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平時很少見的鄉村道路上也擠滿了人,集鎮上到處都是各種小販。
到了王家莊之後,劉遵章一路來到軍營。
過不多時,劉天宇帶人便匆忙趕了過來,遠遠就說道:“三叔,你可是貴客,今天不是要和木巡撫上任去嗎?”
“此來有要事,等進屋再說,說完我還要趕路。”劉遵章麵色陰沉。
劉天宇說道:“馬上就是年關,三叔何不留下過了年再走。”
劉遵章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不妥,大名府那邊我還要迴去一趟才行。”
聽到他這麽說,劉天宇不在相勸,一同走向簽押房。
眾人進入房中坐定,劉遵章才將此行的來意說了出來。
說完,他見劉天宇麵無異色,就連自己侄兒的那幾個手下也是鎮定如常。
心中不禁暗讚,自家侄兒身邊這些人,雖然都沒什麽功名,但看他們幾個的表現,就算是一些進士也未必能做到如此淡定。
“看來天宇早就知道了。”劉遵章說道,“看來還是我想太多了,單論收集情報能力,恐怕當世沒有幾個比得上你了。”
劉天宇笑著說道:“其實也簡單,各地分號掌櫃夥計都會替我打聽消息,不僅是官場消息,行市買賣才是重點,我輩行商,若是消息不通,那便賺不到銀子了。”
劉遵章理解的點點頭,又問道:“既然已經知道了,天宇你又作何打算?要不要大名府那邊出麵,臻哥的大伯在外為官,有他出麵,想來那徐通多少要留幾分餘地。”
他說的人是劉遵憲,如今在陝西按察使任上,也算是高官了。
“暫時還沒有想到。”
劉天宇輕搖了下頭,至於劉遵憲那邊,就算出麵也是鞭長莫及,徐通未必會賣這個麵子。
“可想過辭官暫避一時?”劉遵章又道。
劉天宇苦笑一聲,說道:“現在就算辭官又如何,我總不能搬離大同,就算我能,廣記也不能,若手中毫無實力,徐通隨意授意一下,隨便幾個吏目帶著衙役上門,我就要被捆著去站木籠了。”
對於徐通這個潛在敵手,他早已派人了解過,根本就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哪怕沒有和徐家爭礦一事,廣記這麽大家業擺在這裏,徐通也會想盡辦法吃掉。
劉遵章憂心忡忡的道:“以巡撫之尊,想要以公事刁難天宇你實在太容易了。”
“今年他怕是難了。”劉天宇說道,“毫無成績當然容易被徐通借題發揮,我今年捕盜已經過三百之數,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我的考核應該是上上,徐通就算想在這方麵下手,也隻能等明年了。”
停頓了一下,他又道:“現在擔心的是他召我去大同,見麵時隨意找個借口發作,直接把我拿了,這樣他代價最小,得手最快,所以現在我們考慮的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去大同。”
“想的不錯。”
劉遵章在巡撫身邊呆久了,對於許多事情十分清楚,知道劉天宇說的是正理。
然後,他又說道:“對徐通最好是避而不見,不過天宇你總要有理由才行。”
“理由有現成的。”劉天宇笑著說道,“此前山賊土匪連續騷擾地方,我原本打算隱忍不問,年後開春在剿,現在既然如此,我隻得帶兵深山去剿匪,就算巡撫要召見我,總要等我從山裏出來吧!”
