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坐在龍椅之上,微微皺起眉頭,對著身旁的太監吩咐道:“去把內務總管馮英廉給朕叫來。”不多時,那位頭發已經花白、麵容略顯滄桑的馮英廉便匆匆趕來,恭敬地跪在地上行禮道:“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隆皇帝揮了揮手,示意他起身迴話,然後麵色有些不悅地質問道:“馮總管,朕聽說你的孫女婿很有才華,如此人才,你為何不早些向朕舉薦呢?反而隻讓他當個看門的侍衛,這不是大材小用嗎?”
馮英廉連忙再次跪地叩頭謝罪,戰戰兢兢地迴答道:“迴皇上,微臣那孫女婿和珅確實是稍有一些才華,但他在科舉之中並未金榜題名啊!所以微臣覺得暫時還不宜貿然舉薦於皇上跟前。而且,那和珅也曾跟微臣說過‘是金子始終都會發光’這樣的話,想必也是想憑借自身努力一步步得到聖上賞識。”
乾隆皇帝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頗為滿意,說道:“嗯!看來這和珅倒是個有誌氣之人。既然如此,你就先給他在內務府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吧,也好讓他能一展所長。待朕查明究竟是誰在科舉考試中弄虛作假之後,再另行考慮對他的任用,像這般有才之士可不能被埋沒了呀!”
馮英廉聞聽此言,臉上瞬間綻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那喜悅之情仿佛要從眉眼間溢出來一般。隻見他連忙跪地叩頭,聲音激動得有些顫抖:“謝皇上恩典啊!皇上如此厚愛,真是讓奴才感激涕零、無以為報!既然皇上開了金口,那奴才這就去好好安排一下,定不會辜負聖恩!”
乾隆皇帝微微眯起雙眸,喚來了和珅,語重心長地說道:“和珅啊,時光匆匆,轉眼間你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好些年頭了,而你也已長大成人。朕平日裏忙於政務,對你的成長確實有所疏忽。如今你既已在宮中任職,閑暇之餘應當多多去探望皇太後才是。”
和珅垂首應道:“皇上所言極是,皇太後定然不會覺得臣下前去探望是一種叨擾,日後微臣定當常去請安問候。”
乾隆點了點頭,話鋒一轉,問道:“那麽對於這科舉之事,你有何看法?朕記得你也曾參加過科舉,以你的滿腹才華,按理說本該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可最終卻未能如願,對此,你心中難道沒有一絲不甘麽?”
聽到乾隆提及此事,和珅不禁想起了後世那競爭激烈的高考,略作思索後迴答道:“迴皇上,微臣以為現今之科舉製度雖有其可取之處,但亦存在諸多漏洞。比如試題極有可能會被那些別有用心之人通過金錢交易等手段泄露出去,如此一來,便會有一些花了大價錢的人得以事先知曉考題,並先行作答一遍之後再來參加科舉。如此這般所篩選出來的所謂‘人才’,恐怕並非皇上您真正想要招攬的賢能之士啊!”
乾隆皇帝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和珅,聲音洪亮地說道:“和珅啊,朕聽聞此事心中甚是憂慮,不知你可有什麽良策能夠解決這一難題?”
隻見和珅微微躬身,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皇上,要想徹底杜絕考題泄露一事,確實頗有難度。不過微臣倒是想到一個法子,或許可以一試。那便是在每次考試之前,將出題之人集中起來,並對其進行一定時間的隔離。待到考試結束之後,再恢複他們的自由之身。如此一來,這些出題人便沒有機會與外界接觸,從而大大降低了考題被泄露出去的可能性。”
乾隆皇帝聽後龍顏大悅,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微微頷首,表示對和珅所提意見的高度認可。隻見他大手一揮,和聲說道:“和珅啊,此議甚妙,朕心甚慰。你且先退下吧。”和珅連忙跪地叩頭謝恩,然後緩緩起身,躬身退出了宮殿。
隨著和珅離去的背影消失在殿門之外,乾隆皇帝立刻下令展開對劉主考官舞弊科舉一案的深入審訊。一時間,宮廷內外氣氛緊張,負責此案的官員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全力以赴地追查真相。
經過數日不眠不休的努力,案情終於水落石出。原來,這劉主考官利用職權之便,與眾多考生勾結作弊,嚴重破壞了科舉考試的公平性。不僅如此,他們還涉及到一係列貪汙受賄、權錢交易等罪行。
乾隆皇帝得知真相後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劉主考官及其黨羽一網打盡,並嚴懲不貸。於是乎,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就此拉開帷幕。所有與此案有關的人員都被一一查處,無論官職大小、身份高低,隻要觸犯律法,皆難逃製裁。
