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了嚴肅的人,唐月輕才覺得好受些了,因為李漣的事,讓他一直心存鬱結在心,這次,不過是一個爆發點。
安排李煜夫婦吃完飯,唐月輕將他們安排在唐府西廂房,以前老王頭的院子裏。如今的王煙已經同張揚,張婆婆睡在一起了。這院子空著也是空著。
李煜問及以前住的人時,唐月輕閉口不語,隻是沉默。李煜便不再追問了。
975年夏末,長江下遊水流十分平緩,早在春季就有地方官吏上報。西川傳來消息,言說水勢不對,可能會有大洪水爆發。
中書門下頒布政令,令長江下遊諸地準備做好防備,果不其然,水患爆發。
先是成都府萬州水流變得十分湍急,水勢洶湧,萬州知州袁丹急忙上奏,奏章剛剛到東京,西陵太守許念庵急報,西陵大水!衝破江岸浮橋,沿岸數百座民居被淹。
趙普意識到不妙,急忙奏請朝廷準備救災,此時隻能寄希望於沿江百姓提前防護的措施能起作用。
事與願違,接下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糟糕。先是荊州傳來消息,黃州,江陵,夏口,淹沒良田數千畝,死傷六千多人,牲口家禽數萬。
接下來是江南西道,豫章,洪州,徽州大水衝破堤岸,江南西道一半淪為澤國。百姓流離失所,天地衝毀,一片狼藉。
江南東道最為嚴重,淮南沿岸,金陵府江寧,潤州,常州,太湖沿岸,全數被淹,死傷粗略估計有數萬人,流離失所的更是數十萬,慘不忍睹,這是大宋建國以來最大的天災!
趙老大派副宰楚昭鋪親自前往江南主持災情,楚天詞陪同,又派高處恭,王師定率五千禁軍親隨護衛。帶著數百輛馬車,拉著酒,草藥,郎中,禦醫等等先行。在他們後麵,張恆遠率大軍押送京師的儲糧往江南而行,山東諸道,關中諸道德糧食分別運往江南和荊州,成都府由於災情較輕,故而著吳延自救之。
為了防止因為水災導致剛剛歸順的江南出現變故,趙老大急令還未率兵而歸的潘美返迴江南西道,這裏西接荊楚,東連江南,任何一個地方有問題,潘美和他的五萬大軍,將朝發夕至!
派一個宰執救災,足見趙老大的重視程度,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六部尚書救災的先例,更不要說中書省的閣臣。誰都知道趙老大這次很著急,都不敢馬虎,萬一出了岔子,抄家滅族恐怕是躲不了的!
但災情的嚴重,遠遠超出了楚昭鋪的預計,到處都是難民和餓著肚子的孩子。人吃飽了,一切好說。我餓著肚子,你卻家中守著餘糧,那我就不幹了,左右一個死,殺人搶糧,稀鬆平常!
楚昭鋪費了好大的力氣,摘下了十幾個官員的烏紗帽,才讓數千支累的半死的運糧隊把糧食運到江南兩道,這才沒有引發民變。可如何治理水患,如何重建家園讓他頭疼不已,不僅範圍廣,數量大,各地災情還都不一樣,楚昭鋪五十的人了,忙的上火了,卻依舊顧此失彼。
關鍵時刻,楚天詞不得不寫信給唐月輕,求他幫忙。唐月輕並沒有出麵,而是密奏趙老大,將謝臣傑和宋老三派去給楚昭鋪幫忙,這兩位都是從當年青州水患裏成長起來的,配合無間,早就熟絡了,一來便給楚昭鋪解決了一半的壓力,辦法也很簡單。
以工代賑。
整個大宋的登臨意運轉起來,各地物資源源不斷的往長江沿岸運送,謝臣傑配合楚昭鋪,終於加固了各地堤防,解決了水患,正當眾人鬆了一口氣時,豫章傳來晴天霹靂。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南行的朝廷人馬不得不又奔波起來,也就是在這時,荊州呂轉忠因為親臨災區,染上了病,臥床不起。
同一時間,恩科錄取的榜單出來了,狀元不是別人,正是呂蒙正。呂蒙正春風得意,迫不及待的給遠在山東的胡旦寫了一封信過去,信中戲稱“瞌睡漢如今中狀元了!”
