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臣鶴接到命令和任狀,留新任雲州知州念泰守衛雲州,防備楊業,親提大軍西進。
西陽王斥貢聽說過王臣鶴,知道他厲害,決定躲起來,繞過他直奔上京。但王臣鶴不是他斬殺的那些守城將領,王臣鶴最擅長的,就是奔襲。
斥貢如果躲在遼西的堅城裏,或許王臣鶴還要費點功夫,可他偏偏在大漠裏晃悠,這就像一隻羊,晃悠悠的想繞過一隻餓極了的猛虎。
斥貢派三千人,學漢人的計謀,造三口鍋,想借此迷惑王臣鶴,讓他誤以為這是皮室主力,自己好直奔上京。
按理說,這個計策確實還有點技術含量,騙一般人是沒有問題的。
可王臣鶴是二般的,探馬報告南邊有一片營地有近萬人的鍋灶痕跡後,王臣鶴什麽話都沒有說,直接下令大軍往北追。
三天後的夜裏,雪深過膝,斥貢的營盤外,出現了疲憊,憤怒,目光兇狠懷著一肚子怨氣的王臣鶴部。
老子們城裏待的好好的,又暖和,又舒服,還有酒喝,你們沒事非要造個反,害的老子們凍的跟狗一樣,大雪天黑夜裏東奔西跑!這已經不是埋怨了,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斥貢正在營盤裏和將領們看草原美女跳舞。從行軍還帶著舞女這個事,就能看出他的結局。
王臣鶴下令進攻後,就後悔了。因為他發現他的士兵完全不聽他的命令了,嗷嗷叫著衝進皮室軍隊的營帳,哪裏人多都往哪裏衝,騎兵甚至沒有步兵快!
雪影響騎兵的速度是一個原因,步兵的憤怒也是一個原因。
天亮的時候,整個皮室營盤周圍的雪地都是紅的。屍體漫山遍野,嘴裏冒著白氣和怒氣的士兵們到處都在找還活著的叛軍。
斥貢在手下的護送下溜了,幸虧他溜的快。
王臣鶴見大勝一場,下令休整,手下的將領們紛紛反對。自從他初到雲州那時之後,手下這幫兇悍的將領們從來沒有反對過他。
“大人,我們要抓住那個叫斥貢的狗雜種,讓他後悔被他娘生出來!”
“節製,請給末將一千人馬,今天他斥貢就是跑到天邊,末將也要把他衣服撕下來,放雪地呆個十天八天!”
耶律勒和王臣鶴是老搭檔了,他知曉王臣鶴的厲害,看他臉色漸漸陰沉,上前說道:“大人,並非我們這些人想違抗您的命令,實在是手下人心裏不爽,不抓住這小子,手下的人約束不住啊~”
王臣鶴瞪了耶律勒一眼,耶律勒嚇得縮了縮脖子,卻並沒有服軟。王臣鶴見連耶律勒都這樣,看來不追是不行了……
也罷,殺雞儆猴吧,也讓那些心懷異誌的人都看看,對太後不敬是什麽下場!
“他逃到西域,我們就追到西域。他逃到南朝,我們就追到南朝!”
手下的將領們聽了,紛紛拱手行禮,翻身上馬,提起大刀鐵錘長矛,各自率兵繼續追逐,一直追到皮室部落,殺死了所有皮室人,整整十萬老弱婦孺全部被趕盡殺絕!將皮室部落和城池燒成平地後,他們繼續追逐,一直追上後世的蒙古高原,終於追上了疲憊不堪,冷餓交加的斥貢。
殺光了斥貢的護衛後,他們把斥貢的衣服扯了,凍的瑟瑟發抖,像褪了毛的豬一樣拉到王臣鶴麵前。
耶律勒抽出彎刀,遞給王臣鶴說道:“大人,弟兄們都覺得,應該由你來手刃此賊!”
王臣鶴一愣,額……
“本……本官手無縛雞之力。”
王臣鶴表情有些不自然,尷尬的咳嗽一聲,拒絕了。
他手下這些猛將們,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耶律勒低聲說道:“大人,兄弟們都看著呢,咱們把他按老實了,您隻要揮揮刀就行了。”
說完他迴頭起哄道:“是不是該大人殺了這狗雜種啊?”
周圍圍著無數士兵,都叫喊著說道:“大人,殺賊!大人,殺賊!”