最終,那一直負隅頑抗、企圖瞞天過海的劉主考官及其子,在堆積如山般確鑿無疑的鐵證麵前,終於低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不得不俯首認罪。曾經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他們,如今也隻能乖乖地接受法律的製裁,承受著應得的嚴厲懲罰。
至此,這場引起軒然大波、震驚朝野上下的科舉舞弊大案終於落下了帷幕。然而,此次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卻遠未結束,它讓人們對於科舉製度的公正性產生了深深的質疑,也使得朝廷意識到必須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來杜絕此類舞弊現象再次發生。
為此,乾隆皇帝特意在朝堂之上召集眾大臣共商大計。隻見乾隆皇帝龍顏肅穆,目光如炬,環視著殿下的群臣,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此次科舉舞弊之事令朕痛心疾首。為保我大清科舉之公正嚴明,確保真正有才華之士能夠脫穎而出,朕欲與爾等商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以絕後患。”
話音剛落,和珅便站了出來,拱手向乾隆皇帝進言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可將考試試卷於考前統一開封,並對相關出題人員實施嚴格管製,限製其自由活動,直至考試結束後方可恢複自由。如此一來,既可避免考題泄露,又能保證考試的公平性。”
和珅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有人點頭稱是,覺得此計甚妙;亦有人眉頭微皺,似乎對此還有疑慮。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眾人皆認為和珅的這個建議切實可行,紛紛表示讚同。
於是乎,在乾隆皇帝的親自拍板下,這一舉措正式得以推行。自此以後,每屆科舉考試之前,所有試卷都會被嚴密封存保管,待到開考之時方才統一開封發放。而那些負責出題的官員,則會提前被隔離監管起來,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係,直到考試全部結束才能重獲自由。
隨著這套新製度的施行,科舉考試中的舞弊之風得到了有效遏製,越來越多的賢能之士通過自身的真才實學步入仕途,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和珅之所以如此行事,原因無他,皆因若欲獲取皇帝之絕對信任,務必遵循以下三大準則:其一,科舉考生之錢財萬不可貪取;其二,查抄貪官汙吏所得之財產斷不可染指;其三,來自下屬之賄賂更是嚴禁收納。此三者猶如三道紅線,一旦觸及其中任何一條,便等同觸動了乾隆皇帝的核心利益。
然而,想要完美避開這三條紅線又談何容易?但這對於和珅而言卻並非難事,隻因他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特殊能力。原來,這位融合了數世記憶的和珅,其靈魂已然強大到能夠分裂出靈魂印記。憑借這些靈魂印記,他竟可掌控他人意誌,宛如一隻織網的蜘蛛,將自己的觸角延伸至大清朝的每一個角落。但凡被他留下靈魂印記之人,皆如同他的分身一般,受其操縱與指揮。
正是靠著這般神奇的本領,和珅於官場之上可謂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也正因如此,他的升官之路堪稱神速,其晉升速度簡直可比乘坐火箭扶搖直上。而且有趣的是,他升官的途徑竟與那莊有恭頗為相似。
且說那和珅所需要的這些人呐,皆是源自於他擔任刑部官員的時候。這些人無一不是因為遭受了天大的冤屈,才會深陷囹圄之中。在這群人中,有這麽一號人物,名叫劉大,正是和珅府上的管家。
要說這劉大呀,可真是長得與眾不同。他那顆腦袋,碩大無比,比常人可要大出不少來。再瞧他頭頂那塊兒,還略略有些光禿,鋥亮鋥亮的,遠遠望過去,活脫脫就像是個外星人似的,模樣甚是怪異。
遙想當年,劉大剛被關進牢房那會兒,整個人形銷骨立、瘦骨嶙峋的,看上去簡直比那猴子還要弱不禁風幾分。也不知他究竟是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大的苦,才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
還記得最初見到劉大的時候,就連和珅都忍不住大吃一驚。哎呀呀,這不就是自己後世的高中同學嘛!誰能想到兜兜轉轉,命運竟然如此弄人,這位老同學最終竟成了自己的管家。迴想起來,當初他向自己請教數學問題的時候,自己可是滿腔熱忱地悉心指導呢。如今看來,一切皆是緣分使然呐!
一日,和珅將劉大召至跟前,緩緩開口道:“你的案子嘛,本大人倒是可以替你翻案重審。隻是從今往後,你須得乖乖給我當個奴才,全心全意聽從我的差遣方可。”
劉大連忙跪地磕頭,涕淚橫流地哭訴著:“和大人啊,小的實在是冤枉至極啊!若您真能助小人洗刷冤屈,小人定當為您赴湯蹈火、做牛做馬也在所不惜呐!”