呂轉忠幸虧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得從病榻上起來,跑到東京來收拾呂蒙正。
中得狀元的呂蒙正,跑來唐府謝師,唐月輕這次沒有冷落他,而是令他進府,到自己的書房來。
先告訴呂蒙正,他老子病重。一盆冷水澆在喜悅的呂蒙正頭上,然後令他準備收拾,三日後同李沆一起出發。
唐月輕寫了兩本書。準確的說,是一本書,多抄了一本。
三日後,呂蒙正和李沆還沒在相逢的感慨中緩過勁來,唐月輕就喊他們到書房。將書給他們一人一本,吩咐他們不要打開,到了目的地後再打開交給呂轉忠和楚昭鋪。同在唐府的,還有吏部尚書薛居正,現在的副宰,中書門下同平章事。
簡單交代後,就急令他們出發,呂蒙正直奔荊州江陵,李沆直奔金陵江寧。
幾乎同一時間,二人都到達目的地,楚昭鋪和病榻上的呂轉忠一起打開這本書。
“《本草綱目》”。
“人參
釋名亦名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麵還丹。
氣味(根)甘、微寒、無毒。
主治陰虧陽絕之症(昏眩、自汗、痰鳴、脈大)。用人參十兩細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緩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續服至病愈。以方
名“人參膏”。
胸中痞堅,脅下逆氣搶心。用人參、白術、幹薑、甘草各三兩,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湯”(理中湯)。
脾胃氣虛,不思飲食。用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一錢、灸甘草五分、薑三片、棗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飯前溫服。此方名“四君子湯”(按:各藥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開胃化痰。用人參二兩(焙)、半夏五錢(薑汁浸後焙幹),共研為末,和麵揉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薑湯送下。飯後服。一天服三次。藥中加陳皮五錢亦可。
胃寒氣滿,饑不能食。用人參二錢、生附子半錢、生薑二錢,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調入雞蛋清一個,空心服下。
胃虛惡習,或嘔吐有痰。用人參一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再加竹瀝一杯、薑汁三匙。溫服。此方最宜老人。
反胃(飲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無力)。用人參三兩,切片,加水一升,煮成四合,熱服。同時用人參汁加雞蛋白、薤白(即頭)煮粟米粥吃。
腹痛吐酸,不能飲食。用人參、炮幹薑,等分為末。加生地黃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用人參五錢、熟附子一兩,分為四帖。每帖以生薑十片,加月二碗,煎成一碗,溫服。
喘急欲絕。用人參末煎湯,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五至六次。
發喘。用人參末一兩;另有蘇木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後,調參末內服。有特效。
諸虛、發熱、自汁。用人參、當歸,等分為末;另以水三升,加豬腰子一個(切片),糯米半合,蔥白二個,煮米至熟。取汁一碗,將人參、當歸藥末調入煎湯,飯前溫服。
大便不能,出血很多。用人參、麻子仁、枳殼(麥麩炒過),共研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橫生倒產。用人參末、乳香末各一我,丹砂五分,共研細,加雞蛋白一個,生薑汁三匙,攪勻後冷服。有特效。
怔忡自汗,心氣不足。用人參、當歸各半兩,和閹豬腰子一對(切片)同煎,空心服。藥渣焙幹為末,以山藥末作糊和藥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棗湯送下。藥中亦可加乳香二錢。
肺虛久咳。用人參二兩、鹿角膠(灸過)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薄荷豉湯(如蔥)送下。