王臣鶴猶豫著從耶律勒手裏接過刀,耶律勒和一位遼國將領把凍的渾身鐵青的斥貢按住,另一個將領扯著他的頭發把脖子拉直,斥貢急忙叫喊道:“王大人,王大人!饒命啊!饒命啊!我再也不敢了!饒命啊!”
王臣鶴眼神微涼,看著斥貢,嘴裏哈著白氣說道:“下輩子,看清自己。”
說玩雙手一揮,一刀砍在斥貢脖子上,卻隻砍了一半不到,斥貢疼得拚命掙紮,血也流了下來,又沒有立刻死,簡直是折磨……
這時,周圍觀看的士兵們都笑了起來,王臣鶴聽到了,說道:“把他放開,隨他去吧。”
?
大哥你把人家脖子砍了快一半了,這能活下來?
可周圍嗤笑的士兵們,都愣住了。耶律勒三人放開斥貢,斥貢艱難的爬著,在雪地裏流著血慢慢爬,那種掙紮求生,卻又必死無疑的模樣和處境,比漫天大雪還要寒冷,震懾著每個人的心神!
耶律勒實在看不下去了,舉起大錘猛地砸在斥貢的頭上,打的腦漿迸裂,這才結束了他的痛苦。
“哐當!”
他丟了鐵棍,跪在雪地裏說道:“大人,殺人不過頭點地,末將看不下去,自作主張違抗了您的命令,您處罰末將吧。”
王臣鶴踢了他一腳:“滾!收拾東西,趕快迴去,楊業該動作了。”
耶律勒喜滋滋的起身,王臣鶴已經上馬,馬兒踏雪南行。
周圍有一個朝廷新到的將領,看著耶律勒問道:“耶律將軍,您既是邊鎮重將,又是皇室宗親,為何對此人……”
耶律勒粗獷豪邁的臉上,浮現一絲尊重。
“因為他是王臣鶴啊。”
“啊?”
那問話的將領不明所以的看著耶律勒。耶律勒大笑道:“全軍聽令!班師!”
一個月時間,王臣鶴滅了皮室叛軍,把這個部落從遼國,從世間除名。抹去了它存在的痕跡。許多遼西部落和各地太守知州紛紛抹了把汗,幸虧當初沒站出來,這要是站出來了,皮室的下場就是自己的下場啊!
耶律斜珍是宗室。耶律望雲也是宗室,仔細算的話,耶律望雲應該是耶律斜珍的叔叔。
耶律望雲自居身份,想要和這個侄子談談籌碼,比如他做了皇帝,讓他做丞相之類的。
這個想法也挺好的,反正大家都姓耶律,誰身上流的不是耶律阿保機的血液呢?
可問題是,耶律斜珍剛剛娶了燕燕的侄女啊……
於是,這位好侄子,一碰麵就拿出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出招那叫一個快準狠,打的耶律望雲七葷八素的。
但他不是斥貢,他是耶律望雲。
轉過腦子的耶律望雲,立刻調集弱騎和耶律斜珍在白顏烏喇廝殺,而自己親自率領主力繞道後麵,企圖燒了朝廷大軍的糧草,迫使耶律斜珍退兵,再順勢追擊,最好能追到上京。
可是,他留下的弱騎是在太弱了,沒多久就被耶律斜珍殺散,然後他就馬不停蹄的追著過來。
一個是被兩麵夾擊,一個是人困馬乏。
沒什麽說的,打吧。
茫茫草原覆蓋在雪地裏,而雪上麵,無數契丹,乙室,奚部兒郎,在這裏拚命廝殺,他們相互不認識,也沒有什麽交集,更談不上仇恨。但是今天,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清楚,隻有活著的人才能走出去,對別人吹牛逼。
耶律斜珍最終不敵耶律望雲,他手下的是草原騎兵勁旅,而自己騎兵不多,步兵打騎兵實在吃虧,而且雙方人數也差不多,死磕隻會是自己輸。
朝廷大軍敗退,叛軍卻沒有追擊。
耶律望雲想追,手下們不樂意。
殺了這麽久,就是頭騾子也累了,好不容易結束了戰鬥,活了下來,你讓我去追敗兵?累,還有危險。
要去你去,我不去。
一個人這樣想沒什麽,一支軍隊這樣想,麻煩就大了。耶律望雲思考良久,決定先穩定軍心。
