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越州。
一片連綿絕峰,東部低山,勢若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筍如蓮,如詩如畫;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
如今正是秋初,紅葉滿山,五彩繽紛。主峰絕壁淩空,高插雲霄,巍然屹立。登臨其間,可西眺皚皚雪峰,東瞰莽莽平川,氣勢雄而景觀奇,雲海、日出、佛光、聖燈。中部群山峰巒疊嶂,含煙凝翠,飛瀑流泉,鳥語花香,草木茂而風光秀。
主山三峰並峙,絕壁淩空,剛勁挺拔,“高淩五嶽,秀甲九州”。俯瞰此間山脈,氣勢雄偉而景色秀麗,山靜雲動,儀態萬方,多姿多彩,飄逸神奇。人在山中,有如在畫中遊,感覺到一種詩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於塵世之外,身心俱淨化澄澈。
峰頂廟宇前,李漣一襲鵝黃長裙,手提紅瓔翠珞,青絲隨風擺動。
“尋禪峨眉頂,問道青城山。果然名不虛傳。”
小五和小三牽著馬站在李漣身後,相視一眼,對麵的五位師父並不因為三人手持兵刃而有異色,破舊的山門打開,一位年老的禪師在小尼姑的攙扶下走了出來。
李漣走上前,那禪師站定,身子起伏著問道:“女施主,這山中陋寺,怎勞大駕?不知跋涉來此,所為何事?”
李漣躬身報劍行禮:“聽一個朋友說,貴寺乃是佛家名勝之地,故而前來一觀,叨擾禪師清修了。”
那禪師奇怪的看著李漣,上下打量著:“此山中陋廟,向來是生活不下去的女子收容之所,女施主口中那位朋友,可是來本寺躲過災的女子?”
“他是個男人,應當不曾來過此處。”
“那……”
禪師百思不得其解,這裏荒山野嶺的,不過是風景秀麗些,眼前這女子貴氣逼人,手中提劍更非凡品,身後又有護衛親隨,應當不是歹人,可這破廟確實沒什麽值得遊覽的啊……
“不知可否討碗水喝?”
禪師如夢初醒,連忙點頭:“自然,自然,雲湘,給幾位施主布齋。”
身後一個粗布尼姑雙手合十,躬身應了,便返迴寺裏,老禪師在那個小尼姑的攙扶下,側著身子說道:“女施主,請。”
李漣大步進入寺廟,不大,還有些年久失修。卻更顯得古樸幽微。確實透露著一股不凡的佛境。
“你從未騙我,這裏也是。”
李漣望著寺廟院中一顆巨大的古楠,正殿上一塊黑灰的牌匾,上書“清音閣”。
院子中塵土和雨水形成的褐泥上,已經長滿苔蘚和青草,門下脫落的石斑,已經和台階融為一體。仿佛它們從來就在這裏,向人們訴說著這古刹的悠久和深厚。
山門外,立著近百人,肅靜無聲,都騎在戰馬上,手中利刃,衣衫染塵,顯然是奔波勞累所致。而在這群人旁邊,還有大批官兵,為首的,正是成都府別駕,西川處置副使,益州通判費直。
一旁的官員們不明所以,小聲議論一番後,其中一人低頭上前,小心翼翼的問道:“費通判,這位女貴人究竟是何人?怎麽勞您親自陪同?”
費直看了一眼問話的官員,威嚴的說道:“不該問的別問,你隻要記住,成都府沒人能得罪起她,好好侍奉便是!”
周圍的官員們聞言皆是一凜,費直可是蜀地費家的主事人,一把手的成都府刺史吳延,一定程度上還要和這位通判商量著來,因為他家在宮中有位娘娘。當年的花蕊夫人,如今的大宋費貴妃!