喘嗽咳血,脈弱無力。用人參末三錢,雞蛋白調勻,清晨服下,服後即去枕仰臥。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兩服有效。以烏雞蛋的蛋白調藥。效果更佳。
咳嗽吐血。用人參、黃芪、麵粉各一兩,百合五錢,共研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飯前服,茅根湯送下。又方:人參、乳香、丹砂,等分為末,加烏梅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天服一丸,開水送下。
吐血下血,血如泉湧。用人參五錢(焙)、側柏葉(先蒸後焙)、荊芥穗(燒存性)各五錢,共研為末。每取二錢加入麵粉二錢中,以水調成稀糊吃下。
鼻血不止。用人參、嫩柳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日服三次。無柳枝可用蓮子心代。
陰虛尿血。用人參(焙)、黃芪(鹽水灸),等分為末;另用紅皮蘿卜一枚,切成四片蜜灸,灸過再灸,以用盡二兩蜂蜜為止。每服以蘿卜一片蘸藥末吃,鹽開水送下。
水渴。用人參末,蛋白調勻。每服一錢。一天服三、四次。又方:人參、栝樓根等分,生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飯前以麥門冬煎湯送下。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玉壺丸”。又方:人參一兩,甘草二兩(雄豬膽汁浸後加灸),腦子半錢,共研為末,調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一丸,冷開水送下。又方:人參一兩,葛粉二兩,共研為末。同時,在豬湯一升中,加藥三錢、蜜二兩,慢火熬成膏子。每夜含咽一匙。三次見效。
痢久暈厥,六脈沉香。用人參、附子各一兩半,每次取半兩,加生薑十片、丁香十五粒、粳米一撮,在水二碗中煎至一碗半,空心溫服。
禁口痢。用人參、蓮肉各三錢,水煎成濃湯,一口一口細吞之。或加薑汁炒過黃連三錢同煎亦可。
虛痢不止,不能飲食。用人參一兩、鹿角一兩、鹿角(去皮,炒過)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茶匙,米湯調下。一天服三次。
傷寒壞症(傷寒症或其他時疫,病久體弱,脈沉伏,不省人事)。用人參一兩,加水二杯,煎至一杯,以井水浸冷後服下。不久,鼻梁出汗,既藥有效。此方名“奪命散”(即“複脈湯”)。
傷寒厥逆(身有微熱,煩躁,六脈沉細)。用人參半兩,水煮,調牛膽南星末二錢,熱服。
筋骨風痛。用人參四兩,酒泡三天,取出曬幹,與土茯苓一斤、山慈姑一兩,共研為末,煉蜜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飯前服,米湯送下。
小兒風抽筋。用人參、蛤粉、丹砂,等分為末,加母豬血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金銀湯送下。一天服兩次。
小兒驚後眼斜。用人參、阿膠、糯米(炒成珠)各一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一天服兩次。
蜈蚣、蜂蠆螫傷。用人參末塗敷。”
楚昭鋪看完這本書,手有些顫抖。而遠在千裏之外的呂轉忠,一把扯掉頭上的白巾,徑直坐了起來。
兩個人都很震驚,不是因為唐月輕送來了這本書,而是他送來了這本書。
送過來這本書,能解他們燃眉之急,可送過來的這本書,他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意味著,這又是唐月輕寫的。
他還會什麽?
領兵,理政,治水,定策,文章,辦學,經商。他已經在七個不同的領域有了別人難以企及的建樹,看著情形,醫術他也……
這樣一來,就有八個。呂轉忠和楚昭鋪都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人傑,都是有著遠見和本事的人,唐月輕展現出來的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大宋的任何一個人,包括官家。
難怪官家對他推崇備至,難怪晉王對他敬而遠之,難怪趙普一提起他就猶豫不決。
如果他八十歲,有這等本事倒也不稀奇,可他才二十多歲,二十年後呢?四十年後呢?他會成為什麽樣?
最重要的是,官家龍禦歸天後,誰還能號令他?