就是這個決定,讓他陷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耶律望雲如今的情況,和當年趁著趙老大不在,率兵偷襲東京城的夏問道一樣。但凡他們以前對軍隊訓練的嚴格一點,再堅持一下,史書就可能會改變。
可這世上,沒有如果。
楊業騷擾了一下雲州,聽說王臣鶴已經迴來了,就撤迴去了。沒有趙光義的命令,他隻會防守,頂多騷擾騷擾惡心惡心王臣鶴,大規模進攻是不會出現的。
這涉及朝堂和身家性命。
楊業想來就來,想撤就撤。雁門關這樣的天下第一雄關握在手裏,他穩坐釣魚台。
但是,
耶律望雲沒有雁門關,沒有幅員遼闊的大宋做後台啊……
於是,休息好了的耶律望雲,發現耶律斜珍也休息好了,正在前麵等著他。有點難受的是,王臣鶴也來了。
還有他手下那支剛剛屠了一個十萬人部落的軍隊。
還沒有打,四萬多騎兵逃了一半,被王臣鶴嚇得。
耶律望雲苦不堪言,後悔當初猶豫了,如果他強行下令部隊前進,一路追擊,勝負未可知。而現在,敗局已定。
王臣鶴的從西邊衝進戰場,耶律斜珍率兵在正麵猛攻,兩個名將聚在一起,耶律望雲毫無懸念的兵敗如山倒。他看著滿地屍體和越來越少的手下,越來越近的朝廷官兵,苦笑一聲,抽出彎刀,架在脖子上,奮力一揮。
三處叛軍,兩處皆平。
有個問題,耶律斜珍打的平平無奇,為什麽能和王臣鶴這樣的名將相提並論?
耶律望雲是北方草原的貴族領袖,那裏為大遼供應源源不斷的騎兵,而且還是大型鐵器製造廠。他的手下,都是善於騎射,弓馬嫻熟之輩。說白了,出生在馬背,吃在馬背,喝在馬背,下一代還是出生在馬背。
耶律望雲是帶著天生的戰士和一座軍工廠的裝備來打架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氪金玩家。
耶律賢手裏是雜牌軍,隻有七千騎兵是上京神武軍。其他的都是地方軍隊。沒辦法,大遼太亂了,那都需要人,能給他撥這麽多,這已經很不容易了。為此,東路軍的郭襲隻有三萬人,他的對手齊王耶律成有七萬人。就算有九女軍,三萬打七萬,還是沒優勢。
而且,神武軍不是野外作戰的部隊,它更像個儀仗隊。好看是好看,挺威武的。可打仗不是娶媳婦,不是好看就有優勢的。
就是這樣劣勢的情況下,他還是和耶律望雲打成了平手。
靠肝硬生生的拖死氪金玩家,還有比這更厲害的嗎?難道算不上名將嗎?
或者換個說法,如果他的手中有和耶律望雲一模一樣的軍隊……
就在遼國忙於平定內亂的時候,大宋也在動作。高粱河之戰,驢車戰神的恥辱,趙光義從來沒有忘記,每天都一邊磨刀一邊盯著遼國的動靜。
還有比遼國皇帝死了,國內叛亂四起更好的機會嗎?
沒有了。
天上下雨,你擋住,那就隻能長不高。
趙光義可能不知道,天上不光下雨,還下冰雹。
唐月輕進奏,勸諫趙光義不要輕舉妄動。因為無論遼國多亂,燕雲十六州的十萬人馬始終沒有動,就是在等著他的。
但是這個誘惑太大了,自從後唐之後,中原但凡有為之君,沒有一個不想著收複燕雲的。郭威,柴榮,趙老大,他們四麵皆敵時,都前仆後繼的朝遼國出兵,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歸一。
趙光義,比前麵任何一位都要有優勢和理由。
源源不斷的糧草,軍械從大宋各地往邊鎮輸送,各地精銳都被抽調往東京開封府集結。趙光義這次決定,一戰定天下!
遠在揚州的唐月輕,不禁擔憂起來。遼國雖然大亂,但這場大亂也讓遼國朝廷把散力凝聚,上下齊心。更何況燕雲易守難攻,還有十萬大軍。耶律休哥,耶律啟顏都是沙場老將,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嗎?