而這女子,連費直都要小心伺候,那來頭得有多大……
李漣隨心的漫步在寺廟中,特意告知了老禪師不必陪同。老禪師感謝過後,害怕李漣不熟悉地形,於是派小尼姑相陪。
小尼姑十一二的年紀,不但不認生,反倒像個小大人一樣走在前麵,給李漣帶路,一路上介紹著山上的一草一木,自己長大的地方本就很美,如今這女施主遠道而來,竟然隻為一觀,一股自豪油然而生。小臉上寫滿得意。
李漣嘴角上揚,背著手隨著小尼姑,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著。
“小師父,你叫什麽名字?”
“迴女施主的話,我叫淩雲,淩霄的淩,雲彩的雲。”
“你父母呢?”
“不知道,師父說我一出生就在這裏,我娘沒了,我爹也不知道是誰。”
“你一直住在山上嗎?”
“嗯,從小到大都在山上,對了女施主,你叫什麽名字啊?”
“……你叫我漣姐姐吧。”
小尼姑笑臉燦爛的看著李漣:“漣姐姐,山下的人都喜歡這裏嗎?”
李漣秀眉一動,思索著說道:“嗯,峨眉山很有名。”
其實這時候的峨眉山,還很荒涼,並沒有日後的繁華,有的隻是自然的純真和秀麗。但李漣從唐月輕口中聽到過。少室山,崆峒山,武夷山,峨眉山,都是他口中的絕美之地。
之所以來峨眉山,是因為他說過,這裏是女寺。李漣很好奇,女子寺廟也確實有不少,算不得稀奇。可唐月輕口中誇讚的,定然不是一般的女寺。
李漣並不清楚,就連唐月輕也不會知道,峨眉山的崛起,與眼前這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有著莫大的關係。正是在她手中,峨眉山才真正開始發展,一步步做到了後來的名動古今。
雲上金頂,天下峨眉!
李漣最終決定在這裏安定下來,費直答應替李漣保守秘密,並且將外界的事情告訴李漣,傳遞消息。
清晨涼涼的,雲霧在身邊環繞著,天空中不時飄來幾片雲朵,在陽光的照耀下千變萬化,多姿多彩。一會兒蛟龍騰飛,一會兒美豔如花,一會兒萬鶴展翅,一會兒車水馬龍,一會兒金燦燦,一會兒紅彤彤。那金黃色的光環透過雲層,直射大地,好像把天幕拉開。山腳下,各種各樣的野花這一片,那一簇,紅的黃的藍的粉的爭相鬥豔。腳下青青的草葉上滾動著透明的露珠,好像襄在翡翠上的寶石,發出五顏六色的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了一層橘紅色。在陽光雲霧的沐浴中,讓人頓覺心曠神怡。山鳥在林間盡情高歌,還有幾隻領猴在山壁間跳躍,一切都讓脫離了東京繁華煙火的李漣舒心不已。
自從西陵渡後,經曆了太多太多,如今終於得了空閑,能好好放鬆放鬆心情了。
小尼姑淩雲每天最苦難的事,就是背誦經文,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李漣去山門外玩。老禪師和主持都從費直的側麵授意中得知李漣身份不凡,也不敢得罪,任由淩雲跟著她,為此,寺中還收到官府的撥款,有了這些香火錢,加上李漣隻是住在這裏,並無惡意,也沒有要求,她們也就樂見其成。
淩雲最喜歡摸李漣的劍,她覺得對李漣的劍十分好奇,李漣見她喜歡,就給她削了一柄木劍,淩雲開心的拿著劍,嚷嚷著要李漣教她武功。
於是,每天的旭日東升時候,金光璀璨的山頂之上,一大一小兩個人影,挽著劍花,山下林中,有鷹鳴聲劃破長空。
“吾聞益州有天下四絕者,曰青城幽,曰劍門雄,曰夔門險,而最宜適者,峨眉之秀也。
是歲暮春,吾以賓客入逆旅,觀山川形勝,在於邛崍。已而往嘉州,遊岷水,拜會峨眉。
四月十五日,初卯,與同窗由山麓登。於時,天色晦明不別,伸手隱見五指,而朝露始結,垂垂欲落者。乃折枝作杖,引花為飾,悠悠然負而前行。
至清音閣,取道洪椿坪,凡六公裏。但見林木蓊鬱,蒼翠將滴,葉稍孕珍珠一粒,而餘以口承之,初入冰冰涼涼,移時甘甜浸於心扉,舒然可樂者。
更而趨行,聞山穀中有清湍聲,自東麵而來,與鳥叫蟲鳴者相應。倏忽頑猴遽至,奪包取囊,見無可食者,遂棄於地,怒色可端。
吾乃歎曰:“峨眉之猴,比之商賈則更奸,較於土匪則尤劣。異日倘用錢財,不名一文而遇之,豈能登極乎?”