自從寇恩掌管了近千人的流賊隊伍,便在周大牛的指令下,搶了幾次廣記商隊,有糧食,有兵器,還有各種衣物和雜物,而且每一次搶的都是那麽巧,缺少什麽總能在下一次到來的商隊中搶到。
劉遵章沉思了片刻,說道:“唉,這是好法子,隻是要辛苦了,而且你和柳家的親事恐怕也要拖一拖了。”
劉天宇笑著說道:“無所謂的事,反正這些土匪也一定要剿,原本想留著他們過年,現在叫他們過不了年就是,至於和柳家的親事,就算我現在敢娶,他們柳家未必敢嫁了。”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
……
時間一晃,又過去十來天,還有兩天就是新年,各地都是一派新年景象。
年前巡撫衙門的差役帶著牌票下來,奉巡撫徐通的命令,前來召見劉天宇去大同,說要他去大同述職。
不過,等到的是劉天宇人不在,帶兵進大山剿匪去了。
隔著幾百裏,又在深山,音信不通,絲毫談不上聽憲令。
巡撫衙門的差役氣的跳腳,一邊派人迴大同迴話,一邊安排人繼續在甸頂山巡檢司這裏等著。
但劉天宇就是在山裏不出來,誰拿他也沒有法子。
這件事很快傳聞開,漸漸的劉天宇因靈丘鐵場的事與巡撫交惡的過往也被人翻了出來。
事涉劉天宇這個風頭很勁的巡檢兼豪商,還有剛剛上任的巡撫,一時間成了所有人嘴裏閑聊和關切的話題。
所有人都相信,隻要劉天宇在山裏熬不住了,遲早要出來,到時候巡撫是怎麽個章程,是要財還是要命。
要知道廣記可是一注大財,很多人都關注著這事。
巡撫衙門後堂內,徐通聽到王家莊那邊傳迴的消息,氣的當場摔碎了手中的茶杯。
“大人莫生氣,他劉天宇能躲過初一,還能躲過十五不成。”許師爺一旁勸道,同時招唿下人進來收拾。
徐通冷哼一聲,端起下人新送上來的熱茶,放在嘴邊吹了吹。
許師爺說道:“大人,代王府長史私下裏見過學生,說代王府那邊想要和大人聯手,一同對付廣記和那個劉天宇。”
徐通把手中茶杯重重放在桌上,冷笑道:“木巡撫還在任上的時候他們代王府怎麽不出頭,現在本官上任巡撫,他們便想起對付廣記,哼,不必理會。”
“是,學生明白。”許師爺恭敬的道。
同時也明白廣記這塊肥肉,自家大人是不準備分給代王府一份。
一般的官吏可能對代王府會有所顧忌,到了巡撫這等高官,代王府反過來要顧忌對方了。
大明朝廷對這些親藩是控製加上限製,如果巡撫上一本親藩禍亂封地的折子,折子上提到的親藩最輕也是被嗬斥,嚴重一點可能會被削爵。
徐通問道:“加征白榜的公文發下去了嗎?”
“已經發下去到了各地了,不過這兩年年成不好,各地都有些青黃不接。”許師爺小聲的說道。
“如何青黃不接?本官看來這兩年是風調雨順。”徐通說道,“有敢帶頭鬧事的,直接叫人拿下送入大牢,都是一群欠收拾的賤民。”
“軍門大人說的是。”許師爺附和道。
到了王家莊之後,劉遵章一路來到軍營。
過不多時,劉天宇帶人便匆忙趕了過來,遠遠就說道:“三叔,你可是貴客,今天不是要和木巡撫上任去嗎?”
“此來有要事,等進屋再說,說完我還要趕路。”劉遵章麵色陰沉。
劉天宇說道:“馬上就是年關,三叔何不留下過了年再走。”
劉遵章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不妥,大名府那邊我還要迴去一趟才行。”
聽到他這麽說,劉天宇不在相勸,一同走向簽押房。
眾人進入房中坐定,劉遵章才將此行的來意說了出來。
說完,他見劉天宇麵無異色,就連自己侄兒的那幾個手下也是鎮定如常。
心中不禁暗讚,自家侄兒身邊這些人,雖然都沒什麽功名,但看他們幾個的表現,就算是一些進士也未必能做到如此淡定。
“看來天宇早就知道了。”劉遵章說道,“看來還是我想太多了,單論收集情報能力,恐怕當世沒有幾個比得上你了。”
劉天宇笑著說道:“其實也簡單,各地分號掌櫃夥計都會替我打聽消息,不僅是官場消息,行市買賣才是重點,我輩行商,若是消息不通,那便賺不到銀子了。”
劉遵章理解的點點頭,又問道:“既然已經知道了,天宇你又作何打算?要不要大名府那邊出麵,臻哥的大伯在外為官,有他出麵,想來那徐通多少要留幾分餘地。”
他說的人是劉遵憲,如今在陝西按察使任上,也算是高官了。
“暫時還沒有想到。”
劉天宇輕搖了下頭,至於劉遵憲那邊,就算出麵也是鞭長莫及,徐通未必會賣這個麵子。
“可想過辭官暫避一時?”劉遵章又道。
劉天宇苦笑一聲,說道:“現在就算辭官又如何,我總不能搬離大同,就算我能,廣記也不能,若手中毫無實力,徐通隨意授意一下,隨便幾個吏目帶著衙役上門,我就要被捆著去站木籠了。”
對於徐通這個潛在敵手,他早已派人了解過,根本就是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主,哪怕沒有和徐家爭礦一事,廣記這麽大家業擺在這裏,徐通也會想盡辦法吃掉。
劉遵章憂心忡忡的道:“以巡撫之尊,想要以公事刁難天宇你實在太容易了。”
“今年他怕是難了。”劉天宇說道,“毫無成績當然容易被徐通借題發揮,我今年捕盜已經過三百之數,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我的考核應該是上上,徐通就算想在這方麵下手,也隻能等明年了。”
停頓了一下,他又道:“現在擔心的是他召我去大同,見麵時隨意找個借口發作,直接把我拿了,這樣他代價最小,得手最快,所以現在我們考慮的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去大同。”
“想的不錯。”
劉遵章在巡撫身邊呆久了,對於許多事情十分清楚,知道劉天宇說的是正理。
然後,他又說道:“對徐通最好是避而不見,不過天宇你總要有理由才行。”
“理由有現成的。”劉天宇笑著說道,“此前山賊土匪連續騷擾地方,我原本打算隱忍不問,年後開春在剿,現在既然如此,我隻得帶兵深山去剿匪,就算巡撫要召見我,總要等我從山裏出來吧!”