可是趙光義明顯已經下定了決心,唐月輕再怎麽擔憂,也都無濟於事。他也不能強行阻止,否則好不容易重得的信任,又將破碎。這個代價他傷不起啊……
西陽王斥貢聽說過王臣鶴,知道他厲害,決定躲起來,繞過他直奔上京。但王臣鶴不是他斬殺的那些守城將領,王臣鶴最擅長的,就是奔襲。
斥貢如果躲在遼西的堅城裏,或許王臣鶴還要費點功夫,可他偏偏在大漠裏晃悠,這就像一隻羊,晃悠悠的想繞過一隻餓極了的猛虎。
斥貢派三千人,學漢人的計謀,造三口鍋,想借此迷惑王臣鶴,讓他誤以為這是皮室主力,自己好直奔上京。
按理說,這個計策確實還有點技術含量,騙一般人是沒有問題的。
可王臣鶴是二般的,探馬報告南邊有一片營地有近萬人的鍋灶痕跡後,王臣鶴什麽話都沒有說,直接下令大軍往北追。
三天後的夜裏,雪深過膝,斥貢的營盤外,出現了疲憊,憤怒,目光兇狠懷著一肚子怨氣的王臣鶴部。
老子們城裏待的好好的,又暖和,又舒服,還有酒喝,你們沒事非要造個反,害的老子們凍的跟狗一樣,大雪天黑夜裏東奔西跑!這已經不是埋怨了,這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斥貢正在營盤裏和將領們看草原美女跳舞。從行軍還帶著舞女這個事,就能看出他的結局。
王臣鶴下令進攻後,就後悔了。因為他發現他的士兵完全不聽他的命令了,嗷嗷叫著衝進皮室軍隊的營帳,哪裏人多都往哪裏衝,騎兵甚至沒有步兵快!
雪影響騎兵的速度是一個原因,步兵的憤怒也是一個原因。
天亮的時候,整個皮室營盤周圍的雪地都是紅的。屍體漫山遍野,嘴裏冒著白氣和怒氣的士兵們到處都在找還活著的叛軍。
斥貢在手下的護送下溜了,幸虧他溜的快。
王臣鶴見大勝一場,下令休整,手下的將領們紛紛反對。自從他初到雲州那時之後,手下這幫兇悍的將領們從來沒有反對過他。
“大人,我們要抓住那個叫斥貢的狗雜種,讓他後悔被他娘生出來!”
“節製,請給末將一千人馬,今天他斥貢就是跑到天邊,末將也要把他衣服撕下來,放雪地呆個十天八天!”
耶律勒和王臣鶴是老搭檔了,他知曉王臣鶴的厲害,看他臉色漸漸陰沉,上前說道:“大人,並非我們這些人想違抗您的命令,實在是手下人心裏不爽,不抓住這小子,手下的人約束不住啊~”
王臣鶴瞪了耶律勒一眼,耶律勒嚇得縮了縮脖子,卻並沒有服軟。王臣鶴見連耶律勒都這樣,看來不追是不行了……
也罷,殺雞儆猴吧,也讓那些心懷異誌的人都看看,對太後不敬是什麽下場!
“他逃到西域,我們就追到西域。他逃到南朝,我們就追到南朝!”
手下的將領們聽了,紛紛拱手行禮,翻身上馬,提起大刀鐵錘長矛,各自率兵繼續追逐,一直追到皮室部落,殺死了所有皮室人,整整十萬老弱婦孺全部被趕盡殺絕!將皮室部落和城池燒成平地後,他們繼續追逐,一直追上後世的蒙古高原,終於追上了疲憊不堪,冷餓交加的斥貢。
殺光了斥貢的護衛後,他們把斥貢的衣服扯了,凍的瑟瑟發抖,像褪了毛的豬一樣拉到王臣鶴麵前。
耶律勒抽出彎刀,遞給王臣鶴說道:“大人,弟兄們都覺得,應該由你來手刃此賊!”
王臣鶴一愣,額……
“本……本官手無縛雞之力。”
王臣鶴表情有些不自然,尷尬的咳嗽一聲,拒絕了。
他手下這些猛將們,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耶律勒低聲說道:“大人,兄弟們都看著呢,咱們把他按老實了,您隻要揮揮刀就行了。”
說完他迴頭起哄道:“是不是該大人殺了這狗雜種啊?”
周圍圍著無數士兵,都叫喊著說道:“大人,殺賊!大人,殺賊!”