同窗顧笑,曰:“人能馴物,猴屬亦然。人獨愛財,猴傭使者。”
吾大駭,迅疾而奔,不願久留者。
迨及金頂,曾以不若山麓之一色也。紅日藏於棉白之中,意態嬌柔,不肯出閨示人。俯而觀之,則煙霧寮寮,朦朧不明,穀中似有雲龍霧鳳,交相纏綿,將破青雲而現焉。
日出既至,遊人漸去,熙攘亂聲,禪意稍無。餘儕緩神而離,見雷洞坪,以為夷,及下而為巒,再下複以洗象為夷,實複為巒。
於時一綠蛇發叢而越級,拔首吐信,如披堅執銳,氣勢淩然。當是時也,兩股戰栗,幾欲仆行,而未敢稍覷之,至今思來猶厲。
大坪東有萬年寺,自晉以來,文人雅士常往也,留碑無數,最負盛名者,獨宋米元章而已。
居士既歸寓所,攬鏡自視,青衫濕潤,發色油然。觀夫同窗,則紅妝凋殘,鞋襪泥濘,相顧無言,惟笑而釋。
踏莎行峨眉遊
珙桐花肥,遠行人瘦。逆旅空乏身銷透。那堪輾轉千萬山,洗象池裏清波皺。
浮塵市井,籠煙荒舊。孰人不羨山中囿?渡水東來為誰去,獨留峨眉空自秀。”
這是唐月輕曾對李漣說過的一篇文章,據唐月輕所說,這是他在昆侖山時,師父百度老祖從一個名為張迅的大賢那裏聽來的。如今親臨,才知所言非虛。
遼國上京,皇宮中的勤政殿裏,蕭皇後正在陪著耶律賢批閱奏折。耶律賢頭上紮著契丹人特有的辮子,留著綁起來的胡須,正在聚精會神的用筆寫字。
蕭皇後出落的華貴寶氣,又帶有妙齡的靈動,正在撥弄著銅台的燈芯。殿中安靜的落針可聞。
耶律賢批閱的累了,放下筆靠著榻邊側躺歇息,蕭皇後溫柔的坐到他的身邊:“陛下批閱完了?”
耶律賢愁眉苦臉的揉著蕭皇後的肩膀說道:“沒有!這些奏章越看越氣,敵烈被李繼隆擊敗,弄的人心惶惶,劉繼元也不停的向朕求援,說他危在旦夕,煩不勝煩。朕要他是來牽製宋廷,他倒好,跟朕要兵要糧,還要加派大軍,簡直是不知所謂!”
蕭皇後抿嘴一笑,動人心魄。
“陛下,劉繼元呢,就是您在太原府的封疆大吏,他替陛下守著南疆呢,您要是不救救他,大宋兵馬若是進了晉陽城,誰來替咱們頭疼呢?”
“理是這麽個理,可敵烈損兵折將,國中已有非議,啟顏和休哥又要對付那個郭進,哪裏還有多餘的兵力去救他?”
“陛下何必非要用我大遼將士出兵?”
耶律賢疑惑的看著蕭皇後:“不用大遼將士,還有哪裏能救他?”