和珅那雙狹長的眼睛微微眯起,透露出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光芒,嘴角則悄然泛起一抹極其細微、幾乎無法被人察覺的冷笑。緊接著,他緩緩地伸出自己那白皙而修長的右手食指,毫不猶豫地放入口中,然後猛地用力一咬!刹那間,一股殷紅的鮮血如泉湧般從傷口處汩汩流出。
然而,和珅卻表現得異常鎮定自若,仿佛這突如其來的劇痛對他毫無影響一般。隻見他動作輕柔地將沾滿鮮血的指尖輕輕地觸碰在劉大那顆圓滾滾的腦袋之上,並開始低聲念叨起來。他的嘴唇快速開合著,吐出一連串晦澀難懂的咒語。
然而,這所有看似精心設計、令人矚目的行為,其實僅僅是用來蒙蔽周圍人眼睛的表麵現象而已。事實上,當他口中念念有詞地誦起那晦澀難懂的咒語時,一道充滿神秘色彩且異常強大的靈魂印記正悄然從他的身體內部裂變出來。就如同暗夜中的鬼魅一般,這道靈魂印記毫無聲息地潛入了劉大的腦海最深處。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要讓這道靈魂印記真正紮根於劉大的腦海之中並發揮作用,還需要得到對方心甘情願的應允和承諾——即答應替自己辦事才行。隻有這樣,這道神秘莫測的靈魂印記才會被允許深入到劉大思維意識的核心區域。一旦成功植入,那麽從今往後,不管劉大做出怎樣的舉動,哪怕僅僅隻是在內心深處稍縱即逝地掠過一絲念頭,和珅都可以借助這道靈魂印記輕鬆自如地洞察得一清二楚。仿佛他與劉大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無形卻又緊密相連的紐帶,使得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都無法逃脫和珅敏銳的感知。
話說這劉大,本是個老實巴交之人,卻不想竟遭此厄運。原來,他那心懷叵測的二弟覬覦著家中的財產已久,一直尋思著如何將劉大趕出家門。終於,一個惡毒的計謀在他心中醞釀而生。
一日,劉大如往常一般在家中忙碌,他的二弟假惺惺地邀請他一同用餐,並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毫無防備之心的劉大自然不會拒絕弟弟的好意,欣然赴宴。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陷阱。
就在酒足飯飽之際,劉大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眼前的景象逐漸模糊起來。不一會兒,他便失去了意識,昏倒在了桌上。原來,他的二弟早已在飯菜中下了迷藥,隻待時機成熟,便可實施下一步計劃。
趁著劉大昏迷不醒,他的二弟迅速將其與自己的妻子剝光衣服,放置到了床上。隨後,他又故意大聲唿喊,引來了眾多鄰居前來圍觀。當眾人闖入房間時,看到的便是劉大赤身裸體地趴在弟媳身上的不堪場景。
“好啊,劉大,你竟然做出如此傷風敗俗之事!”二弟故作憤怒地質問道。此時的劉大仍處於昏迷之中,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
緊接著,一桶冰冷刺骨的水迎頭澆下,劉大猛地驚醒過來。他驚恐地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身處如此尷尬的境地,一時間驚得不知所措。看著周圍人們鄙夷的目光和指指點點,他百口莫辯,心中充滿了絕望和冤屈。
“我……我沒有……這不是真的……”劉大口齒不清地辯解著,但顯然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就這樣,劉大背負著這莫須有的罪名,被硬生生地送進了監獄。
當和珅了解到劉大所經曆的悲慘遭遇之後,心中不禁暗自思忖:“這豈不正是後世所說的仙人跳麽?”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珅很快便推斷出,劉大那不成器的弟弟劉二便是此次仙人跳事件背後的始作俑者。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官府顯然已經被劉二用金錢收買,想要替劉大翻案簡直難如登天!
然而,和珅畢竟久經官場,見多識廣,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他並沒有輕言放棄。他深知,像劉二這種利欲熏心之人,一旦嚐到了仙人跳帶來的甜頭,必定不會就此收手。因為這仙人跳就如同販賣毒品一般,不僅來錢迅速,而且讓人欲罷不能。所以,可以斷定劉二必然還會再次犯下類似的罪行。
想到這裏,和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心裏已然有了一個絕妙的計劃——隻需精心安排一名可靠之人,裝作無辜受害者的模樣,引誘劉二再度落入陷阱。隻要能夠成功抓住劉二的現行,那麽要為劉大洗刷冤屈也就不再是什麽難事了。
在一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豪華酒樓之中,有一間裝飾得極為奢華的包間。包間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一位身著錦衣華服的中年人正獨自坐在桌前,悠然自得地品嚐著美酒佳肴。而站在一旁侍奉酒水的,則是劉二的妻子潘鳳蓮。隻見她身姿婀娜,麵容姣好,一襲豔麗的裙裝更襯得她嬌豔動人。
美人在側,這位中年人自然心情大悅,一杯接一杯地暢飲起來。不多時,便已是醉意朦朧,喝得唏哩唿嚕,最終竟直接暈睡過去。就在此時,包間門外突然閃入幾道黑影,原來是幾個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他們動作迅速而敏捷,悄無聲息地走進包間,將那衣著華貴的中年人與潘鳳蓮抬起,然後匆匆離開了酒樓,徑直送往隔壁的旅館。
這一幕場景與之前劉大所經曆的頗為相似,但唯一不同的是,當劉二按照事先計劃好的情節,帶領一群人氣勢洶洶地衝進旅館房間準備捉奸之時,眼前所見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以為會看到那對男女赤條條地躺在床上,然而事實卻是隻有潘鳳蓮被五花大綁地扔在了床上,而那位衣著華貴的中年人則神態悠閑地翹著二郎腿,穩穩地坐在一把椅子上。
劉二和他帶來的眾人頓時都傻了眼,一時間呆立當場,不知所措。還未等他們反應過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緊接著一群身穿官服、手持兵器的刑部官兵如潮水般湧入房間。這些官兵訓練有素,行動整齊劃一,瞬間便將劉二等人團團圍住,不容分說地將他們全部捉拿歸案。
經過長時間的審訊之後,劉二夫婦坐在冰冷的椅子上,臉色蒼白如紙,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盡管麵前站著威嚴無比的和珅和一群目光銳利的差役,但他們仍然咬緊牙關,堅稱自己對於所指控的犯罪事實完全是無辜的。
然而,就在這時,和珅不緊不慢地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賬本。這本賬本仿佛有著千斤之重,沉甸甸地壓在了劉二夫婦的心口上。當和珅將其翻開,裏麵密密麻麻記載的賬目清晰可見。這些賬目詳細記錄了劉二夫婦藏匿在家中的每一筆收支情況。
緊接著,另一名差役呈上了一份關於酒水的檢驗報告。這份報告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徹底打破了劉二夫婦最後的心理防線。原來,經過專業人員的檢測,他們所販賣的酒水中竟然含有超標的有害物質!