自從寇恩掌管了近千人的流賊隊伍,便在周大牛的指令下,搶了幾次廣記商隊,有糧食,有兵器,還有各種衣物和雜物,而且每一次搶的都是那麽巧,缺少什麽總能在下一次到來的商隊中搶到。
劉遵章沉思了片刻,說道:“唉,這是好法子,隻是要辛苦了,而且你和柳家的親事恐怕也要拖一拖了。”
劉天宇笑著說道:“無所謂的事,反正這些土匪也一定要剿,原本想留著他們過年,現在叫他們過不了年就是,至於和柳家的親事,就算我現在敢娶,他們柳家未必敢嫁了。”
眾人聞言都是笑了起來。
……
時間一晃,又過去十來天,還有兩天就是新年,各地都是一派新年景象。
年前巡撫衙門的差役帶著牌票下來,奉巡撫徐通的命令,前來召見劉天宇去大同,說要他去大同述職。
不過,等到的是劉天宇人不在,帶兵進大山剿匪去了。
隔著幾百裏,又在深山,音信不通,絲毫談不上聽憲令。
巡撫衙門的差役氣的跳腳,一邊派人迴大同迴話,一邊安排人繼續在甸頂山巡檢司這裏等著。
但劉天宇就是在山裏不出來,誰拿他也沒有法子。
這件事很快傳聞開,漸漸的劉天宇因靈丘鐵場的事與巡撫交惡的過往也被人翻了出來。
事涉劉天宇這個風頭很勁的巡檢兼豪商,還有剛剛上任的巡撫,一時間成了所有人嘴裏閑聊和關切的話題。
所有人都相信,隻要劉天宇在山裏熬不住了,遲早要出來,到時候巡撫是怎麽個章程,是要財還是要命。
要知道廣記可是一注大財,很多人都關注著這事。
巡撫衙門後堂內,徐通聽到王家莊那邊傳迴的消息,氣的當場摔碎了手中的茶杯。
“大人莫生氣,他劉天宇能躲過初一,還能躲過十五不成。”許師爺一旁勸道,同時招唿下人進來收拾。
徐通冷哼一聲,端起下人新送上來的熱茶,放在嘴邊吹了吹。
許師爺說道:“大人,代王府長史私下裏見過學生,說代王府那邊想要和大人聯手,一同對付廣記和那個劉天宇。”
徐通把手中茶杯重重放在桌上,冷笑道:“木巡撫還在任上的時候他們代王府怎麽不出頭,現在本官上任巡撫,他們便想起對付廣記,哼,不必理會。”
“是,學生明白。”許師爺恭敬的道。
同時也明白廣記這塊肥肉,自家大人是不準備分給代王府一份。
一般的官吏可能對代王府會有所顧忌,到了巡撫這等高官,代王府反過來要顧忌對方了。
大明朝廷對這些親藩是控製加上限製,如果巡撫上一本親藩禍亂封地的折子,折子上提到的親藩最輕也是被嗬斥,嚴重一點可能會被削爵。
徐通問道:“加征白榜的公文發下去了嗎?”
“已經發下去到了各地了,不過這兩年年成不好,各地都有些青黃不接。”許師爺小聲的說道。
“如何青黃不接?本官看來這兩年是風調雨順。”徐通說道,“有敢帶頭鬧事的,直接叫人拿下送入大牢,都是一群欠收拾的賤民。”
“軍門大人說的是。”許師爺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