王臣鶴猶豫著從耶律勒手裏接過刀,耶律勒和一位遼國將領把凍的渾身鐵青的斥貢按住,另一個將領扯著他的頭發把脖子拉直,斥貢急忙叫喊道:“王大人,王大人!饒命啊!饒命啊!我再也不敢了!饒命啊!”
王臣鶴眼神微涼,看著斥貢,嘴裏哈著白氣說道:“下輩子,看清自己。”
說玩雙手一揮,一刀砍在斥貢脖子上,卻隻砍了一半不到,斥貢疼得拚命掙紮,血也流了下來,又沒有立刻死,簡直是折磨……
這時,周圍觀看的士兵們都笑了起來,王臣鶴聽到了,說道:“把他放開,隨他去吧。”
?
大哥你把人家脖子砍了快一半了,這能活下來?
可周圍嗤笑的士兵們,都愣住了。耶律勒三人放開斥貢,斥貢艱難的爬著,在雪地裏流著血慢慢爬,那種掙紮求生,卻又必死無疑的模樣和處境,比漫天大雪還要寒冷,震懾著每個人的心神!
耶律勒實在看不下去了,舉起大錘猛地砸在斥貢的頭上,打的腦漿迸裂,這才結束了他的痛苦。
“哐當!”
他丟了鐵棍,跪在雪地裏說道:“大人,殺人不過頭點地,末將看不下去,自作主張違抗了您的命令,您處罰末將吧。”
王臣鶴踢了他一腳:“滾!收拾東西,趕快迴去,楊業該動作了。”
耶律勒喜滋滋的起身,王臣鶴已經上馬,馬兒踏雪南行。
周圍有一個朝廷新到的將領,看著耶律勒問道:“耶律將軍,您既是邊鎮重將,又是皇室宗親,為何對此人……”
耶律勒粗獷豪邁的臉上,浮現一絲尊重。
“因為他是王臣鶴啊。”
“啊?”
那問話的將領不明所以的看著耶律勒。耶律勒大笑道:“全軍聽令!班師!”
一個月時間,王臣鶴滅了皮室叛軍,把這個部落從遼國,從世間除名。抹去了它存在的痕跡。許多遼西部落和各地太守知州紛紛抹了把汗,幸虧當初沒站出來,這要是站出來了,皮室的下場就是自己的下場啊!
耶律斜珍是宗室。耶律望雲也是宗室,仔細算的話,耶律望雲應該是耶律斜珍的叔叔。
耶律望雲自居身份,想要和這個侄子談談籌碼,比如他做了皇帝,讓他做丞相之類的。
這個想法也挺好的,反正大家都姓耶律,誰身上流的不是耶律阿保機的血液呢?
可問題是,耶律斜珍剛剛娶了燕燕的侄女啊……
於是,這位好侄子,一碰麵就拿出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出招那叫一個快準狠,打的耶律望雲七葷八素的。
但他不是斥貢,他是耶律望雲。
轉過腦子的耶律望雲,立刻調集弱騎和耶律斜珍在白顏烏喇廝殺,而自己親自率領主力繞道後麵,企圖燒了朝廷大軍的糧草,迫使耶律斜珍退兵,再順勢追擊,最好能追到上京。
可是,他留下的弱騎是在太弱了,沒多久就被耶律斜珍殺散,然後他就馬不停蹄的追著過來。
一個是被兩麵夾擊,一個是人困馬乏。
沒什麽說的,打吧。
茫茫草原覆蓋在雪地裏,而雪上麵,無數契丹,乙室,奚部兒郎,在這裏拚命廝殺,他們相互不認識,也沒有什麽交集,更談不上仇恨。但是今天,每一個人的心裏都清楚,隻有活著的人才能走出去,對別人吹牛逼。
耶律斜珍最終不敵耶律望雲,他手下的是草原騎兵勁旅,而自己騎兵不多,步兵打騎兵實在吃虧,而且雙方人數也差不多,死磕隻會是自己輸。
朝廷大軍敗退,叛軍卻沒有追擊。
耶律望雲想追,手下們不樂意。
殺了這麽久,就是頭騾子也累了,好不容易結束了戰鬥,活了下來,你讓我去追敗兵?累,還有危險。
要去你去,我不去。
一個人這樣想沒什麽,一支軍隊這樣想,麻煩就大了。耶律望雲思考良久,決定先穩定軍心。
就是這個決定,讓他陷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耶律望雲如今的情況,和當年趁著趙老大不在,率兵偷襲東京城的夏問道一樣。但凡他們以前對軍隊訓練的嚴格一點,再堅持一下,史書就可能會改變。