蕭皇後依偎在耶律賢懷中,輕笑著說道:“臣妾聽說,宋廷進來朝中不穩?”
說起這個,耶律賢才露出笑容:“是啊,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兩兄弟終於還是按耐不住,要同中原的那些千年世家一決高下了,他們也不想想,他們中原人的秦隋兩朝是怎麽滅亡的!但凡敢動那些老東西碗裏的食,他們都要拚命的!嬴政吞並六國,楊堅一統寰宇,不都被那些老家夥弄的國破家亡嗎?趙匡胤不學著劉邦李淵去拉攏他們,非要拿絕對的權力,這萬事都是商量著來,自古的規矩。杯酒釋兵權哄哄那些兵大頭還可以,想要動那些老家夥和文人,他們是嫌命長!朕現在就等著中原再像五代那般再亂起來,好學皇祖揮師南下,跨過黃河!”
“可是陛下,臣妾愚笨,倒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說來您可別笑話臣妾。”
耶律賢看著蕭皇後哈哈哈的大笑起來:“皇後可是朕的軍師呢,有何妙計真見,快快說來!”
蕭皇後直起身子,看著耶律賢說道:“陛下,宋廷不再是像以往五代一樣,對地方隻是名義上的管轄,他們出兵剪除了反對勢力,集天下精兵為禁軍,已經將力量牢牢握在手中,五代已經終結,不可能再有六代了。如今的宋主,有實力和那些門閥世家硬碰硬,甚至很可能徹底讓他們屈服!一旦形勢變成那樣,咱們可就不妙了!”
“宋主手下都是各個世家的人,想拉攏一批,打擊另一批是行不通的,那些人又不是傻子。”
“難道陛下忘了,宋主手裏有一個不是從世家門閥出身的重臣?”
耶律賢玩味的表情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你是說……唐月輕?”
“正是。”
一片連綿絕峰,東部低山,勢若錦屏;中部群峰聳峙,如筍如蓮,如詩如畫;西部山勢巍峨,雄偉壯觀。
如今正是秋初,紅葉滿山,五彩繽紛。主峰絕壁淩空,高插雲霄,巍然屹立。登臨其間,可西眺皚皚雪峰,東瞰莽莽平川,氣勢雄而景觀奇,雲海、日出、佛光、聖燈。中部群山峰巒疊嶂,含煙凝翠,飛瀑流泉,鳥語花香,草木茂而風光秀。
主山三峰並峙,絕壁淩空,剛勁挺拔,“高淩五嶽,秀甲九州”。俯瞰此間山脈,氣勢雄偉而景色秀麗,山靜雲動,儀態萬方,多姿多彩,飄逸神奇。人在山中,有如在畫中遊,感覺到一種詩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於塵世之外,身心俱淨化澄澈。
峰頂廟宇前,李漣一襲鵝黃長裙,手提紅瓔翠珞,青絲隨風擺動。
“尋禪峨眉頂,問道青城山。果然名不虛傳。”
小五和小三牽著馬站在李漣身後,相視一眼,對麵的五位師父並不因為三人手持兵刃而有異色,破舊的山門打開,一位年老的禪師在小尼姑的攙扶下走了出來。
李漣走上前,那禪師站定,身子起伏著問道:“女施主,這山中陋寺,怎勞大駕?不知跋涉來此,所為何事?”
李漣躬身報劍行禮:“聽一個朋友說,貴寺乃是佛家名勝之地,故而前來一觀,叨擾禪師清修了。”
那禪師奇怪的看著李漣,上下打量著:“此山中陋廟,向來是生活不下去的女子收容之所,女施主口中那位朋友,可是來本寺躲過災的女子?”
“他是個男人,應當不曾來過此處。”
“那……”
禪師百思不得其解,這裏荒山野嶺的,不過是風景秀麗些,眼前這女子貴氣逼人,手中提劍更非凡品,身後又有護衛親隨,應當不是歹人,可這破廟確實沒什麽值得遊覽的啊……
“不知可否討碗水喝?”