麵對如此確鑿的證據,劉二夫婦再也無法抵賴。他們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嘴唇也哆嗦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最終,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他們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和珅並未有絲毫懈怠之意,依然全神貫注於那本神秘的賬本之上。隻見他目光如炬,一頁頁仔細翻閱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
突然間,仿佛一道閃電劃過夜空,和珅的雙眼猛然迸射出驚喜之色。原來,在那密密麻麻的賬目之中,他竟意外地發現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賬本上清清楚楚地記載著劉二每一次向縣官行賄的詳細情況!不僅明確列出了具體的錢財數額,就連行賄的時間和地點等關鍵信息也無一遺漏!
這一驚天發現猶如一把利劍,瞬間刺破了籠罩在案件之上的重重迷霧,使得原本撲朔迷離的案情開始逐漸清晰起來。毫無疑問,這個重大突破將成為整個案件的轉折點,為後續的偵破工作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自從這次關鍵性的發現之後,和珅便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全身心地投入到反腐敗鬥爭的浪潮之中。他憑借著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決絕的行事風格,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凡是被他盯上的貪官汙吏,皆無所遁形,最終紛紛落馬。
更為難得的是,和珅對於所查抄得來的贓款贓物從未有過半點貪戀之心。所有財物均如實上繳至朝廷,分毫不取。他這種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作風贏得了朝野上下一片讚譽之聲,同時也深得乾隆皇帝的賞識與器重。
為此,乾隆皇帝對和珅大加褒獎,並賜予其諸多豐厚賞賜。然而,麵對這些榮譽和財富,和珅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謙遜的態度,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唯有不斷努力,才能不負皇恩,為國家和百姓鏟除更多的腐敗毒瘤。
劉大隨著劉二夫婦伏法後洗刷了所謂勾二嫂的罪名,和珅就把他安排到自己府上當管家了。從此,很多和珅不方便出麵辦的事就由劉大代勞了。
和珅不僅在官場上春風得意、遊刃有餘,而且在內務府方麵,同樣給予了馮英廉極大的助力。眾所周知,馮英廉可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但凡涉及到宮內事務所需花費之處,他總是想方設法地替皇宮節省開支。正因為如此,他深受乾隆皇帝的信賴與器重。
然而,馮英廉過於拘泥於規矩行事所帶來的弊端便是,內務府承辦的各項生意幾乎無一盈利,反倒常常處於虧損狀態,甚至時不時還需仰仗乾隆皇帝自個兒的小金庫予以接濟方能維持正常運轉。
不過,自打和珅涉足內務府之後,這一局麵便逐漸有了改觀,並最終實現了扭虧為盈。以皇宮內宮女、嬪妃以及太監們日常所需的絲綢布匹為例,其數量原本都是經過精確計算且有定數的,但實際采購時往往會稍微多進一些。久而久之,庫房裏便積壓了大量的存貨。麵對這種情況,馮英廉采取的應對之策便是將多餘的絲綢布匹原封不動地退還迴去,如此一來,不但沒有賺到分毫利潤,反而由於這些貨品在運輸及存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損耗,導致了實實在在的虧損。
和珅見此情形,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在外頭開辦一家布行,專門用於對外銷售那些積壓的庫存貨物。隨後,他將這個精心構思的方案詳細地呈報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聽後眼前一亮,認為此計甚妙,全然可行!於是乎,在和珅的巧妙運作之下,內務府的生意從此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乾隆皇帝揮了揮手,示意他起身迴話,然後麵色有些不悅地質問道:“馮總管,朕聽說你的孫女婿很有才華,如此人才,你為何不早些向朕舉薦呢?反而隻讓他當個看門的侍衛,這不是大材小用嗎?”