安排李煜夫婦吃完飯,唐月輕將他們安排在唐府西廂房,以前老王頭的院子裏。如今的王煙已經同張揚,張婆婆睡在一起了。這院子空著也是空著。
李煜問及以前住的人時,唐月輕閉口不語,隻是沉默。李煜便不再追問了。
975年夏末,長江下遊水流十分平緩,早在春季就有地方官吏上報。西川傳來消息,言說水勢不對,可能會有大洪水爆發。
中書門下頒布政令,令長江下遊諸地準備做好防備,果不其然,水患爆發。
先是成都府萬州水流變得十分湍急,水勢洶湧,萬州知州袁丹急忙上奏,奏章剛剛到東京,西陵太守許念庵急報,西陵大水!衝破江岸浮橋,沿岸數百座民居被淹。
趙普意識到不妙,急忙奏請朝廷準備救災,此時隻能寄希望於沿江百姓提前防護的措施能起作用。
事與願違,接下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糟糕。先是荊州傳來消息,黃州,江陵,夏口,淹沒良田數千畝,死傷六千多人,牲口家禽數萬。
接下來是江南西道,豫章,洪州,徽州大水衝破堤岸,江南西道一半淪為澤國。百姓流離失所,天地衝毀,一片狼藉。
江南東道最為嚴重,淮南沿岸,金陵府江寧,潤州,常州,太湖沿岸,全數被淹,死傷粗略估計有數萬人,流離失所的更是數十萬,慘不忍睹,這是大宋建國以來最大的天災!
趙老大派副宰楚昭鋪親自前往江南主持災情,楚天詞陪同,又派高處恭,王師定率五千禁軍親隨護衛。帶著數百輛馬車,拉著酒,草藥,郎中,禦醫等等先行。在他們後麵,張恆遠率大軍押送京師的儲糧往江南而行,山東諸道,關中諸道德糧食分別運往江南和荊州,成都府由於災情較輕,故而著吳延自救之。
為了防止因為水災導致剛剛歸順的江南出現變故,趙老大急令還未率兵而歸的潘美返迴江南西道,這裏西接荊楚,東連江南,任何一個地方有問題,潘美和他的五萬大軍,將朝發夕至!
派一個宰執救災,足見趙老大的重視程度,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六部尚書救災的先例,更不要說中書省的閣臣。誰都知道趙老大這次很著急,都不敢馬虎,萬一出了岔子,抄家滅族恐怕是躲不了的!
但災情的嚴重,遠遠超出了楚昭鋪的預計,到處都是難民和餓著肚子的孩子。人吃飽了,一切好說。我餓著肚子,你卻家中守著餘糧,那我就不幹了,左右一個死,殺人搶糧,稀鬆平常!
楚昭鋪費了好大的力氣,摘下了十幾個官員的烏紗帽,才讓數千支累的半死的運糧隊把糧食運到江南兩道,這才沒有引發民變。可如何治理水患,如何重建家園讓他頭疼不已,不僅範圍廣,數量大,各地災情還都不一樣,楚昭鋪五十的人了,忙的上火了,卻依舊顧此失彼。
關鍵時刻,楚天詞不得不寫信給唐月輕,求他幫忙。唐月輕並沒有出麵,而是密奏趙老大,將謝臣傑和宋老三派去給楚昭鋪幫忙,這兩位都是從當年青州水患裏成長起來的,配合無間,早就熟絡了,一來便給楚昭鋪解決了一半的壓力,辦法也很簡單。
以工代賑。
整個大宋的登臨意運轉起來,各地物資源源不斷的往長江沿岸運送,謝臣傑配合楚昭鋪,終於加固了各地堤防,解決了水患,正當眾人鬆了一口氣時,豫章傳來晴天霹靂。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
南行的朝廷人馬不得不又奔波起來,也就是在這時,荊州呂轉忠因為親臨災區,染上了病,臥床不起。
同一時間,恩科錄取的榜單出來了,狀元不是別人,正是呂蒙正。呂蒙正春風得意,迫不及待的給遠在山東的胡旦寫了一封信過去,信中戲稱“瞌睡漢如今中狀元了!”