禪師如夢初醒,連忙點頭:“自然,自然,雲湘,給幾位施主布齋。”
身後一個粗布尼姑雙手合十,躬身應了,便返迴寺裏,老禪師在那個小尼姑的攙扶下,側著身子說道:“女施主,請。”
李漣大步進入寺廟,不大,還有些年久失修。卻更顯得古樸幽微。確實透露著一股不凡的佛境。
“你從未騙我,這裏也是。”
李漣望著寺廟院中一顆巨大的古楠,正殿上一塊黑灰的牌匾,上書“清音閣”。
院子中塵土和雨水形成的褐泥上,已經長滿苔蘚和青草,門下脫落的石斑,已經和台階融為一體。仿佛它們從來就在這裏,向人們訴說著這古刹的悠久和深厚。
山門外,立著近百人,肅靜無聲,都騎在戰馬上,手中利刃,衣衫染塵,顯然是奔波勞累所致。而在這群人旁邊,還有大批官兵,為首的,正是成都府別駕,西川處置副使,益州通判費直。
一旁的官員們不明所以,小聲議論一番後,其中一人低頭上前,小心翼翼的問道:“費通判,這位女貴人究竟是何人?怎麽勞您親自陪同?”
費直看了一眼問話的官員,威嚴的說道:“不該問的別問,你隻要記住,成都府沒人能得罪起她,好好侍奉便是!”
周圍的官員們聞言皆是一凜,費直可是蜀地費家的主事人,一把手的成都府刺史吳延,一定程度上還要和這位通判商量著來,因為他家在宮中有位娘娘。當年的花蕊夫人,如今的大宋費貴妃!
而這女子,連費直都要小心伺候,那來頭得有多大……
李漣隨心的漫步在寺廟中,特意告知了老禪師不必陪同。老禪師感謝過後,害怕李漣不熟悉地形,於是派小尼姑相陪。
小尼姑十一二的年紀,不但不認生,反倒像個小大人一樣走在前麵,給李漣帶路,一路上介紹著山上的一草一木,自己長大的地方本就很美,如今這女施主遠道而來,竟然隻為一觀,一股自豪油然而生。小臉上寫滿得意。
李漣嘴角上揚,背著手隨著小尼姑,有一句沒一句的閑聊著。
“小師父,你叫什麽名字?”
“迴女施主的話,我叫淩雲,淩霄的淩,雲彩的雲。”
“你父母呢?”
“不知道,師父說我一出生就在這裏,我娘沒了,我爹也不知道是誰。”
“你一直住在山上嗎?”
“嗯,從小到大都在山上,對了女施主,你叫什麽名字啊?”
“……你叫我漣姐姐吧。”
小尼姑笑臉燦爛的看著李漣:“漣姐姐,山下的人都喜歡這裏嗎?”
李漣秀眉一動,思索著說道:“嗯,峨眉山很有名。”
其實這時候的峨眉山,還很荒涼,並沒有日後的繁華,有的隻是自然的純真和秀麗。但李漣從唐月輕口中聽到過。少室山,崆峒山,武夷山,峨眉山,都是他口中的絕美之地。
之所以來峨眉山,是因為他說過,這裏是女寺。李漣很好奇,女子寺廟也確實有不少,算不得稀奇。可唐月輕口中誇讚的,定然不是一般的女寺。
李漣並不清楚,就連唐月輕也不會知道,峨眉山的崛起,與眼前這個天真爛漫的小姑娘有著莫大的關係。正是在她手中,峨眉山才真正開始發展,一步步做到了後來的名動古今。
雲上金頂,天下峨眉!