馮英廉連忙再次跪地叩頭謝罪,戰戰兢兢地迴答道:“迴皇上,微臣那孫女婿和珅確實是稍有一些才華,但他在科舉之中並未金榜題名啊!所以微臣覺得暫時還不宜貿然舉薦於皇上跟前。而且,那和珅也曾跟微臣說過‘是金子始終都會發光’這樣的話,想必也是想憑借自身努力一步步得到聖上賞識。”
乾隆皇帝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頗為滿意,說道:“嗯!看來這和珅倒是個有誌氣之人。既然如此,你就先給他在內務府安排一個合適的職位吧,也好讓他能一展所長。待朕查明究竟是誰在科舉考試中弄虛作假之後,再另行考慮對他的任用,像這般有才之士可不能被埋沒了呀!”
馮英廉聞聽此言,臉上瞬間綻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那喜悅之情仿佛要從眉眼間溢出來一般。隻見他連忙跪地叩頭,聲音激動得有些顫抖:“謝皇上恩典啊!皇上如此厚愛,真是讓奴才感激涕零、無以為報!既然皇上開了金口,那奴才這就去好好安排一下,定不會辜負聖恩!”
乾隆皇帝微微眯起雙眸,喚來了和珅,語重心長地說道:“和珅啊,時光匆匆,轉眼間你父親離開我們已經好些年頭了,而你也已長大成人。朕平日裏忙於政務,對你的成長確實有所疏忽。如今你既已在宮中任職,閑暇之餘應當多多去探望皇太後才是。”
和珅垂首應道:“皇上所言極是,皇太後定然不會覺得臣下前去探望是一種叨擾,日後微臣定當常去請安問候。”
乾隆點了點頭,話鋒一轉,問道:“那麽對於這科舉之事,你有何看法?朕記得你也曾參加過科舉,以你的滿腹才華,按理說本該金榜題名、高中狀元,可最終卻未能如願,對此,你心中難道沒有一絲不甘麽?”
聽到乾隆提及此事,和珅不禁想起了後世那競爭激烈的高考,略作思索後迴答道:“迴皇上,微臣以為現今之科舉製度雖有其可取之處,但亦存在諸多漏洞。比如試題極有可能會被那些別有用心之人通過金錢交易等手段泄露出去,如此一來,便會有一些花了大價錢的人得以事先知曉考題,並先行作答一遍之後再來參加科舉。如此這般所篩選出來的所謂‘人才’,恐怕並非皇上您真正想要招攬的賢能之士啊!”
乾隆皇帝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了欣喜之色,他目光炯炯地看向和珅,聲音洪亮地說道:“和珅啊,朕聽聞此事心中甚是憂慮,不知你可有什麽良策能夠解決這一難題?”
隻見和珅微微躬身,恭恭敬敬地迴答道:“迴皇上,要想徹底杜絕考題泄露一事,確實頗有難度。不過微臣倒是想到一個法子,或許可以一試。那便是在每次考試之前,將出題之人集中起來,並對其進行一定時間的隔離。待到考試結束之後,再恢複他們的自由之身。如此一來,這些出題人便沒有機會與外界接觸,從而大大降低了考題被泄露出去的可能性。”
乾隆皇帝聽後龍顏大悅,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他微微頷首,表示對和珅所提意見的高度認可。隻見他大手一揮,和聲說道:“和珅啊,此議甚妙,朕心甚慰。你且先退下吧。”和珅連忙跪地叩頭謝恩,然後緩緩起身,躬身退出了宮殿。
隨著和珅離去的背影消失在殿門之外,乾隆皇帝立刻下令展開對劉主考官舞弊科舉一案的深入審訊。一時間,宮廷內外氣氛緊張,負責此案的官員們不敢有絲毫懈怠,全力以赴地追查真相。
經過數日不眠不休的努力,案情終於水落石出。原來,這劉主考官利用職權之便,與眾多考生勾結作弊,嚴重破壞了科舉考試的公平性。不僅如此,他們還涉及到一係列貪汙受賄、權錢交易等罪行。
乾隆皇帝得知真相後勃然大怒,當即下令將劉主考官及其黨羽一網打盡,並嚴懲不貸。於是乎,一場轟轟烈烈的反腐行動就此拉開帷幕。所有與此案有關的人員都被一一查處,無論官職大小、身份高低,隻要觸犯律法,皆難逃製裁。
最終,那一直負隅頑抗、企圖瞞天過海的劉主考官及其子,在堆積如山般確鑿無疑的鐵證麵前,終於低下了他們高傲的頭顱,不得不俯首認罪。曾經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他們,如今也隻能乖乖地接受法律的製裁,承受著應得的嚴厲懲罰。
