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第二年的夏日,大宋一應軍備齊全,各州府司抽調的十萬精兵齊齊聚集在荊州江陵。


    趙老大向李煜下旨攤牌,派使者入金陵府江寧城,招李煜入京。


    江南眾臣一言不發,無一人替國主爭辯,李煜和小周夫人坐在上首,聽著使臣宣旨,臉色鐵青。


    “大宋皇帝陛下宣:江南國主李煜,向來忠孝,固鎮江南,使誠也,今思之欲及,命即刻入京見駕,不失富貴,不可推脫。天命加之,若有盜匪阻攔,朕即派兵護送,使卿無憂也!”


    李煜雙拳緊握,閉眼良久,用吃人的眼神望著大宋使臣:“無人阻攔,蓋因孤守江南,不能辭之。”


    使臣笑著說道:“陛下早知江南多權臣,國主言不由衷,臣亦知也,即可遣大軍入境,護送國主麵聖。”


    李煜身子前傾,目光灼灼的盯著使臣:“李雄尚在,朱贇勇武,陳喬守於內,周宗固本,若有民匪鼠賊入境,孤當替陛下掃清寰宇,一蕩除之。”


    使臣哈哈哈的大笑起來,也不再和李煜裝模作樣了:“國主,不是臣妄言,當年林仁肇,溫暉,顧陵,李雄,韓重登俱在,尚不能敵賢王唐月輕,丟城失寨。如今諸將皆逝,李雄心有怨言,徽州軍煙消雲散,國主哪裏來的底氣?朝廷精銳禁軍十萬雲集江陵,廂軍邊鎮亦有十萬,國主,識時務者為俊傑,莫待兵臨城下,將至壕邊,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煜大怒,起身指著使臣喝道:“那就打!來人,將這狂妄無禮之徒轟出殿去,傳孤旨意,開戰!”


    使臣被打,迴到東京,趙老大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命曹彬為主帥,潘美為監軍,賀惟忠為前營馬軍都指揮使,李漢超之弟李漢瓊為步軍都指揮使,依計行事。又傳檄吳越,泉州,令吳越王錢俶揮師西進,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北上,徐州丁渭生病不能行,令其子丁德裕領軍南下,命黃州王明率四萬水軍沿江而下,呂轉忠為征南轉運使,負責後勤,二十萬大軍五路並進,猛攻江南!


    高處恭,王師定,石允,張恆遠,李鵬東皆隨行出征。誓要一舉蕩平江南,統一長江南北!


    為了防止遼國幹擾,趙老大南征的同時,命已經帶著妻兒迴到銀州的定難軍節度使李沂率黨項騎兵主動出擊,越過黃河逼近雲州雁門關,派劉廷讓,郭進率六萬大軍坐鎮河北,隨時準備反擊遼國。


    十年磨一劍,帶血方迴鞘!


    戰爭一開始,曹彬,潘美便率軍從江陵南下,李雄冒著被殺頭的風險上奏,建議唐軍主動出擊,將戰場拉到宋境,即便戰敗,也消磨了宋軍銳氣,依靠長江天險,還有希望保全國家,李煜疑心李雄有借機奪兵的嫌疑,拒絕采納李雄的建議,並且說:“孤自有長江天險,縱使宋兵百萬,豈不見曹操,符堅否?”


    李煜將曹彬比做曹操,符堅,將自己比做周瑜,謝安。期望複製赤壁之戰和淝水之戰,李雄見李煜不聽,心灰意冷,再不上奏。


    宋軍見唐軍並沒有主動出擊,而是沿江防守,大喜過望,黃州兵馬都監武寧謙率兵渡過長江,攻陷了樊山寨,燒毀唐軍糧草軍械,打開江南防線的缺口,宋軍眾將一擁而上,擊敗朱贇部將全文烈,斬殺數千人,奪取了鄱陽湖全境,曹彬,潘美率領大軍踏上江南的土地,穩紮穩打,一城一寨,步步為營。


    徐州當年,丁德裕手下部將,行營左廂戰棹都監田欽祚攻陷溧水,打破長江下遊的缺口,丁德裕親自率兵直入江南,南下逼近江南重地潤州。與此同時,吳越王錢俶出太湖,連戰連勝,攻破姑蘇城,亦逼近潤州。宋軍和吳越軍前後夾擊,包圍了金陵府東邊的大門潤州。


