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出麵的是楊宗學,就聽他介紹道:“這位是徐順東主,本地東山的高爐徐家整整有六座,是靈丘最大的鐵商。”


    被楊宗學介紹到的是一個清瘦的中年人。


    劉天宇目光看過去,發現這個徐順人很倨傲,一雙三角眼裏閃爍精光。


    內情人員也有專門的渠道獲取靈丘這邊的消息,其中就有關於徐順的介紹。


    這人是標準的地頭蛇,縣裏上上下下關係都打點的極好,家裏土地多,佃農多,礦上幾千人聽他使喚,關鍵和布政使徐大人還是同族。


    介紹到劉天宇的時候,徐順冷冷的看了一眼,連拱手都動作都沒有,完全沒把劉天宇當做一迴事。


    楊書亭過來拱手時,他才勉強還了下禮。


    眾人見過禮後,楊達笑嗬嗬的說道:“城北雲雀樓已經擺下酒席,還請諸位移步,小地方沒什麽好去處,還請劉東主和楊先生不要介懷。”


    劉天宇笑著說道:“楊東主太客氣了,我等隻在路上將就吃些罷了,一至靈丘就有酒宴等著,實在叫人感激之至。”


    楊達笑得眼睛眯縫成月牙,幾乎看不見眼睛,手上做出一個請的動作,嘴裏說道:“諸位請了!”


    靈丘縣是一個很普通的縣城,甚至看著還沒有廣靈縣繁華。


    眾人從東門進城,也沒看到什麽兵丁守備,城門大開著,隻有幾個牙行的牙人坐在路邊長凳上說閑話。


    這些牙人遠遠看到劉天宇等人過來,先是打量,接著看到了眾人之中的徐順,趕緊從長凳上跳起來,遠遠地就躬下身子去。


    眾人也不理會,騎在馬上繼續前行。


    劉天宇驅馬前進,發現身下道路很差,兩邊明溝裏堆滿了贓物,散發著惡臭,兩側還有不少草房存在。


    看到這裏,他暗自搖了搖頭。


    路上行人多是一些用巾帕包頭的百姓,還有一些路上閑逛的閑漢,偶然會有一些婦人或是生員一類的人走過,多是行色匆匆。


    幾個僧人在路旁挨家化緣,見到劉天宇他們均是騎馬,就有僧人想過來,被徐順帶來的一個家丁策馬衝前,鞭子一揚,僧人們急忙躲開。


    越往北走,路邊的房子才越發像樣一些。


    過了城中鼓樓,楊達用手一指前麵,開口說道:“縣衙和學宮都在前頭,徐東主的家也在前頭,這裏算是靈丘最繁華的地方了。”


    旋即,他又用手一指左側一幢三層高樓,笑著說道:“這就是雲雀樓了,自然和劉東主開在大同的廣記酒樓比不了,但裏麵也是有漢府佳釀賣的。”


    劉天宇笑著謙遜了幾句,現在大同境界的酒樓很少有不賣漢府佳釀的。


    眾人在樓前下馬,酒樓掌櫃迎了出來,親自將他們引到三樓準備好的雅間。


    酒菜上來,眾人互相敬酒,幾輪過去,席間氣氛好了許多,連徐順臉上的傲氣都消減不少。


    這時,窗外飄起濃濃黑煙,正好風向往城裏吹,大股大股的濃煙從城外飄到靈丘城中。


    微風徐來,帶來的卻不是涼意,而是嗆人的濃煙。


    楊達苦著臉,頗為無奈的說道:“靈丘便是這一宗不好,可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外麵有酒樓夥計過來把窗子關上,煙氣進來的少了,眾人才感覺舒服一些。


    楊達又說道:“靈丘大小鐵爐好幾十座,雖然煙氣讓人不舒服,爐子裏鐵水滾滾之時也是銀錢滾滾而來,徐東主那邊煙氣最濃,賺錢自然也是最多,劉東主也要來做這營生,想來不會太介懷這些煙氣。”


    眾人聞言俱是笑了起來。


    劉天宇想到內情傳來的消息中,這個楊達雖然隻有一座小爐子,卻是八麵玲瓏的角色,在靈丘鐵業這行當裏還是有些分量的。


    聽到楊達的吹誇,坐在劉天宇對麵的徐順露出一臉得色。


    隻是這人大約生性陰沉,平時難得露出笑臉,笑起來甚是難看,還不如不笑。


    這時候,外間樓梯傳來響動,接著一顆碩大腦袋自樓梯下露出來,然後就是一個身形壯碩的大漢攀樓而上。


    這人國字臉,兩隻眼睛大而有神,精光四射。


    隨後,又有一人登樓上來,這一次是一個相貌俊朗青年。


    此人頭上是四方平定巾,頭發梳理的絲毫不亂,臉上也沒有蓄須,麵色白皙,身量高大適中,右手按著一柄寶劍,儒雅之餘,還有一點豪雄之氣。


    “原來是吳會首和雲庭侄兒來了,給你們留了座,快過來坐。”楊達從座上站起來邀請這二人。


    國字臉大漢是東山會會首吳平安,而跟他來的年輕人是他侄兒吳雲庭,有著秀才功名。


    吳平安皺了皺眉頭,沒有理會楊達,大步走過去,來到一個空座前坐下。


    “夥計,在加把凳子。”楊達對外麵的夥計喊道,隨後看向吳雲庭,“雲庭侄兒稍等一下,凳子一會兒就送過來。”


    吳雲庭朝楊達笑了一下,拒絕了他的好意,直接按劍站在自己叔父旁邊。


    “我酒已經吃好了。”徐順一臉不悅的放下筷子,對著劉天宇淡淡的說道,“劉東主要弄這行當營生,徐某無甚話可說,隻有一宗,莫要被人蠱惑,壞了這行當裏的各種規矩就好。”


    說罷站起身,也不向旁人說話,在自己幾個家奴擁簇下離開酒樓。


    楊達見楊書亭神色不好看,便開口解釋道:“徐東主畢竟是這行裏最大的東主,上次有幾個開封過來的想在咱這裏開鐵場,因為徐東主排擠,到底也沒開成。”


    能聽出來,楊達對徐順也是頗多不滿,隻是積威之下很難反抗,徐順一走,他就隱晦指出徐順這個人不好打交道。


    這時,吳平安才開口說道:“他是不喜我這個厭物過來才走的,隻是他在豪橫,我東山會也不怕他。”


    楊達插言道:“幸虧有東山會保著大夥,否則靈丘各家鐵場早就叫徐家給吃光了,外麵的人不要說來這裏開鐵場,就是買鐵的又叫徐家坑害了多少人。”


    兩個人一人一句數落著徐家和徐順的不好。


    坐在桌上的劉天宇和楊書亭隻是靜靜的聽著,並不言語也不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匪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俊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俊馳並收藏大明匪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