至此,這場引起軒然大波、震驚朝野上下的科舉舞弊大案終於落下了帷幕。然而,此次事件所帶來的影響卻遠未結束,它讓人們對於科舉製度的公正性產生了深深的質疑,也使得朝廷意識到必須采取果斷有力的措施來杜絕此類舞弊現象再次發生。
為此,乾隆皇帝特意在朝堂之上召集眾大臣共商大計。隻見乾隆皇帝龍顏肅穆,目光如炬,環視著殿下的群臣,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愛卿,此次科舉舞弊之事令朕痛心疾首。為保我大清科舉之公正嚴明,確保真正有才華之士能夠脫穎而出,朕欲與爾等商討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以絕後患。”
話音剛落,和珅便站了出來,拱手向乾隆皇帝進言道:“啟奏陛下,微臣以為可將考試試卷於考前統一開封,並對相關出題人員實施嚴格管製,限製其自由活動,直至考試結束後方可恢複自由。如此一來,既可避免考題泄露,又能保證考試的公平性。”
和珅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有人點頭稱是,覺得此計甚妙;亦有人眉頭微皺,似乎對此還有疑慮。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眾人皆認為和珅的這個建議切實可行,紛紛表示讚同。
於是乎,在乾隆皇帝的親自拍板下,這一舉措正式得以推行。自此以後,每屆科舉考試之前,所有試卷都會被嚴密封存保管,待到開考之時方才統一開封發放。而那些負責出題的官員,則會提前被隔離監管起來,斷絕一切與外界的聯係,直到考試全部結束才能重獲自由。
隨著這套新製度的施行,科舉考試中的舞弊之風得到了有效遏製,越來越多的賢能之士通過自身的真才實學步入仕途,為國家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和珅之所以如此行事,原因無他,皆因若欲獲取皇帝之絕對信任,務必遵循以下三大準則:其一,科舉考生之錢財萬不可貪取;其二,查抄貪官汙吏所得之財產斷不可染指;其三,來自下屬之賄賂更是嚴禁收納。此三者猶如三道紅線,一旦觸及其中任何一條,便等同觸動了乾隆皇帝的核心利益。
然而,想要完美避開這三條紅線又談何容易?但這對於和珅而言卻並非難事,隻因他有著常人所不具備的特殊能力。原來,這位融合了數世記憶的和珅,其靈魂已然強大到能夠分裂出靈魂印記。憑借這些靈魂印記,他竟可掌控他人意誌,宛如一隻織網的蜘蛛,將自己的觸角延伸至大清朝的每一個角落。但凡被他留下靈魂印記之人,皆如同他的分身一般,受其操縱與指揮。
正是靠著這般神奇的本領,和珅於官場之上可謂如魚得水、遊刃有餘。也正因如此,他的升官之路堪稱神速,其晉升速度簡直可比乘坐火箭扶搖直上。而且有趣的是,他升官的途徑竟與那莊有恭頗為相似。
且說那和珅所需要的這些人呐,皆是源自於他擔任刑部官員的時候。這些人無一不是因為遭受了天大的冤屈,才會深陷囹圄之中。在這群人中,有這麽一號人物,名叫劉大,正是和珅府上的管家。
要說這劉大呀,可真是長得與眾不同。他那顆腦袋,碩大無比,比常人可要大出不少來。再瞧他頭頂那塊兒,還略略有些光禿,鋥亮鋥亮的,遠遠望過去,活脫脫就像是個外星人似的,模樣甚是怪異。
遙想當年,劉大剛被關進牢房那會兒,整個人形銷骨立、瘦骨嶙峋的,看上去簡直比那猴子還要弱不禁風幾分。也不知他究竟是遭了多少罪,受了多大的苦,才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
還記得最初見到劉大的時候,就連和珅都忍不住大吃一驚。哎呀呀,這不就是自己後世的高中同學嘛!誰能想到兜兜轉轉,命運竟然如此弄人,這位老同學最終竟成了自己的管家。迴想起來,當初他向自己請教數學問題的時候,自己可是滿腔熱忱地悉心指導呢。如今看來,一切皆是緣分使然呐!
一日,和珅將劉大召至跟前,緩緩開口道:“你的案子嘛,本大人倒是可以替你翻案重審。隻是從今往後,你須得乖乖給我當個奴才,全心全意聽從我的差遣方可。”
劉大連忙跪地磕頭,涕淚橫流地哭訴著:“和大人啊,小的實在是冤枉至極啊!若您真能助小人洗刷冤屈,小人定當為您赴湯蹈火、做牛做馬也在所不惜呐!”