呂轉忠幸虧不知道,要是知道了,得從病榻上起來,跑到東京來收拾呂蒙正。
中得狀元的呂蒙正,跑來唐府謝師,唐月輕這次沒有冷落他,而是令他進府,到自己的書房來。
先告訴呂蒙正,他老子病重。一盆冷水澆在喜悅的呂蒙正頭上,然後令他準備收拾,三日後同李沆一起出發。
唐月輕寫了兩本書。準確的說,是一本書,多抄了一本。
三日後,呂蒙正和李沆還沒在相逢的感慨中緩過勁來,唐月輕就喊他們到書房。將書給他們一人一本,吩咐他們不要打開,到了目的地後再打開交給呂轉忠和楚昭鋪。同在唐府的,還有吏部尚書薛居正,現在的副宰,中書門下同平章事。
簡單交代後,就急令他們出發,呂蒙正直奔荊州江陵,李沆直奔金陵江寧。
幾乎同一時間,二人都到達目的地,楚昭鋪和病榻上的呂轉忠一起打開這本書。
“《本草綱目》”。
“人參
釋名亦名黃參、血參、人銜、鬼蓋、神草、土精、地精、海腴、皺麵還丹。
氣味(根)甘、微寒、無毒。
主治陰虧陽絕之症(昏眩、自汗、痰鳴、脈大)。用人參十兩細切,加水二十碗浸透,以桑柴火緩煎成膏。每服一至三碗。持續服至病愈。以方
名“人參膏”。
胸中痞堅,脅下逆氣搶心。用人參、白術、幹薑、甘草各三兩,加水八升,煎至三升。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此方名“治中湯”(理中湯)。
脾胃氣虛,不思飲食。用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一錢、灸甘草五分、薑三片、棗一枚,加水二杯,煎至一杯,飯前溫服。此方名“四君子湯”(按:各藥分量在此方中不再折扣)。
開胃化痰。用人參二兩(焙)、半夏五錢(薑汁浸後焙幹),共研為末,和麵揉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薑湯送下。飯後服。一天服三次。藥中加陳皮五錢亦可。
胃寒氣滿,饑不能食。用人參二錢、生附子半錢、生薑二錢,加水七合煎成二合,調入雞蛋清一個,空心服下。
胃虛惡習,或嘔吐有痰。用人參一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再加竹瀝一杯、薑汁三匙。溫服。此方最宜老人。
反胃(飲食入口即吐,病人衰弱無力)。用人參三兩,切片,加水一升,煮成四合,熱服。同時用人參汁加雞蛋白、薤白(即頭)煮粟米粥吃。
腹痛吐酸,不能飲食。用人參、炮幹薑,等分為末。加生地黃汁,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暈。用人參五錢、熟附子一兩,分為四帖。每帖以生薑十片,加月二碗,煎成一碗,溫服。
喘急欲絕。用人參末煎湯,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五至六次。
發喘。用人參末一兩;另有蘇木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後,調參末內服。有特效。
諸虛、發熱、自汁。用人參、當歸,等分為末;另以水三升,加豬腰子一個(切片),糯米半合,蔥白二個,煮米至熟。取汁一碗,將人參、當歸藥末調入煎湯,飯前溫服。
大便不能,出血很多。用人參、麻子仁、枳殼(麥麩炒過),共研細,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湯送下。
橫生倒產。用人參末、乳香末各一我,丹砂五分,共研細,加雞蛋白一個,生薑汁三匙,攪勻後冷服。有特效。
怔忡自汗,心氣不足。用人參、當歸各半兩,和閹豬腰子一對(切片)同煎,空心服。藥渣焙幹為末,以山藥末作糊和藥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棗湯送下。藥中亦可加乳香二錢。
肺虛久咳。用人參二兩、鹿角膠(灸過)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三錢。薄荷豉湯(如蔥)送下。