李漣最終決定在這裏安定下來,費直答應替李漣保守秘密,並且將外界的事情告訴李漣,傳遞消息。
清晨涼涼的,雲霧在身邊環繞著,天空中不時飄來幾片雲朵,在陽光的照耀下千變萬化,多姿多彩。一會兒蛟龍騰飛,一會兒美豔如花,一會兒萬鶴展翅,一會兒車水馬龍,一會兒金燦燦,一會兒紅彤彤。那金黃色的光環透過雲層,直射大地,好像把天幕拉開。山腳下,各種各樣的野花這一片,那一簇,紅的黃的藍的粉的爭相鬥豔。腳下青青的草葉上滾動著透明的露珠,好像襄在翡翠上的寶石,發出五顏六色的光澤,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了一層橘紅色。在陽光雲霧的沐浴中,讓人頓覺心曠神怡。山鳥在林間盡情高歌,還有幾隻領猴在山壁間跳躍,一切都讓脫離了東京繁華煙火的李漣舒心不已。
自從西陵渡後,經曆了太多太多,如今終於得了空閑,能好好放鬆放鬆心情了。
小尼姑淩雲每天最苦難的事,就是背誦經文,最開心的事,就是跟著李漣去山門外玩。老禪師和主持都從費直的側麵授意中得知李漣身份不凡,也不敢得罪,任由淩雲跟著她,為此,寺中還收到官府的撥款,有了這些香火錢,加上李漣隻是住在這裏,並無惡意,也沒有要求,她們也就樂見其成。
淩雲最喜歡摸李漣的劍,她覺得對李漣的劍十分好奇,李漣見她喜歡,就給她削了一柄木劍,淩雲開心的拿著劍,嚷嚷著要李漣教她武功。
於是,每天的旭日東升時候,金光璀璨的山頂之上,一大一小兩個人影,挽著劍花,山下林中,有鷹鳴聲劃破長空。
“吾聞益州有天下四絕者,曰青城幽,曰劍門雄,曰夔門險,而最宜適者,峨眉之秀也。
是歲暮春,吾以賓客入逆旅,觀山川形勝,在於邛崍。已而往嘉州,遊岷水,拜會峨眉。
四月十五日,初卯,與同窗由山麓登。於時,天色晦明不別,伸手隱見五指,而朝露始結,垂垂欲落者。乃折枝作杖,引花為飾,悠悠然負而前行。
至清音閣,取道洪椿坪,凡六公裏。但見林木蓊鬱,蒼翠將滴,葉稍孕珍珠一粒,而餘以口承之,初入冰冰涼涼,移時甘甜浸於心扉,舒然可樂者。
更而趨行,聞山穀中有清湍聲,自東麵而來,與鳥叫蟲鳴者相應。倏忽頑猴遽至,奪包取囊,見無可食者,遂棄於地,怒色可端。
吾乃歎曰:“峨眉之猴,比之商賈則更奸,較於土匪則尤劣。異日倘用錢財,不名一文而遇之,豈能登極乎?”
