚至希望白榜加征的越多越好。
……
年後,山上拉練的隊伍,一直在林子裏麵活動,不僅是巡檢司的軍隊,寇恩手底下的土匪也在加強訓練整合。
輜重隊定時送上補給,這一次帶隊來的人是軍情司副司長吳雲庭。
這一次上山最大的收獲,是加強了部隊適應山林,學會一些林中戰鬥的方式,也完成寇恩等新加入進來的土匪整合,同時暫避徐通的威脅。
“大同那邊有什麽動靜沒有?”劉天宇對吳雲庭問道。
“聽說範永鬥送了一大筆銀子給徐通,看來他是指望徐通對大人你下狠手。”吳雲庭迴答道。
隊伍雖然在山上,可黃安的內情和黃炳元的外情依然在外活動,有了情報就會送迴王家莊,到時自然有人送上山交給劉天宇。
“黃安他們做的不錯。”劉天宇誇了一句,又問道,“還有什麽?”
“徐通連發憲令,叫各州縣和各衛催繳去年拖欠的錢糧。”
“這老狗。”劉天宇罵了句,“剛過年就催繳欠賦,定然是白榜,這樣催『逼』,沒過幾月又要交夏稅,百姓豈不是沒有了活路。”
吳雲庭道:“這事定然有不少人心中不滿,加上那些活不下去的,恐怕會有很多人選擇落草為寇。”
劉天宇感歎道:“徐通這樣弄,太平日子不會很久了。”
別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小冰河時代的厲害,又碰上大明這些隻知道撈錢的貪官汙吏,幾年後,陝北便會出現起義,然後席卷北方那幾個受災最重和催科最厲害的省份。
“家兄已經傾家『蕩』產。”範永石話語中難掩恨意。
和廣記的一場商戰下來,範家賠的七七八八,受損最大的就是範家子弟,沒有不恨劉天宇的。
範永石又道:“獻上的資財,其實是家兄所剩全部,隻是想求泰山大人,年後務必不要放過劉天宇,甚至可針對廣記出手,『逼』迫劉天宇從山中出來,然後在拿捏他,家兄所求就是叫此人家破人亡。”
“幾萬兩銀子買對方一條命,令兄倒也舍得。”徐通說道,“轉告令兄,就算沒有這幾萬兩銀子,我也不會放過劉天宇,否則我徐家的臉麵往哪裏放!”
“小婿替家兄多謝泰山大人了。”範永石深深施了一禮。
實際上,就沒有範永鬥這一次厚禮相求,憑徐通眥睚必報的『性』格,和斂財的德行,他也絕不會輕易放過劉天宇。
範永石走後,徐通撚著胡須想了一陣,然後派人把許師爺叫了來。
“東翁急傳學生,不知有何吩咐?”許師爺畢恭畢敬的俯身行禮。
這兩天,不少人在給徐通送禮的同時也給他送了一份,僅僅兩天就已經收了兩千多兩銀子,抵得上他以前幾年的收入了。
徐通將範永石的話說了一遍,然後問道:“你看範永鬥是不是還有不少家底?”
“沒有了。”許師爺輕蔑的一笑,“和廣記商戰之後,範永鬥他夫人的體己銀子都扔進去了,東翁這裏一送,估計他手裏也剩不了幾個了。”
“那就不管他。”
範永鬥既然沒錢了,徐通也就懶得過問了。
轉而他問向許師爺,道:“廣記怎麽樣?是不是真的如傳聞那樣富可敵國。”
“這倒是真的。”
提起廣記,許師爺臉上『露』出興奮之『色』。
他剛打聽廣記的背景和實力時,隻是為了完成徐通的交代,後來越查越讓他心驚,越查也越讓他興奮。
廣記光是帳局和騾馬行的分店就有過百家,靈丘還有二十幾個爐子的大鐵廠,王家莊那裏也是劉天宇花了大精力整治過的,光看王家莊一帶,很難想象以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農莊。
許師爺忍不住補充了一句,道:“他的家資定然百萬以上,甚至超過了盛時的範家。”
“這小子還真是了不起。”徐通讚了一句,“這才幾年的時間,就已經做大到如今的規模,記得當初不過就是一個廣靈縣的小商號。”
許師爺又說道:“劉家那邊我也去打聽過了,他最多算是遠支,劉遵憲才是近支,而且他們這一支隻有劉遵章好一點,也不過是木巡撫的一個幕僚,剩下的都是族裏養的廢物,一點忙幫不上不說,隻會扯後腿。”
徐通說道:“這樣也好,不用過分得罪那位按察使,其實我為家人多謀些家財,也是情非得已,還不是為了多傳幾代。”
許師爺稱頌道:“東翁所謀之事利在百代,自然是大胸襟大氣魄。”
徐通頗為自得,臉上『露』出得『色』。
許師爺小聲問道:“再過一陣子,是不是就能發動了?”