和珅那雙狹長的眼睛微微眯起,透露出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光芒,嘴角則悄然泛起一抹極其細微、幾乎無法被人察覺的冷笑。緊接著,他緩緩地伸出自己那白皙而修長的右手食指,毫不猶豫地放入口中,然後猛地用力一咬!刹那間,一股殷紅的鮮血如泉湧般從傷口處汩汩流出。
然而,和珅卻表現得異常鎮定自若,仿佛這突如其來的劇痛對他毫無影響一般。隻見他動作輕柔地將沾滿鮮血的指尖輕輕地觸碰在劉大那顆圓滾滾的腦袋之上,並開始低聲念叨起來。他的嘴唇快速開合著,吐出一連串晦澀難懂的咒語。
然而,這所有看似精心設計、令人矚目的行為,其實僅僅是用來蒙蔽周圍人眼睛的表麵現象而已。事實上,當他口中念念有詞地誦起那晦澀難懂的咒語時,一道充滿神秘色彩且異常強大的靈魂印記正悄然從他的身體內部裂變出來。就如同暗夜中的鬼魅一般,這道靈魂印記毫無聲息地潛入了劉大的腦海最深處。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要讓這道靈魂印記真正紮根於劉大的腦海之中並發揮作用,還需要得到對方心甘情願的應允和承諾——即答應替自己辦事才行。隻有這樣,這道神秘莫測的靈魂印記才會被允許深入到劉大思維意識的核心區域。一旦成功植入,那麽從今往後,不管劉大做出怎樣的舉動,哪怕僅僅隻是在內心深處稍縱即逝地掠過一絲念頭,和珅都可以借助這道靈魂印記輕鬆自如地洞察得一清二楚。仿佛他與劉大之間建立起了一種無形卻又緊密相連的紐帶,使得任何細微的心理變化都無法逃脫和珅敏銳的感知。
話說這劉大,本是個老實巴交之人,卻不想竟遭此厄運。原來,他那心懷叵測的二弟覬覦著家中的財產已久,一直尋思著如何將劉大趕出家門。終於,一個惡毒的計謀在他心中醞釀而生。
一日,劉大如往常一般在家中忙碌,他的二弟假惺惺地邀請他一同用餐,並特意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酒菜。毫無防備之心的劉大自然不會拒絕弟弟的好意,欣然赴宴。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這竟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陷阱。
就在酒足飯飽之際,劉大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眼前的景象逐漸模糊起來。不一會兒,他便失去了意識,昏倒在了桌上。原來,他的二弟早已在飯菜中下了迷藥,隻待時機成熟,便可實施下一步計劃。
趁著劉大昏迷不醒,他的二弟迅速將其與自己的妻子剝光衣服,放置到了床上。隨後,他又故意大聲唿喊,引來了眾多鄰居前來圍觀。當眾人闖入房間時,看到的便是劉大赤身裸體地趴在弟媳身上的不堪場景。
“好啊,劉大,你竟然做出如此傷風敗俗之事!”二弟故作憤怒地質問道。此時的劉大仍處於昏迷之中,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
緊接著,一桶冰冷刺骨的水迎頭澆下,劉大猛地驚醒過來。他驚恐地睜開雙眼,發現自己正身處如此尷尬的境地,一時間驚得不知所措。看著周圍人們鄙夷的目光和指指點點,他百口莫辯,心中充滿了絕望和冤屈。
“我……我沒有……這不是真的……”劉大口齒不清地辯解著,但顯然沒有人願意相信他。就這樣,劉大背負著這莫須有的罪名,被硬生生地送進了監獄。
當和珅了解到劉大所經曆的悲慘遭遇之後,心中不禁暗自思忖:“這豈不正是後世所說的仙人跳麽?”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和珅很快便推斷出,劉大那不成器的弟弟劉二便是此次仙人跳事件背後的始作俑者。而且,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官府顯然已經被劉二用金錢收買,想要替劉大翻案簡直難如登天!
然而,和珅畢竟久經官場,見多識廣,麵對如此棘手的局麵,他並沒有輕言放棄。他深知,像劉二這種利欲熏心之人,一旦嚐到了仙人跳帶來的甜頭,必定不會就此收手。因為這仙人跳就如同販賣毒品一般,不僅來錢迅速,而且讓人欲罷不能。所以,可以斷定劉二必然還會再次犯下類似的罪行。
想到這裏,和珅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他心裏已然有了一個絕妙的計劃——隻需精心安排一名可靠之人,裝作無辜受害者的模樣,引誘劉二再度落入陷阱。隻要能夠成功抓住劉二的現行,那麽要為劉大洗刷冤屈也就不再是什麽難事了。
在一座金碧輝煌、雕梁畫棟的豪華酒樓之中,有一間裝飾得極為奢華的包間。包間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一位身著錦衣華服的中年人正獨自坐在桌前,悠然自得地品嚐著美酒佳肴。而站在一旁侍奉酒水的,則是劉二的妻子潘鳳蓮。隻見她身姿婀娜,麵容姣好,一襲豔麗的裙裝更襯得她嬌豔動人。
美人在側,這位中年人自然心情大悅,一杯接一杯地暢飲起來。不多時,便已是醉意朦朧,喝得唏哩唿嚕,最終竟直接暈睡過去。就在此時,包間門外突然閃入幾道黑影,原來是幾個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漢。他們動作迅速而敏捷,悄無聲息地走進包間,將那衣著華貴的中年人與潘鳳蓮抬起,然後匆匆離開了酒樓,徑直送往隔壁的旅館。
這一幕場景與之前劉大所經曆的頗為相似,但唯一不同的是,當劉二按照事先計劃好的情節,帶領一群人氣勢洶洶地衝進旅館房間準備捉奸之時,眼前所見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原本以為會看到那對男女赤條條地躺在床上,然而事實卻是隻有潘鳳蓮被五花大綁地扔在了床上,而那位衣著華貴的中年人則神態悠閑地翹著二郎腿,穩穩地坐在一把椅子上。
劉二和他帶來的眾人頓時都傻了眼,一時間呆立當場,不知所措。還未等他們反應過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緊接著一群身穿官服、手持兵器的刑部官兵如潮水般湧入房間。這些官兵訓練有素,行動整齊劃一,瞬間便將劉二等人團團圍住,不容分說地將他們全部捉拿歸案。
經過長時間的審訊之後,劉二夫婦坐在冰冷的椅子上,臉色蒼白如紙,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盡管麵前站著威嚴無比的和珅和一群目光銳利的差役,但他們仍然咬緊牙關,堅稱自己對於所指控的犯罪事實完全是無辜的。
然而,就在這時,和珅不緊不慢地從懷中掏出了一本厚厚的賬本。這本賬本仿佛有著千斤之重,沉甸甸地壓在了劉二夫婦的心口上。當和珅將其翻開,裏麵密密麻麻記載的賬目清晰可見。這些賬目詳細記錄了劉二夫婦藏匿在家中的每一筆收支情況。
緊接著,另一名差役呈上了一份關於酒水的檢驗報告。這份報告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徹底打破了劉二夫婦最後的心理防線。原來,經過專業人員的檢測,他們所販賣的酒水中竟然含有超標的有害物質!
