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參將府和範家分號的愁雲慘淡,王家莊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和蒙古牽上線,足夠理由讓劉天宇和廣記好好熱鬧一番。


    五萬石的糧食運過去,雖然讓廣記賺了上萬兩的銀子,但是能和大不勒台吉牽上關係,才是劉天宇最看重的事情。


    在他迴到王家莊後第三天,楊書亭帶著幾個隨從來到了王家莊。


    劉天宇親自出門迎接,迎至書房裏。


    落座後,下人奉上茶。


    等下人一退出去,楊書亭苦笑著說道:“老弟你給我出了一個難題呀!這次我來,你三叔還讓我勸你,不要開設鐵礦。”


    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恕我直言,立爐出鐵,產量高低不定,且時刻有高爐倒塌的風險,地方上龍蛇混雜,我雖能與靈丘縣托上關係,但終究是件麻煩事,如果沒有厚利,做這件事得不償失。”


    他對開設鐵礦這樁生意委實不看好,打點地方官員,還要擺平地頭蛇,所費銀子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劉天宇笑了笑,說道:“如果咱們的晉鐵不在閔鐵之下,書亭兄以為如何?”


    楊書亭狐疑的道:“老弟還精通煉鐵?”


    同時,他想起來一件關於漢府佳釀的事情。


    據說廣記酒坊高粱釀酒的配方就是出自眼前這位年輕的廣記東主之手,說不定煉鐵上對方也有什麽秘方。


    劉天宇微微一搖頭,說道:“所知不多,但對怎麽建造煉鐵爐和鑄造爐,怎麽減少鐵中雜質,怎麽鍛造,倒是知道一些,隻是所知不細,還要慢慢摸索。”


    楊書亭還是搖了搖頭,說道:“縱是這樣,還是獲利不多。”


    劉天宇抬手往北麵一指,笑著說道:“若隻是在咱們大明北方販賣,確實得利不多。”


    “老弟的意思是韃子?”


    劉天宇臉上露出微笑,輕輕的點了一下頭。


    楊書亭皺起了眉頭,說道:“往韃子那邊走私生鐵和鐵器可是大罪。”


    劉天宇神色淡然的道:“所以我才一年一萬多兩銀子在杜總兵那邊,也有一年一萬多兩銀子在木巡撫那邊,還有一年大幾千兩在廖參將手中,再把沿途各軍堡軍台和火路墩擺平,走私生鐵又怎麽樣?”


    “這事關係重大,恐怕贄敬還要更多。”


    “當然!”


    劉天宇語氣很篤定的道:“最少要加一倍以上,宣大總督,宣府巡撫,山西巡撫,他們和他們身邊親信都要打點到,沿途各路參將遊擊,各堡各莊的管隊官,各處都要打點,一年幾百萬斤的生鐵,過千萬斤的糧食,每年獲利可能超過百萬,我會拿出一半來分。”


    “你掌握了和北擄的走私路線?”


    楊書亭臉上露出震驚之色,身體猛地一下子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沒錯。”劉天宇麵色如常,“我打算沿蒙古各部走一圈,有些事,要當麵見一見人,說妥了,大家才好繼續合作下去。”


    楊書亭臉上陰晴不定,最後長歎一聲,道:“你可真是叫人出乎意料,這才半年多,就已經和北擄牽上了關係。”


    劉天宇坐著不動,拿著杯子慢慢喝著茶水。


    之所以把這些事情告訴楊書亭,因為他想拉楊書亭進來一起做。


    楊家是商人世家,和代王府都拉得上關係,各地官紳也多有交情。


    廣記需要這樣一個得力的人幫廣記打通各地關節,比如打點各處的事情,廣記出麵未必有楊書亭出麵去做效果來的好。


    本來劉遵章也是一位合適的人選,可裏麵畢竟牽扯到一個劉家,在沒弄清楚他這具身體和劉家之間的關係之前,他不願意和劉家牽扯太深。


    “老弟可否告訴我北虜那邊到底搭上哪條線了?”


    “守口夷和監市官的大不勒台吉。”


    “好,好,好!”聽到這個名字,楊書亭雙眼放光,撫掌大讚道,“老弟,你真了不起。”


    劉天宇淡然一笑,自謙的說道:“書亭兄謬讚了。”


    楊書亭擺手道:“莫說這話,老弟手段了得,大不勒台吉這人城府頗深,手段也有,要不然韃子那邊幾百個台吉也輪不到他當守口夷官,老弟能攀上這條線,這買賣確實能坐起來。”


    “以後還需要書亭兄幫襯,當然,不會少了書亭兄的一股。”


    楊書亭沉吟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既然拿了天宇兄一股,打通人脈的事情就由我包攬了就是,不過木巡撫那邊還需要天宇兄你三叔出麵更為合適。”


    劉天宇含笑到:“不急,書亭兄先陪我去趟靈丘,那裏的關係盤根錯節,聽說有個徐家和東山會都很強勢,手下好幾千人,不少是礦工,如果不搞定這兩家,惟恐日後會有麻煩。”


    “好,我隨時可以起行。”楊書亭很幹脆的迴答道。


    “那好,今天先休息一晚,明天咱們便啟程去靈丘。”


    劉天宇也不願意耽擱時間,老鐵頭那邊還等著鐵‘下鍋’呢!馬隊裏還有不少人沒配上甲。


    “天宇兄不愧是做大事的。”楊書亭隨手一頂高帽子遞過來,“做事幹脆果決,聽說這一次和土匪大戰也始終在場,指揮若定,斬首幾十級,想來也是打的十分激烈,換做是我,恐怕早就嚇跑了。”


    劉天宇笑著應付了兩句,對黃虎黃豹一夥兒土匪他並不怎麽看在眼裏,馬隊一衝就散了,連一點鍛煉他手底下馬隊的效果都沒有。


    靈丘和廣靈縣挨著不遠,上午出行騎馬,下午的時候就能到,不著急趕路的話轉天怎麽也到了。


    劉天宇和楊書亭人還沒到,楊書亭已經提前一封信寄到靈丘的一個楊家分支。


    待劉天宇等人派去打前站的人到了城裏,楊家人領著一群人親自到城外來迎接。


    “原來是楊先生!”迎接的人之中有一個中年士紳搶上一步,拱著手,滿臉堆笑道:“學生楊達,曾經到大同拜謁過總兵官,遠遠見過楊先生一麵。”


    “楊年兄不必客氣,咱們還是同宗,生疏了不好。”楊書亭上前挽住楊達的手搖了搖,看上去極為親熱。


    實際上,楊書亭哪裏還記得靈丘這個土財主,看那楊達的模樣是穿著生員服飾,衣飾也很華美,想來楊家帶來的都是和開鐵廠立高爐有關,當下先認了同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匪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冷俊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冷俊馳並收藏大明匪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