喘嗽咳血,脈弱無力。用人參末三錢,雞蛋白調勻,清晨服下,服後即去枕仰臥。病不久者,一服可愈。久病者兩服有效。以烏雞蛋的蛋白調藥。效果更佳。
咳嗽吐血。用人參、黃芪、麵粉各一兩,百合五錢,共研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飯前服,茅根湯送下。又方:人參、乳香、丹砂,等分為末,加烏梅肉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每天服一丸,開水送下。
吐血下血,血如泉湧。用人參五錢(焙)、側柏葉(先蒸後焙)、荊芥穗(燒存性)各五錢,共研為末。每取二錢加入麵粉二錢中,以水調成稀糊吃下。
鼻血不止。用人參、嫩柳枝,等分為末。每服一錢,日服三次。無柳枝可用蓮子心代。
陰虛尿血。用人參(焙)、黃芪(鹽水灸),等分為末;另用紅皮蘿卜一枚,切成四片蜜灸,灸過再灸,以用盡二兩蜂蜜為止。每服以蘿卜一片蘸藥末吃,鹽開水送下。
水渴。用人參末,蛋白調勻。每服一錢。一天服三、四次。又方:人參、栝樓根等分,生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飯前以麥門冬煎湯送下。一天服兩次。此方名“玉壺丸”。又方:人參一兩,甘草二兩(雄豬膽汁浸後加灸),腦子半錢,共研為末,調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嚼一丸,冷開水送下。又方:人參一兩,葛粉二兩,共研為末。同時,在豬湯一升中,加藥三錢、蜜二兩,慢火熬成膏子。每夜含咽一匙。三次見效。
痢久暈厥,六脈沉香。用人參、附子各一兩半,每次取半兩,加生薑十片、丁香十五粒、粳米一撮,在水二碗中煎至一碗半,空心溫服。
禁口痢。用人參、蓮肉各三錢,水煎成濃湯,一口一口細吞之。或加薑汁炒過黃連三錢同煎亦可。
虛痢不止,不能飲食。用人參一兩、鹿角一兩、鹿角(去皮,炒過)五錢,共研為末,每服一茶匙,米湯調下。一天服三次。
傷寒壞症(傷寒症或其他時疫,病久體弱,脈沉伏,不省人事)。用人參一兩,加水二杯,煎至一杯,以井水浸冷後服下。不久,鼻梁出汗,既藥有效。此方名“奪命散”(即“複脈湯”)。
傷寒厥逆(身有微熱,煩躁,六脈沉細)。用人參半兩,水煮,調牛膽南星末二錢,熱服。
筋骨風痛。用人參四兩,酒泡三天,取出曬幹,與土茯苓一斤、山慈姑一兩,共研為末,煉蜜和藥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飯前服,米湯送下。
小兒風抽筋。用人參、蛤粉、丹砂,等分為末,加母豬血和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金銀湯送下。一天服兩次。
小兒驚後眼斜。用人參、阿膠、糯米(炒成珠)各一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溫服。一天服兩次。
蜈蚣、蜂蠆螫傷。用人參末塗敷。”
楚昭鋪看完這本書,手有些顫抖。而遠在千裏之外的呂轉忠,一把扯掉頭上的白巾,徑直坐了起來。
兩個人都很震驚,不是因為唐月輕送來了這本書,而是他送來了這本書。
送過來這本書,能解他們燃眉之急,可送過來的這本書,他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這意味著,這又是唐月輕寫的。
他還會什麽?
領兵,理政,治水,定策,文章,辦學,經商。他已經在七個不同的領域有了別人難以企及的建樹,看著情形,醫術他也……
這樣一來,就有八個。呂轉忠和楚昭鋪都不是普通人,他們都是人傑,都是有著遠見和本事的人,唐月輕展現出來的能力,已經遠遠超越了大宋的任何一個人,包括官家。
難怪官家對他推崇備至,難怪晉王對他敬而遠之,難怪趙普一提起他就猶豫不決。
如果他八十歲,有這等本事倒也不稀奇,可他才二十多歲,二十年後呢?四十年後呢?他會成為什麽樣?
最重要的是,官家龍禦歸天後,誰還能號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