徐通點了點頭,隨後冷笑著說道:“我就不信他能躲在山裏一輩子。”
“近來匪患確實頗多。”許師爺擔心的道,“聽說朝中有山西籍的禦史開始關注,東翁要多加留意。”
“我上任沒幾天,有事也推不到我身上。”徐通說道,“隻要不是人家圖謀我,幾個禦史彈章不足為慮,本朝向來開放言路,不論是朝中大佬,還是我輩在地方為官的,不被彈劾的才是奇怪。”
“東翁所言極是。”許師爺稱讚道。
蓋碗裏的茶有些涼了,下人重新為徐通端上來一杯熱茶,放在茶幾上,換掉涼掉的茶水。
“我查了去年的錢糧,正賦和遼餉到是多半完納,但白榜多半隻繳納六成,多一些的才是七成,怎麽如此可惡。”徐通嗬斥道。
許師爺沒有接話,這是上一任木巡撫的事情,他不過是一個師爺,不好議論一個巡撫的得失。
徐通繼續說道:“你替我行文各處,應納錢糧不得疏忽,過了十五便開始催征,地方軍政需要錢糧甚多,各官都當好人不去『逼』催,難道叫我朝朝廷伸手要麽,那還要我這個巡撫做什麽。”
許師爺靜靜地聽著,他跟隨徐通多年,自然知道徐通骨子裏的貪婪。
加征和催繳白榜無外乎是徐通打算從錢糧上多弄一些好處,收的多了,上繳來的自然也多,上下其手的空間也就大了,到手的好處自然變多。
這樣的好處,許師爺知道自己也能從中撈取不少,所以他不會有半個字勸諫,甚至希望白榜加征的越多越好。
……
年後,山上拉練的隊伍,一直在林子裏麵活動,不僅是巡檢司的軍隊,寇恩手底下的土匪也在加強訓練整合。
輜重隊定時送上補給,這一次帶隊來的人是軍情司副司長吳雲庭。
這一次上山最大的收獲,是加強了部隊適應山林,學會一些林中戰鬥的方式,也完成寇恩等新加入進來的土匪整合,同時暫避徐通的威脅。
“大同那邊有什麽動靜沒有?”劉天宇對吳雲庭問道。
“聽說範永鬥送了一大筆銀子給徐通,看來他是指望徐通對大人你下狠手。”吳雲庭迴答道。
隊伍雖然在山上,可黃安的內情和黃炳元的外情依然在外活動,有了情報就會送迴王家莊,到時自然有人送上山交給劉天宇。
“黃安他們做的不錯。”劉天宇誇了一句,又問道,“還有什麽?”
“徐通連發憲令,叫各州縣和各衛催繳去年拖欠的錢糧。”
“這老狗。”劉天宇罵了句,“剛過年就催繳欠賦,定然是白榜,這樣催『逼』,沒過幾月又要交夏稅,百姓豈不是沒有了活路。”
吳雲庭道:“這事定然有不少人心中不滿,加上那些活不下去的,恐怕會有很多人選擇落草為寇。”
劉天宇感歎道:“徐通這樣弄,太平日子不會很久了。”
別人不清楚,他可是知道小冰河時代的厲害,又碰上大明這些隻知道撈錢的貪官汙吏,幾年後,陝北便會出現起義,然後席卷北方那幾個受災最重和催科最厲害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