同窗顧笑,曰:“人能馴物,猴屬亦然。人獨愛財,猴傭使者。”
吾大駭,迅疾而奔,不願久留者。
迨及金頂,曾以不若山麓之一色也。紅日藏於棉白之中,意態嬌柔,不肯出閨示人。俯而觀之,則煙霧寮寮,朦朧不明,穀中似有雲龍霧鳳,交相纏綿,將破青雲而現焉。
日出既至,遊人漸去,熙攘亂聲,禪意稍無。餘儕緩神而離,見雷洞坪,以為夷,及下而為巒,再下複以洗象為夷,實複為巒。
於時一綠蛇發叢而越級,拔首吐信,如披堅執銳,氣勢淩然。當是時也,兩股戰栗,幾欲仆行,而未敢稍覷之,至今思來猶厲。
大坪東有萬年寺,自晉以來,文人雅士常往也,留碑無數,最負盛名者,獨宋米元章而已。
居士既歸寓所,攬鏡自視,青衫濕潤,發色油然。觀夫同窗,則紅妝凋殘,鞋襪泥濘,相顧無言,惟笑而釋。
踏莎行峨眉遊
珙桐花肥,遠行人瘦。逆旅空乏身銷透。那堪輾轉千萬山,洗象池裏清波皺。
浮塵市井,籠煙荒舊。孰人不羨山中囿?渡水東來為誰去,獨留峨眉空自秀。”
這是唐月輕曾對李漣說過的一篇文章,據唐月輕所說,這是他在昆侖山時,師父百度老祖從一個名為張迅的大賢那裏聽來的。如今親臨,才知所言非虛。
遼國上京,皇宮中的勤政殿裏,蕭皇後正在陪著耶律賢批閱奏折。耶律賢頭上紮著契丹人特有的辮子,留著綁起來的胡須,正在聚精會神的用筆寫字。
蕭皇後出落的華貴寶氣,又帶有妙齡的靈動,正在撥弄著銅台的燈芯。殿中安靜的落針可聞。
耶律賢批閱的累了,放下筆靠著榻邊側躺歇息,蕭皇後溫柔的坐到他的身邊:“陛下批閱完了?”
耶律賢愁眉苦臉的揉著蕭皇後的肩膀說道:“沒有!這些奏章越看越氣,敵烈被李繼隆擊敗,弄的人心惶惶,劉繼元也不停的向朕求援,說他危在旦夕,煩不勝煩。朕要他是來牽製宋廷,他倒好,跟朕要兵要糧,還要加派大軍,簡直是不知所謂!”
蕭皇後抿嘴一笑,動人心魄。
“陛下,劉繼元呢,就是您在太原府的封疆大吏,他替陛下守著南疆呢,您要是不救救他,大宋兵馬若是進了晉陽城,誰來替咱們頭疼呢?”
“理是這麽個理,可敵烈損兵折將,國中已有非議,啟顏和休哥又要對付那個郭進,哪裏還有多餘的兵力去救他?”
“陛下何必非要用我大遼將士出兵?”
耶律賢疑惑的看著蕭皇後:“不用大遼將士,還有哪裏能救他?”
蕭皇後依偎在耶律賢懷中,輕笑著說道:“臣妾聽說,宋廷進來朝中不穩?”
說起這個,耶律賢才露出笑容:“是啊,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兩兄弟終於還是按耐不住,要同中原的那些千年世家一決高下了,他們也不想想,他們中原人的秦隋兩朝是怎麽滅亡的!但凡敢動那些老東西碗裏的食,他們都要拚命的!嬴政吞並六國,楊堅一統寰宇,不都被那些老家夥弄的國破家亡嗎?趙匡胤不學著劉邦李淵去拉攏他們,非要拿絕對的權力,這萬事都是商量著來,自古的規矩。杯酒釋兵權哄哄那些兵大頭還可以,想要動那些老家夥和文人,他們是嫌命長!朕現在就等著中原再像五代那般再亂起來,好學皇祖揮師南下,跨過黃河!”
“可是陛下,臣妾愚笨,倒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說來您可別笑話臣妾。”
耶律賢看著蕭皇後哈哈哈的大笑起來:“皇後可是朕的軍師呢,有何妙計真見,快快說來!”
蕭皇後直起身子,看著耶律賢說道:“陛下,宋廷不再是像以往五代一樣,對地方隻是名義上的管轄,他們出兵剪除了反對勢力,集天下精兵為禁軍,已經將力量牢牢握在手中,五代已經終結,不可能再有六代了。如今的宋主,有實力和那些門閥世家硬碰硬,甚至很可能徹底讓他們屈服!一旦形勢變成那樣,咱們可就不妙了!”
“宋主手下都是各個世家的人,想拉攏一批,打擊另一批是行不通的,那些人又不是傻子。”
“難道陛下忘了,宋主手裏有一個不是從世家門閥出身的重臣?”
耶律賢玩味的表情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你是說……唐月輕?”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