可這世上,沒有如果。
楊業騷擾了一下雲州,聽說王臣鶴已經迴來了,就撤迴去了。沒有趙光義的命令,他隻會防守,頂多騷擾騷擾惡心惡心王臣鶴,大規模進攻是不會出現的。
這涉及朝堂和身家性命。
楊業想來就來,想撤就撤。雁門關這樣的天下第一雄關握在手裏,他穩坐釣魚台。
但是,
耶律望雲沒有雁門關,沒有幅員遼闊的大宋做後台啊……
於是,休息好了的耶律望雲,發現耶律斜珍也休息好了,正在前麵等著他。有點難受的是,王臣鶴也來了。
還有他手下那支剛剛屠了一個十萬人部落的軍隊。
還沒有打,四萬多騎兵逃了一半,被王臣鶴嚇得。
耶律望雲苦不堪言,後悔當初猶豫了,如果他強行下令部隊前進,一路追擊,勝負未可知。而現在,敗局已定。
王臣鶴的從西邊衝進戰場,耶律斜珍率兵在正麵猛攻,兩個名將聚在一起,耶律望雲毫無懸念的兵敗如山倒。他看著滿地屍體和越來越少的手下,越來越近的朝廷官兵,苦笑一聲,抽出彎刀,架在脖子上,奮力一揮。
三處叛軍,兩處皆平。
有個問題,耶律斜珍打的平平無奇,為什麽能和王臣鶴這樣的名將相提並論?
耶律望雲是北方草原的貴族領袖,那裏為大遼供應源源不斷的騎兵,而且還是大型鐵器製造廠。他的手下,都是善於騎射,弓馬嫻熟之輩。說白了,出生在馬背,吃在馬背,喝在馬背,下一代還是出生在馬背。
耶律望雲是帶著天生的戰士和一座軍工廠的裝備來打架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氪金玩家。
耶律賢手裏是雜牌軍,隻有七千騎兵是上京神武軍。其他的都是地方軍隊。沒辦法,大遼太亂了,那都需要人,能給他撥這麽多,這已經很不容易了。為此,東路軍的郭襲隻有三萬人,他的對手齊王耶律成有七萬人。就算有九女軍,三萬打七萬,還是沒優勢。
而且,神武軍不是野外作戰的部隊,它更像個儀仗隊。好看是好看,挺威武的。可打仗不是娶媳婦,不是好看就有優勢的。
就是這樣劣勢的情況下,他還是和耶律望雲打成了平手。
靠肝硬生生的拖死氪金玩家,還有比這更厲害的嗎?難道算不上名將嗎?
或者換個說法,如果他的手中有和耶律望雲一模一樣的軍隊……
就在遼國忙於平定內亂的時候,大宋也在動作。高粱河之戰,驢車戰神的恥辱,趙光義從來沒有忘記,每天都一邊磨刀一邊盯著遼國的動靜。
還有比遼國皇帝死了,國內叛亂四起更好的機會嗎?
沒有了。
天上下雨,你擋住,那就隻能長不高。
趙光義可能不知道,天上不光下雨,還下冰雹。
唐月輕進奏,勸諫趙光義不要輕舉妄動。因為無論遼國多亂,燕雲十六州的十萬人馬始終沒有動,就是在等著他的。
但是這個誘惑太大了,自從後唐之後,中原但凡有為之君,沒有一個不想著收複燕雲的。郭威,柴榮,趙老大,他們四麵皆敵時,都前仆後繼的朝遼國出兵,如今天下一統,四海歸一。
趙光義,比前麵任何一位都要有優勢和理由。
源源不斷的糧草,軍械從大宋各地往邊鎮輸送,各地精銳都被抽調往東京開封府集結。趙光義這次決定,一戰定天下!
遠在揚州的唐月輕,不禁擔憂起來。遼國雖然大亂,但這場大亂也讓遼國朝廷把散力凝聚,上下齊心。更何況燕雲易守難攻,還有十萬大軍。耶律休哥,耶律啟顏都是沙場老將,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嗎?
可是趙光義明顯已經下定了決心,唐月輕再怎麽擔憂,也都無濟於事。他也不能強行阻止,否則好不容易重得的信任,又將破碎。這個代價他傷不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