    李雄在潤州集結兵馬,召集數萬人馬防守,無奈宋軍洶湧,人多勢眾,李雄堅守十幾天後,潤州東城門被攻破,宋軍衝進城內,吳越軍亦從南城門衝進潤州城。


    李雄拒不投降,命手下唐軍同宋軍展開巷戰,血流成河,火勢衝天,潤州城成為了人間煉獄,對交戰雙方都是如此,丁德裕親自提刀砍殺,唐軍人少勢孤,最終被源源不斷的宋軍殺散,宋軍包圍了潤州府衙。


    李雄坐在府衙中堂的上首,身邊幾十名心腹親信護著,冷冷的撞開衙門衝進來的宋軍。


    宋軍各個刀口滴血,眼神不善的盯著他們,李雄不屑的看著這些人,又望了望前方,宋軍分列兩旁,正值壯年的丁德裕手持長樸刀,龍行虎步的走進院子,站在堂下。


    李雄看了良久,起身慢慢走到台階旁,盯著丁德裕,眼中盡是讚歎:“中原多俊傑,往日隻覺得李繼隆,唐月輕方能與我一戰,今日見了閣下,亦是人中龍鳳啊!”


    丁德裕將刀立在地磚上,砸出幾道裂痕來:“將軍乃當時豪傑,若是肯歸順朝廷,封王拜相,他日再戰沙場也不是不可能,各苦愚忠李煜,在下都替將軍感到不平!”


    李雄頭發中有幾撮白發,顯得格外蒼老。他今年才四十多歲。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事二夫。今日兵敗,我無怨無悔。隻求將軍放過我的這些手下,他們都是忠義的好漢。”


    丁德裕暗叫不好,急忙伸手,卻被李雄親隨擋住。宋軍齊齊上前,劍拔弩張!


    “鏘!”


    李雄抽出寶劍,將劍橫在脖子上。


    “生不逢時!來生再世,再與諸公~為敵吧!”


    寶劍閃著寒光掉在地上,聲音格外清脆悅耳,血水順著磚縫流出,李雄倒在地上,再無聲息。


    他的親隨們紛紛將武器丟在地上,一個宋將就要上前,丁德裕伸手攔住他。


    這些親隨們摘了頭盔,卸下鎧甲,隻穿著單衣,一起將李雄的屍身抬了起來,丁德裕閃在一邊,對他們說道:“兵荒馬亂,本官允許你們佩刀。”


    領頭的親隨上前跪下,出了抬著李雄的人,其他人紛紛跪下,叩頭感謝後,紛紛拾起佩刀。宋軍讓開一條大道,這些親隨們抬著李雄的屍身,齊齊出了府衙,往城外走去。


    丁德裕望著遠去的這些人,歎息一聲,轉身上了中堂,堂中坐定後,令人請吳越王錢俶來府衙,商議圍攻江寧城。


    曹彬率軍攻克池陽後,派使者到各縣招降,彭澤縣令想開城投降,縣裏的主薄吳青說,食君之祿當為國盡忠,能與國家同生死共存亡是臣子的光榮。於是殺掉來使,決心死守彭澤。


    但是縣令貪生怕死,出賣了吳青,宋軍攻入縣城後,將他抓住,曹彬和潘美聽說了這件事,下令將此人帶到麵前來,曹彬問道:“大軍所至,天威難擋,多少擁兵的將領紛紛投降,主政的官吏各個開城,你為什麽要殺了使者?你可知罪?”


    吳青毫不畏懼,以一個縣城主薄的身份麵對權傾天下的曹彬卻沒有絲毫膽怯和畏懼:“大唐乃是華夏正朔,從來隻有斷頭的忠臣,沒有跪膝的懦夫,我雖才能淺薄,身份低微,卻也是大唐官員,忠心耿耿,何罪之有?”


    這一翻話說得曹彬啞口無言,掩麵離開了。潘美覺得此人忠義無雙,當下就親自放了他,為他置酒壓驚。


    吳青拒絕,隻求一死,潘美說道:“我知道你為人忠義,也佩服你的勇氣,更加相信你確實不畏懼死亡。但是你若是死了,這一方百姓落在那個投降的縣令手裏,你能安心嗎?我的意思是封你為本縣縣令,你不是背叛了國家,而是關了個身份忠於這一縣的百姓啊!”


    吳青這才表示願意投降。


    李煜見形勢危機,命令已經年老的汪煥率領兩萬人馬前往京口阻擋曹彬,汪煥拖著病軀,在長江水麵上指揮唐軍水師同宋軍大戰,王明勇不可擋,親自駕船衝入唐軍船隊,撞破汪煥的指揮船,擒拿了這位老臣,汪煥拒絕了王明的招降,破口大罵趙老大的父親和已經逝世的杜太後,王明沒有辦法,隻好殺了他。汪煥臨死前大笑說道:“庸臣從賊忠臣死,指北無一能定服!”