麵對如此確鑿的證據,劉二夫婦再也無法抵賴。他們的身體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嘴唇也哆嗦得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最終,在鐵一般的事實麵前,他們不得不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和珅並未有絲毫懈怠之意,依然全神貫注於那本神秘的賬本之上。隻見他目光如炬,一頁頁仔細翻閱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之處。
突然間,仿佛一道閃電劃過夜空,和珅的雙眼猛然迸射出驚喜之色。原來,在那密密麻麻的賬目之中,他竟意外地發現了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賬本上清清楚楚地記載著劉二每一次向縣官行賄的詳細情況!不僅明確列出了具體的錢財數額,就連行賄的時間和地點等關鍵信息也無一遺漏!
這一驚天發現猶如一把利劍,瞬間刺破了籠罩在案件之上的重重迷霧,使得原本撲朔迷離的案情開始逐漸清晰起來。毫無疑問,這個重大突破將成為整個案件的轉折點,為後續的偵破工作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自從這次關鍵性的發現之後,和珅便如同脫胎換骨一般,全身心地投入到反腐敗鬥爭的浪潮之中。他憑借著自己敏銳的洞察力和果斷決絕的行事風格,一路過關斬將,勢如破竹。凡是被他盯上的貪官汙吏,皆無所遁形,最終紛紛落馬。
更為難得的是,和珅對於所查抄得來的贓款贓物從未有過半點貪戀之心。所有財物均如實上繳至朝廷,分毫不取。他這種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作風贏得了朝野上下一片讚譽之聲,同時也深得乾隆皇帝的賞識與器重。
為此,乾隆皇帝對和珅大加褒獎,並賜予其諸多豐厚賞賜。然而,麵對這些榮譽和財富,和珅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和謙遜的態度,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唯有不斷努力,才能不負皇恩,為國家和百姓鏟除更多的腐敗毒瘤。
劉大隨著劉二夫婦伏法後洗刷了所謂勾二嫂的罪名,和珅就把他安排到自己府上當管家了。從此,很多和珅不方便出麵辦的事就由劉大代勞了。
和珅不僅在官場上春風得意、遊刃有餘,而且在內務府方麵,同樣給予了馮英廉極大的助力。眾所周知,馮英廉可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但凡涉及到宮內事務所需花費之處,他總是想方設法地替皇宮節省開支。正因為如此,他深受乾隆皇帝的信賴與器重。
然而,馮英廉過於拘泥於規矩行事所帶來的弊端便是,內務府承辦的各項生意幾乎無一盈利,反倒常常處於虧損狀態,甚至時不時還需仰仗乾隆皇帝自個兒的小金庫予以接濟方能維持正常運轉。
不過,自打和珅涉足內務府之後,這一局麵便逐漸有了改觀,並最終實現了扭虧為盈。以皇宮內宮女、嬪妃以及太監們日常所需的絲綢布匹為例,其數量原本都是經過精確計算且有定數的,但實際采購時往往會稍微多進一些。久而久之,庫房裏便積壓了大量的存貨。麵對這種情況,馮英廉采取的應對之策便是將多餘的絲綢布匹原封不動地退還迴去,如此一來,不但沒有賺到分毫利潤,反而由於這些貨品在運輸及存儲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損耗,導致了實實在在的虧損。
和珅見此情形,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在外頭開辦一家布行,專門用於對外銷售那些積壓的庫存貨物。隨後,他將這個精心構思的方案詳細地呈報給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聽後眼前一亮,認為此計甚妙,全然可行!於是乎,在和珅的巧妙運作之下,內務府的生意從此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