    唐軍連戰連敗,京口之戰損兵折將,潤州來的丁德裕和錢俶又步步緊逼,南部的門戶明州也被陳洪進攻破,金陵府四邊皆破,隻剩下江寧城一地。


    其實唐軍在江南道還有兩個州,由朱贇鎮守,但此時的朱贇進退維穀,進京救駕被王明的水師阻擋,想要退迴去,又被荊州的劉遇攔住,困在洪州。


    幾番掙紮之後,朱贇率兵一萬五千人,搭著百米長的木筏沿江東下,想要衝破王明的阻擋,到江寧同李煜會合,但正值長江水淺,木筏不能並行,本就不多的唐軍沒有辦法聚攏在一起,不敢快速衝擊。王明更是在長江裏釘下錐形的木樁,足足數百米長的江麵全是倒刺一般的聯錐,朱贇在小規模的試探之後,停止了前進。


    這一停,徹底讓這支唐軍陷入了死地,身後的劉遇見朱贇率領的唐軍已經不能前進,迅速率水軍追上,同王明一起將唐軍圍在了皖口。


    包圍剛一形成,劉遇便率兵猛攻朱贇,王明在長江兩岸策應,朱贇下令唐軍用火油點燃船隻,衝向宋軍戰船,誰知風向突然轉變,火船反而駛進唐軍船隊,長江上濃煙滾滾,大火滔天,無數唐軍跳進水中逃生,劉遇趁機衝殺,弓矢如雨,亂軍中朱贇被烈火焚燒而死,唐軍都虞侯王暉,水軍指揮使高參被俘。


    皖口之戰使李煜外圍再無援兵,曹彬見荊州兵消滅了江西道德唐軍,明白決戰的時機已經到了,迅速下令宋軍全線出擊,一舉包圍了金陵府的治所江寧城。


    李煜親自率兵麵依秦淮河,背靠江寧城列陣迎敵,潘美為了防止李煜半渡而擊,在宋軍還在搭建浮橋的時候,突然下令騎兵和步兵涉水攻擊,李漢瓊冒著箭雨,率領兵馬衝過秦淮河,與唐軍短兵相接,賀惟忠用巨大的船裝滿蘆葦,點燃後選派敢死之士駕駛船隻衝進唐軍水寨,從江寧城頭望去,整個長江一片通紅,喊殺聲震動天際,數裏外都能聽見。唐軍敗退,李煜逃迴城中,潘美親自督戰,令宋軍攻城,幾番衝殺仍然不能奪取牆厚城高的江寧。隻好退了迴來。


    到了夜裏,神衛軍頭鄭賓率唐軍突襲宋軍大營,企圖奪迴或者燒毀采石浮橋,被曹彬提前安排的張恆遠和高處恭率騎兵殺敗,王師定率兵擋住鄭賓歸路,精疲力盡的鄭賓最終自殺而亡,唐軍紛紛投降。


    平定了普州叛亂的李鵬東率兵歸到宋軍主力中,潘美早就聽說了他的勇武,就向曹彬推薦,讓李鵬東為攻城先鋒。曹彬應允。


    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李鵬東口中咬著尖刀,手中拿著盾牌,光著上身,率領宋軍衝到江寧城下,數百座雲梯搭在城牆上,箭塔推到城外,漫天箭雨,石塊橫飛,宋軍四邊八方向潮水一樣湧到江寧城邊,李鵬東目光狠厲,用盾牌擋住弓箭,艱難的爬上了江寧城頭。


    唐軍看著一個光著膀子,嘴裏咬著尖刀的宋軍衝了上來,紛紛嚇的愣住了。李鵬東毫不廢話,揮刀便砍,砍的刀都斷了,索性丟了刀和盾牌,搶來一個唐軍的長刀,直直的從城牆上往城下樓梯一路砍去。


    宋軍紛紛從突破口衝了上來,唐軍見大勢已去,紛紛丟了兵器,跪地投降。李鵬東身中數箭,腿上被刀砍出道道血口,依舊不覺,在宋軍的擁護下,打開了江寧城門。


    李煜坐在宮中的龍椅上,目光呆滯,小周夫人陪在他身邊,哭泣不已。殿外傳來許多宮人和宮女驚慌的尖叫,遠處隆隆的馬蹄響起,那是宋軍騎兵衝入皇宮的張狂。


    三世基業,大唐最後的餘暉,終於還是落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酒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薄霧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薄霧掩並收藏酒旗最新章節